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第239章

作者:棠元 标签: 先婚后爱 HE 年代文 轻松 甜宠 女配 穿越重生

  林安安朝她微摇了摇头。

  林母立马收住话头,笑着说:“对了,家里没醋了,我得去趟供销社,安安你陪姑婆坐会。”

  “好嘞。”

  等林母走后,林安安什么也没问,只靠楚姑婆近了些,抬手在她背上轻拍了拍。

  楚姑婆这辈子是相当不容易的,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一家子老革命,全都是烈士。

  她平日里逢人就和和气气,笑眯眯的,实则心里比任何人都苦。

  自打儿子走后,她对这两个孙子就跟眼珠子似的,时时要放在跟前,根本不舍地远离了去。

  而且对儿媳妇她只字不提,其中肯定是有问题的。

  直到一杯茶喝完,楚姑婆才深深叹了口气,“呈哥儿她妈说要接他走,带去大城市抚养。”

  林安安动作一顿,“您的意思是……婶子要从您身边带走小呈?”

  楚姑婆点点头,想起往事,“天力走的那年,玉珍就离开了,说在大西北待着伤心,要独自出去闯一闯。后来听说……她改嫁去了千里之外的津市,嫁了个不错的好人家,就再没回来过了。

  就在三天前,她回来了。是开了小轿车回来的,看着大变样了,条件应该很好,她执意要带走呈哥儿,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人心就是偏的,就像此时此刻,林安安听着楚姑婆的讲述,心中就满是不忍与愤懑了。

  她实在难以想象,一个母亲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抛下孩子多年,如今又回来强行带走。

  她不需要去了解这女人有多不容易,这做法,就是错的。

  “姑婆,您就这么让她把小呈带走了?这孩子可是您一手拉扯大的,他跟您最亲啊!”

  楚姑婆又叹了口气,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我能有什么办法?她可是呈哥儿的亲妈!而且她带了律师来,把条条框框都摆在我面前,说我要是再拦着,那就是犯法的。”

  拿法律压一个不懂法的老人!

  林安安抿了抿唇,又在楚姑婆背后拍了拍,“他们是怎么说的?姑婆你细细说给我听听。”

  楚姑婆这趟是来找楚明舟的,那么久了,还以为他回来了,没想到他还在豫省。

  眼下林安安正怀着孩子,她也属实不好让她操心。

  “不用,你安安心心养着身子,这事……姑婆会找玉珍再谈谈的。”

  “她还在这边?”

  “在,还在北田县呢,说要办什么手续,这不正好碰上周末了么。”

  林安安握上了楚姑婆的手,语重心长道:“姑婆,没事的,您跟我说说看,我平日里也爱看些法律上的书籍,还是懂点法的。

  就这么说吧,如果按照现在的法律理念和原则来推断,妈妈的确是孩子抚养权的第一顺位人。因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亲去世或母亲远走他乡而改变。

  但纵使是法律,在孩子抚养问题上也是人性化的,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您这边的抚养能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基础等等,会以此做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判决。”

第340章需要个谈判的机会

  楚姑婆抬眸看向林安安,眼中满是希冀,“安安,那依你看,姑婆还有没有机会把呈哥儿留下?

  其实玉珍,也就是呈哥儿妈人不坏,她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我从没想为难她什么......”

  说起大儿媳周玉珍,老太太眼中并没有不满与怨恨,反而藏着深深的遗憾。

  她说这大儿媳相当能干,在娘家时就是长女,打小就懂事,家里家外都是把好手。

  楚姑婆夫家姓高,大儿子叫高天力,也是正儿八经的红色苗苗,十四岁就跟在他父亲身后从军,且是在最艰苦的边界军队。

  高天力跟周玉珍是经人介绍走到一起的,两人是一眼就相中对方,水到渠成的结婚生子。

  高家向来和睦,楚姑婆也不是苛责儿媳妇的婆婆,日子自然就好过。

  只是周玉珍身后还有个吸血的娘家……

  好在她虽好强却很明事理,不管娘家再怎么闹腾,她最多自己多干点活、少吃点饭,拿自己省出来的去补贴,但从不会向高家开口。

  楚姑婆也劝过她,但属实是劝不动,最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平日里多省点口粮给她吃着,也不舍得真委屈她。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直到高家两兄弟牺牲在边河战役中。

  一开始,周玉珍纵使再难过,也没打算离开。男人走了,她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她要担起照顾孩子跟婆婆的担子。

  可抵不住周家一再上门哭求。

  周家人的意思很简单,希望高家别拖累自家女儿,只说周玉珍年龄还轻,不仅样貌好,又能干,如果再嫁,日子怎么也不比现在差。

  他们如果是跟你闹、跟你吵,姑婆反而不怕,毕竟高家全是烈士,只要周玉珍不愿意,谁敢逼烈士遗孀改嫁?

