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183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沈照:“好吧。”

  等大家回到村中,沈照举着仅剩的一颗糖葫芦,给顾云淮。

  他精致的小脸上弥漫着红霞,“我本来剩了好几颗的。路太远了。它会化。我就吃了化掉的一点点,吃着吃着就剩一颗了。这颗我就舔了舔,没有吃,给你。”

  顾云淮:“……谢谢,你吃完吧。”

  孩子们跟着跑了一圈,回来后稍作休息,下午继续上课。

  张梓若开始着手整理县试题型和重点。

  自从招了各科夫子,她身上的担子相对轻了很多。终于可以抽出空整理题型了。

  做做总结,给跑来的村民解答一下问题,不知不觉下午的时间已过了一半。

  等会儿有两节她的物理课。张梓若合上卷子,拿上教材去学堂。

  一袭飘然白衣的燕飞早已等在树下。听到声响,抬眸望来,清冷的面庞上带着微不可查的温和。

  “昨日你做的桃子酱很好吃。我让厨子用桃子酱做了些糕点给你送来。”

  他身后的夏雷忍痛送上食盒。张夫子明明给了公子一坛桃子酱,给他和秋风各一坛。

  结果,公子的一坛还是公子的。他和秋风共吃一坛桃子酱。另一坛被直接拿去做糕点,再送回给张夫子。

  这是借佛的酱送给佛,就他和秋风吃了半坛的寂寞……

第225章 闷不吭声做大事儿

  张梓若谢过燕飞,接过食盒放到家中,跟他们一起去班里。

  她想让燕飞教经史子集这种文化课,无论是哪个班的学生,都有必要学习文化课。且燕飞是程大儒的徒弟,由他来教孩子们经义更好。

  然而,燕飞表示他想要兼任物理课。

  张梓若乐得有人分担,于是,让燕飞来旁听。

  楼上,方远等人正在热热闹闹地说着自己的发明和进度。

  张梓若同燕飞主从三人进班。

  方远他们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燕飞走在张梓若和学生们的中间,一张如冰似雪的冷脸吓得学生们默默后退两步。

  张梓若笑道:“不要急,一个一个说。人太多了,听不清。轮流说问题,其他同学也能听一听,集思广益。”

  于嫣举手,“夫子,利用水力驱动做工具,除了水车,是不是还可以做成其他的模样?”

  “当然可以,做什么工具,工具是什么模样并不是固定的。一切都根据需求来定。”

  “夫子!”一片热切的脸庞当中,有一人将手举得高高的——是李茂。

  李茂做实验,参与活动最积极。但读书背文章,写功课总是拖拖拉拉。教文化课的夫子已经向张梓若反映不止一次了。

  张梓若找李茂谈话过后,李茂背文章写功课从拖拖拉拉变成了敷衍了事。

  张梓若第二次找他,他终于吐口说,自己不爱读书,就爱玩。做实验,做活动有意思;读书没劲,听不进去,也记不住。

  张梓若只好想方设法地将知识融合到游戏当中去。同时,和负责教授文化课的夫子进行沟通,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授课,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见李茂这么积极地举手,张梓若高兴地问他:“有什么问题?”

  李茂拿起一沓纸,双手递来,兴奋道:“夫子,我按照您的方法,做了一个小游戏,把要背的诗词,要学的知识点融在里面。您看我做的可以吗?”

  张梓若接过,大致看了一眼,笑道:“很有想法,也很有行动力!先放我这儿,等下课了,我再仔细看看。”

  李茂笑容洋溢:“谢谢夫子!”

  其他同学一个接一个地发问。张梓若一一解答。

  看时间差不多了。张梓若让大家坐回座位开始上课。

  秋风趁着他们解答问题的时候,下去搬了一张椅子上来。

  燕飞坐在教室最后面。夏雷和秋风一如既往的站在他身后。

  张梓若在台上讲课,例行互动。参与互动的学生总觉得后背微微发凉。果然是夏天快要过完了吗?秋日来的比往年早了一些。

  下课后,李茂亦步亦趋地跟在张梓若身边。燕飞淡淡瞧他一眼,自己守在张梓若另一侧。

  张梓若把李茂设计的游戏玩法和图像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听了李茂的思路,对他大加赞赏。

  “看到孩子们玩西游卡片,就能联想到卡牌游戏,用历史人物来做卡牌,用历史典故来做卡牌之间的互动,很有创意!

  在游戏设计这一块,你很有天赋!也许以后,你会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益智游戏设计者!”

  李茂被夸得脸色微红,脸上的笑容比阳光都要灿烂,“谢谢夫子!我也是跟您学的。夫子,你看我这个游戏感觉可以吗?我总觉得太单薄了些。”

  张梓若想起现代的三国杀卡牌游戏,给他提了几个小建议。

  李茂听得眼睛发亮,立刻记下,兴冲冲地跑回去重新设计游戏去了。

  张梓若这才看向一直默默等待的燕飞,“物理课和其他课不大一样,让他们参与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听了一堂课,感觉怎么样?”

