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心声被偷听?照样反杀极品! 第319章

作者:大脸怪的大口袋 标签: 穿越重生

  围观的路人凑近一看,顿时鬼哭狼嚎,四散而逃。

  原来那根本不是什么引魂灯,而是一颗人头。

  怎么会有人在门上挂这种东西?

  永安公主跑下台阶捡起人头,蹦蹦跳跳地回到方众妙身边,把人头高高举起,献宝一般往前递送。

  方众妙却不接人头,只是看着李才人,吩咐道:“你的慈母之心呢?不是说为了永安什么都愿意做吗?快过来拿引魂灯。”

  李才人已经吓得魂飞魄散,哭哭啼啼地喊叫:“你骗人!那根本不是引魂灯!”

  方众妙伸出一指,隔空点在人头眉心。

  人头腥臭不堪的嘴巴缓缓张口,吐出一根极粗的灯芯,上下两排黄浊的牙齿雕刻着一个个神秘符文,用朱砂点染成赤红的颜色。

  这还真是一盏引魂灯,外型极为恐怖,但一看就是绝品法器。

  李才人瞳孔骤缩,心生骇然。

  她终于意识到,国师举办的法事绝不是自己在白马庵里看见的那些骗人的把戏。国师举办的法事绝对能把永安的魂魄从万里之外的草原,顺着浓雾四起的阴间路,平平安安地引渡回来。

  国师说这盏引魂灯需要愿力才能点燃,也绝非唬人的话。

  自己有那个愿力吗?自己果真是个爱女如命的母亲,日日夜夜盼着女儿回来吗?

  不,自己并没有那样的愿力,一丝一毫都没有。李才人瘫坐在地上,恍恍惚惚地摇头。

  国师让她做的事原来这么难!

  刚才被吓跑的路人现在又慢慢聚拢过来。看见人头灯笼的神异之处,他们自然对晚上的招魂法事充满期待。

  “快挂,快点!”有人兴奋难耐地催促。

  于是更多人附和:“快挂快挂!用愿力点燃它!”

  李才人已是骑虎难下。她明知道自己点不燃这引魂灯,却说不出口。她只能爬起来,咬着牙从永安手里接过人头。

  恐惧不断折磨着她,她捧着人头哭到颤抖,两条酸软的腿却还要往梯子上面爬。爬到最高处的时候,她忽然听见下方传来国师淡淡的声音。

  “忘了说,若是你没有愿力,灯笼一样可以点燃,不过用的却是你的寿命。”

  李才人呆住。

  方众妙又道,“用愿力点燃的火焰是正常的红色,用寿命点燃的火焰是青色。你说过,为了治好永安,你死也甘愿。眼下我只用去你十年寿命,想来你是乐意的吧?”

  “十,十年寿命?”李才人呆愣愣地重复,手臂一晃,竟是阴差阳错地把引魂灯挂在了钩子上。

  龙图抛出火把,命令道:“接着。”

  李才人下意识地伸手接住。

  方众妙吩咐道:“点灯。”

  李才人终于反应过来,哪里还肯点灯?别说用她十年寿命去唤回永安的魂魄,哪怕只是两年她也不愿。

  她立刻就想丢掉手中的火把,哪料龙图扔上来的时候,火焰的高度正好碰到灯芯。

  方众妙那边刚吩咐完,这边的人头灯笼已经点燃。青色火苗猛地蹿升,像是一条魂魄扭曲晃动,有着隐约的人形。

  围观的路人顿时发出巨大的喧哗。

  他们没想到李才人竟然真的没有愿力,火焰是青色的。

  说好的慈母之心呢?盼着女儿的魂魄快些回来,念着女儿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是什么很难的事吗?她竟是一丝舐犊之情都没有,她还配当什么母亲?

  现在好了,没有愿力,引魂灯只能烧她的寿命。真是报应!

  路人们正觉快意,却见李才人发了疯地拍打灯芯,试图熄灭灯笼。那可是治好她女儿唯一的希望,她竟不管不顾,只想着自己。

  这算什么母亲?

