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只鲨手
他的袖子挽到袖口,衣领处依旧很是洁净,手中则拿着斧头,正要去院中劈木柴。冬日柴火消耗得很快,白天主要是孟母房里的火箱取暖,其余人取暖就去那待着,他们这里是不流行烧炕的。
“没什么,那……我去做早食。”
阿绵鬼鬼祟祟地溜进厨房,然而这一番很是心不在焉,又悄悄躲在窗后看。
从前似乎从未留意过。
他的胳膊上有几条暗青色的经络,手掌也很大,动作干净利索地将木柴们一一劈开。阿绵眨了眨眼睛,视线从肩膀沿着身体线条注视到腰间……
“偷看什么?”孟驰坚忽而道:“要不然过来看。”
阿绵赶忙缩回脑袋,这下才发现煮的粥都要溢出来了,手忙脚乱地要赶紧掀开盖子,刚一碰就被烫的缩回了手,这才反应过来要用湿布,总算是将盖子掀开了。
她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只感觉似乎身上有些冒汗,魂不守舍地做完了有点焦味的饭。
另一方面,孟婧也觉得今天家中有点儿奇怪。
往常阿绵吃饱了,就大剌剌地使唤孟三给她揉肚子,现在她却自己去后院溜达;
上午讲课的时候,阿绵明显是口渴了,却也不与从前一样,就着孟驰坚拿着的杯子喝水。
她硬是一番倒腾,找出个破了口的碗,表示从此以后她要用自己的碗喝水。
莫非是这两人又吵架了?
小孟婧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不会要吃几天的糠咽菜吧……
不过下午时,阿绵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打算请孟婧做小工,每日负责猪腰、鸡肾和生蚝的采买、炖煮猪骨汤,一日有十文钱的工钱。
“我一定洗得干干净净,放心吧!”一月有三百文,这对孟婧来说是很大一笔钱了。
冬日的保温问题,阿绵也想出了办法解决。
她打算在家中备好料和高汤,带上一桶馒头和一大袋水灵灵的韭菜,再带上锅和柴火,到了地方再做。
这些东西比较多,且需要分类,阿绵决定掏出一两银子,将阿豆升级成驴车。
此前若是要驮比较多的东西,一般是临时借用一下邻居的牛车的车厢,现在她的买卖越做越大(她自己认为),是很有必要花钱(一两银)制作车厢的。
她花了一下午奔波忙碌此事,孟驰坚则是忙着往家中运陶土等,开始制作‘浴室’。这两人忙得脚不沾地,到了晚上,阿绵在床铺中间用手划出一条线。
“你睡这边,我睡这边,以后谁都不能越过去。”她很认真地说道。
第89章 校霸篇(五)
孟驰坚似笑非笑,直接伸手抓住阿绵的脚踝,把她捉到怀里:“平常是谁汤婆子不暖和了,就把脚丫塞到我这里?是谁睡着睡着把我挤到边上?小王八蛋,过河拆桥了是吧?”
阿绵“哇哇”几声,反身想逃却动弹不得,脸皮涨得通红,“我是说从现在开始!”
“好啊,明早你不要叫我去给你烘暖衣裳,看你还起得来床么。”孟驰坚咬牙切齿,改用一手死死将小王八蛋的两只手腕捉紧,“干什么躲了我一天?”
“……你,”阿绵觉得是受了那个怪梦的影响,然而却不知从何说起,灵机一动道:“书上说夫妻要相敬如宾。”
“听不懂。”
孟驰坚凶神恶煞的,非要撸顺阿绵的毛不可。阿绵搏斗半天,终于无力,将脑袋搭在他的肩上,“你肯定就是那个怪物。”
他才不理会这些糊话。
见此人不再抗拒,乖乖的像一团陶土似的任由搓扁揉圆,窝在自己怀中,方才放过了她。
这也就是阿绵脾气好,但凡换个性情刚烈的,老这样被他这样管束着,少不了说拿出把菜刀与他拼命了。
阿绵困了,也推不动他,两眼一闭埋头苦睡。
反正在她心里,孟驰坚一直是个规矩很多事很多的人,他非不许她在床上划分区域,也不许躲开他,那她也没有办法啊。
就这么过了五日,驴车做好了。
提车那一日,阿绵狠狠神气了一把。
她本想带上板砖“照”下这一刻,无奈这法宝似乎坏了,无论她怎么按都没有反应,于是就暂且收在了平日她放小玩意儿的柜子里。
驴车的构造很简单,是一个长方形用木头打造的车厢,车辕则是上好的槐木所制,将前段的轭套在驴的脖子上,此后就可以载货了。车厢前段还做了可供人乘坐的位置。
对阿豆来说,比直接负重更轻省,却能装载更多的东西(类似于人背着行李,和拉着有轮子的行李区别)。
有了车之后,阿绵的买卖就很好做了。
她预备着是做役夫们下工时的那一餐,第一天没敢多做,备了三四十碗猪腰汤和五六份豪华版大补汤的料。
因为要货较多,所以摊贩们有的给了折扣,其中主要是四斤猪腰(一百八十文)、三只生蚝(一百三十文)、一斤鸡肾(八十文),花去成本与人工(小婧)大概共四百余文。
孟婧瞧着热闹,也要一块儿去卖饭。
驴车将就能挤下两个小娘子,吃过午食后阿绵一行人出发了。
冬日的天空总是很暗,走了一段路后就能隐约听到号子声。阿绵沿着声音过去,刚停在不远处,就见一个小吏气冲冲地走了过来。
“干什么的?!这里可不是你们过家家的地方!去去去,不要在这里耍!”
