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咱祖祖辈辈也没这个荣光呀!”
“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圣旨!天老爷啊,这就是圣旨啊!这料子看着可真好看!”
“什么料子不料子的!这可是圣旨!得供到祠堂里!以后祠堂也得专门派一队人把守!”
里正挺直了腰杆,捧着圣旨,激动得双眼冒泪。
族老们都围在他身旁,目光热切地看着圣旨,“开祠堂,必须开祠堂,告慰祖宗!这可是大喜事!光宗耀祖的喜事!”
“还好夫子有先见之明,早早就让咱们习武健身,要不然别光宗耀祖了,匪徒来时,直接就没命了!”
“皇上也知道夫子厉害呢,还特意夸夫子和小夫子!夫子,你怎么了?是不是愁箱子搬不动?我们帮你搬!”
张梓若笑笑,谢过他们,说,“我是在想,咱们要快点把图书馆给建起来。然后这些书就可以放到图书馆去了。大家平日里也要注意学习,识的字词句子多了,就可以自己去看这些书了。”
“嘿嘿,谢谢夫子!我们一定要好好识字,争取早日读懂皇帝老爷赐下的书!”
“什么书?什么书?天老爷啊!怎么这么多钱?”
方才没来得及赶过来的村民,因为天使不耐烦等,看人来的差不多,就直接宣旨了。他们也不敢靠近,只远远地避开,这会儿终于有机会挤进来了。
进来一看就险些惊掉了眼睛!娘诶!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这么大的元宝!
乡亲们看钱、看书、看圣旨、看题字,眼睛都快要不够用了!想看看小夫子的弓箭也看不到,因为他早被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给淹没了!
“开祠堂!开祠堂!”
人人都在喊着开祠堂。然而,圣旨只有一份,河湾村却有三个大姓,三家祠堂。人人都想把圣旨请到自家祠堂去给列祖列宗看看。
最后,大家商定,圣旨流转于三家祠堂之间。顾家的由里正拿上祭拜。拜完后,转交沈族老;沈氏拜完转交王族老。
圣旨在每家祠堂轮流存放一个月,先从顾家祠堂开始。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年才会放的爆竹此刻在河湾村热热闹闹地响起。
第203章 请我去祠堂?
“开祠堂!”
顾氏祠堂门开。男子们分站两侧。其他乡人们都热热闹闹、荣光满面地围观。
里正双手捧着圣旨,与捧着新鲜供奉的同族族老一起进入祠堂。各家做主的男丁们跟在他们身后鱼贯而入。从祠堂内跪到祠堂外。
“列祖列宗在上,顾氏后辈子孙给您们磕头了!”内外皆跪地磕头。
“我们平日碌碌无为,只逢年过节给祖宗们上供。但今日不一样,子孙们出息了!光耀门楣了!我们得了皇上的表彰,还得了圣旨……”
里正将圣旨放在供桌最中央,领着族人们磕头。
磕了三个头后,他吩咐大儿子,“去请张夫子来。”
大儿子应声而去。
“请我去祠堂?”张梓若挑眉。
据她所知,这里的祠堂都是只准男人进,不准女人进。是典型的封建思想表现之一。
但她也没兴趣跑到祠堂里去大吵大闹,跟大家掰扯女性权利。面对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说破嘴皮子也没用,还不一定能得到这个时代女性的理解。
她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潜移默化地提高女性的知识水平、眼界与地位。
若她做得好,她足够优秀,她就可以成为一个标杆,为后人趟出一条路。
看来,眼前就是改变的契机之一。
张梓若在所有乡亲们的注视下进入祠堂。
里正向各位列祖列宗介绍了张梓若,张梓若入乡随俗也拜了拜顾氏先人。
族老亲自在供桌前放了一张太师椅,里正请张梓若入座。
张梓若不明所以地坐下。
里正领着顾氏族人齐齐朝她下跪磕头。
张梓若瞬间弹了起来,夭寿啊!
“你们这是做什么?快起来!里正爷爷,论辈分,我还得叫您爷爷。您和这么多长辈们给我磕头算什么?”张梓若忙不迭地去扶他们。
里正不起,“不,不一样。辈分是辈分,事儿是事儿!要不是你教大家,大家的日子不会变好。要不是你让大家习武,我们只有死的份儿,又哪有今日的荣光?
你是全村的恩人,村里人一辈子也报答不尽你的恩情。给你磕头是应当应分的。你且坐回去。”
“对,你要不受这礼,我们可就不起了!”
