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第74章

作者:棠元 标签: 先婚后爱 HE 年代文 轻松 甜宠 女配 穿越重生

  陆清瞧出他的急切,没放过这个机会,趁着大家聊得火热,又把话题往文工团上引:“子淮啊,你要是进了文工团,以后各种音乐设备都能摸个遍,可比这录音机有意思多了,还能跟着专业老师们学本事。”

  林安安无奈地看了陆清一眼,刚要开口,楚明舟却先说话了:“进文工团?不行!子淮性子跳脱,该在部队多磨磨棱角。”

  陆清碰了个硬钉子,也不气馁,还是笑意盈盈的:“你懂什么,我这不是惜才嘛!也是想为文工团争口气。

  那牧有为你知道吧?军旗文工团的台柱子,在全国都很有名!他这次可是跟乔旭来的,现在两人还在我家呢”

  “牧有为?乔旭?”

  “可不是,不过也没办法,人家先天条件就是好,后续资源又好,跟他们比,的确……”

  “林子淮可以进文工团。”

  “啊?”

  陆清一愣!

  他这边还在劝呢,楚明舟就……就这么痛快的同意了?

  “明舟,你是说真的?”

  林子淮正把一大口饭扒拉到嘴里,也愣住了,都忘了嚼,呆呆看向楚明舟?

  楚明舟神色平静,看了看林子淮,又扫了眼陆清,不紧不慢地说道:“子淮确认需要更多的历练,不过他年纪还小,做事容易冲动,你确定你能带?”

  林子淮咽下嘴里那口饭,眼睛一下子亮得惊人,忙不迭点头:“姐夫,陆指导员能带的,我自己也会努力,肯定好好干!”

  林安安:“......”

  陆清反应过来,也忙点头,顺着他的话说:“是,我能带,保准给他培养好了。”

  “嗯。”

  陆清趁热打铁:“要不就年后吧,过完年,我这边直接打报告上去,先腾个名额出来,优先录取林子淮。”

  林子淮眼巴巴地望着姐姐。

  林安安又看了楚明舟一眼,也不知道他抽什么筋,最终点了点头:“那就麻烦陆指导员了。”

  “哈哈哈~好好好,不麻烦,都是自己人,不麻烦。”陆清笑得格外畅快。

  视线又时不时落在林安安身上,那要死不活的心,又活络起来了。

  整顿饭下来,陆清观察得很仔细。

  他觉得楚明舟看林安安的眼神也不算清白。

  自己以前猜测他铁树开花,很有可能是真的!

  临走时,陆清特地慢了几步,凑近楚明舟提醒道:“你提上去那份离婚申请,应该到汤旅长手上了,你记得早些去拿回来,要不……这年一过,章一盖,可就真离了。”

  楚明舟脚步一顿,轻嗯了声。

  “那我先走了,你小子可记住了,那么好的媳妇,这要是跑了,可就难找了。”

  楚明舟微微蹙眉,觉得这人有些莫名其妙。

  陆清挥挥手,走了。

  只是他心里的算盘又开始打响。

  不离婚好啊!

  只要不离婚,这林安安就是西北军区的人,现在的女同志都讲究自立自强,都希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那么以林安安的多才多艺,最适合的还是文工团,她最终的选择也只会是文工团……

  陆清这一来一回,心情从晴转阴,又转小雨,又转晴的,起伏巨大。

  楚明舟回屋搬录音机。

  林安安抬步跟上,抿了抿唇,“你怎么突然就答应让子淮去文工团了?这事儿也太急了,都还没准备好呢。”

  “总归是要进的,不如趁最好的时机进,明年文工团会有大改革,早些进了,有更多的机会。”

  “机会?改革?”

  “嗯,而且他自己也喜欢。”

  事已至此,也只能是这样了。

  录音机被搬了出来。

  楚明舟抬手轻轻一按,录音机里的旋律悠悠流淌,瞬间填满了整个正厅。

  那是一首昂扬向上的革命歌曲,激昂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小家伙们听得开心,人也跟着节奏手舞足蹈起来。

  林子淮也蹭到录音机旁,蹲下来仔细端详,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瞅瞅那,恨不得把眼睛粘在上面。

  林安安轻摇了摇头,给自己倒了杯茶,也到沙发上坐下。

  就在这时,楚姑婆端来个竹筛子,里面放着好些配料跟药材,笑着说:“明舟,你让他们听一会就搬回去吧,下午邻居们来咱家炒香料,怕人多手杂给弄坏了。”

  “好,我知道了。”

第105章炒料是西北习俗

  林安安凑近竹筛子看了看,“姑婆这是要炒什么香料?”

  楚姑婆见她感兴趣,还特地卖个关子,“兰姐儿说你做的卤肉料包特别好吃,你看看,能看出来这香料不?”

  林安安也来了兴致,轻抓了一小把,细细看了几眼,又放在鼻尖轻嗅,那馥郁又独特的气息瞬间沁入心脾。

  “这我还真猜不出来,应该也是卤肉用的吧?但是姑婆这款配的,味更浓,去腥更好,莫不是卤牛羊肉的?”

