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253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某个促狭的族老来了一句,“祖坟冒老烟!”

  里正淡然捋胡子的手,猛然一顿,露出一个来自老烟的微笑,“知你是羡慕嫉妒,你有本事你也上名人墙!”

  “上就上,我回去就琢磨!”都一样种了一辈子地,你个老家伙能搞发明,我也能搞发明!大不了我多跟着重孙子学习,多读几本书!

第336章 没什么人来?

  县令被他们这边的热闹所吸引,从方远的画像,看到里正的画像,仔细瞧了下面的介绍,想起县衙推广的农具,对里正大为夸赞。

  里正红光满面,越发笑的合不拢嘴。他的家人们也个个与有荣焉,身板挺的直直的,说话的嗓门都比往日高了许多。

  周围的百姓们越发羡慕,搞发明竟然还有这荣誉!虽不是彻底的改换门楣,却也光宗耀祖!

  读书!必须多读书!争取自己也搞个发明出来!争取让自己的画像也挂到学院的名人榜上!

  张梓若领着众人先去看教学楼。教学楼都是两层的楼阁,班级不同,里面的装饰也不同。

  孩童的班级,里面的挂画和布置更为可爱。像方远他们的班级,边上放着他们的各种实验成品,或创造出的半成品。

  学生宿舍里面,孩童们用来午休的宿舍都是普普通通的小床;大孩子们的宿舍里面则是上下铺。

  床铺侧边有上下的楼梯,上铺的边沿犹如一堵小小的木墙,上面开了个圆圆的小窗子,另外多半边则是栏杆,栏杆上方可以拉上小窗帘。乍一看,就像是上铺的人住在一个精致的小房间。

  于嫣她们对这种上下铺喜欢的不行,当即便约定要一起住在学院。

  方远他们也对这种房间和床铺甚为好奇,再看看宿舍里的衣柜,他们都兴致勃勃的约定,晚上也一起住宿舍!

  小孩子们也叽叽喳喳的表示自己想要住这种上下铺。

  张梓若怜爱地告诉他们:“等你们长大就可以住上下铺了。”

  孩子们将小嘴巴撅得高高的,小孩子就只能住小小床吗?

  石头、安安他们挤眉弄眼,没关系,他们将来可以去找师弟们挤一挤!

  师弟们可以像娘一样搂着他们睡!

  众人将各个区域逛了一番,都对学院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程夫子、县令他们还当场题词,留下了劝勉学生们勤奋读书的墨宝。

  张梓若高兴不已,就是要这样!大佬提词多多益善!我学院地方大,房间多,墙壁多,不怕没地方挂,就怕好的作品不够多!

  众人游览学院之际,张梓若也将招生与招夫子的消息,再次告知众人。

  学院建成了,有学生尽管往这里送吧!

  经常带着孩子来讲学大赛的百姓们,都兴奋不已,当场报名!

  他们早就想把孩子送到河湾村来读书,奈何张夫子总是说地方和人手有限,暂时收不了太多学生。

  他们就只好等,如今终于等来了机会!自然是不能再错过,能当场报名就当场报名!

  张梓若险些被欣喜若狂的百姓们埋没,好不容易才让众人冷静下来,去专门的报名处报名。

  新的学生到来,新的夫子上任。

  张梓若满心欢喜,觉得此次学院开始对外招生,来的人应该蛮多的。

  可她等啊等,等来的只有附近几个村子送来的孩童。县城,除了她兄长家的两个孩子来了,其他竟然没什么人来?!

  张梓若懵了,我办讲学大赛,办图书馆,办报纸,办了这么多东西,不断的宣扬名声,名声都传到京城去了,怎么开了学院反倒没有人来?

  是我教学教的不够好吗?是我们河湾村文化氛围还不够浓郁吗?还是说我没有把学院给宣传透,知道的人太少?

  张梓若认认真真的想了一个广告词,放在报纸上,为自己新创立的知行学院打广告。

  这回终于有新的学生了,但也就寥寥几个孩童。

  从学院对外开放到现在,接收的学生都是年岁不一的孩童。至于像方远他们这么大的孩子,是一个都没有。

  张梓若发愁,合着我一个诺大的综合学院,就是一个启蒙的地方,一个异世界的幼儿园?

  我想为学院打出名声,把这一批孩子培养成才,那得多少年才能有成果啊?

  而且,当初她在县城里讲了一节物理课,县城里有很多人喊着要为孩子报名,在她这里上学。到现在怎么就来了几个人呢?

  张梓若苦思不得其果,托了可靠的人帮忙打听。等待的日子里,她心神不宁,不断的自我祝福,希望一切顺利。

  她真的很需要生源啊!不仅需要小孩子们,还需要像方远、于嫣一样的大孩子们!

  学院的营收除了束脩,还在于开店铺,卖笔墨纸砚、书籍和各种零食等,以及餐厅卖饭。

  没有生源,首先就是收入的束脩学费少。其次,来上学的小娃娃们,离得远的孩子交了午饭钱,也就在餐厅里吃个饭。

  至于额外的订餐服务和学院内的店铺,没有用武之地,或者说被用上的时候很少,也就意味着收入少。

  可是学院开起来,不得不招收人手,各处都是开支。

  总不能学院美美的开起来,不到一年就破产吧?那也太惨了!还谈什么桃李满天下的梦想?怕是做梦还快点!