  路人们哪里还记得自己先前说过的话。世上无不是的父母?不,他们现在就见到了一个一无是处的母亲!

  李才人如此冷血自私,叫她跟着永安公主一块儿住,只怕永安公主会被她敲骨吸髓,压榨至死!

  路人们指着李才人愤恨不平地唾骂起来。

  李才人根本不在意旁人怎么看自己。那青色火苗拍不灭,她就直接去拔。拔也拔不掉,她竟全然忘却了恐惧,把灯芯卷成一团,塞进人头口中。

  她甚至把自己的整个拳头也塞进去,只为了把灯芯推入喉咙深处。她的办法奏效了。一股黑烟冒出,青色火苗熄灭。

  李才人连忙取出自己的拳头,飞快滑下梯子,拔腿狂奔。只是几个眨眼,她就跑得没了影儿。

  路人们遥望她远去的方向,指指点点,唏嘘不已。

  一个妇人抱着自家孩子,对着地上啐了一口,狠狠唾骂道:“不配为人的玩意儿!跑了就别回来!往后你若是再来纠缠永安公主,我定要拿棍子打你!”

  她将心比心,只觉得李才人的行为是那样的匪夷所思。若是自己儿子得了疯病,别说十年寿命,就是直接把她剩下的寿命全拿去,她也绝无二话。

  永安公主呆呆地望着人头灯笼,表情说不出的荒寂。疯了好,疯了就不会感到痛苦。她的心彻彻底底变成一个空洞。

  就在这时,她看见国师慢慢爬上梯子,把手伸进人头的喉咙里,取出灯芯,用火把点燃。

  橘红色的火焰照耀下来,像冬日的太阳一般温暖。这就是国师的愿力吗?她不是母亲,却似母亲一般爱着自己。

  永安公主眨了眨空洞的双眸,心里慢慢涌上滚烫的热意。

  

第425章 陆云隐的目的

  方众妙站在梯子上,朝下方的龙图伸出手:“老爷子,再给我一个引魂灯。”

  龙图把人头递上去,看看越来越多的围观民众,故意提高音量问道:“国师大人,这法器一看就很不凡,只怕这四颗人头大有来历吧?”

  听见这话,民众们的耳朵纷纷竖起,竭力探听着这种他们平日里绝对探听不到的隐秘。

  方众妙答道:“这四盏引魂灯用的分别是蛮族将军乌尔图,蛮族巫师巴奇朗,蛮族公主萨日娜,以及蛮族一字并肩王巴彦的人头。”

  底下的民众如何不认识这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刹那安静过后,所有人都爆发出极致惊骇的高呼。

  乌尔图每到一处就屠城一座,杀人从不手软。巴彦最爱把大周妇孺晒成肉干用作军粮,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二人在大周百姓的心目中是两只修罗恶鬼。他们的名声既能止小儿夜啼,也能把大人吓得屁滚尿流。

  早就听说国师斩获了乌尔图和巴彦的人头,将蛮军杀了个片甲不留,然而道听途说终究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府门前是连成一片的抽气声,是一束束投射而来的恐惧目光,是忽然被激发的巨大仇恨和快意。

  有人挤上前高喊:“让我看看乌尔图和巴彦究竟长什么样子!”

  有人捂着胸口惊呼:“好家伙,果然青面獠牙,恐怖得很!”

  其余人议论纷纷:“国师竟用人魔的头颅做法器,真是通天手段!”

  “这府邸怕是比鬼王域还要阴森,孤魂野鬼根本不敢靠近。”

  “草原在万里之外,离得太远,路上魑魅魍魉数不胜数。用这四个人魔当鬼使才能把公主的魂魄平安带回来。”

  “难怪这引魂灯要用人头来做,只怕乌尔图和巴彦的魂魄也被拘在里面。”

  “国师法力无边!”

