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第344章

作者:棠元 标签: 先婚后爱 HE 年代文 轻松 甜宠 女配 穿越重生

  林母凑过来,看着她小心翼翼解开油布,露出里面的卷轴。

  卷轴摊开的那一刻,众人目光瞬间凝固——卷轴上遒劲有力的毛笔字“力挽危局”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落款处的印章鲜红如血。

  “这……这是……”林母的声音发颤,布满老茧的手悬在半空,迟迟不敢触碰。

  “是主席的题字。”林安安声音带着几分自豪,眼眶却有些发热,“明舟对唐市抢险有功,这是嘉奖。”

  她想起楚明舟这段时间的付出,想起他为了救群众顶着压力提前部署,喉头不禁发紧,“妈,您说挂在哪合适?”

  楚明宇瞪大眼睛,声音里满是惊叹:“天呐!这真是主席的字?大哥也太了不起了吧!”

  楚明兰也忙凑过来,伸手轻轻摸了摸卷轴边缘,“真的太了不起了!”

  林母琢磨一下,看了眼挂着锦旗的位置,“要不挂堂屋正中间?一进门就能看见。”

  林子淮觉得不妥,“要不挂我姐和姐夫屋里?这可是宝贝,得藏好了。”

  林母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就挂堂屋,这是主席亲笔嘉奖,没人敢偷,那可是要吃枪子的大罪。”

  “也是。”

  决定好,林母立马开始安排位置,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块红绸布,开始仔细擦拭着正中央的墙面,“让邻里邻居们都看看,我们明舟可是真英雄。”

  她的动作很慢,每一下都带着庄重。

  林安安的锦旗被挪到了左边不远处。

  林子淮搬来梯子,踩着梯子小心翼翼地将卷轴挂上墙。

  温色的灯光洒下,为“力挽危局”四个字镀上一层金边。

  林母站在卷轴下,仰头看着,眼角泛着泪光,“等壮壮长大了,就指着这四个字跟他讲他爸爸的故事。”

  转身又拉过林安安的手,紧紧握住,“安安,你跟明舟都是好样的,妈为你们感到骄傲。”

  夜色渐浓,林安安站在院子里看向正厅,看着卷轴上的字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团子趴在她脚边,时不时摇着尾巴。

  远处传来军营的熄灯号,悠长而宁静。

  

  次日一早。

  林安安就抱着文件回情报分析部报道。

  推开情报分析部的木门,油墨与纸张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安安刚踏进门,就听见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林翻译官回来啦!”

  李冉举着红绸带从办公室里窜出来,“啪”地将绸带系在林安安肩上,“欢迎我们的英雄回归。”

  “又来!”

  几个年轻干事抱着一大摞文件,硬是腾出一只手来鼓掌,就连平日里严肃的方正,都笑着配合鼓掌。

  李冉笑眯眯地推着林安安往办公室走,“谭老说了,你回来后呢,不用过去,他会过来跟你交接。”

  “那哪行。”

  “有什么不行的?”

  一个转身的功夫,李冉又往她手里塞了杯冒着热气的麦乳精,“安安,你现在可不一样了,不说谭老他们把你当宝贝,就连宣传部都连夜为你赶制了抗震专题海报呢!”

  她拉过凳子坐下,整个人硬往林安安身边凑,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待办事项,“还有报社的采访邀约、军区礼堂的宣讲会……”

  林安安被她闹得哭笑不得,连白秀芳也跟着起哄,看着墙上新贴的“向抗震英雄学习”标语,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她刚要开口,就见谭老已经来了,身后还跟着方正和张玉钗等人。

  “谭老,方参谋长,张组长。”林安安恭恭敬敬起身。

  谭老视线在她脸上扫过,浑浊的眼睛亮了亮,“坐下说话。”

  几人也不讲究,直接往长桌那坐,把桌面上堆着的文件往旁边推了推。

  “听说你又私人为灾区捐了一万块钱?”

  林安安眨巴眨巴眼,显然是楚明舟已经把钱捐了,看来动静不小,连西北军区这边都收到了消息。

  “是的,就是一点小心意。”

  谭老笑着摇摇头,在兜里摸出一沓钱,“这是我们情报分析部筹的善款,共计一千二百三十元。大家也都是向你学习,尽一份心意。”

  “这……”

  谭老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先来说说唐市的情况吧。”

  林安安点点头,将楚明舟顶着压力决策、战士们连夜疏散群众的细节娓娓道来。

  说到水库管涌处战士们用身体堵沙袋时,整个办公室寂静无声,唯有李冉抽鼻子的声音格外清晰。

  “我真的没做什么,都是首长跟明舟他们行动的,所以……我真不算什么赈灾英雄。

  如果是因为那一万块钱,像您说的一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是份心意。”

  谭老很是满意地点点头,“别这么说,事发当天,你全程代表我们西北军区参与,勤勤恳恳地做着工作,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就是,林翻译官,你就别谦虚了。”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本不在你工作范围内。”

  “而且你还前往了唐市慰问,默默捐献了那么多钱。”

  “还有你在国际经贸交流会上的优秀表现也都传开了,是要被表彰的......”

