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何乐摇头:“这样的房子应该不止100两。”
“那应该是多少?”
具体多少钱,何乐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县城一个铺子都一百多两,画上这么漂亮的房子肯定更贵。
余华家中有生意,虽然自己不爱掺和,一般都是兄长在管,但他耳濡目染,多少也知道些,从容道:“这样的宅子应该是在500贯到10000贯之间。占地大小不同,用材装饰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沈数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手,“五百、贯?”
“还只是打底?”
“老天爷呀,10000贯得是多少钱呀,是不是都能把房间给装满了啊?”
村民们晕晕乎乎的,娘诶!他们就是不吃不喝,连轴转地干活也挣不了这么多钱!
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燕飞更是给了村民们重重一击。
“在京城,一座宅邸几十万贯钱是常事。若是内里布置得再好一些,轻松便有百万贯。若是更奢华的,那便不好说了,总之没个上限。”
沈数、王老六等人捂住胸口,一时间觉得天旋地转,耳朵嗡鸣。
光个宅子几十万贯钱,是常事?常事?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他们这辈子连100贯钱都没见过!
张梓若拿随手捡的树枝敲敲布告栏,说道:“稳住,这还只是个房子。我们要达到的富裕应该是什么样的?
应该是人人都能敞开了吃饭,人人都能吃饱饭。人人都有衣穿,在天寒地冻的时候,都能穿得暖暖和和。
人人都能住上好的房子。下雨时,不用担心屋中漏雨,秋冬之际,不用担心狂风呼啸,茅草被吹飞。不用担心冬天被冻死在家里,而是可以温温暖暖、舒舒服服地窝冬。房屋宽敞房间多,一大家子都能住开。且生活设施便利,不用为取水洗衣而跑到河边,在家中就能轻松用水。
出行方面,人人都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乘车出行,快捷方便省时。外出时,再不用每日起早贪黑地赶路。”
村民们听得个个面露神往之色。
“除了衣食住行,还有人人有书读,人人识文断字有修养。人人勤于锻炼,增强体魄,健健康康。少有所养,中有所为,老有所依。”
不由自主屏住呼吸的百姓们听到此处,不由得深吸一口气,眸中生波澜。
饭后出来漫步的读书人也不由得驻足,对张梓若所描述的生活心驰神往。
若能达到如此地步,定是盛世!是大同太平之世!
这是所有读书人所向往的!这是所有明君帝王想要实现的目标!但无一做到!也做不到。
“这些并非不能做到,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去努力。就像大家刚开始不识字,不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学吗?现今是不是都已经会读文章了?”张梓若悠哉悠哉地询问。
“是!”众人不约而同地高声应和。
“乐园所在的位置,原本荒草连天,构树成片,我们是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建起乐园,并逐渐扩大?”
“是!”
“那我们能不能靠着努力奋斗,一点一滴地实现目标?”
“能!”
“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努力行不行?”
“不行!”
“不踏实行不行?”
“不行!”
“刚起步,有点小成果就飘飘然不知东南西北了,行不行?”
“不行!”
热血沸腾吼出心中答案的沈数、王老六等人,略一回想,陡然打个激灵,心中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152章 罚你们,你们可服气?
完了!完了!师傅/张夫子是不是要收拾我们了?
张梓若瞧见他们心虚飘忽的眼神,一根根折下手中树枝上横生的小枝丫,不紧不慢地说道:
“很好!看来大家都明白,要实现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品质。然而,有一些乡亲早早的就开始飘了。为了让他们安全落地,咱们来说一些具体的、现实的东西。”
张梓若以树枝作教鞭,指向第一幅画上的马桶,“这个东西叫做马桶,咱们村很多人在建造乐园的时候见过模型。为什么这个东西没有普及开来?”
她随机挑了一个人回答。
“因为需要陶瓷,需要管道。我们没有。”
“对,我们没有。想住好房子,你们觉得是旱厕便利还是马桶便利?”
“马桶,用完之后就能冲干净,大冬天的也不用从屋子里跑到院子里去上茅厕。”
“好。”张梓若另挑王老六问话,“假如要做一个——我们就不说陶瓷马桶了,就说一根三米长的陶瓷管道,需要多少银钱?”
王老六迷茫摇头,“我不知道。”
张梓若问:“咱们这里有谁知道陶瓷制品的价格吗?”
方远、余华、燕飞等人陆续说了些陶瓷花瓶、陶瓷摆件等的价格。
村民们听得直咋舌,竟然都这么贵!
张梓若谢过他们,同徒弟和村民们说道:“一个小小的摆件尚且昂贵,更何况是三米长的管道?”
