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有才能的人愿意来此定居,参与到河湾村的发展与建设当中,实在再好不过。
双方签订契约,又说了一番话,张梓若领着顾云淮离开。
桃子熟了,他们趁着中午有空去摘些桃子。张梓若给顾云淮戴上小帽子和小围裙。
顾云淮连连后退,“娘,不用穿围裙。”他飞快地拎起小篮子,“我拿这个就好。”
张梓若刮刮他的鼻子,“等沾了桃毛觉得痒,可不要后悔。”
“不会的。”顾云淮精致的小脸上笑容洋溢。
见他实在不愿意穿围裙,张梓若也不勉强,自己挎个大篮子,同他外出。石头他们知道要去摘桃子,中午也不睡觉了,嚷着喊着要一起去仙桃园。
张梓若带队,大家一起去摘桃子。石头他们走在路上,每当经过同学家都要怪声怪气地叫两声,或学鸟叫,或学猫叫,或学狗叫。
没一会儿,一个又一个的小家伙跟了上来。
路过沈明珠家,顾安捏着鼻子,夹着小嗓子,喊:“喵~沈……照……喵~”
石头:“这样不像。看我的!沈汪!汪汪!汪嗷~照嗷呜……”
张梓若:“……干嘛不直接喊名字?”
小家伙们七嘴八舌的告诉她这个小秘密,“这是我们说好的!只要我们一叫,他就知道了,但家长肯定不会知道!”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童心和快乐,张梓若没忍心告诉他们,你们玩的很可能都是家长们玩剩下的。
她夸孩子们约定暗号很有想法和创造力。孩子们顿时更来劲了,纷纷展示自己学习的动物叫声。
“咩咩咩……”
“咕咕咕咕……”
“呱!呱!呱…”
“哞~哞~”
“嘎……嘎……”
一时间,犹如百兽齐鸣。
小娃娃们边学动物叫,边扬着小眉毛,期待的带点小得意、小兴奋的望向张梓若,张梓若哭笑不得地带他们走远些,夸他们观察到位,学得很像。
孩子们呲着小牙儿,欢快地笑了起来。他们眉飞色舞地和她分享自己是如何观察学习动物的。
“我从王婆婆家过时,她家的狗总是冲我叫,我就学它,也天天冲它叫,它吵不过我,嘿嘿!现在,我汪汪汪一叫,村里有5只狗,同时从三个路口跑出来看我!”
“哇~我冲我家猫叫,它都不理我!”
“你家的猫不聪明,我家的鸡可聪明了!我冲它叫,它会拉屎!”
“哇!你是公鸡精吗?”
“不,我是大鹏精。”
“嘿嘿,我是猫精。”
“那我是狗精。”
“我家有羊,我是羊精!”
“班长家里有马,他是马精!”
顾云淮:“……我想当人。”
小朋友们坚持团结统一的原则,见顾云淮不愿意当马精,非常友好的给他改成了人参精。
大伙正热热闹闹地说话,一个扶着小草帽的身影哒哒哒追了上来。
“我来啦!”沈照眉开眼笑地跑过来。后面跟着不放心的沈明珠。
前行的路上遇见村民和于小妹等人,干脆同行。
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去摘桃子。
小家伙们够不着桃子,急得上蹿下跳。
石头让方远把他放到树杈中间。他抱着树枝,蜷缩成一团,朝于小妹等姑娘们眨眼挤眼:“仙女们,我是变成桃子的大圣,快来采我吧!”
方远脸黑:“给我下来吧你!”转眼又把人给拎了下来。
于嫣她们笑不可支,将采来的桃子给石头一颗,“大圣,给你个桃子吃。”
撅着嘴的石头立刻高兴了,“仙女姐姐真好!师弟不好。”
方远哼笑,“再调皮,哥哥还能更不好!不准往河边去!”
张梓若一边抱起顾云淮、沈照、大宝他们摘桃子,一边和沈明珠及方远等人看顾孩子们,让他们不要乱跑。
又大又粉的桃子,脆脆甜甜的。
有村民直接洗了来吃,和张梓若说起,乐园那边新移植的桃树林,说,明年那边开花一定更好看。以后还有更多的桃子可以吃。
又问,要不要再移植些杏树,梨树、枣树,柿子树什么的?
张梓若琢磨着文化中心+村庄旅游+果园经济模式的发展路子,以及水果品种和口感,转而又想到嫁接。她在这一块只晓得个大概,具体的操作还需要不断尝试实践。
“果树这一块,你在村里问问,看谁最懂,让他来找我。”
“好。”村民一口应下,怕自己忘了,当即回去找人。
桑枝摘了些又大又紫的葡萄洗干净,来让他们吃。同时,向张梓若汇报,给各家缝制的招牌和围裙都做好了,等回到家就给她送过去。
张梓若:“不用再跑一趟了,直接发下去吧。”
村里的人家几乎都收到了自家的布招牌。王二婶拍拍身上的木屑,洗洗手擦干净,拿起细心缝制的招牌,看着上面绣的“有田木雕”四个大字,笑得合不拢嘴。
“夫子真是太有心了!竟然还让你们给我们缝制招牌!这上面的花边可真好看!哎呀!这围裙上面还有小图案呢!”
