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第338章

作者:棠元 标签: 先婚后爱 HE 年代文 轻松 甜宠 女配 穿越重生

  林安安深吸一口气,感觉胸口的闷堵感消失了大半。

  她转身走到桌前,将吃剩的粥碗收拾好,又拿起那份报纸,目光落在“灾后重建”的标题上。

  她打算去唐市好好记录,把这趟军与民的历史性互救用文字写出来。

  她要写多语种版本,传播出去。

  华国人民一条心,千难万难都会过去的!

  楚明舟说明早到,那今晚她得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不仅是为了迎接他,更是为了接下来的任务——无论是跟随郑军长前往唐市慰问,还是参与到后续的翻译与协调工作中,她都需要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

  林安安走到衣架前,取下那件破旧的军装,小心翼翼地叠好。

  虽然背后有口子,但她舍不得扔掉。

  这不仅是她的军装,更是她参与过这场灾难的见证。

  刚把军装放好,房门又被敲响了。

  这次来的是宾馆服务员,她手里端着一个饭盒,“林译员,这是首长特意让厨房炖的冰糖雪梨。”

  “谢谢。”

  林安安接过饭盒,心里一暖。

  不用问也知道,这又是老警卫员的安排。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论是远在唐市的救援者们,还是留在京都待命的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关怀与力量。

  她打开饭盒,清甜的梨香扑面而来。

  舀起一勺送入口中,汁水滑过喉咙,瞬间缓解了喉咙干痒。

  她慢慢吃着,目光落在窗外渐渐西斜的太阳上,忽然觉得,这场灾难虽然沉重,但只要人心不散,只要勇气还在,那么新生的希望,就像这落日熔金的光芒一样,终将洒满每一片曾经被摧毁的土地。

  而她,林安安,有幸成为这场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将和所有心怀大爱的人们一起,等待着唐市从废墟中重新崛起的那一天。

  那一天,一定会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朝阳下闪耀的时刻一样,充满了血与火淬炼后的荣光。

第479章力挽危局

  次日正午。

  光穿透京西宾馆的梧桐叶,在楚明舟的军帽上留下依稀光影。

  他带着参与此次磐石军演的军官们站在了会议室门口。

  “进来。”

  当那道笔挺修长的身形出现时,林安安的视线就没挪开过。

  楚明舟黑了也瘦了,通身看不出丝毫疲惫感,但那双泛着红血丝的双眼,看得林安安心疼不已。

  “报告首长!不负众望,任务已完成!”

  几位军官齐齐敬礼,动作丝毫不差。

  郑军长眼中露出满意,跟身边的几人介绍道:“这就是本次磐石军演的总指挥,也是我们西北军区七四一团团长,楚明舟。”

  他没用军衔介绍楚明舟,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这一刻,楚明舟代表的不单单是一名军官,更是西北军区的荣耀。

  坐在郑军长身边的三人也站了起来,毫无架子地跟几人握手,这是他们对千里驰援的战士们最庄重的致意。

  领头的三位领导可没一个简单的,林安安一直跟在郑军长身后,已经把几人身份都摸清了。

  一位是中央统筹部的一把手,一位是自然资源部的地质灾害总负责人,另一位更了不得,是主席身边的政务秘书。

  “楚团长真是年轻有为,这次唐市大地震多亏了你的果断,挽救了无数群众的生命。”

  “是,楚团长用军演数据预判地震的案例,将被写入地质灾害教材。”

  “不愧是老楚的孙子,真是英雄出少年。”

  听着领导们的夸奖,楚明舟一行人各个身姿笔直,脸上难掩开怀。

  楚明舟出列,“报告领导,这次能及时预警,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西北军区军演小组坚守把控的结果,也是华北军区积极配合,义无反顾执行的结果。”

  领导们视线一一在众人身上扫过,“好!很好!真是辛苦你们了。”

  待众人寒暄几句后,政务秘书起身,拿出一幅卷轴,上面是主席亲笔提写的“力挽危局”四个大字。

  “这是主席亲自为你提的字,以示嘉奖。”

  楚明舟猛地一僵,有些不可置信……

  他接过卷轴时,手都有些抖。

  林安安看见他喉结滚动——这个凡事都不动如山的男人,此刻眼里翻涌的情绪很浓烈。

  见他还不道谢,郑军长笑着提醒道:“知道你小子从不贪功,眼里只有人民与组织的权益,但这是主席亲笔,你得重谢。”

  楚明舟双手举起卷轴,深深一个鞠躬,“谢谢主席嘉奖!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义务,我受之有愧。”

  “你当得起!”政务秘书忙把人扶起,冲他肯定地点点头。

  “都坐吧。”

  “是!”

