作者:山水蔚蓝天
众人仔细打量,发现此处无论是卖家,还是过往行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勃勃的生机,比他们沿途遇到的其他村民都更为鲜活,有光彩。
皇帝下了马车,带着一众官员随从察看。
过往的行人车辆知趣的为他们让行。
摆摊的村民们见他们衣着气度不凡,吆喝的声音都弱了几分,拘谨的搓着手,下意识的点头哈腰的朝他们笑道:“各位贵人,您、您有什么想要的?随、随便看,随便看!”
皇帝翻翻摊贩上的粗布与碎布头,问:“集市上竟然也卖布?你们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布?”
卖布的百姓满脸堆笑:“自家织的布,拿来换点家用。”
稍知民事的官员脸色一沉,“胡说!普通人家哪能织这么多布?!”
卖布人吓得膝盖一软,当即跪下,惶恐不安的说道:“贵人、贵人明鉴,这真的是小人家自己织的布啊!知行学院的学生改进了织布机,小人家就是买了台织布机织的布啊!”
史御史想起颍州原通判奏折中的内容,河湾村村民不务农桑,皆做生意,便问道:“你便是河湾村村民吧?”
卖布的百姓见鬼似的瞧着他,“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哪有那福气?我要是生在河湾村,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高看谁呢?!
第359章 同县城,怎如此优秀
沉默,以为卖布人来自河湾村的官员,一个比一个沉默。
史大人心中不愉,又问:“你不是河湾村人,哪来的这织布机?”
“我——”卖布人想骂他“榆木疙瘩,一点脑子都不动”,但看看面前这些贵人的装束与身后的随从,他默默的收敛自己的小暴脾气,说:“从云县河湾村买来的。”
“你不是云县中人?”皇帝问。
“不是。我们是康宁县的人。云县是我们的临县。你们顺着这条大路往前走,再走上一日,就能到云县了。”
卖布人拍拍膝盖上的土,站起来给他们指路。
皇帝点点头,翻翻他摊位上的布匹,问他,往日家中织一匹布,需要多长时间?用河湾村的织布机织一匹布,又需要多长时间?
卖布人一一回答,末了,说:“新式织布机比老式的要好用许多,织布的速度也很快。你们要是不信,大可以去河湾村去看看!”
“知行学院里的学生发明出来了很多东西,新式织布机就是其中一种。我们还是因为住得近才能买到,外地人想买都没有这个机会!预约都排到半年后了!”
说起这个,卖布人满面自豪,神色骄傲的说起自己费了多大劲儿才能买到一台河湾村产的织布机。
史御史不耐烦听他说这个,问:“你们都来做生意,不种地了吗?莫不是看河湾村卖东西挣钱,你们一个个也都动了心思,荒废农业,一心逐利?”
卖布人脸上激动与骄傲蓦然一止,好玄没骂出声来。
穿的人模人样的,看样子也是个识文断字的,怎么脑子就这么不好使呢?
他们去云县就已经是个没见识的乡野人了,没想到这些外地来的富贵人家,比他们还没见识!
啥啥不懂,话多还蛮横,也是个没脸没皮的!
卖布人心中腹诽,面上带着客气的笑。
“您出生富贵,大抵不了解农事。农具改进了,耕地播种都比往日要快上许多。知行学院还改进了防虫除草的方法,灌溉的方法,我们自然轻松许多,能够腾出点人手。”
“况且,卖东西也不是一家子所有人都来,只是一两个人来,其他人该去地里忙活,照样去地里忙活。地和粮食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怎么可能荒废呢?”
“不过是知行学院研发出来好东西,云县进行推广,我们临着边,学了点罢了。”
周围其他卖家虽不敢言语,但也不断的连连点头,大力表示赞同和支持。
史御史自诩监察百官,为国计民生考虑,然而,被农人直指不懂农事,脸上一时挂不住,如开了染色坊似的,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又隐隐透着红。
随行的燕飞微微勾起唇角,心中隐隐透着一种骄傲与自豪,是知行学院啊!她果真在朝着目标努力,而且已经有所成果。
其他想要打压知行学院的官员们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随意出声。不然,身为要关怀百姓的官员,却被直指不懂、不重视农事,岂非丢了大脸?
