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第316章

作者:棠元 标签: 先婚后爱 HE 年代文 轻松 甜宠 女配 穿越重生

  烫头妇人啧啧两声,“前儿我去副食品店,瞧见玻璃柜里摆着麦乳精,铁皮罐子上印着上沪外滩,一瓶子要八块六!”

  “你以为花八块六就能买到?金盖的可是侨汇商店特供,还得要外汇券!听说倒爷一过手能卖二十!”

  “嘶~一罐麦乳精就能赚十几块呢?都抵我半个月工资了,可真赚钱,说得我都想干。”

  林安安微蹙了蹙眉。

  李秀梅看了说话的几人一眼,重咳了两声,有心提醒。

  这还坐着位部队的呢,可不兴讨论投机倒把的事……

  剪刀尖在鬓角处轻轻打了个旋,碎发落在围布上。

  林安安望着镜中自己逐渐清爽的发型,也比较满意。

  “好了,您瞧瞧。”李秀梅用毛巾掸掉她肩上的碎发。

  林安安抬手摸了摸发尾,清清爽爽的,比之前利落不少。

  林母凑过来看,也直夸人手艺好,“师傅手艺真不错。”

  “妈,您也修修。”

  不等林母拒绝,林安安已经拉着人坐到铸铁转椅上了。

  “行吧,师傅给我修短些,齐耳就行。”

  “没问题。”

  等林安安站起身,周围的讨论声瞬间没了……

  那个说自己也想做倒爷的大娘,险些把头埋进了围布里。

  林安安一一看过去。

  李秀梅脸上挂起个热络的笑,打圆场道:“这些玩笑可不兴开啊!隔壁的李嫂子就是被挑唆着投机倒把,结果挨了枪子,剩下一对儿女无依无靠的。

  现在大伙日子都好了,咱只要肯干,还能饿死不成?可别只看人赚着钱,命就一条。”

  “是是是,秀梅说得对,我们就是调侃调侃。”

  “可不嘛……我们哪敢啊,就随便说两句。”

  林安安无心为难他们,也只笑笑没接茬。

  众人看她真没追究的意思,这才松了口气。

  理发店这出不过是个小插曲,倒是给林安安带来些灵感。

  文化大革命这十年,物资匮乏,革故鼎新,老百姓们面临着生活的重大危机。

  下一本书可以围绕着小人物展开,既能迎合上改革开放后的浪潮,把新思想逐渐带入众人视线,起到思想开放的带头作用。

  说不定,还能帮助不少人……

  毕竟老百姓们的思维目前是固化的,就算开放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沉淀,只有少部分人敢迈开步子,成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那如果把这少部分变成大部分,华国发展将会被推动得更快,只有国强了,才叫真正的好日子。

  林安安抿了抿唇,思绪也活络了起来。

  她脑子里存的东西太多了,经过未来几十年的洗涤,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她都有着定论,把这些都逐渐文字化,谁说不算好事呢?

  打定主意,林安安心情也好了起来。

  对这次省报采访也有了新思路。

  不过她不急,从小到大的压迫让她学会了蓄势待发,凡事都不急于一时。

第450章领导上门

  等两人从理发店出来,又转去了农贸门市部。

  该买的东西一买,就回了军区大院。

  今晚有哪几位领导要来,连林安安都不是很清楚,但能让楚明舟那么郑重对待的,必然不简单。

  林安安回屋换了套衣服,就从赵香君手里接过了孩子。

  “我去帮帮婶子。”

  “别……”

  林安安这话还没说完,赵香君已经撸起袖子进厨房了。

  勤快的人,真是半刻都闲不住。

  看着手中熟睡的小娃娃,林安安心尖尖都在发软。

  “吧唧”在他脸上轻啄了一口,就给放到了旁边的小摇篮上。

  风扇最小风速吹着,风扇叶在头顶转出“嗡嗡”声,把窗台上野菊的影子吹得晃来晃去。

  林安安索性摆弄起缝纫机,把新买的裙子拿出来改。

  