张梓若只得坐回去。
看顾氏一族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面朝她而跪,从祠堂内到祠堂外皆齐齐跪倒,在里正的带领下,给她磕头。
“谢夫子!”
“谢夫子!”
“谢夫子!”
众人实心实意地朝她磕了三个头。
张梓若望着跪伏在地的村民们,听到“砰砰砰”的磕头闷响声,心里涌上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她也说不清究竟是感动还是其他。
她只知道,她所有的付出都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惦念着,感激着。他们尊她,敬她,爱戴她,她也爱这些可爱的村民,想要领他们走得更远,过得更好。
她眨眨眼,泪光模糊的眼睛重新变得清晰。她扶起老人们,说:“今日的荣耀只是开始。我们继续保持纯善的品格,努力的劲头,不断学习进步,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荣耀!”
“好!”众人轰然应好!
里正和族老们中气十足,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似的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他们已得了一份荣耀,只要努力,还能得到更多的荣耀!每个人都充满了奋斗的劲头!
里正再次告慰祖宗,然后将圣旨请出,转交翘首以盼的沈氏族老。
所有人转换方向,跟随着沈族老涌向沈氏祠堂。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沈氏祠堂前也响起了热烈的爆竹声。
沈族老捧着圣旨和供品,带着本族主事的男丁们依次进入祠堂,跪拜祖宗。
拜完祖宗,亦请张梓若过去,上首落座。
“跪!”
沈氏一族男男女女皆跪倒在地。
“拜谢夫子!”
“拜谢夫子!”
“拜谢夫子!”
都实实在在地向张梓若磕了三个响头。
“都快起来吧!”张梓若扶起众人,说了一番鼓励的话语。
随着圣旨转交至王家,张梓若又被请过去,受王氏一族全族的跪拜谢礼。
等圣旨再次回到顾氏祠堂,这次告祖仪式才算结束。
接下来,是喜闻乐见的发奖励环节!
成箱的铜钱被抬至打谷场。顾云淮迈着小短腿把一托盘的银子也给端了过来。张梓若接过,揉揉他的脑袋,将托盘里的十锭银子放入箱子。
“夫子,您这是干什么?这是皇上赏给您的!您快收回去!”
“就是!您还教我们财不露白呢!让小夫子端盘银子过来,差点把我们眼睛都给闪瞎了!快收回去吧!”
“快装起来!装起来!亏是咱村没外人,让人看见了可怎么办?”
乡亲们着急,赶紧把银子捡出来,塞给她和顾云淮。
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有点钱就飘。要不然就算她是夫子,也要领着小夫子,去乐园门前唱青蛙呱呱呱。
张梓若哭笑不得。
她哪会因为这一百两就飘?她光是村里的分红就得了数百两银子,又有书斋给的大额刊印钱和话本钱,加上新收学生们的学费,手里早已有了上千两的银子。
在村里,她却极少有用钱的地方。凡是在村里能买到的东西,徒弟们都会直接给她送来。甚至连一顿三餐的饭都恨不得直接给她包了。
她不缺银两。况且这一百两是大家一起拿命拼出来的。不过因为她是领头人,所以奖给她了而已。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领头的总是最容易得到荣耀和奖励。
她却不能心安理得地独享这一百两。
“皇上给百卷书是奖励我兴教化;给百两银是奖励杀贼有功。但捉贼杀贼,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没有大家同心协力、殊死搏斗,哪来此刻的荣耀?这一百两,咱就放在箱子里,按功行赏!”
“那要没有您带领,咱连铜板儿都得不了!能活着就不错了!这都是您应得的!”
“就是啊,夫子,您就拿回去吧!俺们见识一下,开开眼界就行了!以后争取多立功,自己也挣个元宝!”
“没错!俺们这也开了眼了,存着志气呢!”
“贪您的银子,那才不是人呢!俺们有铜板儿就已经很高兴了!”
乡亲们坚持把银子给张梓若塞回去,张梓若在拉锯战里惨败。得,先收着吧!村民应得的部分以后用于村庄建设。
今日太监看村庄的目光满是不屑,下次他来,亮瞎他的眼!
第204章 县城又来人了
张梓若掏出记录村民立功的名单,“现在开始发放奖励!李大妞!捉贼两人!上前来!”
“哎哎!来了!”李大妞整理下衣襟,喜气洋洋地上前。
里正数出100文钱给她。
李大妞双手接过,乐得合不拢嘴。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