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张梓若点头,“您老考虑的很是在理。不是没有这些可能。人有了钱确实容易得意忘形,一得意忘形就容易惹来祸事。
对于如何改变他们的心态,您有什么想法吗?”
王族老摩挲着拐杖,叹了口气。
“我唯一的法子就是骂他们!可这事儿,骂一次他们能听,骂两次三次也许以后就成耳旁风了。可这事必须从源头上刹住!
现在挣的都还是小钱,只要我们乐园开着,各家生意做着,钱就能源源不断的挣来。现在就翘尾巴,以后可怎么办?
总不能穷的时候过得好好的,有钱了反而出事,没了以前的和美。这怎么能行?
我就是没啥法子才来寻你,看能不能有什么对策?”
张梓若略一沉思,和他嘀咕几句。
王族老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抖着胡子笑了起来,“好…好!这个法子好!”
中午,张梓若将徒弟们召集在一起,汇聚在打谷场上。许多人端着饭碗来看,也有人连饭都不做了,直接跑来看热闹。
小反派在牛婶家匆匆吃完饭,也跑了过来。在村中租了房子,中午留在此地午休的方远、于小妹等人也顾不得矜持,顾不上午饭和午休了——夫子召开大会诶!看热闹要紧!
“点点名字,看都来齐了没?”张梓若吩咐徒弟李大妞。
李大妞一个一个地点名。
“师傅,人都齐了。”
张梓若点点头,把图纸递给她,“挂起来吧!”
她身后放着一个徒弟们搬来的布告栏。李大妞把图纸贴在布告栏上。
“上面写的是啥?是什么新的告示吗?”
后面和边缘的人看不清,都伸长脖子往前瞧,或者左张右望,同身边人打听。
前面和中间能看清图画的人,皆一头雾水。这画上零零碎碎的是个啥?不好看也看不懂,不像是画,更不像是题。
张梓若坐在上首,平静道:“我有一段时间没有抽查了。”
她一开口,无论是下方的徒弟们,还是周围的村民学生们,皆自觉地收声,安静倾听。
“下面,我随机抽几个人。谷子,你来说说井底之蛙是什么意思?”
谷子自信地讲述一遍。
张梓若让他坐下,又提问沈数,“你来说说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
沈数有种不太好的预感,硬着头皮讲了一遍。
张梓若点点头,又提问了几个人,说道:“都背得不错。可惜没理解。”
徒弟们满头雾水,“师傅,我们理解了,都知道是啥意思。”
“不急。”张梓若淡淡道,“咱先来聊点别的。都说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咱们以前生活拮据,一大家子的吃喝全靠天意,靠地里的那点收成。大家所想的不过是粮食够吃,想要吃饱穿暖,是吗?”
“是!”徒弟们包括周围的村民们齐齐应声。
能吃顿饱的,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一大家子人人吃饱穿暖,那是多少人的奢望!
他们一年到头在地里忙个不停,不就是图个吃饱穿暖吗?然而,交了各种苛捐杂税后,一大家子能稀汤寡水加野菜,好好的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张梓若的目光从沈数等人的脸上扫过,喜怒不辨地说道:
“如今,托各位贵客的福,大家有力的出力,有东西的卖东西,挣俩辛苦钱,勉强都能尝点肉味儿了。”
上午买肉瞎嘚瑟吹嘘的一群人默默地低下了脑袋。
“日子到底比以前好些。现在不用考虑活着的问题,那就来考虑一下活着做什么的问题。你们如今都有什么志向?且说来听听。”
徒弟们面面相觑。
志向?还真没考虑过。感觉离他们太遥远了。
场上一片死寂。
丁招娣犹犹豫豫的举手,“想要有钱,算吗?”
张梓若问她:“什么样才算是有钱呢?”
丁招娣毫不犹豫,“得有个100亩上好的田地!”
刚才还一言不发的徒弟们此时也争相回答。
“住青砖大瓦房!”
“能买一头牛!不,买两头!”
“这算什么有钱,有钱应该是天天吃肉!一天吃三顿干的!”
……
每个百姓对于有钱都有着一番不同的理解。
方远等人忍俊不禁。这些百姓们对于有钱的理解真的是太浅薄了,那算什么有钱?那就是一个略有薄产的农者!
