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让纪霆来说,哪有那么难。
这话翻一下,大概是在说,不要跑题!!!
要看清楚题目?!
如果再加一句:“时文之意根于题。”
反正一句话,便是题目跟文章一样重要,做题之前,一定要审题!
知道考官要的到底是什么。
就这一点,便拦住了很多人。
都说“文以载道”,意思是文章承载了作者的想法。
那题目,便是承载考官的想法。
能分析出其中的意思,便是第一要紧的。
知道题目的重要性之后,还要知道题目的来历。
八股题目,皆出自四书五经,这九本书作为儒家经典,就是一颗大树的树干。
之前有段时间,科举考官总喜欢出些偏题,怪题。
最近被扭转过来,说是考题必须明白正大,意思就是,一段话不能只截取上半段,不管下半段。
而且不能曲解其中的意思来出题。
算是出题的一大误。
再往下看,很多学生或许会看的头晕脑胀。
也就是纪霆了,只觉得这些话很有意思。
有个说法是,学生们都喜欢打游戏,毕竟游戏赢的时候,能带来快乐。
但学霸喜欢做题,因为他们很快就能做出来,这也是赢,同样能带来快乐。
纪霆显然就是这种学霸。
纪霆闭上眼,把最近学到的知识全都梳理一遍,终于可以落笔了。
说起落笔。
纪霆跟着纪伯章练字时候,每日从不间断,如今的字已经有了长进。
只说这份毅力,便也是天赋之一了。
不过落笔之前,又扫了一眼八股题目。
八股题目分为大题跟小题。
每一种题目下,还有不同的分类的。
其中的大题,又能分为单句题,数字题,一节题,数节题,全章题等等。
大题的特点是,不能扭曲题目,不能断章取义。
一般用于乡试跟会试。
而更加晦涩难懂,故意模糊题意的小题,则多用在童试。
所以纪霆现在要练习的,便是这些小题。
让许多读书人说,小题其实比大题难写。
因为小题可写的范围极少,而且容易瞻前顾后。
用文夫子的话说:“小题的答题范围很小,非常看考官的判定。”
“大题所拘泥的范围较大,无论怎么回答,只要切题即可。”
纪霆自己消化一下。
这或许就是,一个题有较为标准的答案,所以不能不错。
而另一个题没有标准答案,反而有发挥空间,更容易出彩?
这么想好像也没问题吧。
不管怎么样。
限制更大的小题,是必须要做的。
纪霆深吸口气,从文夫子给的题目里面,随意抽出一张。
只见上面的赫然写着,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这是出自论语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意思是,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谁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这句话也是对厚古薄今之人,最好的反驳。
纪霆抽到这个题,还是松口气的。
文夫子给他出的小题也没有那么刁钻。
但之前也说了,做小题,必须严格把握主旨,不能有过多自己的想法。
所以第一时间,就要圣人的原话,再结合上下文全都说出来。
此为《论语子罕篇》,全篇从各个方面,记载孔子的德行。
最关键的是,说了一个人如何在变化的世界里生活,以及如何适应客观规律,如何正常为一个更好的人。
关于这一篇,各位学者的释义五花八门。
好在童试所考的,不会太过发散,考生只要写出最基础的意思就好。
既然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也知道这一章节的大概意思。
那这个题目的落脚,在于辩一辩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再结合整整一章的大概意思。
就可以从后生与前辈,来说一下客观规律。
既然这两者开始比较,总要有个先后,可这个先后又是如何来呢。
纪霆找到审题过后,找到这句话的主旨,开始写自己第一篇四书解义。
而且是有格式的解义。
跟其他人不一样,纪霆并未觉得固定的格式是为难人。
反而觉得,遵循这样的规律,更像是完形填空。
哪一部分该写什么,实在是太简单了。
不过是把大家总结出的道理,好好填上去即可。
什么?
文辞优美?
他才十三岁!
暂时不需要!
再说了,搞那么华丽的词藻干什么。
既然是辩经,那就好好辩。
而且这一题,纪霆是有自己所想的。
年轻人足以敬畏,因为不知道他们以后会如何。
这也正是他想对弟弟妹妹们说的。
纪霆知道自己学习的天赋,并未一味的与其他人比较。
更不会拿自己的这份才气盛气凌人。
他只是想说,大家都还年轻,谁知道以后会如何呢。
再说了,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这句原本出自道德经的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而且谁又知道,他以后一定会成呢。
他要是也这样想,只看着那些十二岁就考上秀才的,那更不要活了。
用圣人的话来自谦,自洽,是最合适的。
纪霆并非凭空有这般想法,而是在上
辈子日以继日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到的。
一篇小题写完。
纪霆似乎把上辈子很多东西都抛到脑后了。
比如每学期必然会缺席的家长会,比如成绩好的时候,同样被漠视。
以及家里空空荡荡的,说话都有回音。
他也问过为什么,答案就是,往前就好。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走到另一个世界了吧!
反正是走了?!
纪霆自己都有点想笑,把这篇文章顺势结尾。
怪不得都说,小题写完,可以对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概括性都有提升。
看来确实如此啊。
反正他是写完了!
纪霆又看了一遍,也不知道改如何修改,只好等着明日交给夫子再说。
纪霆的文章写完。
殊不知二房三房都发生不小的事。
小四纪阳的游记到底是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