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棠元
楚明宇欢呼雀跃道:“真的吗?大剧院吗?太好了!”
楚明兰在一旁眼睛也亮晶晶的,问道:“嫂子,子淮哥也会上台表演吗?”
林安安笑着点头,“当然啦,他可是名列前茅的演奏员,还是歌曲原创者呢!到时候你们可得使劲给他捧场,给他加油助威。”
楚明兰和楚明宇连连点头,兴奋得小脸通红。
林母看着两个孩子,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明天婶婶去扯点布,给你们一人做套新衣服,到时候都穿得漂漂亮亮的去。”
林安安应和道:“对,我们都提前准备着。对了,我明天得去趟映源出版社,还要邀请一位朋友,他这人见识广,说不定能给子淮的发展带来些新契机。”
“行,我做饭去了。”
“好嘞~”
林母带着楚明兰进了厨房。
楚明宇急匆匆跑隔壁找福哥儿去了,又要跟人家分享中秋节怎么玩了。
林安安则转身回了屋。
把自己两本新书的稿子都收拾好,仔细地装到文件袋里。
这两本书和上两本不同,是她独立完成的,并不是原主的手稿,且倾注了她不少心血。
一本以女性为主题的,写实、悲惨、破茧、勇敢,是本从多方位呼吁女性的书籍。
另一本更是有着非凡意义,写的是那群无声英雄,一腔热血、为国奋战、身残志坚。林安安要把默默无闻的他们,带入众人的视线。
对目前市场来说,这两个题材都很新,且很有代表性。
林安安轻轻抚摸着文件袋,眼中满是期许。
她深知在这个信息相对匮乏、文化创作氛围尚在培育的时期,好的作品犹如点点火种,能瞬间点亮人们的心。
次日清晨,林安安早早起身,简单收拾一番后,带着稿子,领着楚明兰就出门了。
去映源出版社正好会路过宇航实验中心,她顺道就把楚明兰送学校去。
一路上,隔着车窗看着街边逐渐热闹起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来到映源出版社,林安安径直走向刘编辑的办公室。
刘编辑正在审阅稿件,见她进来,连忙起身相迎,“林老师,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林安安也不废话,笑着坐下,将文件袋递过去,“刘编辑,这是我新写的两本书稿,你给把把关。另外,我想结算一下稿费,你看方便吗?”
刘编辑“哎呦~”了一声,忙接过稿子,“方便得很,我这边早给您算好了,您稍等,稍等啊!”
见他脚步匆匆往外走,没一会就喊来两个人,几乎是半刻不耽误。
林安安看着刘编辑这风风火火的模样,心中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又满是感激。
她知道,能碰上刘编辑这么上心的编辑,也实属算幸运。
不多时,刘编辑喊来的人立马开始审稿。
粗略的初审,不算繁琐,但也需要些时间。
刘编辑则亲自带着林安安去结算上两本书的稿费。
一万七千八百元整!
林安安心里要激动疯了,面上却是不显。
出版社没那么多现金,刘编辑又亲自带着林安安随同财务去了银行。
等金额入了账,林安安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好差不多了,真是满血复活。
“刘编辑,费心了,金额没错。”
第312章有价值的人
刘编辑摆了摆手,“我能费什么心啊,这都是您应得的,您这书卖得好,不少读者都反馈说写得深刻,有启发。对了,这两本新书稿,您赶紧给我讲讲,我这心里头跟猫抓似的,好奇得很。”
两人往回走,林安安就轻声说了说内容。
“一本是以女性为主题创作的。当下社会,女性的力量正在慢慢觉醒,但仍有许多束缚,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号角,让更多女性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勇敢地去追求生活,打破那些无形的枷锁......
另一本呢,是为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不为人知的革命英雄发声,他们可能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但他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铭记,这本书就是想把他们的故事展现出来,让大众看到,其实我们的美好生活,一直都有人在负重前行......”
刘编辑听得不住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林老师,您这选题太有意义了,当下就需要这样有深度、能引人思考的作品。
对了,最近那妇女拐卖案闹得特别厉害,趁着这个风口,先把你这本《枷锁》推上来,肯定能大卖!我这就抓紧时间安排审读,一定尽快给您反馈。”
瞧瞧,所以说人家是大编辑呢,这敏锐度多好。
“那就太感谢了。对了,我还有件事跟你说,西北战区陆军前卫文工团在八月十五,会进行首场义演,规模挺大的,就在天河大剧院。我这边正好还有内场前排的位置,给你留了三个,有时间的话带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看看。”
刘编辑明显一愣,“这……”
说不感动是假的,可这话刘编辑不敢应啊!
内场前排,那可都是大人物坐的位置,他一个编辑,何德何能……
林安安看出了刘编辑的犹豫,笑着解释道:“刘编辑,你别多想,这场义演是全民性质的,目的就是为豫省受灾群众筹款、打气,本就是希望各界人士都能参与其中,感受那份温暖与力量。
您平时接触文化艺术领域多,眼光独到,我弟弟这次也上台,他原创了一首叫《曙光在前》,特别有感染力,我想着你去了,说不定有独特见解,能给年轻人一些指点,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刘编辑当然听得懂暗示,“有什么指不指点的,这都是小事。只是这内场前排的位置太贵重,我实在受之有愧啊!”
