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王老六震惊:“为什么?不都一样吗?”
“不一样。你去逛集市,想买东西掏钱,和别人端着碗问你要钱,是两回事。”
张梓若语重心长道:“老六,你想想来租房子的都是什么人。放些玩具,有着赚钱的小心思,也无伤大雅。别人看出来了,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可以自由选择。”
“但你挂这些画,可就不一样了。别人看见了,究竟是拜,还是不拜?”
“拜吧,被迫掏钱,跟吃鱼卡根刺儿似的,如鲠在喉。不拜,时时刻刻被这么注视着,住的能舒坦吗?”
“想要赚钱,没什么,但不要把路给走窄了。
你若是能把你家的居住环境、对客人的服务提升一个档次,租金便是要的高一些,也大有人愿意住。
不比你整这些东西赚的多?口碑不是能更好吗?”
王老六若有所思,“我明白了,夫子!”
他麻利的把挂画、功德箱等全都收起来。
“我让我家那口子过来,给您和小夫子做饭。您感受一下,我家的服务档次算不算高?看怎么样才能更高?”
“不用,大家伙帮我家盖房子,我请了牛婶和果儿她们做饭。等会儿过去一起吃。布局和服务的事,等回头我和王大嫂说。”
算算时间,学堂也要散学了,张梓若去接云淮。
因为要盖房子扩建,原本的竹屋私塾,也一并被推倒了。
学生们,不拘大班小班,还是方远他们,统一转移到学院的教学楼中上课。
学院虽然没有彻底盖好,如今正在盖住宿的区域,但主楼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主楼附近,移植过来的树木花草也长势良好。
张梓若干脆让学生直接搬到这里来上课,地方更宽敞,环境也更好。
定制的下水管道到了以后,张梓若让工匠在学院下方也埋上下水管道,美好的学院,茅厕要跟着升级换代!
张梓若的房子每天都有着新的模样。因为有工匠和全村人的帮忙,盖房子的进度突飞猛进。
工匠每天都反应,来帮忙的人太多了!人太多,活不够分。
成堆成堆的人抢不到活,就在周围看,这群人走了,那一群人来。
每天监督他们干活,还要指手画脚,哪儿哪儿哪儿建的不好看,总想抢他们的饭碗!他们就是给贵人们盖房子,也没受过这委屈!
搞得他带的学徒每天心惊胆战!就连张夫子家提供的肉菜,吃着感觉都——还是挺香的!
但那些村民他们不吃,也不是完全不吃,就是这波人吃饭,那波人干活。
吃饭的那些人跟打仗似的赶时间,吃完后一抹嘴巴,便又迫不及待的开始干活。
让他们这些拿钱干活的人,慢悠悠吃个饭都觉得是罪恶,只好马不停蹄,歇都不敢歇的比着拼着地干活。
工匠说着说着,泪都要冒出来了,他们就没干过这么身累心累的活儿!
张梓若听的哭笑不得,谢过热心帮忙的村民们,让他们各自去忙自家事,只留下一部分人,专门帮忙。
……
府城,通判将折子递上去后,许久未收到回复,暗自思索圣意。
京城,皇帝收到消息。
程明达携带老妻与小儿子夫妇,举家南下,去扬州探望剿匪险些没命的大儿子。
想到扬州来的奏报,皇帝叹了一口气。为人父母者,大不易!但愿派去的御医能让程大人的嫡长子早日康复。
与这个消息一起回来的是宁知府的奏折。
奏折上,皇帝终于看到了自己想看的详细版比赛过程,以及玩具中的谜面。
宁知府贴心地把积木和卡牌都送了过来。
奏折中写了按编号将积木排在一起,可找到机关的事情。但对于谜底是什么,以及如何找到谜底,提也未提,给予皇上充分的游戏乐趣。
两日后,御史在朝堂之上,弹劾颍州知府宁知府,以奇淫技巧之物媚上,乃祸国祸民的奸佞之臣!
收到消息的宁知府:“???”
第297章 加一把火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宁知府痛心疾首,悲愤不已:我就是满足了皇上的好奇心,我有什么错?
这可是益智游戏!益智!益智!益智!
他连夜写了一封新的折子,送往京城。
同样关注朝中消息的通判,未曾收到皇上处置知府的消息,反而从京城友人送来的信中得知,“宁知府送玩具媚上,被弹劾”的消息。
他略一沉思,决定加一把火,给御史多送一些证据。
宁知府的奏折送到京城时,御史在朝堂之上,对他的弹劾也多了新的内容。
“臣弹劾颍州知府结党营私,官商勾结,收受贿赂,纵容人歪曲亵渎圣人经典!”
