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311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婉莹看不起,鹤鸣让磕头,要是张夫子真的跪下,认了名声,朝他们磕三个响头,到时候朕的金口玉言,恐怕都要成废话闲言了。”

  “怎么会?说来说去,咱们都是一家的。虽说张夫子身为县君,碰到身份地位高的人,行礼本是应当,但婉莹也并未要求她做些什么,不过一句话的功夫,就被她的学生挑事辱骂,生了事端。

  鹤鸣说磕头也不过是气话罢了,主要是为了他姐姐出气,他们兄弟姐妹感情向来好,就像咱们姐弟一样,都看不得对方受委屈。”

  大长公主有意无意的帮皇帝回忆童年,皇帝点点头不接话。

  大长公主转而恭维皇帝,说天下奇才众多,个个都想为皇上效力。张夫子运气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但既然得到了皇帝的看重,就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免得辜负了皇帝的提拔。皇家颜面,不容侮辱。

  皇帝笑了笑。皇家颜面,亦或者说陶家颜面?

  看看大长公主的这份姿态,他已毫不怀疑那些官员就是被陶家叫去给孩子捧场的。她还真把官员当成了自家的下属!

  往日听大长公主说话,皇帝觉得亲近,今日却只觉得这些套近乎的话,让人不耐烦,甚至厌恶。

  皇帝直接敲打:“皇家颜面,不容亵渎;皇室之威,不容践踏。这句话,皇姐也要记到心里才好。”

  大长公主惊疑不定地望着他,缓缓起身行礼:“是我教子无方,丢了皇家的颜面,请皇上责罚。”

  皇帝也不叫她起,而是望着她,淡淡的说道:“你是该责罚,但不是因为丢了皇家的颜面,而是因为太有皇家的颜面!什么能插手,什么不能插手,朕以为你同在宫中长大,早该明白这个道理!”

  大长公主一惊,迅速猜到皇上发怒的理由,应该是触碰到了他的底线,定是关于权力的问题。

  她自问,自家并没碰什么不该碰的权力,而且,乐园的管事在他儿子受伤的时候,都不把敌手给换下来,她才是委屈那一方!

  “皇上,我若是插手乐园之事,鹤鸣他们如何会被人打伤?又如何会落个惨败?乐园管事对我都不假辞色!你若是不信,尽可让人去查!”

  皇帝淡淡道:“我已经让人去查了。比赛的过程中,邓越早就击败了鹤鸣,播报人员却视而不见,公然袒护鹤鸣。皇姐,朕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朕的人,还是你的人了?”

  大长公主一个冷颤,连忙说道:“皇上!这一定是别人的陷害!我们从未向乐园的播报人员传递过任何消息!”

  皇帝不偏信一家之言,让人把乐园管事和播报人员带了过来。

  播报人员跪在地上,眼角余光悄悄瞧大长公主一眼,哆哆嗦嗦的说:“小人、小人……皇上恕罪,是小人疏忽,没有看清邓少爷的出招。当时两边都有侍卫,邓少爷和陶少爷在中间,小人一时未曾看清,所以才没有及时播报。”

  皇帝一言不发,心中对陶家的猜忌反倒更深。

第435章 陶家翻车

  大长公主暗松了一口气,但看到皇上的表情,在舒适生活中,早已被她抛掉的那份机警终于重新上线。

  她主动说道:“皇上,无论播报人员是真没看清,还是有人指使,没看清,都确实是鹤鸣受益。这点我无从反驳。但是,孩子们虽输了比赛,都是堂堂正正在比赛。

  播报人员真没看清也就罢了,要是有人指使,故意影响比赛,故意陷害于我,便是您不查,我也要让人去查的!”

  跪在地上的乐园管事,欲言又止,他用眼角余光瞄大长公主一眼,连忙收回视线。

  皇帝坐在上首,将所有人的动作神情收入眼中。他问总管:“你有何话要说?”

  乐园总管抖如筛糠,额头贴着地面,说:“小人没、没什么要说的。”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喝道:“放肆!在圣上面前还敢隐瞒?”

