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第274章

作者:棠元 标签: 先婚后爱 HE 年代文 轻松 甜宠 女配 穿越重生

  “把你姐夫要用的对联纸也裁出来,他得写了送人的。”

  “好的,姐。”

  楚明舟把林安安扶到沙发上坐下,又给她倒了杯水,这才转身回屋拿了笔墨出来。

  林子淮这边一裁好纸,他就把纸摊开抚平,开始落笔。

  墨香在屋内渐渐弥漫开来,楚明舟提笔悬腕,浓墨在红纸上晕染出苍劲有力的字迹。

  ‘春洒人间绿柳舒眉歌盛世’

  ‘福临门第红梅昂首报丰年’

  ‘家和年兴’

  随着笔锋游走,一副对联一气呵成。

  林子淮放下裁纸刀,目光落在墨迹未干的对联上,“姐夫的字真漂亮,好像带着锋利的刚劲。

  “子淮,你再裁些正方形的红纸,约莫这么大……”林安安比了比大小,“让你姐夫写些福字,配着对联送给邻居们,也图个喜气。”

  “好嘞。”

  林子淮利落地裁着红纸,每一张都方正如棋盘。

  写了一会儿,楚明舟搁下毛笔稍作休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扫过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雪,落在林安安剪的窗花上,红白相映更添年味。

  “明舟,你记得给隔壁的赵嫂子家写三幅,她跟我说好几次了。赵家三个男人都在边疆,家里全是女人,一个个就盼着自家男人平安归来。”

  楚明舟点点头,重新蘸墨时,笔尖在砚台边缘轻轻刮蹭,发出细微的声响。

  正说着,楚明宇那边已经做好灯笼雏形了,小家伙爱显摆,立马举着给林安安看,“嫂子快看!我马上就做好了,我还想在灯笼上画条龙!”

  “画龙?”

  “姐,七六年是龙年。”林子淮提醒道。

  林安安点点头,觉得这孩子特别有自己的想法,大伙对红灯笼的概念还停留在喜庆上,他都开始搞主题了?

  “小宇,你会画龙吗?”

  楚明宇摇摇头,“我姐姐会呀!”

  “好,随你们折腾,怎么都好。”

  楚明舟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嘴角不自觉上扬。

  暮色渐浓时,正厅里的对联和福字已经堆成了小山。

  “安安呐,开开门。”罗婶子挎着个竹篮子来了,“我家今天炸油糕,这都刚出锅的,还热乎着呢,给你们拿了些。”

  油糕可是油炸食品,做起来费油又费糖,所以也就过年的时候会做。

  “婶子您太客气了,快进屋坐!”林安安赶忙起身相迎,楚明兰也快步上前接过竹篮。

  掀开盖在上面的蓝布,金灿灿的油糕堆叠得整整齐齐,表面还泛着诱人的油光,甜香混着油炸物特有的焦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快尝尝,烫嘴才好吃!”罗婶笑得眼睛弯弯,拉着林安安的手让她坐下再说。

  瞥见堂屋里铺满的对联和福字,不禁竖起大拇指,“瞧瞧这字写的,楚团长这手字真是咱军区独一份的。”

  楚明舟笑着挑了两幅,“这是给婶子家的。”

  “呦~那感情好!”

  “婶子喝茶。”

  罗婶子在林安安身边坐下,捧着热茶感慨道,“没想到今年这年味儿,比往年都浓。前些日子大家伙儿还都蔫头耷脑的,现在看着这些红通通的对联,心里头也跟着敞亮起来了。”

  “是,大伙都很珍惜现在的好生活。”林安安笑着摸了摸隆起的肚子,“就像我,对生活有盼头,就想把每天都过好。”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说得真好。”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

  部队里马上要给军官们分肉了,林安安就想腌点腊肉。

  罗婶子就毫不隐瞒,把自己的手艺一点点教她。

  确定林安安记住了,罗婶子就准备起身告辞。

  这时,楚明宇的灯笼终于做好了,见罗婶子还在,立马举着灯笼过来,“罗婶子你看,这是我做的灯笼!”

  灯笼上,一条用金粉涂画的金龙张牙舞爪,倒是有模有样,虽说线条稚嫩,却透着股灵动劲儿。

  “哎哟!咱们宇哥儿就是厉害!”罗婶笑着接过灯笼仔细端详,“这灯笼做得可真好呐!龙画得也好,龙年啊,咱们国家肯定也能龙腾四海,越来越好!”

  “罗婶子好厉害,还会那么好听的成语。”

  楚明宇听她夸自己,立马也夸了回去,逗得众人都哈哈大笑。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内却暖意融融,欢声笑语伴着墨香、甜香,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前,织就了一幅温馨的人间烟火图。

第393章年前之喜

  经过周玉珍那一遭,楚姑婆今年不来他们这边过,打电话来说等安安生娃的时候她再来照顾她,现在手上事多。

  楚明舟应了好,也没勉强,只托人往北田县带了些年货。

  离除夕只剩十天,家家户户都忙着扫尘、备年货,连空气中弥漫着独属过年特有的气息。

  然而,这份喜庆被一阵急促的通知打破,上次来求购种子的南欧代表团再次到访。

  这次的到访跟上次还不一样,分量更重,是南欧农业部长亲自来了!

