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11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事情缘由发展,你就在这个书斋,莫非看不着,听不见?!

  那真是难为你眼瞎耳聋,还身残志坚,在此学习!”

  “噗~”不知道是谁笑出了声。

  紧跟着,闷笑声此起彼伏,不仅有书斋内的,还有外面看热闹的。

  那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了大脸,恨恨地瞪着张梓若,愤愤地连声怒骂,“贱妇!贱妇!”

  张梓若冷了脸骂道:“看来你不仅是淫者见淫,还是贱者犯贱!

  瞧你那胸无点墨,词语匮乏的模样!

  也难怪,你心黑眼瞎耳又聋,自然摸不着正道,只能学些鸡零狗碎,男娼女盗!

  乡野长舌之妇,古往罗织罪名的酷吏都不及你多矣!”

  “说得好!”于越拍手大笑,“不是心黑眼瞎,怎会因一言不合而污我们名声,要置人于死地?”

  “谁?谁敢污我们公子?我给他两个大耳刮子!”

  两名小厮从看热闹的人群后面挤了过来。

  慌慌忙忙查看于越是否受伤,护在于越身旁,一副随时要冲上来打架的模样。

  那青黑眼的男子色厉内荏,一见两个气势汹汹的小厮,顿时一言不敢发,憋憋屈屈地闭上了嘴。

  于越这会儿支棱起来了。

  “说啊!怎么不继续说了?这位夫人,”他呼唤张梓若,“他们不说,您说!”

  一副让张梓若当他嘴替喷人的模样。

  张梓若:“······”

  不过,她确实还有话要说。

  她环视书斋内,服气的或不服气的,看热闹或者怕殃及池鱼的,神色各异的书生,铿锵有力道:

  “读书是为了什么?

  初初是为了识字明理。

  再往后,你们一心一意考科举,难道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改善亲人宗族的地位境遇,让他们有个好生活?

  若有青云之志,难道不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

  众人神色一愣。

  即便是原本极讨厌她的小胡子和青黑眼一伙人,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而原本两不相帮,或者倾向于支持她的人更是赞同,安静地盯着她。

  张梓若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继续道:

  “你们若通过了科举,做了官,难道不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护一方安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难道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倾尽所学,为国泰民安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是、自然是。”

  有人率先回应。

  其余人也多是点头。

  读书科举无非就是为了出人头地,改换门楣;以及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再远大的抱负落实到位,也要拆分为一个个目标。

  比如让百姓吃得饱,穿的暖,有维持生活的土地或活计,有书读,明事理。

  无论实现其中任何一项,便是为国泰民安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是也不是?”

  “是!”

  应和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人即便没有科举,但自发去做上述事情,稳民生,开教化,是否能称之为义举?”

  “是!”

  “能!”

  虽不整齐,但回答皆是肯定。

  书斋外的百姓回答得尤为响亮。

  张梓若又问:“若你们有才华、有实力去改善亲属族人的境地,可会对他们的艰难贫苦视而不见?”

  “自然不会!”

  张梓若:“是不是哪怕没有做官,哪怕咱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要对乡邻亲人伸出援助之手?”

  “是!”

  震天响的回复。

  见大家都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张梓若沉稳道:

  “这便是了。

  我既有所学,又见乡邻宗族孩子们求学无门,教他们读书识字,出人头地,可有错处?

  为我们乡野孩子找一条出路,为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为我们此地的教化出一份力量,又有何错?

  此便不为义举吗?”

  书斋内的众人摇头。

  “没错!”“是义举!”

  这不仅没错,还是好事一桩!是能被传颂嘉奖的义举!

  之前叫嚣得最厉害的小胡子和青黑眼总觉得哪里不对,却说不上来。

  即便有人反应过来,自己被张梓若引导了思路和话语,但也不好意思推翻前面的话,自打脸,只得无奈摇头。

  而外面的百姓已经热热闹闹地说起来了。

  “娃娃能读书识字儿是好事儿哩!将来也能找个好活计!”

  “人娘子心善,愿意教孩子,作甚要拦着?”

  “咸吃萝卜淡操心!”

  ······

  于越第一次觉得粗俗的市井俚语听起来是如此悦耳,忍不住直乐。

  他故意提高了声音,说道:

  “夫人高义!您虽一介女子之身,但胸怀志气无不令人敬佩!我这就让人回去取我的卷子来!”

  他神采飞扬地交代小厮到自己书房,到哪个箱子取什么卷子来。

  书斋内的读书人们或含笑散去,或默然不语,继续各读各书。

  掌柜的和书斋伙计疏散人群。

  百姓们见无热闹可看,也陆续散去。

  顾云淮掩去眸中的惊奇之色,如寻常小孩儿一般亦步亦趋地跟着张梓若。

  于越交代了一大通,又怕小厮不够周到,干脆让人把马车叫来,同张梓若说过后,亲自坐车回去取。

  张梓若买了书和纸张,领着顾云淮到书斋外面去等。

  须臾,一位老者也跟了出来。

  他衣衫洗得发薄,头发花白,八字眉低垂,面容苍老愁苦。

  看见张梓若时,面上稍稍平和了些许。

  “这位夫人,老朽孙明,听闻夫人之举,颇为敬佩。老朽有一些往年考童生的试卷,夫人若是不嫌弃,烦请等上一等,我去取来。”

  张梓若心生感激。

  “多谢孙老丈。试卷是您的学识心得,您愿给予我,我很是感激。不知有什么可以回报与您?或者,您不嫌弃的话,我愿如书籍一般掏钱购买。”

  从老者的衣着可见,他生活并不富裕。

  张梓若感念他的慷慨之举,想要拿钱来买,起码老者也能多个收入。

  “你若花钱购买,倒不如买我的。”

  一个身着布衣的中年男子从书斋里出来,听见他们的谈话,突然插嘴。

  “他考了许多年,从青丝到白头,连个童生也未考过。而我已是登记在册的童生,买我的试卷既实惠又有好彩头!”

  “这——”张梓若瞧瞧孙老丈。

  孙老丈神色颓然,勉强扯起唇角,“他说的没错。”

  步履蹒跚地便要离开。

  “老丈留步!”

  张梓若叫住孙老丈。

  “您考试多年,必然有所心得。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经验都一样宝贵。您要是不嫌我俗人一个,用铜臭玷污了您的学识,烦请予我几张试卷。”

  孙老丈沉闷地摆摆手,“不必买。我考试多年未过,只希望自己能多些好的运道。此举也不过为自己积福罢了!”

  张梓若又提了两次,见孙老丈实在不愿意售卖,只愿赠送,便笑道:

  “您慈善,愿无偿分享自己的学识,造福学子。积攒的福气啊,定然多多的,助您一举中第!”

  孙明愁闷的脸上终于展露一丝笑容。

  “承您吉言!承您吉言!”

  他脚步轻快地回家去拿卷子。

  张梓若回头看向中年男子。

  “我不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