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里正交给他一个硬壳红本。
“恭喜你获得比赛第三名!”
赵有福双手托着红底描金的证书,高兴得见牙不见眼。
抱着证书给大家团团作揖。
“多谢里正!多谢各位族老!多谢各位对我的看重!
多谢张夫子!多谢您的教导!
多谢我家大宝和我娘子的督促!我才能有今日!”
赵有福无师自通了致谢词。
他边说,边眉开眼笑地看自己的证书。
左看右看不够,还把它举得高高的,给大家一起看!
薄木板做的壳子,整体是庄重鲜亮又喜庆的红!
上面刻着河湾村的图标和比赛名称,在阳光下闪烁着熠熠金光!
外壳如书本一样打开,里面是更精美的奖状!
桑山向往道:“真好看!这比我的还好看!”
他媳妇笑道:“下次你也得个头三名!”
这回桑山没再说自己不行,他摸摸儿子的头,“石头,回去你可得好好教爹!
张夫子讲的东西,每个字都要记清楚了!”
石头挥挥小手,“知道!我现在上课从不打瞌睡!”
在众人的见证下,里正把九齿钉耙交于赵有福。
赵有福夹着证书,扛着九齿钉耙,得意扬扬地回到家人身边。
赵大宝摸着银光湛湛的九齿钉耙,激动道:
“爹,这武器是赢来给我玩的吗?”
“小孩子,不适合玩这个!”
赵有福把九齿钉耙从他怀中抽出来,扭头兴奋地问妻子:
“他娘,你看我背上这个像不像天蓬元帅?”
第43章 没有金子!没有
爹娘亲亲热热地叙话,无人问津的赵大宝心中酸楚无人懂。
台上依旧在热热闹闹地颁奖。
二等奖的得主是顾八旦。
他学得好,理解得透,讲的小篇章,很受好评。
顾八旦捧着自己的红壳荣誉证书,努力把驼背挺直,脸上的沟沟壑壑每一条皱纹都透着欣喜。
乡亲们对他赞不绝口。
“八伯了不得啊!这么大年纪了,硬是把一杆子年轻人都比了下去!”
“这顾老八可真是越来越风光了!”
“咋这么厉害呢?”
“主要是比咱们学得透!
张夫子让咱们加上自己的理解再讲,咱就顾着跟风沈河!”
说话者边拍大腿,边悔恨道:
“可惜了这么个好机会!要想再参加,就得等下个月了!”
“谁让你们不听张夫子的话,非要一窝蜂的冲上去!
念啥啥鸡鸭鱼、牛羊猪,连蛐蛐、知了都不放过!”
念诗的乡亲们讪讪一笑。
望着台上,被奖励了两丈竹青色棉布的顾八旦,越发羡慕。
顾八旦还未走完台阶,他的家人们早已团团围在下方,笑靥如花的来迎接他了!
“爹,乡亲们都夸你呢!”
“太爷爷,大宝说你讲课时,比他原来的夫子还像夫子!”
顾八旦喜形于色,笑逐颜开。
“那太爷爷再加把劲儿,以后争取当个老夫子!”
他乐呵呵地嘱咐家人:
“咱能识字儿不容易!
能跟着虎子学张夫子教的知识,得好好珍惜!
你们要是好好学,多少也能得个优秀奖!”
“学!肯定学!下次我们也试试!”
他的儿孙们纷纷拍胸脯保证。
虎子抱着太爷爷得的棉布,嗅一口崭新的布料味道,乐得见牙不见眼。
夫子说了,这说明他讲得好,是个很棒的小夫子!
乡邻们接二连三地涌过来。
“八旦、八旦,你这个证书也让我们看看,沾沾喜气!”
顾八旦恋恋不舍地交出去,不错眼地盯着。
“小心点!哎!慢点!”
大家轮流传阅他的荣誉证书,珍爱的、小心翼翼地摸着大红的外壳和金色字体。
“真气派!”
“看看这金光!和金子一样亮眼!”
“说的跟你见过金子似的!”
“我是没见过金子!
可我去县里给人跑腿时,经过县老爷的宅子,见了!
人家那门头,那雕梁画栋,你们是不知道有多好看!
我听人说,人家上面可是用了金箔!
金箔知道吗?金箔!”
其实,他自己也不明白金箔到底是个啥意思,但一听这个词,就觉得里面肯定含了金子!
众人纷纷咋舌,又目光火热地望向顾老八的证书。
顾老八忙不迭的抢回来,紧紧抱在怀里。
“别流口水了,下次你们自己得一个!”
台上,顾云淮获得了一等奖。
抱着证书,扬着粉雕玉琢的小脸儿,朝张梓若笑。
他把新得的十页《论语》交给张梓若。
“娘,给,你也可以感受收集碎片的快乐了!”
张梓若:“……娘不用。”
“这是你的奖品,你收好。这可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顾云淮翻看着自己的证书。
他一眼便认出来了张梓若的字迹。
顿时笑意融融,将证书合起来,抱于怀中。
“我收这个就好!”
证书上的金光晃了无数人的眼。
张梓若听得下面的议论骚乱,随意找来一个人一问,知晓了原委,有些哭笑不得。
她扬声道:“大家静一静!”
“这个证书上面的金色,是咱们村木匠的儿子——王承使用颜料调出来的,是伪金色!
假的!
里面没有金子!
没有金子!”
赵有福悄悄收回了抠金色徽章的手指。
乡亲们半是心安,半是叹气。
“原来是假的啊!”
要是真的,将来他们也能拼一拼!
废寝忘食也得赢个头三名出来!
得了荣誉证书的人,无不松了一口气,又有着隐隐的失落。
方才生怕自家漏了财,这不止露财,还是露金子啊!
他们既担心害怕,又暗怀激动,恨不得赶快回家,把证书上的金粉刮下来。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