  且他态度良好,言辞恳切,并表示愿意开放智能灌溉系统源代码,共享种子基因库,要与华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军区农场众人哗然!

  “这些洋鬼子最是难说话,每次摆着个臭脸,这次怎么态度大变?不会有诈吧?”

  “不,我觉得是他们那的天灾原因,若不能赶在开春前敲定种子合作,会直接影响南欧三国的春耕计划。”

  “怪不得,我们7125和702小麦那可是最优良的粮种,多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大丰收。”

  “瞧着吧。”

  林安安这边也第一时间收到了通知,让她立马准备好,前往军区农场的会议室。

  林安安不敢耽搁,立马换好军装,披上大衣就去了。

  她本就消瘦,肚子藏在大衣下倒是不明显。

  推开军区农场的会议室门,林安安被屋内骤然升温的空气裹挟。

  会议桌前,南欧农业部长正俯身细看桌上摊开的种子样本,亚麻色卷发在灯光下泛着光,笔挺的深灰色西装与中方人员的棉衣棉帽、军装军帽形成强烈对比。

  他身旁的翻译小声提醒众人,这位部长刚下飞机就直奔西北军区了,连半刻都没休息,非常有诚意。

  郑军长朝林安安点点头,两人在上次的位置落座。

  “郑军长,很高兴见到你。”南欧农业部长抬头时,镜片后的蓝眼睛闪过一丝打量。

  郑军长坐姿笔挺,上位者的威严伴着久经沙场的气魄,那不是一般人压得住的,“有话直说。”

  南欧农业部长顿了顿,脸上扬起更真挚的笑容,“上次谈判导致我们双方产生误会,我是亲自前来道歉的,希望贵方能原谅。”

  林安安看了他一眼,精准翻译出每一个字。

  听到洋鬼子说那么客气的话,众人也是愣了愣。

  “我们对贵国的小麦品种进行了深入了解,结果十分令人震惊!7125号小麦居然在盐碱地的抗逆性……超出预期57%!

  面对那么优秀的粮种,我们愿意拿出足够的诚意!同意开放智能灌溉系统源代码,共享种子基因库。

  只希望换取7125和702小麦的可留种权限。这对我们至关重要!

  当然,我很佩服华国人的种植理念,种粮食就是为了人民,为了让大家吃饱饭,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一大堆话出来,中心思想就一个,要买小麦活种,其余都是客套话。

  郑军长端起搪瓷缸,抿了口浓茶,喉结在军衣领口处上下滚动:“告诉他,想买,就按正常程序购买。至于可留种的种子,我们不卖!”

  林安安话落,会议室空气骤然凝固,南欧代表团的翻译僵在原地。

  “不卖?”南欧农业部长的笑容出现裂痕,“郑军长,这不符合国际合作惯例。贵国难道不想用技术换市场?”

  郑军长重重放下搪瓷杯,表情无比严肃,“你们卖给华国的种子,哪次不是‘一次性’的?播下去收成后,再留种就会退化。现在想拿走我们的活种?做梦!”

  南欧农业部长的脸色涨成猪肝色,“你们提的要求我们答应了,现在……是又要违约吗?你们到底懂不懂商业规则!”

  “规则?”郑军长冷笑,伸手扯出抽屉里的档案袋摔在桌上,泛黄的文件上印着歪歪扭扭的“不可留种”外文标注,“一九六五年起,你们用三倍高价卖给我们的‘高产麦种’,第二年全部绝收!这些‘规则’可让我们吃够了苦头!”

  林安安翻译时,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南欧农业部长额角青筋暴起,还在强撑:“时代不同了,这次我们……”

  “不必说了。华国的粮食安全,绝不交给外人!想交易你就按正常程序采购,我们不乱涨价,就是仁至义尽了。要是还想争论,就赶紧滚蛋。”

  会议室陷入死寂,唯有暖气管道发出轻微的嗡鸣。

  南欧代表团的众人纷纷开口,全被林安安挡了回去。

  中方态度很坚决!

  南欧农业部长最终瘫坐在椅子里,扯松了领带,“你们……”

  林安安也清楚是怎么回事了,目前南欧地区到处受灾,全球能种植的麦种可能只有7125和702,中方能不在这时候涨价卖,真已是仁慈。

  他们要么饿死,要么买种子,没第三条路可选。

  南欧农业部长突然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份加急电报,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林女士,请告诉郑军长,南欧的小麦田正在成片枯死,三个月内若没有新种子……”他喉结剧烈滚动,“将有千万人面临饥荒。”

  倒是个聪明人,开始打感情牌了。

  南欧农业部长的确也是这么想的,华国人同情心强,稍微服服软,低低头,应该还是能争取的。

  林安安翻译完,视线朝周围看了一圈,确实有好些人眸底都挂上了担忧。

  善良,是华国人的本质。

  郑军长沉吟了片刻,“当年咱们兰县闹盐碱,老百姓啃观音土都没低头。今天,南欧的难题,也该由他们自己想办法。”

  南欧农业部长眸底闪过不可思议,“你们这是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