“好了,别客气了,都是自己人。这场义演对文工团,对受灾群众意义重大,大家都付出了太多心血,我们就是去凑个热闹而已。”
刘编辑神色变得郑重起来,“林老师,谢谢,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你们一家子还真是多才多艺啊!”
“都是个人爱好而已,没那么夸张。”
“您这两本书稿我也会抓紧处理,争取让它们早日问世,发挥更大的价值。”
两人聊着,回到了映源出版社。
一到刘编辑办公室,林安安居然见到了映源出版社的总编辑。
“谢总编,您怎么来了。”
刘编辑跟林安安对视一眼,立马给两人做了介绍。
映源出版社的总编辑叫谢强北,三十出头的年纪,人有些清瘦,看着文质彬彬的。
“林老师。”
“谢总编好。”
其实作为作者,林安安真算是新人,入行时间还很短。不过她出两本书,就爆了两本书,且销售量还在剧增。
听说林安安又来投稿了,谢总编忙赶了过来,亲自翻了翻新书的初稿。
只一眼,他就被内容吸引住了。
题材新颖,文笔有力,写法干脆利落,几乎页页都是重点。
谢总编忍不住赞叹道:“林老师,您这书稿质量真是过硬啊!当下图书市场,像这样既有深度又独具风格的作品可不多见。”
说着,他又仔细翻阅了几页,眼中的欣赏之意愈发浓烈。
林安安谦逊地笑了笑,“谢总编过奖了,我只是把自己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写了下来,希望能引起读者的一些共鸣吧。”
谢总编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林老师,您这两本书稿,一本聚焦女性意识,一本礼赞幕后英雄,选题切入点精准且极具时代意义。
如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风口浪尖,人们渴望从书籍中汲取力量、寻找方向,我相信这两本书一旦出版,定会引发广泛关注。”
刘编辑在一旁附和道:“谢总编说得没错,我刚跟林老师探讨过,趁着近期妇女拐卖案引发社会热议,先推出这本《枷锁》,说不定能掀起一阵热潮。”
谢总编目光炯炯地看向林安安,“林老师,我们出版社非常重视您的作品,一定倾尽全力做好编辑、推广等各项工作,让它们大放异彩。您后续创作过程中有任何需求,随时跟我们沟通。”
林安安心中满是感激,“太感谢您了,谢总编,能得到出版社如此支持,我很感动。”
几人又围绕书稿的细节、后续推广思路深入交流了一番,谢总编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让林安安受益匪浅。
李露是在谢总编走后过来的,她能提前开始设计林安安的新书封面,那都是出版社默许了的。
这会林安安新书都还没正式拍板,她的封面设计倒是先拿来了。
“安安姐。”
“露露来啦?”
“上次您吩咐我画的封面都好了。”
李露拿出的设计稿依旧精细,林安安看得有些挪不开眼睛。
经过专业指导后,的确不一样哈!
《枷锁》封面设计整体色调偏暗,以深灰色和黑色为主调,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暗示着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束缚。
封面中央是一位女性的背影,她的身姿微微弯曲,仿佛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女性的身体被一些无形的线条缠绕,这些线条如同枷锁一般,紧紧地束缚着她的四肢和身躯。象征着限制女性发展的传统观念、社会压力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困境。
在背影的上方,有一束微弱的光芒从黑暗中透射下来,照亮了她的头部和肩膀。光芒的颜色是柔和的暖色调,寓意着女性内心的觉醒之光和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光芒的形状呈现出不规则的线条,仿佛是从重重束缚中挣扎而出,给人一种希望和力量的感觉。
封面的左上角用白色的字体写着书名“枷锁”,字体刚劲有力,笔画粗壮,给人一种坚定、抗争的感觉。字体的设计风格与封面的整体氛围相呼应,突出了书籍主题的严肃性和深刻性。
封面的背景中隐约可以看到一些模糊的图案,像是一些破碎的镜子碎片,象征着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破碎的梦想。
也预示着破茧重生!
这些图案若隐若现,增加了封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第313章成长
与《枷锁》不同,《脊骨》的封面整体色调较为明亮,以深蓝色和白色为主,象征着深沉的奉献精神和纯洁的英雄品质。
封面中央是一组英雄人物的剪影,他们的身姿挺拔,脊梁笔直,却……又残破不堪,既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强大的力量感,又夹杂着不可磨灭的惨痛付出。
这些剪影的动作各不相同,有的手持武器,有的张开双臂,仿佛在守护着什么。寓意着英雄们为了守护美好而做出的努力和牺牲。
在人物剪影的上方,有一道白色的光芒横跨整个封面,光芒如同脊梁一般,贯穿始终,象征着英雄们的重要性,他们就如同脊梁一样,支撑着社会和人民。
书名“脊骨”用金色的字体写在封面的正中央,字体庄重、大气,给人一种崇敬之感。金色象征着荣耀和珍贵,突出了英雄们的奉献和价值。
上一篇:主母心声被偷听?照样反杀极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