百姓们却对这个话题乐此不疲,兴致勃勃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张梓若任由他们讨论了一会儿,没给定论。只是询问其他人有没有志向?
这次,回答的人多了些。
“我的志向就是种很多粮食,挣很多钱,能一天吃三顿干的!粮食年年有余!”
“俺也一样!”
“我的志向就是能挣到银钱,年年能买布裁新衣!春天有春衫,冬天要有冬袄。棉袄里面要有厚实的温暖的棉花,穿上去就暖和和的!冬天就再也不怕挨冻了!”
“俺也一样!”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丁招娣打头说,志向是挣钱的原因,张梓若听了一圈,大家说来说去,志向都成了赚钱。
“你们都是初次回答这个问题,具体有什么志向,或许你们自己也没考虑清楚,仓促之间选择了别人的答案,我姑且信了。
赚钱,是没有尽头的。要赚到什么时候呢?用你们的话说,赚到有钱的时候。有钱该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那我来说一说我的理解。”
张梓若让人把一幅图挂出来!
周围人皆瞪大了眼睛!
这是一张特别豪华漂亮的村庄布局全景图!
第151章 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画里的房子没有一栋是像他们住的那样——黄泥夯就的土墙,茅草铺顶的屋子。
一栋栋都是青砖灰瓦,或者红砖青瓦,且高大气派的楼宇,还都是两进甚至三进的宅院。
“乖乖,这是哪里?”
前排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画,边看边不自觉地往前走。
沈数等人悄悄瞄一眼张梓若的脸色,确认她允许大家靠近,立刻跑上前去。敬畏惊叹地看着里面每一处楼阁,每一处院落,每一处绿荫中掩映的飞扬的檐角。
“真美啊,感觉跟仙境一样!”
“这是贵人们住的地方吗?”
“县里、县里也不长这样啊?”
方远等人也悄默声地挤了过来,附和道:“县里没这么整齐好看。很多房子也没这么气派。”
于小妹指着一处地方叫道:“这是河湾村!”
“河湾村?!”村民们难以置信,惊得声音都变了调。
“怎么可能是我们村!我们村哪有这么好看?”
“就是!我要是能住在这样气派的房子里,天天睡觉都合不拢嘴!”
“哈喇子都能流成一条河!”
“真的是河湾村!你们看这个。”于小妹指着一处画了很多座椅的地方让他们看,“这里标着讲学广场四个字。我们整个县哪有讲学广场?不是只有河湾村有吗?”
村民们忙凑近去看,恨不得把眼睛贴在纸上面,“真的嘿!真的是讲学广场四个字!”
“哇,这上面画了这么多座位!以后要是听课可就方便了!”
“这个台子模样可真别致!这个花儿也好看!”
知道这个画上画的是河湾村,村民们都更加激动了。
看哪哪都好,看哪一处景致都眼睛放光。
画里的房子既精美又气派,穿插着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画里的广场是他们没见过的模样。
画里的道路宽敞又漂亮,道路两旁是姹紫嫣红的花树与修剪漂亮的花草。
画里的学园与乐园皆恢弘壮丽,令人震撼!
村民们嗡嗡啧啧,惊叹连连。后排的人心急地喊道:“前面看过的让让,让我们也看看啊!”
待他们大致都看了一遍,有个印象。
张梓若朝李大妞示意。李大妞拎起锣,咣咣敲了两下。
“别看了,都别看了!等会儿有你们看的时间!光看能看出个什么,还是听师傅讲才是正经!”
众人陆陆续续地退回原位,眼巴巴地盯着张梓若,七嘴八舌地询问。
“师傅,咱们村要建成这样吗?”
“咱们从哪儿开始建?”
“是不是等图书馆和书院修建完以后,我们村就可以修建房屋了?”
“你们有钱吗?”张梓若冷不丁的问道,“大家觉得建这样的房子需要多少钱?”
村民们语塞。他们不知道需要多少钱,反正这么气派的宅子一看就很值钱,还值很多很多钱。
做了主持人,家中又有进项,自认见过世面的沈数大胆喊出一个数:“一、一百两!”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