与通判同一派系的大臣站出来附和,弹劾宁知府。
上回,关于朝廷边境战争的事情,朝中主和派和主战派争吵不休,皇上摇摆不定。
但在众臣的劝说中,皇上明显有点倾向于主和。反正他们大魏有钱,大可以拿出一小部分钱财给对方,求得边境安宁,国家安泰。
然而,就在皇上动摇,尚未下圣旨的时候,颍州知府竟然派人送来那一群异邦匪徒。
并以此为例,说明他国之中,连寻常的匪徒都有狼子野心,知道窃取大魏的书籍秘技,回去使本国变得强盛。
倘若大魏以钱财求得一时安宁,假以时日,强盛的敌人必将大魏视做可以随意抢掠的肥羊!
到时候,沉溺于安乐,武力不强的大魏朝,和死于这些匪徒手中的富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皇上震怒。他一直认为大魏朝是令蛮夷臣服的礼仪之邦,异邦之人对大魏朝之人不敢不敬。
不仅是皇帝,许许多多大臣也抱着这种大魏朝乃是天朝上国的思想,对于来自异邦的人,内心倨傲。
但这些异邦匪徒竟然肆无忌惮的在大魏朝境内,谋财害命,窃取书籍秘技,而且还害了许多无辜百姓,无异于一个大巴掌呼在他们脸上!
皇帝怒不可遏的将这些匪徒判了凌迟!当天处死!
正是因为这些匪徒,皇帝立刻改了主意,也不求和了,当即点了将领,让他负责边境战争。
将匪徒送来的宁知府自然招了主和派的眼!
只不过,他官做的稳稳当当,平日里也狡猾谨慎,没有什么把柄可以抓。
如今宁知府自己递了把柄上来,颍州通判又提供了新的证据,主和派之人自然要把宁知府给按下去!
宁知府是另一派系的重臣之一,只要被拉下去,他们主和派就可以在那个位置上推一个自己派系的人!
主和派的大臣们,群情激愤,请皇上处置奸佞之臣宁知府!
主战派的大臣,站出来为宁知府说话,但因为不了解具体的事实,站出来的只有寥寥数人,反驳起来底气也有些不足。
只不过是为了反对主和派而反对。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一目十行的看完宁知府最新的奏折,俯视众臣,淡淡的问道:“说宁知府乃是奸佞之臣,你们可有证据?”
“有!”
御史当即把通判送于他的信件中的内容,在朝堂上念了一遍。内容和皇帝曾经看过的折子,并无太大出入。
百官听后,神色惊诧,小声议论。他们第一次听说,颍州一个小村子竟有如此奇行奇事!
御史将通判送来的证据,双手奉上,铿锵有力的说道:
“圣上明鉴,这两本书,是从河湾村买来的书籍。乃是河湾村歪曲亵渎圣人经典的铁证!”
“这一份名单,是河湾村图书馆竖立在最前面的,石碑上所刻的名单!”
“从名单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参与的人员不仅仅有河湾村大小官员,还有颍州知府的女婿余家,也就是颍州同知余家!”
“甚至横征暴敛,引发民乱,已经被处以极刑的颍州云县胡县令竟也在名单之上!”
“像胡县令这种罪大恶极之人,名字竟然也被刻在石碑上,受人敬仰,岂不是荒谬!
如何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无辜百姓!如何对得起那些被盘剥而死的百姓!如何对得起那些支离破碎的人家!”
“如此行为,明显不将百姓放在眼里,所谓的图书馆也只是搏名之举罢了!更何况设置所谓的会员,哄骗人充钱!
如果真是为民为读书人提供便利,若真是心怀天下,为何还要收钱?!
这只是骗局一桩,进行敛财!
他们和胡县令乃是一丘之貉!”
“颍州知府明知他们亵渎经典,行搏名敛财之举,不仅不加以制止,竟然还大力鼓吹!
且颍州知府的家眷与建立图书馆的一女子来往甚密,收受其所赠礼品!贪赃枉法!”
“为钱财,为搏名,为功绩,而颠倒黑白,置百姓于不顾!毁一地读书人之未来!其心可诛!罪不可赦!”
“请皇上将此奸佞之臣革职查办!还读书人朗朗乾坤!还百姓朗朗乾坤!”
御史铿锵有力,桩桩件件列的皆是宁知府的罪行!
原本为宁知府说话的主战派官员默然收声。
对方准备的证据看上去非常齐备。别的不说,只说胡县令名字这个事,就无法圆过去。且先看看圣上的表态。
御史和主和派官员都在恳请皇上处置佞臣。
皇帝让人把证据呈上来。
太监恭恭敬敬的从御史手中接过证据,送过来。
皇帝翻开书籍,眉梢微动,一言不发。
人数众多的朝堂,一时安静的竟然只能听见翻动书页的声音。
皇帝将书籍放在御案上,转而看起名单。
“看来,参与这个图书馆建立的人还是挺多的!”
他慢悠悠念名单的声音响彻朝堂:
“程明达、燕飞……”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