  “挺好,和你讲诗词截然不同的风格。这样的教学方式,我做不到。也许要继续旁听一段时间了。”

  燕飞清冷的星眸当中映着她的身影。

  张梓若笑道:“欢迎来旁听!若是有什么意见,尽管给我提!对了,我在整理近些年县试的题型和重点。那些需要默写的经义好说,但是策论没有固定的答案。我在这方面也没有足够的经验,你能帮忙出题审题吗?”

  燕飞毫不犹豫地应下。

  “夫子!燕夫子!”秀娘一脸喜色地跑来,“我爹研制了新的农具,想请你们去看看。”

  一行人同去地里。地头站着一群村民,高声说着犁地翻地的事情,讨论着牛和里正的发明哪个好用?

  “让让、让让,夫子来了!”

  人群迅速让出一条路来,“夫子,您看看这个成不?”

  “燕夫子也来了?燕夫子,您看这个和牛哪个好使?”

  张梓若笑道:“我们还没看明白是什么东西,哪里就能下定论了?这是犁地用的?”

  “正是。”里正捋着胡须,努力做出一副平静淡然的模样。他拍拍手下的犁头,“我借了三个犁头,带上我家的一共四个。把它们并作一排,安好。一次就能犁四行地!”

  张梓若瞅瞅旁边长长的木轱辘架子,“用这个代替牛?”

  “对,我让人来试一下。”里正叫他儿子下地示范。

  地里都种上了豆。他们特意到里正家新开辟的一小块儿地中实验。

  那个像打水木轱辘一样,缠绕着绳子的大架子被搬到了地头。拖着绳子的犁则被抬到了另一头。

  里正的大儿子扶着四排犁头,另两个儿子站在木轱辘两侧,一起摇动把手。

  绳子一圈圈的缠绕在木轱辘上,紧缩的四条绳子带动犁头向前而去。里正的大儿子扶着犁,缓缓前行。

  “嘿,竟然还能这样犁地!”

  “好家伙,能省一头牛哇!”

  村民们惊奇地看着,议论着。还有人好奇地跑过去代替里正的儿子摇轱辘,或扶犁。有人跑到地里去扒扒土,查看犁出来的效果。

  “我天,还真成啊!顾大,你个糟老头子,闷不吭声做大事儿啊!”沈族老吐槽。

  里正挺直了身板,笑意吟吟:“你们为了上名人榜努力,我不也一样?夫子,你看我这个发明可能上名人榜?”

  听到秀娘说家人发明出了新农具,悄悄跟在后面而来的方远:不好!我第一之位危矣!

第226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方远心中危机感大增,总有人想要抢走我的第一之位!

  只发明一个投掷车,已经不能保住我第一的位置了!必须造一个更强劲有力的东西出来!

  他望着田地中的犁,暗自思索,种地是里正他们的强项。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容易造出来真正需要的东西。

  他也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创造!

  可自己擅长什么呢?方远想了一圈,忽然发现自己哪方面都不突出,啥都不擅长,顿时如遭雷劈!他慢吞吞地坐上自家马车,连妹妹和他说话都听不进去了,伴着苍凉的夕阳,失魂落魄地回家去了。

  广袤的田野被夕阳镀上了一层柔光。新开辟的田地上,村民们兴奋地用新式农具犁地。众人皆对里正的发明赞不绝口。

  里正笑着谦词两句,转而望向张梓若和燕飞,等着他们的评价。

  张梓若对里正的发明给予了极大的赞誉。

  “一次能够犁四排,提高了效率,而且省了买牛的钱,也不用喂草料,是一项极好的发明。”

  燕飞也夸新农具实用,可造福百姓。

  里正喜笑颜开,乐得合不拢嘴,“有了你们两位夫子的肯定,我再安心不过。明日我便带着农具去县衙登记!”

  “明日我与你同去,咱也见识见识!”沈族老好奇,“咱村里还是第一次有人搞发明去登记呢!”

  “没错,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

  “顾大一个糟老头子不适用这话,这是铁树开花古来稀,老头儿造犁是第一!”

  一群人说说笑笑。已经散学的顾云淮跑来找张梓若,张梓若领着孩子回家。燕飞和夏雷秋风也各自归去。

  傍晚,写完作业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玩闹。肩负重任的顾云淮拿上零花钱,去木匠家定制东西。

  沈照划着自己的小车车和他一起,“我要把我的车车换成马儿的模样!”

  大人们吃完饭,抓紧时间去修路铺路。一块又一块的青石板铺出了半条干净平坦又宽阔的道路。

  孩子们欢呼着跑上青石板路,被大人骂了几句,便嘻嘻哈哈地追着蜻蜓跑走了。

  张梓若将县试的题型和重点总结了出来,只等明日和燕飞敲定模拟卷的题目。

  当清晨鸟雀啾鸣,村里的大黄狗汪汪叫时,里正早已收拾一新。吃了早饭,他另借辆牛车来,让儿子把犁头和把手木轱辘分别放到两辆车上。

  里正亲自驾车,一抖缰绳,带着家人和同去的乡亲,心情明媚地前往县城。

  张梓若趁着没课的时间,和燕飞出了一套试卷。关于县试卷子的策论题目,她请燕飞写了答案作为参考。

  等孙明下课后,她先将近几年的县试卷子拿给孙明,让他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