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不过,晋武帝的儿子傻得太有名了!满朝文武皆知,都暗自发愁。要是皇帝没了,太子继位,太子这么傻可怎么办啊?”
“是啊,怎么办啊?”
张梓若:“晋武帝也愁啊!他总盼着有什么奇迹,或者有一天自己的儿子突然开窍了,脑子灵光了!
有一天他决定考察一下自己的傻儿子。找了一群大臣来,现场问自己儿子各种问题。
这太子是一问三不知。
大臣们都很无语,但这是皇帝家的傻儿子啊!他们是不能批评的,只能夸。怎么夸呢?眼睛一闭,使劲拍马屁,说太子英明神武。”
“但和峤是一个老实人。这种马屁精的话他真说不出口。他想说实话。可他又不能直接说,皇帝,你儿子就是个傻子!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万一皇帝生气,直接把他砍了怎么办?”
“他就运用自己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说,‘皇太子有淳古之风。’
淳古什么意思?就是淳厚古朴而单纯。”
村民们嘿嘿直笑,“说的可真委婉,不就是说他傻吗!”
“对呀!但你瞧,人家说话多好听啊!晋武帝也听明白了,但没法生气。人家这也是夸他儿子呢!”
“啧啧,这当官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文化!”
张梓若笑道:“是有文化,但这还没完。家长总对自己的孩子心怀希望的。晋武帝也没死心。”
“过了一段时间,他说,快看!我感觉太子有进步了!一群大臣们又来看,来问。
结果太子还是一问三不知。大臣们又像以前一样拍马屁。”
“和峤看不下去了,又想说大实话了。于是,他就发挥自己高超的表达能力,说‘皇太子圣质如初’。
什么圣质如初?和以前一样傻啊!”
众人哈哈大笑。
“这人咋这么会说话?”
“说话咋这么好听?”
“这小嘴跟抹了蜜一样!”
“淳古之风,圣质如初,学会了,学会了,嘿嘿!”
“傻!咱要学的是方法,不是这两个词!”
“对,要学习的是表达方法。”张梓若接腔,“说话都要文雅一些,体面一些,不要太伤人心。”
“我悟了!我悟了!”沈河仰天大叫,“我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冲到大牛面前,“大牛,对不起,你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我,让我锻炼体魄。还用劳作的气息熏陶我,虽然这味道厚重了一些。但你直率粗犷,我都知道!”
大牛激动道:“是俺错了。你其实是在用你的方式锻炼俺的规避能力和应变能力。你还用你的诗磨练俺的耐心和意志,虽然它不会软化血管,但能硬化俺滴心!你洒脱文气,俺都知道!”
乡亲们目瞪口呆。
张梓若听着总感觉奇奇怪怪。
等两人又开一回合,听到大牛来了一句,“你是为了助人早登极乐”,她瞬间反应过来,这俩人说话文明是文明了,就是阴阳怪气的!
“等等!等等!这你俩倒是运用得挺快!武艺要都学得这么上心就好了!”
张梓若纠正道:“我不是让你们阴阳怪气。而是,你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去看待对方的缺点。
比如沈河,百发百中!要是都射到敌人身上,那就不得了了!神射手!
比如大牛——”
张梓若卡壳了一下,在大牛期待的眼神中,脑筋极速运转。
沈明珠掩唇而笑,悄声提醒:“独当一面。”
“对!大牛独当一面!一个人能揍翻面前所有敌人!这要是培养好了,也是猛将一位!”
沈河与大牛瞬间感觉他们碎裂的心又粘好了!他们又可以了!
“夫子,我们一定好好学武艺!”
“好!”张梓若很是欣慰,转头同夏雷和秋风说道,“交给你们了!”
夏雷和秋风悄悄吸一口气,“没问题!”
事情解决。张梓若让大家散去,该忙什么忙什么。中午,她请燕飞三人和沈明珠母子一起吃饭。下午,一群人继续开展学习小组互助计划。把兄长家的两个孩子也叫过来一起学习。
日复一日的学习,倒成了村中一景。沈照终于找着机会重玩游戏,拿着毛笔跃跃欲试。
结果,数轮下来,自己的小脸黑里透白转浓黑。
小家伙对水自照,忧心忡忡地洗了脸,没洗干净。戴上张梓若送他的大圣木面具,和戴狐狸面具的顾云淮一起出去玩。
教顾安、多粮他们玩了数盘后,顾安他们也戴上了面具。
一群小家伙见了面就互相哇嘎嘎地笑,然后斗上几盘。赢了后,找张梓若、燕飞他们玩升级版,惨失面具。被村里的大人们笑了很久。
几日后,张梓若和顾云淮去了一趟县城,将沈明珠续写的话本交给余掌柜。然后,去工匠处取回定制的大大小小的拉绳木电扇。
木电扇的使用引来了好多村人的围观。
大家正闹轰轰的说着话,忽听外面一阵锣响声。巡逻队的队员急急忙忙跑过来。
“夫子!夫子!来了好多人!”