  皇帝和蔼道:“有什么内情你尽管说,朕不罚你。”

  乐园管事得了皇上的保证,头也不敢抬的跪伏在地面上说:“皇上恕罪,比赛开始前,陶府的下人来传消息,说,比赛时,打打杀杀受伤很正常,让小人和看顾比赛的人员,不要贸然插手,影响了比赛。”

  “小人见他是陶家的人……且、且,他转述的要求并不影响比赛的根本,小人就、就擅自答应了下来。小人该死,求皇上恕罪,求皇上恕罪!”

  他不断的向皇帝磕头求饶。

  “一派胡言!我们何时派人去提要求了?你要真同意了,我让你撤人的时候,你怎么不撤人?!”大长公主大怒,“当着皇上的面,你也敢血口喷人!”

  乐园管事连忙叩首:“小人不敢,就是给小人十个胆子,小人也不敢诬陷啊!小人说的都是实情!传消息的那人我见过,就是陶少爷的随从。

  小人不敢不理会,之所以同意不让工作人员插手,是因为比赛时确实有误伤的情况,总体而言,并不影响比赛。小人才斗胆、斗胆应下。

  但您让小人在比赛中途,把一个好好的选手给撤下来,这、这就……小人着实不敢!”

  他虽支支吾吾,在场人却都听得明白。

  选手受伤,工作人员不插手,不影响比赛的进程。但要是公然偏袒一方,把另一方有实力的选手给撤下来,那就彻底影响了比赛的进程,明晃晃的告诉所有人,他们就是不公平,就是要保陶家赢!

  而他这个乐园管事,若分不清主次,听从大长公主的命令,而违背皇上的意思,项上人头,不知道还保不保的住?

  所以,乐园管事宁愿违背大长公主的命令,也不敢把选手给撤下来。

  大长公主不信,信誓旦旦的说一定是有人指使乐园管事这么说,她恳求皇上明察!

  皇上正有此心,当即派人进行更详细的调查。不仅扒出了陶家少爷使人去乐园传达命令的事情,还得知,陶家放话要在乐园进行比赛,当日排上号的选手们畏于陶家权势纷纷取消赛事。

  即便有人不愿意取消,也被陶家少爷用权势摆平了。

  皇上不无讽刺的说:“陶家,在京城真是权势滔天啊!”

  大长公主不敢再自持皇姐的身份,连忙跪倒在地,为孩子求情,“皇上,是我教子无妨,把孩子给惯坏了。但孩子只是想要出口气,都是孩子间的玩闹,并未想那么多。皇上,他们是万万不敢……”

  她哀哀求情。

  ……

  大长公主神色颓废的回府后,宫中的圣旨随之而来。

  皇上下旨申斥,其言行逾矩,目无尊上,命其在家闭门思过。又说她教子无方,孩子德行有亏,身为宗室后裔,却无宗室之德,需一并在家反省,好好读读圣人之言!

  这一道圣旨看上去并未对陶家做什么大的处置,但却将陶家的脸面彻底踩到了地上!一个家族的嫡子被皇上斥为德行有亏,以后又能有什么大的发展?

  京中权贵人家心知陶家彻底失了圣宠,以后再不复往日风光。

  从前被压下去的事,再次被御史提出,进行弹劾。皇上着人受理。

  陶家,一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

  云淮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惬意地又抄写了三大章题目,和他准备的习题集放到一起。

  陶婉莹既然仗着家世高,瞧不起他娘,那他就让陶家摔下去,让陶家人好好知道知道什么是该有的规矩礼仪。

  陶家势大,而不知收敛,那他就把陶家再往上捧一捧。让暗中支持他的官员也去看比赛,百官都为陶家的儿子捧场,多好!

  陶家的儿子,收买乐园的人,为陶家大开方便之门,那他就再助一臂之力,让他们得到实惠多一点。

  但也只能多一点,一点,不多不少,既不诬陷陶家,又恰好引起皇上的猜忌,刚好。

  皇帝多疑,只要猜忌之心一起,处置陶家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无需他做任何事情。

  云淮把新写好的习题放在桌上晾干,拿起他准备的习题册翻了翻,凛然的眉宇舒展,星眸当中透出一点温和笑意来,“这些,足矣。”

  陶家翻车的事情让京城的权贵人家心中一凛,都默默的夹紧了尾巴,低调做人。

  家中子弟,更是被千叮咛万嘱咐,在外一定不要太过嚣张!务必要安分一些!少没事找事!千万不要仗着家世背景,在外作威作福,出了事一定要自己担着!