  民众们越是猜想,神情就越是恐惧。渐渐的,喧闹的街道竟陷入诡异的安静。

  方众妙挂好并点燃另外三盏灯笼。四簇橘红的火苗宛若彼岸河畔盛开的红莲,带着冰冷的鬼气,却又炽热光明。

  永安公主仰着头,看得痴迷。但她的目光却略去了那四簇飘摇火苗,凝在国师比红莲更为美丽的脸庞上。

  这才是她眼中的光明。

  方众妙慢慢爬下梯子,轻轻扫去永安公主肩头的秽物。同样的举动陆云隐也做过,那时的永安只觉得恶心欲吐,现在却鼻尖酸楚,只想抱住这人大哭一场。

  方众妙微微叹息,低不可闻地说道:“疯子只会嬉笑怒骂,不会软弱哭泣。”

  永安公主快要涌出眼眶的泪水瞬间凝固,只是刹那,她便仰起头看向四盏人头灯笼,拍着小手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她在灯笼的光照下手舞足蹈,投射出自己凌乱的影子。

  这诡异的一幕让聚拢在此处看热闹的民众更觉寒凉彻骨。他们慢慢后退,惊恐不安地躲避着照耀下来的红色灯火。

  说不定这些看似温暖实则森冷的光也能摄走他们的魂魄。

  这样一想,众人更是心中惶惶,纷纷转身欲走。

  方众妙用帕子缓慢擦拭着自己的双手,威严肃穆地开口:“给永安公主跪下磕一个头再走。”

  跪下磕头?众人全都愣住,这才想起之前国师所说“跪的太早”那句话。

  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给皇帝磕头,给朝廷大员磕头,给天潢贵胄磕头,这些都是规矩礼仪,不可废弃。但给永安公主磕头……

  众人齐齐看向又跳又叫,蓬头垢面,脏臭不堪的疯女人,膝盖怎么都弯不下去。

  方众妙眸子低垂,语气淡淡地说道:“怎么?你们不愿?觉得永安不配?”

  她抬眸,语气转为冰冷,“当年巴彦的百万大军已在长江对岸集结,随时准备屠灭南境。永安是第一位和亲草原的公主。她带着价值数百万的嫁妆,怀着必死的觉悟,毅然决然辞别故土。”

  方众妙扫了民众一眼,提高音量说道,“这人间炼狱,她替你们跳了下去。这生不如死的苦难,她替你们承受。”

  她伸出手,指着一名妇人说道:“三年前,是永安让你的女儿免于被蛮军抓去凌辱。”

  方众妙指着一名男子:“三年前,是永安让你的儿子免于成为蛮军的口粮。”

  方众妙环视一圈,冷冷开口:“三年前,是永安让你们每一个人免于被战火杀死。摸摸你们尚未被蛮军砍掉的脑袋,问问你们还能跳动的良心,然后告诉我,你们这一跪,永安到底受不受得起?”

  她扔掉手帕,眸光冷厉地环视着众人。

  一个妇人抱紧怀里的幼童,扑通一声跪下。站在她身边的黝黑汉子红着眼眶跪下。于是所有人便都跪了下去,一磕头、二磕头、三磕头。

  方众妙这才缓和了面色,慢慢说道:“皇族掏空国库,送出一位又一位公主,为的是换取短暂的和平。我捐出家产,召集大军,讨伐蛮夷,为的是换取长久的和平。”

  “即使再痛恨权贵,你们也不能否认,你们的的确确被他们保护着。”

  “你们如今还能平平安安地活着是因为背后有无数个像永安这样的人做出牺牲。”

  “此处若是大长公主府,你们还敢这样围观诽谤吗?你们对永安不敬,无非是看不起她这个疯子。”

  “然而正是她这个疯子,救下了你们所有人。”

  “往后路过此处,怀着龌龊之心想要议论永安的过往,寻找一些病态快慰的时候,别忘了这四盏人头灯笼在看着你们。它们会记下你们造的口业。”

  “行了,都起来吧。”

  众人早已磕完三个响头,却都不敢起身。直到国师训诫完毕,他们才抬起一张张羞愧臊红的脸,闷闷地应声,畏畏缩缩地离去。

  可以想见,往后若是再有人路过永安公主府,必是头也不敢抬,眼也不敢看,心思一片澄明肃穆。

  只是片刻功夫,闹哄哄乱糟糟的府门就已干干净净,清清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