  楚姑婆直夸厉害,“没错,这是炖羊肉的香料,不过这是我们羊县人的祖传配方。”

  “原来如此。”

  “这里头有香叶、桂皮、八角、花椒,还得加上点小茴香跟草果,比例可重要嘞,差一点味道就不对咯。

  把这些个香料放一块儿炒香,再拿去炖羊肉,啧啧,那滋味,香得能把人魂儿都勾走......”

  见林安安感兴趣,楚姑婆竟然把配料比例一一跟她说了,完全不私藏。

  “我每次来啊,总会多备些。这大过年的,邻里邻居来炒一炒,也热闹。”

  原来,楚姑婆说的上门炒香料,也是一种西北习俗。

  一般家里有做饭手艺特别的老人,就会在年二八开灶,请乡亲们上门炒料。

  老人会拿出十分手艺,做上一道特色吃食,必须保证分量大、味道好,让上门的人都能带一小份走,全当是给过年添个菜,图个好兆头。

  不过在当下,家家户户都贫困,连米面都不可能分给别人,更别说肉菜了,所以就换成了炒香料。

  这年代的香料便宜,基本都是农民自己种的,压根花不了几个钱。

  但是手艺好的香料炒出来,让人带回去炖个肉什么的,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乡亲们也不会让炒料人吃亏,一般都会带着礼物上门。

  林安安正听得津津有味,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种习俗都很有意思。

  没一会儿,有邻居家的婶子在门外喊:“楚大娘,我们来啦。”

  楚姑婆赶忙应着,起身去迎人。

  林子淮已经按照楚姑婆的吩咐,把蜂窝煤炉搬到正厅前,铁锅烧热,另外几个竹筛子的香料,也都端来摆好。

  香料是混合配好的,都是古方子,送归送,可不会让人白学了去。

  陆陆续续地,好几位婶子、大娘进了屋,每人提的礼都不重,有自家下的鸡蛋、种得红薯、做的面条......

  屋子里瞬间热闹起来。

  大伙随意地闲聊着,时不时好奇地打量几眼录音机,眼神里满是新奇。

  录音机的歌还在放着,楚明舟示意没事,都邻里邻居的,让大伙听听也没什么。

  楚明兰很自觉地坐在录音机不远处,成了‘看护员’。

  有位大娘打趣道:“楚营长可真疼媳妇,还给买这么个洋气玩意儿。”

  林安安笑点头,“明舟刚给我买的,的确挺好。”

  众人听了林安安的话,纷纷夸赞楚营长疼媳妇。

  楚明舟只是淡淡笑着,目光不时落在林安安身上。

  楚姑婆拍拍手,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好了,咱别光唠嗑,开始炒料咯,我先起个头,你们可都瞧仔细喽。”

  说罢,她拿着沾了菜籽油的刷子,在铁锅内来回刷了几圈,待锅烧热冒烟,便抓了一把配好的香料丢进去。

  刹那间,响起轻微的“刺啦刺啦”声,浓郁的香味猛地在空气中爆开,直往人鼻腔里钻。

  婶娘们一下围得更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锅里的动静。

  楚姑婆手持锅铲,不紧不慢地翻炒着,一边炒一边讲解:“这刚下锅的时候,火得大点儿,把香味激出来。”

  身旁一位婶子拉着自己闺女上前,悄声对她说:“你赶紧看看,要是把这手艺看明白了,家里男人小孩都得把你夸上天。”

  锅里的香料逐渐变得焦香酥脆,色泽愈发暗沉浓郁,楚姑婆把火调小,又翻炒了几下,才起锅盛到一旁的大碗里。

  “来,大伙闻闻,这味儿正不正?”众人纷纷凑上去嗅,嘴里不停夸赞。

  紧接着,其他几位婶子也依次上手,学着楚姑婆的样子炒起来,屋子里满是欢声笑语与四溢的香料香。

  楚姑婆毕竟年纪大了,炒那么一大锅料子,很是费力气。

  换了人,她就坐着歇歇,喝口水,跟其余人聊聊天。

  本身一切都好好的,途中林安安想去个公厕,楚明舟就陪她去了。

  这一来一回的时间,楚姑婆竟然跟人吵起来了,她此时正被几人拉着,气得面色通红,对着对面两人大骂出声:“敢造姑娘家这种谣,你们也不怕天打雷劈!”

  楚姑婆脾气那么好的人,平日里处处与人为善,怎么会如此大动干戈?

  林安安都吓了一跳,忙小跑着上前。

  跟楚姑婆对峙的是一对婆媳,夫家姓李,也是住在不远处的邻居。她们家男人也都在部队,平日里来往虽不多,但也算眼熟。

  李婶子:“楚大娘,这真不是我们说的,我们也是听人说的,但……这事是真的,好些人都看见了,真没骗你啊!”

  “呸!我们家安安我清楚得很,你们谁看见了?来,站出来,跟我们好好说道说道,嘴巴一张一合就敢造谣,小心我告领导那去,非得讨个说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