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那文夫子能教出那么多学生,又是出身教育世家,跟学生关系也好,肯定不错。
再有榜眼挂名,算是里子面子都有。
可纪家的气氛却变得截然不同。
若说大房刚回来时,跟二房三房关系一般,毕竟不算熟悉。
经历了私塾大比,三个孩子齐心协力读书,家长们分工合作。
各房之间的关系明显好了些。
就算大伯去家学教书,教得鸡飞狗跳的,各房也是笑呵呵。
三房还觉得大伯对自家闺女好,格外感谢。
但经过今天这事,关系明显变糟。
大房这边不好说什么,长辈明着偏心,纪伯章尽力阻拦了,可还是不成。
二房三房知道,此事不是大伯的错。
可心里难免怄气。
之前就有的怨气,一股脑全都出来了。
平日里都是他们在跟前尽孝。
可娘就心疼在外做官的大哥,觉得他们没出息。
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不是他们操持的吗。
大哥在外面做官风光,他们确实有好处。
可官场沉浮,每次大哥被贬被弹劾,家里不都是跟着被连累。
这次直接被罢官,以为家里很轻松吗。
大哥的儿子霆哥儿,之前做了多少丢脸的事。
他们也强撑着,不发一言。
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别的就算了。
那贾夫子不是好夫子,他们不知道吗?
不让女儿们读书,他们难道就高兴了?
求着母亲,让她请个好点的夫子,母亲却说用不着。
现在就用得着了。
还是觉得大哥教蒙学太屈辱。
看写信的时间,只怕是大哥准备教学,母亲的信就送出去。
不仅如此,还贬低他们家孩子。
难道整个纪家,就他纪伯章一个人好吗?
从佛堂偏厅出来,各房人不欢而散。
卓夫人看他们的表情,下意识想为相公讨个公道。
这事又不是她相公干的,对他甩脸子干嘛?
纪伯章跟纪霆齐齐拉住她。
不能真吵起来啊。
祖母就够拱火的了,还是以和为贵。
回到主院,卓夫人道:“偏心你爹有错吗。”
“当初纪家什么样?能读出来的也就你爹了,不是你爹呕心沥血考上榜眼,现在纪家还有这般家业?”
“早就被吞吃干净了吧。”
这话也没错。
纪家在前面遮风挡雨的,确实是他爹。
但家里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差事。
“身为长房的,我回来后一不要管家钥匙,二不管家里买卖,已经够可以了。”
“别想对我们家甩脸。”
以长房的角度看,卓夫人这话也确实没错。
二房三房也担心过这件事,就是
怕大房回来之后,接手家里中馈。
因为无论怎么看,都该交还给大房的。
而且很多产业,也确实是靠着大哥做官才有。
甚至家里很多税收减免,同样因为大哥的进士身份,再加上逢年过节皇上赏赐等等。
说是如今家业绝大半都是大房挣的,一点也不为过。
但事实上,卓夫人并不贪财的,对老家祖产只当不知道。
纪伯章更是无所谓,从小到大他就不是个爱奢靡的人,在他眼中弟弟妹妹照顾家人,这些身外之物给他们也应当。
至于纪霆?
二房三房确实担心他挥霍无度。
可他回来之后,除了坑走他爹的砚台之外,公中的银子一分也没动过。
那些稀罕玩意,也都是他娘卓夫人花的银钱。
所以家里这种糊涂账,根本就不能仔细算。
以前忽略这些东西之外,大家自然和睦相处。
纪祖母出来,把偏心的事挑明,情况便有些失衡。
总之几方都觉得自己委屈。
纪霆摇摇头。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确实难断。
不管站在谁的角度上,谁都觉得自己委屈啊。
不过这种情况也正常,亲戚们住在一起,难免有磕磕绊绊的。
大概也算磨合的一种?
只要没什么大问题,日子能过下去。
反正几个小的,还每天凑在一起。
纪小晴反正是大伯的大迷妹,用她的话说:“虽然跟大伯学得很痛苦,但大伯人真的好,一点也不生气的。”
他爹确实不生气,他爹就是抓狂而已。
就是太面瘫了,别人看不出来啊。
好在各房怄气几天,二房先出头给大家送了四婶娘家的新鲜瓜果,三房也送了铺子里新到货的文房四宝。
卓夫人同样回了礼,各房算是恢复之前的平和。
就连最不敏锐的小四都松口气。
还好还好,家里气氛终于正常了。
“其实,祖母就是偏心有天赋的。”小六纪小雨道,“不论那个人是谁。”
纪霆赞同这话。
可都是一母同胞,太过区别对待,一定会闹矛盾的。
还是那句话,子女不合,多是长辈无德。
就在几个小孩习惯没有夫子时。
还未过来的东昌府文夫子,先送来一封信件。
“吾家中有事,须五月二十方到。”
“学生九人,每日练一百大字,学习心得三篇,届时查阅。”
“以大字,心得质量,布置往后课业,学生须耐心细致。”
落款,自然是文夫子。
今日五月十二,到五月二十。
八天时间,一天一百大字,三篇学习心得。
还要以这个,来定以后的课业?!
这,这怎么定啊。
质量这东西,如何评估?
纪霆看看自己的字。
完了。
他完了。
两个月里,这是第四位夫子了。
他能不能申请,再换一个?!
第29章 第29章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