  半晚时分。

  暮色渐浓,橙红的霞光从云层缝隙里漏出来,把远处的烟囱染成琥珀色,几只归巢的麻雀扑棱着翅膀掠过墙头,惊起一串细微的颤响。

  军区大院的岗哨已经在望,持枪哨兵的剪影在夕阳里凝成墨色的碑。

  “郑爷爷,请。”

  林安安是怎么都没想到,郑军长会跟着楚明舟回来。

  郑军长身后还跟着许团长跟谭老。

  这……

  一个是西北军区的首长,一个算是楚明舟的长辈,还有个是林安安的顶头上司。

  “领导们来啦?快屋里坐。”

  “多谢,这顿饭辛苦刘同志了。”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家常便饭,领导们太客气了。”

  林母恰好做完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就能开饭了。

  赵香君跟林安安打了商量,打算把壮壮抱家里去,明个一早再送来。

  林安安自然是应了,领导能来家里过端午,明显是有要事谈的,孩子让她带过去照顾一晚也行。反正楚明兰跟楚明宇都在林子淮那,两家就住隔壁,互相也能看着点。

  林母私下给赵香君打了两饭盒的菜,另外给拿上了壮壮换洗的尿布和衣物,这才把人送出门。

  等饭菜上桌,楚明舟拿出了私藏的好酒。

  “这几道菜都是我们苏城老家的做法,领导们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看着就不错。”

  “再尝尝粽子,都是刚出锅的,还冒热气呢!”

  林母的手艺自不必说,几人吃得频频点头。

  一开始还只聊些平淡的小事,直到酒过三巡,才由郑军长带头,提起了七月末让林安安做随行翻译官的事。

  “这次的中央会议相当重要,不仅关乎着西北军区的后续军资,更关乎着国际形势。”

  林安安下意识坐直了身子,收敛了笑意,满脸认真。

  “听说省报邀请你做专栏采访?”郑军长问。

  林安安忙点头,“是的,专栏叫‘笔尖上的军功章’,是以作家的身份出席。”

  郑军长无所谓地摆摆手,“多露露脸也好,打响知名度,跟着我去京都也不胆怯,让那些洋鬼子们知道知道,我们西北军区出来的人,就算个翻译官也不简单。”

  林安安心下大惊,这次去京都,难道还要外交?

  “是,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

  谭老推了推眼镜,“要去两名翻译官,另一名……我打算安排宁建跟着去。”

  郑军长明显蹙蹙眉,最后轻嗯了一声,“小宁英语还不错,就他吧。”

  林安安在脑海里翻了翻,宁建?她倒是有些印象,只是这人常年外派,很少在西北军区呆着,她不是很熟。

  其实吧,翻译官对一个军区来说不算是重要角色,最大的需求就在情报分析部门。

  不过,当语言种类一多,能力强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大优势。

  就像现在,出席这种涉及到多国外交的重要场合,林安安就成了首选。

  毕竟军区里找不出第二个跟她一样的人,不仅掌握多种语言能力,还懂变通,应对能力杠杠的。

  “这趟中央会议,会有多国领导来访交流,不简单呐!”郑军长感叹道。

  多国交流意味着她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翻译工作,更要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周旋。

  林安安看了楚明舟一眼。

  见他眼底翻涌着难以名状的忧虑。

  手在桌子底下探了过去,在他大手上捏了捏,以示安抚。

  楚明舟回握了上去,十指紧扣了扣,又松开。

  林安安给自己倒了杯酒,站起身,朝几位领导递了递,“领导们请放心,我一定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完成使命!”

  “哈哈哈,好。”

  谭老眸底浮起笑意,“你为小麦打的那一仗就很漂亮,只要拿出那股子气势来就够了。”

  “是!”

  等一顿饭过去,已是月色高挂。

  许团长默默留下了钱跟票,才跟着郑军长两人离开了。

  林安安也明白了他们今天来的目的。

  第一,正式通知她参加中央会议,做随行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