  更不要去惹张夫子,先不说她强大的攻击力,就她那一群学生,就能够让人好好喝上一壶!

  想想陶家兄弟的伤,想想红红火火的敬意楼,那都是血的教训啊!都是陶家硬生生废了自己,为之作出的贡献!

  因为例子实在太过鲜活,而且就发生在眼前,所以,京城权贵人家的子弟们都空前的遵纪守法,彬彬有礼。

  京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这种平静没有持续多久,就被远道而来的他国使者给打破了。

  大魏和邻国打打停停,战争不断。大魏国库还撑得住,边关将士也硬气,敌国未知,反正对外也一副丝毫不虚的模样。

  前段时间,两国再次交战,你来我往,总体而言属于打了个平手,战争进入胶着相持状态。对方率先提出议和,得了魏朝的回复后,特意派了人出使大魏,前来京中。

第436章 大冤种

  敌国使者的到来,在京中引起了议论的热潮。

  无论权贵人家还是百姓,都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议和的事情。百姓们盼望着和平,和平了,他们也就不用交那么多税了。

  权贵们则反应不一,各有主张。

  朝廷对和谈一事自然极为重视,派了专人进行接待。为了表现出本朝的礼仪气度,还对其进行了高规格的安置。

  两方协商,停战议和,皆是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因此各自施展本领,展现国家之强大,增强己方之筹码。

  使者一行人觐见皇帝时,表示议和只是因为本国皇帝不想见百姓受苦而已,若论打仗,他们国家有的是将士,个个悍不畏死,是一等一的勇士。

  说着,他请皇帝允许,将带来的东西一一摆上,让带来的儿郎现场表演,从煮沸的油锅里取铜钱。

  油锅在大殿内架起烧热,敌国的勇士撸起袖子,大喝一声,一手瞬间插入油锅,捞出锅中的铜钱,两指夹着,展示给所有人看。

  大殿之内,一片寂静。

  大魏朝的官员们,望着脑袋高昂,得意骄傲的使者和敌国勇士,半晌无声。

  使者见他们都被镇住了,笑容骄傲,高声说道:“这便是我国勇士的实力!不知贵国可有此等勇士?”

  朝中官员们,有人不小心笑出声,顾及着礼仪,又迅速收声;有人以袖掩面,悄悄擦拭眼角笑出的泪花;有人憋着笑,勉强保持正经的模样,问:“这是你们国家的勇士才能做到的事情吗?”

  “自然!”使者不明白他们笑什么,眉头不悦的下压,回答的声音刻意扬高了许多,回得铿锵有力!

  这下,许多官员再也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武将们笑得尤其大声。

  “这等小事,竟然需要你们国家的勇士才能做到?在我们大魏,即便是青楼的一小小女子都能做到!”

  “不可能!”使者大声反驳,瞳孔却微微紧缩,这等秘密,大魏朝怎么可能都知道?

  “怎么不可能?不过是糊弄人的把戏罢了,从油锅里取出铜钱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并无多大关系。

  你们这套把戏,在我们大魏,表演的多了去了!你们若是去青楼,在青楼里就能见到。

  你们拿着一些小把戏,在两国交谈时来做筹码,岂不觉得荒谬可笑?”

  面对礼部官员的质问,敌国使者神色一变,脸上堆起笑来,“久闻大魏朝底蕴深厚,今日一见,果然不凡。不过是个助兴的节目罢了,没想到诸位也都早已看过,看来我们两国不仅实力相当,文化也相近。”

  他三言两语便将事情圆了过去,态度比及刚来时谦虚和善许多,并为了表示友好,将带来的土仪礼物等敬献给皇上。

  皇上赐宴,百官与使者等人同饮,同观歌舞。

  会面结束后,使者一行人一回到会馆,立刻派人去打听戏法的事情,尤其是青楼戏法!

  这一打听不要紧,青楼女子还真的能从油锅当中取铜钱,并把其中的秘密同宾客们说的一清二楚。

  使者想不明白,青楼女子怎么会知道?继续让人打听,好不容易探听出来,青楼女子的那些戏法是一京城纨绔所教。

  使者大惊!大魏朝一个纨绔竟然都懂这么多?

  他们一行人的动向,被一五一十的详细的报给皇帝,探子将那些人的神情学的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