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消息自然也传到外面。
在各方都想要神童的时候。
外面的羡慕已经不绝于耳。
一个是本地县令,一个是州学夫子,还有个文家书院的人。
全都抢着要纪霆。
其他人千难万难才能得到的机会,在他手中,怎么那么轻松啊。
纪家几个小的站在县学外面,都有无数其他家长辈来搭话。
前段时间,就算是纪家长辈在这,大家都没这么热情,现在对小辈们却十分殷切。
宜孟县,就是这么注重学问,就是这么看重大家天赋的地方。
人人都知道,从今日之后,纪家的处境会好很多。
至少在纪霆科举之前,不会有人再敢故意刁难。
纪家几个小辈在大哥哥纪海二姐姐纪云带领下,客气回礼,又让人高看一眼。
可自己人都知道,他们几个能这么淡然,都因为霆哥儿的好文章。
等纪霆走出来的时候,却并未直接离开,笑着往后看了看,这才对家人道:“走吧,先回去。”
回去?
那你的想法是?
纪家人跟文夫子都有点好奇。
不过他们也算知道纪霆的性格,并未过多追问。
有什么事,回家再说。
而纪霆的答案是,纪家家学。
“我哪也不去,考上秀才之前,只在纪家家学读书。”
听着这个答案,文夫子既意外也不意外,他似乎明白什么,本来急躁的心,反而逐渐沉静下来。
他怎么跟着起哄。
读书读到一半,换其他地方,并不算什么好事。
而且州学的情况复杂,也不算什么好选择。
文家那边又只要秀才,如今讲了也是白费口舌。
所以在诸多选项里,看似都是好走的路。
实际上看着花团锦簇而已。
没有一条路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
唯有纪霆说的。
纪家家学。
他家风气本就正,读书氛围也好。
再加上他自己一直说,他要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故而不会换地方。
这些话,很多大人长辈都忘了。
唯独他牢牢记在心里。
纪海他们目瞪口呆。
他们都被方才的吹捧迷了眼,都觉得纪霆肯定会走。
现在沉下心来看,身处吹捧中央他本人,却不受任何诱惑引导,坚持自己的路。
他们与之相比。
自愧不如。
文夫子又有点奇怪:“那你为何要表现得像要去州学?”
文夫子实际上知道答案,就是再问一遍。
纪霆笑:“争取机会。”
他说过了,这件事有更好的解法。
虽然他不会去州学。
但并不妨碍,用这件事做做文章。
他们正说着,外面传话小厮讲,家里来客了。
家里的二姑父来了。
纪霆二姑夫正是栋表弟的父亲。
前几天考试前,就是他意外得知了县令的想法,赶紧让自己儿子去跟纪家人说。
这次也正好做了衙门跟纪家的中间人。
既然跟衙门能扯上关系,自然是官府的人。
二姑夫是本地的一个千户,就在郊外指挥营做事。
他因是本地人,经常来往县衙,故而消息灵通些。
二姑夫性格直爽,也不拐棱抹角,直接说了县令跟教谕的想法。
自然是不想让纪霆去州学。
不过他只是转达,并不做判断。
而且在二姑夫看来,能去州学,自然还是要去的。
在他看来纪家大概会直接拒绝,定然要去州城上学。
谁家娘子的娘家人却没有第一时间反对,反而看了看中间的纪霆。
纪霆先对二姑夫行礼,然后道:“若我留下,可有什么好处。”
性格直爽的二姑夫都愣住了。
这小子,说话这么直白吗。
纪霆看了一圈人,直接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我肯定不藏着掖着啊。”
作为武将的二姑夫笑了,心想,这小子虽有纨绔的名头,可脾气确实对胃口。
纪霆表现得想去州学,问的就是这件事。
抓住一切机会,为纪家争取好处。
“县令这人看重政绩,只要你能留下,以后纪家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二姑夫干脆也直白道,“不过你要想好,拒绝州学,肯定有更大的麻烦。”
毕竟纪家情况特殊。
能额外准许入学,已经是州学那边多番考虑过的。
纪家要是拒绝了,颇有些不识好歹的意思。
肯定会得罪人的。
这个问题刚提出来,纪霆便笑:“二姑夫,我可我有个外号的。”
什么外号?
京城纨绔啊!
大家下意识想到。
纪风震惊,他明白三哥哥要做什么。
“我今年才十三,就说我吃不得苦,必须住的好吃的好,一想到去州学住大通铺,我就浑身不自在!”
这。
这合理吗!
好像又挺对的。
一个纨绔子弟,不愿意离开家。
还有比
这更朴实的理由吗?
那样的话,州学只会又好气又好笑,倒不会就觉得纪家不识抬举。
只要纪家长辈让他去,而纪霆本人死活不去即可。
至于名声?
名声这东西,对古代的男子来说,并不算什么。
毕竟大家对他们多有宽忍。
做得再错,也有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
纪霆认为,用这件事,换来纪家的平安顺遂才是真的。
明白纪霆所想的纪家人,以及纪家的二姑夫,眼神带了不可置信。
换句话说。
他要用一部分名声,来换纪家在宜孟县的地位。
毕竟他留下来,县令肯定是满意的。
纪家众人的日子,会很好过。
毕竟县令的性格,大家心里都有数,是扒高踩低了些,可又很看重这些东西。
纪霆,家里的霆哥儿,是这么想的?!
纪海一时间无比愧疚。
大房为家里做了这么多,他之前竟然还,还觉得大房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