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226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知府写完图书馆,还写了张梓若的学生与村中村民,学以致用搞发明创造的事情。以及云县县令、县丞等人对讲学大赛的扶持,对百姓农桑的看重等等。

  最后,知府将这一切都归功于圣上以前对河湾村的奖励和表彰。

  正是因为有圣上的看重,所以村民们更加努力,奋发向上。云县的官员也都受到激励,在本职工作之外,还做了许多造福百姓的事。这一切都是因为圣上的英明领导啊!

第295章 你是懂做生意的

  皇上龙心大悦。

  将知府的折子与通判的折子放在一处,都未做批复,而是靠在椅子上,似笑非笑地将两人的折子对比起来看。

  看起来别有一番意思。

  知府不提商事,不提胡县令;通判不提讲学教化之事,不提学生与村民学以致用。

  同是图书馆,同是乐园,两人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皇帝将两份奏折扔在御案上,起身至窗前。

  一地主政官员相互监督制约,是帝王制衡之术的结果。故,奏折当中多有互相弹劾之事。

  处于宫中的他,也能了解到官员自身隐而不报的事情。

  至于真假,则有待分辨。

  窗外隐隐约约飘来的桂花香,与室内的龙涎香混在一处,闻不真切,倒勾起他往日外出巡游的情思。

  “来人,把室内的熏香给灭了。”

  “是。”宫人轻手轻脚的上前,将斗彩云龙纹三足香炉中的熏香熄掉。

  皇帝望着明媚秋光中的奇花异草,微服私访的心蠢蠢欲动。

  既然河湾村有如此多奇异之处,不如微服私访,前去巡查。

  “叮铃、叮铃”细小的风铃声在秋风中微微作响。

  那是他的女儿曾经挂在海棠树上的风铃。而挂风铃的孩子已经夭折了,唯余风铃在风中轻吟。

  孩子的夭折,是他心头永远的痛。想起他逝去的孩子,想起如今卧病在床的儿子,皇帝外出巡游的心迅速冷却。

  还是在宫中好好陪陪孩子吧。

  他关上窗,将隐隐约约的风铃声隔绝在外。

  回头招来御前侍卫,派侍卫带人去寻找程明达,询问徒弟和河湾村的事情。

  另外派人前去河湾村进行探查。

  至于折子……看到知府的折子,他愁闷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写下一行朱批,让人把奏折给颍州宁知府送回去。

  ……

  府城,宁知府捧着被送回来的奏折,满头雾水。

  折子上朱红的批示非常简洁:

  “禀报事务需详尽。”

  知府不解,我的奏折难道写的还不够详细吗?比及以往,已经是加倍加量了!

  他仔细看看内容:应当汇报的公务,写了。河湾村的教学大赛,河湾村的图书馆,河湾村的村民与学生,云县县令等人的表现写了,都写了!

  关于图书馆这种开天辟地的盛事,还是着重描写!对皇上的崇敬与赞扬,更是不吝笔墨,大写特写!

  详略得当,写的多好啊!这还不够吗?

  他郁闷地瞅瞅皇上的批语,如玩“一起来找茬”游戏一般,开始从头到尾的再次审视自己的奏折。

  ……

  河湾村,张芳在此设了一个物流点,招收村民。

  因为村中的百姓们皆有营生,忙起来的时候,自家人手尚且不够,要对外招人。加上乐园、巡逻队和地里的活计,一时半刻本村竟无人应招。

  大家推荐姜恩、曹开他们的家人开拓事业。

  既然一家子都搬来了,住在村中,且专门负责村中的安全,那就是自己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好事当然给自己人留着。

  姜恩的家属来的早些,在乐园已经找着了活计。

  因此,设在河湾村的物流据点,最后定为了曹开及其兄弟的家人。

  张梓若一边帮着操持物流据点的事情,一边暗自担忧等待。

  潜在的危险隐而不发,就好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刀,让人一直不能心宁。

  然而,她等到村民们收完黄豆,翻地,种冬小麦,也没等到通判的发难。

  难道是自己想多了?

  不论真假,反正不能因为这一点担忧,不过自己的日子。

  地里的农活忙过去后,张梓若开始买材料,招工匠盖房子。

  家里添置的东西越来越多,都快要没地方放了。她还没个专门的房间,书房几乎成了她的个人卧室。而且,中午孩子们在此留宿,房间也小,必须扩建。

  以后天冷了,最好再有个火炕。

  如今她在村里站稳了脚跟,徒弟们每月都送分红过来,加上开学堂赚取的学费,乐园分红,以及稿费等,手中有着大笔的钱财,下水管道也都烧制好了,万事俱备,只欠盖房!

