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纨绔 第230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朝堂之上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十月份的朔州,天气本就冷,现在朔州知州的书房里,更是噤若寒蝉。

  知州坐在上位,纪霆坐在下首。

  大家东拉西扯半天,还是跟知州交好的官员开口道:“听说农司研究出不错的粮种,这里面可有什么秘方吗?”

  户司下的农司,这就是问纪霆了。

  可纪霆并不作答。

  等又有人焦急问了,他才道:“农司最近无事,不知道什么粮种。”

  在坐众人一时语塞。

  跟在纪霆身后的纪阳心道:“跟着三哥哥这么久,我也能听出弦外之音了。”

  那人说农司研究出来的,那成果便是衙门的。

  大家都能拿出去做人情。

  可三哥哥直接否认,便是故意拉扯了。

  不过他忍不住了,直接道:“不错的粮种,那我家庄子琢磨出来,不值什么。”

  虽不值什么。

  但想要的话,就要好好说话。

  赵知州脸色难看的厉害。

  想到自己老家那边,一封封信件求他,就是为这粮种。

  可他又不好开口,脸色能好看才怪了。

  自己得罪了纪霆。

  偏偏老家也是种麦子的。

  如果硬要脸面,不去求纪霆,老家那边肯定有意见。

  可这种情况下,他如何去求?

  纪霆跟其他人谈笑风生,似乎根本没看到赵知州的脸色。

  好像根本不知道上司的困境一般。

  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次让纪霆过来是做什么的。

  思索再三,赵知州终于开口。

  得罪京城的人虽然不好,却还有机会缓和。

  但给老家人寻种子,却是最重要的。

  无论如何,他都要把这件事给做成了。

  即使唾面自干,这事也要办成。

  孰轻孰重,他还是明白的。

  赵知州也不想回老家时,被人唾骂。

  想到这,赵知州看向纪霆,认真道:“不管是在农司,还是在庄子,都是纪大人的功劳。”

  “纪大人自到朔州之后,修水渠,建桥梁,扶济孤儿老人,都是极好的。”

  “就连门北县的文举武举,都是人才辈出。”

  “还有门北县的两处化肥作坊,后者实在可惜,原本能给当地百姓带来不知多少收益,甚至整个朔州都受益。”

  “想来,不能因为其他人的一时疏漏,就不再办此事了。”

  赵知州的话说完,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

  这是给纪霆正名呢!

  承认他在门北县做的事情。

  还承认化肥作坊不是他的问题。

  更有重开作坊的意思。

  等会,他不是想给老家要种子吗。

  怎么扯到化肥作坊了。

  纪霆倒是看过去。

  能当知州,还能攀附上皇亲国戚的官员,果然不是吃素的。

  开口就把他最想要的东西说出来了。

  他要的,确实是重启化肥作坊。

  赵知州要用这件事,来换纪霆培育出来的粮种。

  等于自己跳反,得罪荣王爷等人,也要做成这件事。

  这种牺牲,确实足够了。

  纪霆果然慢慢道:“知州大人过誉了,不过重办化肥作坊,确实是下官的心愿。”

  话说到这,双方已经做好交易。

  等其他人离开,赵知州叹口气。

  折腾了这么久,除了把自己名声折腾没了,似乎也没什么用。

  费劲心力把他两个儿子弄到国子监,其实效果也不大。

  那边的学生都是天才,强行把孩子送过去,只起到一个揠苗助长的作用。

  而且多数人都知道,他们是走后门进去的,难免有所排挤。

  再因为他反复站队,也让很多同僚好友不信任,生怕自己突然转了想法。

  真出事的,都不会把他当自己人的。

  尤其是现在。

  他把

  京城针对纪霆的人得罪干净了。

  偏偏支持纪霆的人,也只会就觉得自己是利益至上。

  这他找谁说理。

  也确实无理可说。

  谁让他判断失误,认为纪霆这边不值得支持。

  他斟酌再三,还是保住家乡的支持最重要。

  否则他真的无法立足了。

  说来说去,还是纪霆的这一手粮种,让大家都没想到。

  以前的政绩可以掩盖,这件事,是绝对不成的。

  达成协议之后。

  朔州又把化肥作坊的事重提了。

  不仅如此,还重新开始调查当年的事。

  原来是那锅炉的伙计被人买通,故意毁掉炉子。

  那些田地出问题的百姓,则是有人趁着夜黑风高之时,往上面撒腐蚀性的建材。

  这些人多数已经被处理。

  但他们显然都是被人指使的。

  两年前查到这里,就没有深究了。

  如今旧案重提,还要重审。

  只是这些人里,有的已经被流放,还要在流放的地方再审。

  这就不用朔州赵知州操心了。

  自有纪家,卓家,齐家,甚至林家的人帮忙调查。

  旧案重提。

  也借机为化肥洗请名声。

  最好例子,就在那门北县。

  他们一直用化肥,田地可没出过错。

  只要慎用,用好了。

  是绝对不会毁掉耕田的。

  再看纪霆那庄子里的收获,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纪霆并未多讲,只是把农司真正组建起来,王县丞刘主簿,都是他副手。

  衙门人人都要喊一句王大人。

  他们直接在州衙门组建起肥料堂,种子堂,以及农具堂,农药堂。

  但凡跟耕地相关,都整合到一起。

  招募的书吏,都是经年的老农。

  整个部门,以种田技术为核心组建。

  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都对耕种了如指掌,有他们在农司做事,便能给当地农家更好的指导。

  趁着寒冬腊月,也正是劝农的好时间。

  想来等到明年春天,整个朔州的耕种会更上一层楼。

  纪霆闷声两年,一做就做个大的。

  而且还不用他开口,别人就会主动凑上来。

上一篇:舍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