“什么人?”
“又有劫匪?”
所有人神色一变,当即拿起手边的家伙什。
“不是!不是!这回不一样!骑高头大马的!还扎着红花!方县尉他们也来了!”
“看看去!”张梓若领着人浩浩荡荡的往村口走。半途遇到接到消息的里正和族老们,一起前往。
于县丞紧赶两步,满面笑容地说道:“张夫子!天使来了!快领着村人们一起接旨吧!”
第202章 宣旨
“谁是里正?”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男子高声喝道,“速速找人来领旨!”
里正躬身向前,“我、小人是村中里正。”
“还不把人都叫过来接圣上旨意?”
“是、是。”里正点了十来个村里的青壮,飞快的向外跑去,通知各户人家。
早在听见锣声响时,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拎着锄头耙子跑了过来。即使是在家里的,也都拎着家伙什往外冲。
被扶着下马车的太监面色一沉,“这是做什么?要造反吗?”
里正神色惶恐,“不敢不敢。现在正是翻地的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忙活。听到通知,这不是顺手拎来了?”
于县丞、方县尉他们也都帮着讲话。
太监冷哼一声,见人乌压压的来了一大片,倨傲道:“行了,接旨吧!”
众人在于县丞的指点下,面朝皇宫的方向跪下,听手拿圣旨的太监宣旨。
他抑扬顿挫地念了一大通,乡亲们听不明白前面佶屈聱牙的词汇,在后面却是听懂了的。
“……念河湾村众英勇果敢,武德可嘉,忠勇可鉴,特封河湾村为武德乡。免去武德乡一年赋税与徭役,有功者论赏……”
免去一年赋税和徭役?
村民们个个心跳加快,勉强控制着呼吸,不要让自己高兴出声。
里正带大家接了旨。他双手捧着圣旨一动不敢动。
太监身后的人拿了一卷纸来,由两人缓缓展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跃然其上。
太监说道:“这是皇上亲手题的字!圣上心怀天下,关怀民生,特赐武德乡三个字,你们可要对得起圣上的龙恩!”
“是是是!小人们一定不辜负皇上的看重!”
“行了,这些也抬过去吧。”太监一扬手,他身后的人抬了三个沉重的大木箱过来。
木箱打开,里面是成串成串的铜钱!
村民们眼睛发直。好多钱!好多好多钱!
太监目光轻蔑的从他们热切的面庞上扫过。果真是没见识的乡野粗人!
若不是宫里的皇子病重危急,皇上心情烦闷暴躁,官员们特意递了各种报喜的折子来。
而云县平叛的消息又恰恰赶在皇子转危为安的时候,皇上龙心大悦,不仅赐了赏,还亲手题了字。若非如此,他怎会到这么一个乡野之地来?
太监扫一眼人群,又问:“谁是张梓若?”
张梓若挡在顾云淮面前,如寻常读书人般行礼,“我便是张梓若。”
太监脸色稍霁,“皇上念你聪慧果敢,虽是妇人,却有常人所没有的英勇,又闻你在家乡兴教化,多义举,特赏你书百卷,银百两。
知你有一幼子,聪颖懂事,特赐端砚一方,孩童弓箭一副,望他将来文成武就,金榜题名。”
同来的侍卫抬来一个箱子,里面放着成卷的书。另有人送来一托盘银光湛湛的元宝给张梓若。
再有两人分别捧着一精美的木匣子,拿着做工精致的弓箭,要给顾云淮。
张梓若不得不错开一步,让出身后的小反派。
顾云淮淡然自若的接过赏赐,和张梓若一同谢过。
太监瞧见顾云淮脸上隐隐的墨色痕迹,目光一触即收。到底只是一个乡野娃娃,能沾上皇子的光也是造化。
他宣了旨意,领着人便要走。张梓若和里正等人留他们在此用饭。
太监一口回绝。于县丞等人都言河湾村风景好,美食好,劝他在此歇一歇,尝一尝本地特色。
太监的视线从村舍之间一扫而过,嘴角微提,淡淡地笑笑。没说什么话,直接转身上马车,“咱家还要赶快回京城复命。”
于县丞、方县尉等人只得上马,朝张梓若、里正等人拱拱手告辞,陪同天使一行人离开。
车马人声渐远。
第一次见这种阵仗,屏气敛声的村民们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兴奋的声音也压得低低的。
“娘诶!这可是皇上的赏赐啊!”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