  可周家人不是,他们打感情牌,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来,见人就哭,瞧着比失去两个儿子的楚姑婆更可怜。

  就在那年清明节过后,周玉珍就收拾了行李要远走他乡。

  不论楚姑婆怎么劝,她都跟铁了心似的。

  最后她给楚姑婆磕了三个响头,“妈,只要我一天还在高家,高家就永不得安宁,天力已经走了,我不能让他们继续打扰您的生活,就当是我不孝……”

  就这样,周玉珍一分钱没拿,孩子也没要,只背了两身衣服就远走千里之外,再无消息。

  直到一年前,村里有个人说在津市看到她了,说她已经成家了,好像嫁了个大领导。

  楚姑婆也从没想过去打扰她,只觉得孙子可怜,但也盼着她能过得好,毕竟苦小半辈子了。

  林安安静静地听着楚姑婆的讲述,心中五味杂陈。

  “姑婆,我能理解婶子当时的难处,她夹在娘家和婆家之间,的确也是难做。

  可这么多年过去,她突然回来要带走小呈,总归是让人心里不踏实。”林安安轻轻叹了口气,总觉得其中有蹊跷。

  楚姑婆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无奈,“是啊,没想到她会回来。我也知道她不容易,可呈哥儿是我一手拉扯大的,我实在舍不得啊!”

  林安安轻声安慰道:“姑婆,您先别伤心。眼下我们该找婶子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她究竟是什么目的。

  而且,小呈已经到了有自主意识的年纪,他的想法也非常重要,现在是讲人道主义的社会。”

  楚姑婆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安安,我……我就是怕伤了玉珍的心,她当年也是迫不得已才离开的。要是现在因为呈哥儿的事儿闹僵了,我这心里……”

  林安安思索片刻,说道:“姑婆,要不我们找个机会,跟婶子坐下来好好谈谈吧。

  大伙把心里的想法都摊开来说,也听听小呈的意愿,毕竟孩子已经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是你一手养大的,没道理说走就走。”

  楚姑婆微微点头,“可我就怕玉珍不愿意。她这次回来,态度挺坚决的。”

  “您别担心,事情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正说着,院子门被推开,楚明兰和楚明宇跑了进来,两个小家伙小脸红扑扑的,看到楚姑婆来了,开心的不得了。

  “姑婆!”

  两人直往楚姑婆怀里扑。

  “诶,好孩子,这大周末的,你们这是去哪了?怎么跑成这样?”

  “我们帮大院劳动去了,部队农场的苹果今年大丰收呢!”

  “好好,真能干,真好。”

  看着楚明兰和楚明宇活泼可爱的模样,楚姑婆伸手将两人抱了好一会儿。

  晚饭后,林安安跟家里人交代了几句,就去找许团长了。

  没办法,楚明舟特地叮嘱过的,有事要么找陆清,要么找许团长,眼下陆清带着文工团义演去了,就只能再麻烦许团长了。

  而且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如果对上现在这么强势的周玉珍,那自己这边得有说话的底气才行。

  “许叔。”

  林安安敲响许团长家院门。

  有求于人,这嘴巴也甜了,叔也喊上了。

  “稍等。”

  许团长以为林安安又是因为杜家的事过来,“听说你们跟杜家商量好彩礼跟嫁妆了,这是又出了什么岔子吗?”

  林安安摇摇头,“是家里出了点事,需要您帮帮忙。我听明舟讲过,说您也是北田县人......”

  林安安的声音不高,两人一路往正厅里走,她就简言意赅地把事情说了说。

  “许叔,您说这事该怎么办?我觉得这事有些不对劲,明舟也不在家,只能找您拿拿主意。”

  许团长蹙起眉头,沉吟了好半晌,“周同志身为孩子的母亲,的确有权接走孩子。但我觉得你多一分思考是对的,毕竟这孩子打小就跟着楚婶子,哪能说分离就分离的。”

  “许叔,现在周玉珍跟小呈都还在北田县,我希望您给安排安排,最好是大伙能坐下来谈谈。

  真不希望姑婆那么难过,毕竟老人家年纪大了,也不想两人其中夹杂着不该有的误会。

  就算要带走孩子,那也得有个妥当的交代吧,您说是不是?姑婆作为孩子的亲奶奶,祖孙俩感情又深厚,探视权什么的都得讲清楚吧。”

  许团长点点头,已经明白林安安的意思了。

第341章他以后不叫高呈

  “行,这样吧,我出面去联系一下,让双方碰个头,把相关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谈清楚。

  一来让她知道楚婶子这边的想法和诉求,二来也给她一个机会,把自己的情况和接走孩子的规划说一说。你觉得怎么样?”许团长目光沉稳地看着林安安,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林安安连忙点头,“太好了,许叔!有您出面牵头,这事就稳妥多了,我替姑婆谢谢您!”

  许团长摆了摆手,“都是自家人,别这么客气。楚婶子这些年不容易,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你回去跟婶子也好好说一声,让她别太着急,有组织在,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许团长这讲的是实话,高家全是烈士,即使家里只剩这么几个老小,但只要楚姑婆向组织开口,组织就不会不管他们。

  “嗯,我一定转告姑婆。”林安安应道,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至于许团长怎么去联系,后续怎么操作,就不需要林安安担心了,他们有自己的渠道。

  周玉珍不会回娘家,那在北田县也只能住饭店宾馆,眼下时代消息虽闭塞,查人却不难。

  回到家,楚姑婆还没睡,正跟林母坐在院子里剥豆子。

  林安安到两人身边坐下,“我刚去了趟许叔家,讲了讲小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