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出局! 第45章

作者:居尼尔斯 标签: 都市情缘 轻松 现代言情

  后来的时间,属于获胜嘉宾柳橙。大概为了照顾其他嘉宾的感受,节目组、以及柳橙本人,都没有大肆庆祝这次胜利。心脏带来的麻木反应逐渐蔓延至全身,郑培文只能麻木地恭喜柳橙,看王珂哭得双眼通红,一时忘了该怎么安慰她,该调用哪套社交词令。幸好王珂身边有柳橙,似乎也不需要多余的安慰。

  郑培文独自走回了房间。

  前三周,他把自己当一个玩家,全身心投入这场生存游戏。他和每一个人打交道,试探他们的情感流向。每周的攻击玩法,他积极参与,观察嘉宾淘汰后其他人的表现,他一度觉得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节目嘉宾。直到第三周心动测定那晚,系统提示他 1v1 攻击成功,获得被攻击方的 20 分,他的大脑忽然僵了一段时间。隔天,确认乔安娜出局,他发现自己骤变得迟钝,而后,他一直在努力调节这种迟钝。他的研究涉及人工智能情感交互训练,一直有专门的认知心理学导师随从指导,习惯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不像这里,孤岛环境,缺少专业咨询师。溯溪进医院那天,他想过找母亲,哪怕打个电话,工作人员随时扛着摄像机对准他,他毫无兴趣在镜头下表演,只能放弃。

  从医院回来的晚上,他和田维基聊天,维基说他欺骗了乔安娜的感情。彼时,郑培文不认同。虽然他对 1v1 攻击成功很意外,因为太清楚测定系统的逻辑机制,他不认为那足以说明感情的真伪。是到刚刚的终极心动测定,从摄像机镜头里清楚地看见乔安娜对自己的态度转变,他才想明白,维基也许是对的。乔安娜是这个节目里极少数真正以真实自我回应他人的人,她对世界抱有信任,也因此对他的伪装毫无防备。

  是的,他在节目里的大量表现都经过理性打磨的伪装,有时几近完美,有时也会有微小的瑕疵,偶尔需要借助道具——例如墨镜——来维持情绪距离。人类情感错综繁复,要击中关键并不难,只要他愿意,他可以精准模仿任何风格的社交魅力。

  今年是郑培文读博的第三年,研究方向是机器人与认知心理学结合,最近在准备毕业论文。三年前刚入学,参加跨学科研讨课,张涵润是客座讲评人,她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真人情感行为数据库展开的模型训练,对他在课上做的项目构想提出了诸多质疑,两人由此结识。张涵润比他大三届,算是他的师姐,博士毕业后回国,受 A 厂邀请,设立了实验室。她的实验室常年与国内一线视频平台合作,采集恋综等高参与度恋爱真人秀数据,用于训练 AI 识别真实情感行为。

  师姐知道他在准备论文,也清楚他未来想做情感型机器人,郑培文去年冬天回国的时候,和他提起 L 平台《心动禁区》,张涵润的实验室为这档节目提供了技术支持。郑培文听完很感兴趣,师姐鼓励他报名,从研究角度给了他建议。综合考量后,郑培文按招募要求准备了简历并发送。

  报名理由简单:一来,他能沉浸观察真实社交,采集一手数据;二来,实验室为节目组打造的测定系统也需要验证。尽管恋爱综艺更契合他的实验需求,但他并无在恋爱综艺里和某位女嘉宾发生浪漫邂逅的意图,担心自己的状态会显得太过游离,相较而言,反恋综类型更适合他。

  收到节目组面试信息后,郑培文第一时间告知对接导演,自己的身份背景,以及参加节目的意图。以为导演会拒绝,不料她的态度竟很积极,当即表示:“我们要录的是一档生存游戏类节目,可能每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目的,至于大家能不能得偿所愿,要看能在节目里留多久。”

  初面之后,郑培文又连续接受了五次面试,他人在波士顿,面试都是线上。

  签署录制合约前,节目组总负责人出面和他商量,基于他的特殊背景和研究需求,如果和其他嘉宾一起角逐奖金,会有作弊嫌疑,负责人很有社交手腕,直接将难题抛给他,询问他解决办法。

  郑培文不希望任何变量干扰研究的纯粹性,当场表示自己愿意以放弃奖金为前提,参与录制,这倒并非因为他看不上钱,追究起来,可能也有对娱乐领域的偏见,像谢笑颖和田维基想的那样,不认为节目组会真正兑现这笔奖金。

  录制前,他预想过这趟旅程会有多久,做的计划是两周,虽然博士课程已经结束,没有课业压力,毕竟还有论文,各种实验,他习惯提前做日程规划。

  没想到自己会逐渐沉浸于录制,并有了留到最后的野心。更没想到,这份野心会在第三周结束时,随某位女嘉宾的出局而消失。

  刚刚过去的一周时间,他一直在对自己修修补补,到终极心动测定这一刻,终于彻底失效,他像台旧机器一样报废,蜷缩在床上,感到巨大的无助。他无法集中精神思考,眼前反复浮现乔安娜捂住眼睛的样子,还有她说不想查看其他嘉宾的决然表情。

  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郑培文在黑暗中看到墙角电子屏幕闪烁,他动作迟缓地起床,摘下耳机,听 AI 走最后的节目流程,到查看其他嘉宾环节时,他以迟钝的肢体反应,用手指点选了“女四”。

  显示屏亮起一段资料,左上角,是一张蓝底证件照。照片上的女孩笑容恬淡、亲切,像在哪里见过。

  郑培文点击屏幕的手指尚未离开,不自觉移向照片,想到她在节目里的种种表现,在一档人人带着剧本、私心里打着小算盘的综艺节目里那么辛苦地做自己,他向她发起 1v1 攻击,推算过攻击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淘汰前夜,听她提到他的博士身份,以为她对自己有了解的兴趣,本想告诉她更多,不料她只是随口一提,对他并无好奇心,就像落日酒会那晚,她用少见严肃的表情和他划界限,从小到大,郑培文对异性的好感并不陌生,乔安娜不属于此列。他们在海边争论,他几次掉下社交伪装,露出真实面目,料定她对自己失望,拿走他的 10 分,谁知道竟会弄巧成拙,她出局,他留下。

  再看照片,乔安娜还在笑,郑培文脱口道:“傻瓜。”

  他终于想起往下看文字。

  姓名:乔安娜

  年龄:25

  学历:社会学硕士在读(辅修心理学)

  工作经历:暂时只有实习经历

  个人介绍:看见他人,就是看见世界。

  郑培文的视线在“辅修心理学”五个字停留良久,忽然情不自禁发出一声“啊”,恍然大悟。

  没等他继续深想,门外传来敲门声,有工作人员语声恭敬地提醒,快艇在码头等待,接送嘉宾离岛。

  节目已经全部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