  众人落座,磐石军演的军官们开始轮流汇报情况。

  楚明舟这人做事向来用心,在每一位军官开口前,他都会介绍其姓名与职位,且此次在磐石军演中所负责的部分。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这位是通讯营参谋长高磊,负责地质数据监测与军演路线传递;这位是特战营连长柯熊峰,仅用了三小时,他就独立完成了唐市撤退安全点的规划……”

  他逐一介绍着身边的军官,目光扫过每个人时,都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与肯定。

  林安安站在郑军长身侧,看着楚明舟挺拔的背影,心里也满是骄傲。

  感觉……他是闪闪发光的。

  等几人一一做完汇报,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掌声。

  中央统筹部的领导放下手中钢笔,感慨道:“真不敢想,军演竟然能成为防震预警的突破口,这次你们用实战证明了,谨慎的钢铁纪律能突破一切桎梏。”

  又有人问:“楚团长,你是怎么想到把军演数据和地质预警结合起来的?”

  楚明舟面色严肃,语气沉稳,让人看不出半点端倪,“这场军演我在年初就有了规划,本意是想熟练远程演习的配合。

  就在半个月前,军演区域出现三次微小的地磁异常波动,我们就接到了提示,但无发现其他异常。又隔了几天,我联系到了华北地震局,那边正好有新成立的小组在研究郯庐断裂带......”

  他把薛然也带了出来,把对方提供的组组重要数据都摊在了众人面前,“种种异常凑在一起,我就留了心。让高参谋调了近十年的地质监测数据,又对比了军演区域的应力分布模型......”

  他的解释简洁明了,却让林安安听得心里发酸。

  只有她最清楚,看似偶然的“提前布防”,背后是无数个细节的串联,只要错一步,都将无法收场。

  楚明舟这是下了场大棋啊!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他究竟付出了多少?

  自然资源部的地质专家忍不住追问:“可地震预测至今都是世界难题,你们怎么敢在没有官方允许的情况下,把军演转为实战部署?”

  “不是敢,是必须。”楚明舟的眼神骤然锐利,“当所有异常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时,作为军人,我们不能等‘万无一失’的命令,而是要在风险中为百姓抢出生机。”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

  “我把军演科目临时改为‘城市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对外宣称是常规演练,实则把三个机械化步兵营部署到了唐市外围的三个地质断裂带附近。

  地震发生当晚,中央的红色预警还没拉响,我……就私自提交了我军文件,让华北军区得以响应,以‘演习疏散’的名义将断裂带周边十公里内的居民进行转移,直到红色警报响起......”

  楚明舟太过坦然,连华北军区都被他忽悠得团团转。

  “你们……转移了足足百分之八十的民众啊!”政务秘书低声重复,眼中也满是后怕。

  这意味着,如果地震没有来临,这年轻的团长……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

  郑军长清了清嗓子,打破寂静:“楚明舟这小子,从小就有股子轴劲儿,认定了要护着老百姓,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说着语气又变得相当严厉,“你这次是误打误撞,算你运气好!但错的就是错的,你擅自下令,一意孤行,该罚还得罚!”

  “是!”

第480章你发烧了?

  几位领导对视一眼,眼底都有着笑意,忙做起了和事佬,说起劝解的话来。

  大伙都是人精,哪个看不懂他的偏袒?

  郑军长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总之一句话:楚明舟有错,但由我亲自来罚,我这边罚过了,上层就千万别再罚了。这小子虽然鲁莽,却是立了大功的,功大于过。

  楚明舟也听得懂郑军长的好意,但他在军事方面特实心眼。低头看了看放在膝上的卷轴,有些不舍,却依旧郑重道:

  “报告首长,我想把这幅字送到华北军区。这次能成功预警,是无数战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荣誉属于所有参与救援的战士和百姓。在我看来,华北军区当居首功!”

  这个回答让几位领导交换了一个赞许的眼神。

  政委秘书笑着摆摆手,“好了,这是主席亲自为你这位英雄小将提的字,用不着你让来让去,好好收着吧。

  主席说了,有血性、有担当、懂变通才是华国好儿郎。古话说得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做得很好。”

  他没说,这幅字可是主席在病榻上写的,是嘉奖,更是认可与鼓励。

  汇报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从兵力部署到物资调度,从地质数据到民生安置,每个细节都被反复讨论。

  林安安作为译员,全程记录着要点,手指在笔记本上飞快地移动。

  会议结束时,烈日已渐渐向西,将会议室染成暖金色。

  送走几位领导后,西北军区的众人才聚到了餐厅里吃饭。

  忙了几天几夜没合眼,出事时个顶个的紧张,铁打的汉子都有些受不了了。

  老警卫员早已让宾馆安排好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