桑植笑盈盈地系好大包裹,“夫子为我们考虑得周全。围裙的样式大致是一样的,但各家东西不一样,小图案也不一样。你慢慢看,我可要给下一家送东西去了!过几日讲学大赛开始,刚好咱们都能换上新行头!”
第215章 经历能复制吗?
王二婶送别桑枝,回来后,将围裙系在身上,左看右看。又拿起招牌,欢欣喜悦地叫家人来瞧。
家人见了,无不夸好。他们当即拿了招牌,往自家摊子上套,发现矮小的桌子实在不配这个招牌,连声催促王有田把自家摊位改造一下,好配得上招牌。
王有田看了“有田木雕”四个大字直傻笑,怎么看都看不够,只觉浑身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力量。
“我重新做一个好的摊位!夫子做的打谷机很好,咱也可以学学。摊位不用桌子了,我直接打造一个能装东西的大木箱出来。
木箱跟柜子一样,从侧面开关,能把自家东西都装进去。底部再安上两组木轮,上面加高,整个棚子。来去都方便,整体好看,也配得上夫子给的好招牌!”
“这好!我给你打下手!”王二婶解下围裙,和招牌一起细心叠好,放到屋里,出来给王有田打下手。
家里其他人或留下帮忙,或拿着锄头下地。
王有田一边忙活,一边问王二婶:“往年这个时候,都去你妹妹家走动,今年不去了吗?”
王二婶动作稍顿,“不去了。”之前动乱刚过,她去娘家弟弟和妹妹家都去看过。
弟弟家平平安安,见她去,哪怕家中粮食不多,也非要招呼她吃饭。
而嫁去县城的妹妹,则以为她是去打秋风。刚提两句动乱劫粮的事,妹妹就开始哭诉,说她家中杂货铺子也没挣到钱,家中不易等等,堵住了她要粮食的嘴。
许是觉得面上过不去,她妹妹又说自己已经在想法子了,托人找私塾的秀才让她儿子多粮可以在县城读书。
王二婶淡淡地拒绝了,抛下一句,“多粮已经找着好夫子了。”便离开了县城。
县城,王二婶的妹妹给孩子缝着衣裳,正同她男人说起王二婶。
“往年这个时候也该来送东西了。这次不来,莫非以为她儿子在乡下找个夫子,就用不上我了?哼,等她遇到难处再来,我可不会这么好说话!”
他男人合上账本,神色不耐,“你闭嘴!头发长见识短的蠢妇!你以为她还会来吗?你知不知道河湾村现在有多了不得!”
“能有多了不得?不就是一个乡下的村子吗?你冲我发什么脾气!”
他男人到底经营着杂货铺子,消息灵通一些。
“人家都说河湾村得了圣上的嘉奖,早不同以往了!这回召开讲学大赛,县里好多商铺掌柜都主动往河湾村跑,想要去做什么赞助商。
听说那个什么张夫子和县里的老爷们关系很好,手眼通天。你姐家的孩子要是跟她读书,以后说不定比咱家孩子的前程还好!”
“不可能!”王二婶的妹妹有种没来由的恼怒,心里隐隐生出一丝恐慌和嫉妒。她见不得一直比她差劲,讨好她的人过得比她好。
“什么不可能!你收拾一下东西,你姐不来看咱们,咱们就去看她!”
王二婶的妹妹一针扎在自己手指上,难受又窝火。但在男人的逼视下,又不得不答应下来。
次日,他们拿上一些看着好,实则不值钱的东西,坐上骡车去河湾村。
刚出城门就遇上一队车马,他们连忙往边上靠。
“这么多人要往哪里去?”
“看样子是要往河湾村去的。打头的马车是县令老爷的!旁边还跟着差役呢!”
县令老爷曾在县中巡视,还平易近人地同街坊、行人和商铺掌柜说话。他们认得县令和县令的马车。
县令的马车后面还跟着许多车马、随从。再之后是避让两侧,逐渐跟上的商铺掌柜们,或读书人们,或货郎,或好奇的拖家带口的县城百姓们。
今日河湾村讲学大赛开启,无论看过的,还是没看过的,都兴致勃勃的前往。
车马还未到村中,众人远远便看见一块巨石竖立在村庄前方,上面刻着三个大字——武德乡!
百姓们议论纷纷,“听说这是圣上赐的名字呢!”
“这可是祖坟冒青烟了,真是风光啊!”
百姓们交头接耳,纷纷伸着脖子看巨石。
最前面的一辆马车里,县令下车,望着巨石上龙飞凤舞的大字,躬身行礼。
随之而来的县丞、县尉等人,也都对着巨石行礼。
百姓们不明所以,但见官老爷们都作揖行礼,他们更是心怀敬畏,小心翼翼地俯下身子。
河湾村早已热闹一片。但热闹中又井然有序。
县令他们这么多人和车马,刚一进村,便被人引领着分散安置。车马通通送到停车区。货郎领到商业区。听课的人领到讲学广场。
目光锐利的巡逻队员在人群中穿插巡视,刚刚到来的县令一伙人也没能逃过他们的目光扫描。
方县尉熟悉地询问:“你们张夫子呢?”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