皇帝神色淡淡道:“确实太不通农事了,对这上面的关注也少了一些。依我看,回去也该往这方面用用功。”
卖布的百姓笑容可掬的摆摆手,“贵人们哪里用得上这些?”他努力说着一些好听话。
皇帝身后的史御史脸色发白地应命。他知道皇帝说这话,不仅仅在于敲打他,还可能会贬官,把他扔到其他职位去。
其他官员们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在未得到皇上的命令之前,绝不多说一句废话。
皇帝随意到其他摊位各问几句话,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
大家都是因为云县推广的农具与耕作方法,劳作轻松了一些,腾出了点人手。本来也不知道干点什么好,还是沾了云县的光,才想到卖东西。
从府城到云县,有许多行人商队路过此处,有时会到他们村里买饭或讨水喝,他们干脆就摆了摊子到路边来卖吃食、茶水。后来,人越聚越多,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小集市。
皇帝点头不语,领众人回到车队,命人启程,直往云县。
浩浩荡荡的车队行了许久,突然停住。
皇帝问:“出了何事?怎么不往前走了?”
常服装扮的御前侍卫前来回话,“前方车马行人太多,都在排队进城。”
皇帝撩开车帘望去,高大的城门上方,“云县”两个字雄浑有力且沧桑厚重。
城门前方,挑着担子的农人,牵着骡子的读书人,赶着驴车、马车的行商等,排了长长两队,一直排到他们的队伍前方。
最前面守城的小吏,正在挨个察看进城人的路引文牒,并告知新来之人要遵循的规矩。常往来城中的人笑嘻嘻的点点头,麻溜的带着家人进城。
正和前后或左右热闹说话的人,连忙挑起担子,或拉着打响鼻的马儿跟着队伍,有序的往前挪动。
侍卫前来询问,是否要驱散众人?
“罢了。”皇帝吩咐道,“跟着他们进城便是是。也刚好瞧一瞧这云县究竟是何模样?”
车队随着队伍到了城门前,小吏查询路引文牒,侍卫熟练地拿出皇帝外出巡游造的一系列假身份文牒。
小吏将文牒还给侍卫,交代:“到了城中,若有便溺,必须去公共厕所,不然,随地大小便,若被巡逻人员抓到,会进行罚款。到城中必须注意秩序,禁止抢购打架!有什么不懂之处,可以问城内的巡逻人员。”
侍卫随意点点头,护着车队进入城中。
众人尚在门口处,便已听到城内的热闹喧嚣声。一进入城中,无论是骑在马上的官员,还是坐在车中的皇帝,皆好奇的左右观望。
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得犹如过年。
商队牵着马,走走停停,不断的看一家又一家的货物。小孩子拿着一摞报纸,挥舞着不断在街中叫喊:“卖报!卖报!河湾文化报!”
两边的店铺或摊贩,有扬声吆喝的,也有根本不用开口,门口的队伍就已经排出很长的。走在街上,时不时能看到孩子拉着大人的手,央求买东西,看到不同口音的人在与店家杀价。
走街串巷的货郎,吆喝声抑扬顿挫,“瞧一瞧,看一看,来自河湾村的益智多玩具!人人都能玩,有趣又益智,越玩越开心!”
领着孩子的大人和外地来的商人,立刻围了上去,问:“是正版吗?”