“我们想要住好的宅子,宅子里要有方便的生活设施,要有抽水马桶,有自来水。可大家算一算,我们的家底够买一个抽水马桶吗?够买一根下水管道吗?”
“挣得那仨核桃俩枣能给家人都添一件新衣吗?夏日来临,能给家人都换上一身透气舒适的夏衫吗?冬日能给家人都换上一身暖暖和和的棉袄吗?家里的棉被是多年布衾冷似铁,还是个个有厚实暖和的被子?有碳可用吗?有粮可吃吗?”
“粮食产量够不够高?一天有没有三顿饭?敢放开了吃吗?一旬有几顿是干的?!”
张梓若声色渐厉。
村民们都沉默了。因挣了点儿钱而飘起来的王老六等人更是勾着脑袋,盯着地面,不敢抬头,生怕让人看见自己涨红的脸庞。
方远等人虽不在被训斥的范围内,但莫名有种压力巨大的感觉。
“下次再想飘,就问问自己,吃饱饭了吗?家人都穿暖了吗?买得起下水管道吗!”
打谷场上一片寂静。
村民们刚刚都还热血沸腾,这会儿心赛寒冬,一个比一个凉,一个比一个沉重。
他们买得起肉了,能割点肉解解馋了。本以为自己挣了钱,算是有钱人了,这会儿发现自己屁都不是!
粮食不敢放开了吃,干饭只在有大事、喜事的时候才吃。
家人的衣服还是缝缝补补,摞补丁。没足够的钱给每个家人换新衣新袄。被子里的棉花结块也不保暖。每个家人都添一床柔暖的棉被,对他们而言,还是奢望。
马桶,他们这辈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画上的房子,恐怕只能在梦里住了。
张梓若看他们神色凄戚,稍稍温和了些,说道:“有进步固然是一件可喜的事。不是不能庆祝,可以,但也要清楚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
王族老捋着胡子,颇为赞同地点头。
“我们要清楚自己离目标究竟有多么远,摆正位置,摆正态度,才能更好的进步。今日教你们再背几句增广贤文里的话。
贫寒休要怨,富贵不须骄。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张梓若简单讲解一番,众人没有不理解的,个个都把这话牢牢记在心里。张梓若再次提问沈数等人。
“现在,你们再来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沈数他们个个脸庞通红,吭吭哧哧道:“我、我们就是坐井观天的青蛙。”
张梓若问:“知错了吗?”
“知道。”他们满面愧色地齐齐俯身,“师傅,我们知错了。”
“知错就好。你们所做的事,看上去只是小事一桩。但是须知,很多祸患恰恰是由小事开启的!若不在源头上控制住,一旦形成歪风邪气,再改极难。且一旦招来祸患,便是撕心裂肺,痛哭流涕,后悔也晚了!
为了自省,也为了警醒他人,我罚你们,你们可服气?”
“服气。”沈数他们心服口服。
张梓若点点头,吩咐李大妞,将写有惩罚措施的纸条交给沈数。
周围人看得心痒痒。
写的啥?是要打他们板子吗?
第153章 为了看热闹,我们是很用功的
看热闹的村民们都准备回家搬条凳出来了。要是打板子不得整个条凳和板子吗?
听到村民商量回家抽两根大柴火棍出来,只等她一声令下,就充作水火棍行刑,张梓若唇角微抽,“惩罚措施不是打板子。”
沈数等人一一传递看过纸条,哭丧着脸,“师傅,您还是打我们板子吧!”
“就是啊,师傅,我们宁愿挨上十板、八板的!”
他们一一央求,周围人更加好奇。到底是个啥惩罚?
可惜他们伸长了脖子,也看不到纸条上的内容。纸条最后回到了张梓若手中。
张梓若一锤定音:“认错认罚。不要讨价还价。吃个教训,你们自己才能记得深刻些。惩罚措施就从今天下午开始吧!”
沈数等人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蔫地愁眉苦脸地应“是”。
张梓若另外说了一些总结的话,然后,让大家该吃饭都去吃饭。
徒弟们朝她作揖送别,张梓若摆手让他们也都回家,自己喊小反派回家去吃午饭。
正站在布告栏前,踮着脚尖看全景图的小反派立刻回头,哒哒跑上前,牵着她的手指,一起回家。
端着碗前来的村民们,却迟迟未曾散去。
他们挤在布告栏前,筷子别在左手中,右手指着布局图,满眼放光、笑容洋溢地说道:“哎,看看!看看!这一排,这地儿应该就是我家!嘿!可真气派!”
“我瞅瞅,我瞅瞅?那这一排打头的不就是我家吗?嘿嘿,看这风景!这楼!真美!”
“这写着车站俩字儿!车站是啥意思?”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