  烧好的砖和下水管道、瓦片、木材等都被送了过来。

  张梓若在村中租了一套房子,租的是王老六家盖的民宿——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家房子明明盖的好好的,就是租的人很少。

  王老六一听她要找住处,立刻以“我家房子又大又空”的理由,从一众竞争对手中拔得头筹。

  张梓若带着云宝搬进去。

  她在房中看到特别漂亮的草木女妖图。看看那熟悉的画技,思及村民和通判他们见到这些画的惊愕神色,张梓若感觉自己找到了王老六民宿生意不好的原因。

  她叫来王老六,让王老六把这些画收起来,或者换成其他常规画作。

  王老六不舍:“多好看呀!这可是我特意挑出来的好画!既好看,又能让人欣赏不一样的画技与美!”

  张梓若:“你不如把王承画的枯枝女妖直接挂在屋里,游客一看,就能体验到一种不顾他们死活的美。下辈子的生意应当会红红火火。”

  王老六委屈,默默撤了画像。想了想,他去找王承——王承的徒弟定了六幅新式画法画出的观音图。

  六幅崭新的画作分别挂于各个屋中,每一幅画下面都摆上两个小碟子。每个碟子上面都放着一些果脯。

  碟子的前方,再摆上一个小香炉。

  碟子旁边,摆上一把用纸包起来的香。

  张梓若:“这是做什么?”

  王老六搓着手,扭扭捏捏的笑道:“夫子,您不是说做生意要开动脑筋吗?我想了个新法子,您看成不?要是成的话,我就先让我兄弟试试。”

  张梓若:“求神拜佛的法子?”

  “是,也不是。”

  张梓若:“把话说清楚。”

  王老六嘿嘿一笑,从身后掏出一个小小的功德箱。

  张梓若眉头一跳,我好像看到了某些熟悉的东西。

  王老六捧着功德箱,笑容腼腆,“您看,咱们的观音像,画的多好!多像啊!看着就感觉跟想显灵似的!谁来了不想拜一拜呢?”

  “但这香可是我掏钱买的。供品也是我摆的。而他们只要掏一份钱,就能使用我买的香,还能得到功德!”

  张梓若:“……”老六,你是懂做生意的!

第296章 弹劾

  王老六说起,他在屋里放卡牌和积木赚钱的事情。

  “您看,这个法子是有效的。贵人看了就想买,眼都不眨一下的。

  墙上的画,换哪幅不是换呢?不如换成观音画,贵人们能拜一拜,我家也能多些营收。这不是那什么,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吗?”

  张梓若:“……”

  王老六说的很有道理,她一时半刻之间竟找不到反驳的话。

  王老六满脸期待的望着她,“夫子,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张梓若久久沉默。

  从做法上来说,王老六虽是一介古人,但头脑灵活,已经摸到了现代商业化的套路。是个做生意的鬼才!

  但河湾村主打文化品牌,来租房子的也多是读书人或者权贵人家,本身是比较清高或傲然的。

  在房间中,放卡牌和积木,还可以说是为了益智休闲。

  挂上一幅观音画,摆上一个功德箱,这讨钱的架势就太明显了,显得过于功利。

  不像是房主供奉观音大士,倒像是观音大士在线营业。堂堂大士,何苦来哉?

  “夫子?您怎么不说话了?”老六纳闷。

  张梓若也纳闷,古人不是非常信奉神佛,唯恐不敬的吗?难道王老六内心已经萌发了唯物主义的种子,是一位超时代的唯物主义者?

  她问:“老六,你信神佛吗?”

  王老六点头:“信啊!我每次到庙里去,每一尊佛都拜,从这头拜到那头!”

  张梓若:“那你整这么一套架势,不怕有不好的影响吗?”

  “影响?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有不好的影响?”

  王老六瞅瞅墙上的挂画,“画的多好看啊!这换了一个画法,虽不及塑金身,但也焕然一新,全然不同!

  或许菩萨一高兴,就保佑我家家丁兴旺,发大财呢!”

  张梓若:“……菩萨高不高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入住的租客可能会不大高兴。你放一个箱子在这儿,和放一个碗在这儿,没有太大的区别。

  积木和卡牌可以放,画作和这些碟子、香炉、功德箱,还是收起来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