孟婧顿时害怕起来,一下握住阿绵的胳膊,对啊,万一这里根本就不让摆摊可怎么办?难道她只能赚一日的工钱吗?
“大哥,我们不是来捣乱的。”阿绵赶忙上前说道:“我们是瞧着你们辛苦,又是这天寒地冻的,真是苦差!所以就想着来送些热汤,你瞧,料都备好了,冬日里喝上一碗腰花汤得多舒坦。”
小吏看到料和柴火,迟疑道:“送的?如此……你们不要靠近那边做工的地方就行。”
“好嘞。”
阿绵匆匆忙忙地忙碌起来,架起釜后在底部生起柴火。将高汤重新加热,咕嘟咕嘟冒出小泡泡的时候,放入猪腰与鸡肾开始炖汤。
两炷香的时间后,农户们之间出现了议论纷纷的声音。
“这是什么香味,怎会这样霸道……”
“傻,肉香呗!我见是两个小娘子在那摆摊咧!”
“这……也不知要多少铜板,想从我们乡下汉口袋里掏钱可难了。”
做徭役其实也是管饭的,是一顿午时,左右不过是每人发一个又冷又硬的饼子,牙口不好的恐怕都咬不动!因此这些汉子们的家属(如果有的话),会给他们做些卷饼、馒头一类的吃食。
花铜板去吃饭是不可能的。
阿绵也不管那些议论,她先做好两碗猪腰汤,配上两个大馒头,先去送给两个小吏。
其中那个很凶的自然是一番搓手,“真送我们?这不好吧……”
“这有什么要紧,还得多谢两位大哥在此维护秩序。这也是我们的心意,快趁热喝吧,很补身体的。”阿绵这一番话说得有些干巴,这是她与宋东家学的。
不过宋东家说这些话的时候很自然,让人感觉很真诚。
阿绵说起来就很像是她在家写出这一段话,背下来后再说的。
另外一个小吏目忍住笑意,两人道谢后接过碗。
等阿绵返身,忍不住道:“这是哪家的小娘子,竟还想到出来做买卖。也不知家中人怎么放心……”
说完喝了口汤,微微一怔,这汤滋味是不错的,尤其还这样暖和。再扫一眼那摊铺,很是洁净,木桶都用盖子盖好,还摆着两罐小料,一罐葱花和一罐咸菜。
“好喝。况且这也不算坏了规矩,我们多照看一二也就是了,免得那帮子莽汉毛手毛脚,冲撞了摊子。”
这里的道理是分明的,一顿饱和顿顿饱,巴不得阿绵以后还来。
阿绵应酬完,松了口气,她不太擅长说太多场面话。
等徭役们下工时,汤已炖得十分鲜美。第一位客人是孟二,他早就注意到自家小妹们在这,之前还颇为她们悬了一下心,怕叫人赶走了。
“你这怎么卖的?”
阿绵想着送他一碗也无妨,不过做生意讲究开门红,第一单买卖成了,有时候就莫名其妙地一整日都生意好。因此回答:“腰花汤十文一碗,馒头一文一个,二哥你的话就不收馒头钱了。”
“二哥,快去帮我们多去说些好话呀,这可关系到我的工钱呢!”孟婧拉住二哥的袖子,一通摇晃。
“好好好,给我拿一碗,再要两个馒头。”
二哥在桌上放了十二个铜板,累了一日了腰都直不起来,总算有口热汤喝了。
第90章 校霸篇(六)
孟二端了一碗加了香葱的腰花汤,馒头从中间切开,夹了些咸菜在其中。
他回到汉子们中间,先喝了几口汤,众人不知怎么都盯着他看。孟二长吁一口气,“好!”这不是做托,是真觉得五脏六腑都烫了起来。
他也不理会众人反应,接着又顷刻间吃完两个馒头。这还不够,又拿出卷饼,大喝大嚼起来!
“这腰花瞧着不孬,这玩意确实好……”周围几人挤眉弄眼起来:“孟二,这几多钱?”
“十文一碗!馒头一文一个,我瞧着馒头做得不多,到时候卖完就没了。”
一听价格,这下许多人是再也坐不住了,还以为怎么着也得二十文呢!
农户们中有些较富裕的,顿时感觉很有必要去买了,因为价格实在是划算。
柴火不要钱?腰花不要钱?哪怕是咸菜,上面的盐也很珍贵。况且又冷又累,铁打得身子也受不了啊。
这一会儿便有不少人要挤到摊前。
“干什么干什么!排队!”依旧是那个脾气很差的小吏,“闹轰轰的!都排好队,一个一个的!”
这下才在阿绵的摊子前排好队。
阿绵叫小婧负责收钱,她迅速地打汤加调料等。
偶尔也有人有些抱怨:“怎么一碗汤才几片腰花。”
阿绵苦兮兮道:“小本生意,根本不赚几个钱啊!”
她这还真不是奸商话术,今天她核算完成本后,就发现这生意确实利太薄,可若是提价,恐怕又卖不出去了。
只能在一番纠结中先试试水。
“小娘子,你这其他是什么料,多少钱?”
阿绵介绍了起来,那人居然要了一碗,身后排队的都起哄了起来。
虽说是准备了三只生蚝,但一碗里其实只放半只,不然完全无法覆盖成本。
然而比阿绵想象中的好,陆陆续续总有些汉子来买“豪华版大补汤”,大半个时辰后,准备的食材就全卖完了!
阿绵又叫小婧看着摊子,从河水中提了半桶水,四处搜集树枝,烧了半锅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