  府城,宁知府、余华家与张芳家,还有诸位曾经来过河湾村的贵人家,自然是知道知行学院开学的消息。

  宁韶跟着爹娘来了河湾村一趟,与照儿、安安等小朋友在一起高高兴兴的玩了两日,回去以后满怀期冀地央求宁知府,让他到河湾村去上学。

  宁知府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张夫子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夫子,对于给孩子们启蒙很有一套。但是,你认完常用字以后,还要学习的书籍与学问有很多。

  你以后需要考科举。但张夫子在科举一道,是个门外汉。哪比得上你现今的夫子?

  你如今的夫子是一位致仕的老大人,他除了能教你书上的学问,还能教你为人处事之道,更能教你如何走科举之路!

  张夫子不具备这些条件。她学院中的夫子也并无功名。寻常孩童自然可以去她学院读书,那是村中孩子能寻到的最好的出路。

  但你不一样,你去张夫子学院,是舍近求远,本末倒置。闲暇时节,可以去河湾村看书,或找人玩,但是读书,还是在府城读吧!”

  宁韶不解:“可是,你以前不是说,程夫子最厉害吗?他就在河湾村啊!”

  宁知府摇头:“程夫子是博学多才没错,可他只负责教自己的两个小徒弟,并不在张夫子的学院任职。

  即便是程夫子的徒弟燕春回,如今也尚在京中,并未前往河湾村。

  河湾村知行学院的底子,太薄了!”

第337章 阳谋

  不止宁知府一个人这么想,府城其他权贵人家也有着相同的考虑。大人之间交情好归好,但孩子的前途可不能儿戏!

  是让孩子去跟一群毫无功名的人读书,还是让孩子去跟一位声名不俗,从翰林院中脱颖而出,官场经历丰富的老大人读书?

  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因此,张梓若收到了府城各家亲自或者派人送来的贺礼,但收不到来自府城的学生。

  她托人打听的事情终于有了回音。带来消息的人是县中的衙役头目吴楠。

  吴楠穿着普普通通的衣裳,低调的来到村中。张梓若给他倒上一杯茶,一杯冷好的水,直接用来解渴。

  “多谢、多谢。”吴楠咕咚咚灌下一杯水,拿着扇子呼扇一路走来的热气,直入正题。

  “张夫子,我找了一些人,去各坊市打听过了。

  县城的百姓以前确实为便宜的束脩而心动。但冷静下来后,相对有钱的人家觉得既然是送孩子上学,就要送到一个好学堂。

  把孩子送到河湾村这里来,不如送到林举人,或者其他有功名的夫子那里。

  而没钱的人家,觉得隔三差五来河湾村听公开课是更实惠的方法,连束脩也省了。”

  张梓若:“……”好家伙,白嫖党的精髓真的是拿捏了!

  她给吴楠续上一杯冷好的白开水,掏出一个荷包递给他,说:“多谢,大热的天,劳烦你和你的兄弟们,帮我跑着打听消息。这点钱拿去请兄弟们喝茶用。”

  吴楠推拒,“您客气了。您替我美言,让我升了职,我一直想要报答您,而没机会。如今总算有个事儿做了,您别跟我客气。对了,事儿还没给你说完。”

  “我找的人三教九流的都有,他们找人闲话时,发现了一件事情。”

  张梓若:“什么?”

  吴楠慎重道:“不知是谁在外散消息,说知行学院里面就是一群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自己都学的不怎么样,反来教孩子。那不是教孩子,而是害孩子!”

  “还说真的是为孩子好,就应该把孩子送到有真材实料的夫子手下,而不是送到一个女人带领的,一群碌碌无为的无能的读书人手下。

  不然,一家子的血汗钱都打了水漂,孩子也被教坏了。”

  张梓若心知,自己创立知行学院,收的学费少,动了别人的蛋糕,一定是惹来了竞争者的反扑。

  但她不解的是:“我是一个女子的事实,不是早已众所周知吗?我的教学实力并不因性别而受到影响。

  无论是县城的百姓,还是来讲学大赛的百姓都听过我讲的课。

  我选出来的夫子,也都是在讲学大赛上展露过实力的人,为何那些百姓还会轻信诋毁的言论呢?

  大家并不无能,而是个个都有实力、有才华啊!”

  “嗐,张夫子啊,这您就不懂了!”

  吴楠摇摇头,呼扇着手中的扇子,语重心长道:

  “说一千道一万,你们谁也不是秀才,谁也不是举人,都只是一群没有功名的人啊!”

  “你说,凡是供孩子上学读书的人家,谁不是对孩子寄予了厚望?谁不想让孩子将来在科举中出头,将来改换门楣?

  不怕人家说坏话,就怕人家坏话说得对。就算知道那些传话的人不安好心又怎么样?

  听了那些话,但凡家里有点钱、有点能力的,咬咬牙也要把孩子送到有功名的夫子手下。又怎么会来知行学院?

  没钱的就更不用想了,那背后传话的人,还为大家想了一招。多听多看讲学大赛,毕竟每次上去的读书人都不同,有些是有功名的。

  说是听他们讲一课,比您和诸位夫子讲上百节课都来的好!”

  张梓若都快气笑了,他们就是再没功名,也不至于烂到讲一课还不如别人的百分之一!

  这是明晃晃的断他们的生源,挖他们学院的根啊!

  张梓若垂眸凝思,自己开知行学院,收的束脩比其他私塾要低,又何尝不是在挖其他私塾的根?

  吴楠站起身,朝她拱拱手,说道:“张夫子,您放心。我已经让人去查,究竟是谁在背后散布谣言?只要找到人,铁定给他个教训,为您出气!”

  张梓若婉言拒绝,“多谢吴兄弟,知道你是好心为我考虑。但你说的没错,不怕有人在背后说坏话,就怕别人说的坏话都是对的。

  我和学院的夫子都没有功名是事实。背后散播言论的人,用的是阳谋。我也自有阳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