  众人夸起林安安来就没完,给林安安夸得小脸通红。

  交接工作时,林安安把所做记录都讲得很明白,该标注重点的地方都标得清清楚楚。

  “行了!工作的事先放一放。”老人摘下眼镜擦拭镜片,语气却难得温和,“我这给你批一周的假,在家好好歇歇。”

  “可是这些文件……”林安安话没说完,就被李冉一把按住肩膀:“林翻译官,这些就交给我了!您现在可是咱们军区的‘活招牌’,快快养足精神,过几天还得给新兵们讲唐市的故事呢!”

  “哈哈哈哈……好!”

  走出办公楼时,阳光正好。

  林安安望着远处操场上列队训练的士兵,白杨树的影子在他们不远处摇晃。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糖,是唐市小朋友给的那颗。

  忽然觉得最近经历的惊心动魄,此刻都化作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她不仅要把故事写进书里,更要让每个人都记得,这片土地上曾有过怎样的热血与坚守。

第488章收获

  接下来一周,林安安倒是轻松,除了去医院配合定制治疗方案,就都在家陪着家人。

  期间给新书《曙光》开了头,恰巧还被上门的刘编辑看到了。

  刘编辑是稿子都不需要看,就拍着胸脯要谈签约条件,给林安安乐得不行。

  他这趟来的主要目的是汇报前段时间的努力结果,虽然与省文化厅的合作已经告一段落,林安安也不再是文学顾问,但《脊骨》依旧在发光发热。

  还有映源出版社对林子淮的宣传,他得让林安安知道,人情是一码事,把人交代的事情办得漂亮是另一码事。

  通过映源出版社这段时间的宣传,不仅林子淮成了最大受益者,连着西北部战区陆军前卫文工团都成了大热门。

  今非昔比,现在说一句华国最具影响力文工团之一,也不为过。

  “太感谢你了,刘编辑。”

  林安安是真的很感激他,对林安安来说,刘编辑可不止是好友,更是伯乐。

  刘编辑哪敢当她一声谢,“林老师,您这么说我以后都不敢来了,是我要谢谢您才对!

  这几档宣传能做得那么成功,是因为您给了我们机会,文工团、西北军区、省文化厅这么大的联动,我们一一推进......”

  刘编辑说得相当直白,通过这段时间的推进,他们一直掌握着一手消息,和唯一拍摄、采访权等等,为他们出版社带来的收益,真不是钱能评估的。

  “互帮互助,应该的。”

  刘编辑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报表,纸面被翻得有些发皱,显然是来之前反复看过多次。

  “林老师,您看,《脊骨》上个月的销量又破了新高!西北电影制片厂的也找上我们了,说想让《脊骨》成为下一部电影选材......”

  他的手指在报表上快速滑动,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还有小林同志,他现在的影响力可是相当高的,想去文工团看他演出的人比比皆是,只是一座难求。”

  林安安接过报表,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心中满是欣慰。

  她这兜里的钱进进出出,总是留不住,刘编辑今天来核算完毕,这稿费分成又能结算了。

  “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子淮肯定高兴坏了。”

  “可不是嘛!”刘编辑一拍大腿,“现在啊,大家都知道咱们映源出版社眼光独到,能挖掘出这么多好苗子。对了!”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又拿出个精致的小盒子,“这是出版社特意为您定制的纪念品,感谢您这段时间的支持。”

  盒子里是一枚刻着《脊骨》书名的纪念章,纯银材质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林安安轻轻拿起,指尖抚过凹凸的文字,感觉相当有纪念价值,“你们真是太用心了,谢谢。”

  刘编辑这边才谈完,他前脚走,陆清后脚就来了。

  “嫂子。”

  “刘编辑刚走,你但凡早一步来,都得好好谢谢人家。”

  “呦~这不巧了嘛!不过你放心,我过两天是得去趟他们出版社,保准当面感谢。

  他们这次还真给我们文工团出了不少力,写的文章和报道都不错。”

  陆清这人,油滑得很,就像现在这个点上门,高低得蹭顿饭,倒不是占便宜,就因为林母做饭好吃。

  不过他的下一个举动倒是让林安安很诧异,他居然拿出了三千块钱递给林安安,说是他特地向团里批的,算是《坑洞里的血梅》版权使用费用。

  “这怎么好意思?”

  “嫂子,你就别跟我客气了,这是你应得的。”

  《坑洞里的血梅》现在已经成了文工团的主打原创节目,反响很好,受众也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