“是!”货郎举起玩具盒子,“诸位请看,这上面都是有编号的!不仅是正宗的河湾村玩具,还是王大师亲手制作的!现在想要拿到王大师亲手制作的玩具可不容易,我是因为……”
车队缓缓路过,货郎的声音也被抛到了后面。各种说笑声、问路声、骡马铃铛声等不断在耳中喧嚣。
车队在拥挤的道路上艰难往前挪。皇帝和一众的官员随从身处热闹的漩涡,看着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招牌,无不恍恍惚惚想,同样是县城,云县怎么就这么优秀?
第360章 什么东西?
这真的是一个县城,而不是府城吗?这真的是平常的日子,而不是过年吗?
他们怀揣种种怀疑和困惑,终于到达了先行出发的侍卫所租的院子。
众人先护着皇帝去院中安置。至于官员们,或自己去租院子,或直接去客栈休息。第二日一早,皇帝抛下豪华马车,命人找来一身寻常布衣换上,打算暗访河湾村。
官员和随从侍卫们也都乔装打扮一番,骑马前去河湾村。
要出城门时,见许多人聚于一处,翘目以盼。
皇帝也跟着往后瞧,见两辆牛脖子上挂着铃铛的车,叮叮当当不紧不慢的过来。
等待的人纷纷说着:“去榆树村”、“大桑村”、“河湾村”等目的地,边交上一枚或两枚铜板,陆陆续续坐上车。
车夫鞭子一扬,牛车便和他们一道出了城门 ,不过离他们远远的。
皇帝骑着马,靠近马车,询问:“老伯,一大早就带这么多人出城?”
车夫笑呵呵道:“早些才好,早些也能多跑两趟。”
皇帝看他沧桑的面容,觉得比自己年纪还要大上许多,不由问道:“我看老伯你年纪也不小了,何不在家荣养?莫非是儿孙不成器,让你老如此大岁数还要在外奔波?”
车夫哈哈笑了起来,“我儿孙不是不争气,而是太争气了!赚钱养家之余,还勤学不缀,我老汉看得斗志满满,在家里也坐不住,干脆出来寻个活计,赚点钱贴补家用。我这把老骨头也干不了几年喽!”
坐他车的人也都笑了起来,熟人纷纷打趣他。
“您这把老骨头可不得了!硬是把许多人给比了下去,成为车站的专职车夫!你要是干不了,其他人就更干不了了!”
“就是啊!平日里就有工钱不说,还有提成可拿,逢年过节的还有福利,不知羡煞多少年轻小伙子!”
“可不,我邻居被刷下来,懊悔不已,天天勤练赶车的技术,还对着墙苦练演讲,说是将来要做双技术员工,增强竞争力!”
“哈哈哈,再不抓紧点,以后双技术技员工也不稀罕了!”
皇帝与诸位官员神色逐渐困惑。明明每个字都听得懂,合在一起怎么就不理解呢?
车上的人一看他们的神情,就知道他们都是外来的,纷纷笑着给他们解释,何为双技术员工,何为车站和车站职工。
皇帝一行人听着种种没听过的名词,几乎只剩下了点头的份,心中无不暗叹,云县,地方不大,花样还挺多!
他们走着走着,到岔道口拐弯,眼前景色猛然一变!
道路两旁的树木开着一簇簇粉色的花朵,满树花开,落英缤纷,微风一吹,犹如漫天花雨飘落。
皇帝等人握着缰绳,望着眼前的美景,几乎忘了前行。
美景如画,难怪许多人前来!
他们沿着鲜花盛放的道路,一路前行。远远看到许多车马,拐进一处繁花锦簇的村庄。
来来往往的人,衣着皆是不俗。凝眸细看,无论是女子身上的精美衣裙,还是男子身上的华美衣衫,竟然都是他们在京城没见过的式样!
件件漂亮,件件用心,即便是农人身上穿的布衣,上面竟然也点缀着一二刺绣。
一个小小的村庄,居然如此奢华不凡!
此情此景,实在不可思议!
皇帝肯定道:“这便是河湾村了吧?”
赶牛车的车夫和车上坐的人都哈哈大笑:“这才哪儿到哪儿?这里是大桑村!”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