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纪案首,他的天赋有多好,大家都知道的。
多看他两眼,能沾沾光也是好的。
“二十二名,纪阳。”
“第九名,纪雨。”
“第一名,纪风。”
等所有名次都念出来,不少人都看向纪家。
他家四个孩子,只有一个十一岁的纪晴小姑娘没考过。
这水平,未免太高了吧。
纪霆又看了看名单,还有沁表姐跟栋表弟,以及珂表妹考过了。
名次分别为十四,二十五,二十八。
也就瑞表哥,小七纪晴没过。
八进六,成绩着实不错。
在场众人只惊叹纪家家学的好成绩,更觉得文家不愧是教育世家,带出来的学生,成绩都这样好。
还有纪家那边无论男女,都给家族争脸啊。
那个叫纪雨的小姑娘,她要是小一岁,今年都能去蒙学组,肯定能在那拿第一。
至于会不会有人作弊?
不可能啊,纪霆都回避得那么明显,大家都知道的。
纪霆笑,他要的确实是这个效果。
如果他参与阅卷,不管自家人成绩如何,都会被诟病。
这对自己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私塾大比第二日结束。
纪风被围着连连夸赞,连他自己都有点蒙。
第一。
他得了第一!
这么久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真的拿到了。
虽说知道不能跟三哥哥比,可他也有自己的决心。
那就是在自己的考试里,坚持不懈。
他也做到了。
文夫子微微点头。
以纪风这份毅力,不管做什么,都会有成就的。
还有纪霆的这番能力,不是每个十四岁的人,都能在这种场合稳健行事。
让在场这么多人听他的,安静下来,都是一种能力。
不知什么,侄儿站在他身边,低声道:“这样的纪家,难道不值得结亲吗。”
文举人向来是个知道人情世故的。
读书好,人情往来同样不错。
所以他的婚事才是香饽饽,考上举人之后更是如此。
有人说过,即便他以后再无寸进,也会是文家书院极好的接任者。
事实上,文举人祖父已经再让他接手书院的事了。
这般前途远大的人,婚事其实有更好的选择。
可他不耐烦那些人家过于蠢笨。
要不过分怯弱,要么话都说不明白。
这两点都有的,但多数过于精明,太过精明也是一种蠢相。
文举人知道自己要求多,所以基本上都闭嘴的,他并不喜欢说什么刻薄话。
文夫子那边则看向考场里面。
连纪家的姻亲,基本进了私塾大比第三轮。
自家孩子更是各个出色,连没过第二轮的纪晴,画画都是
有天分的。
那纪阳读书虽然一般,可寄景文章颇有可读性。
再往上看,就是纪雨纪风。
以及纪霆。
纪家的下一辈,太有天分了。
偏偏他家还很和睦,日常虽也有大小矛盾,但都能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
那回到侄儿那句话。
这样的人家,不值得结亲吗?
值得,太值得了。
可用文家最有前途的孩子,换一个不确定的事?
真的好吗?
你不是为了招纪霆去文家书院,就拿自己婚事去换吧?!
文举人看出表叔的想法,赶紧反驳,之后却笑:“跟那个无关。只说他家,以他家的天赋品行,以后顶多时运不济,却不可能落败,又或者惹得抄家灭门的祸事。”
“他家聪明就算了,最关键的,还是品行好。”
不奢求不冒进不逼迫不贪婪。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而他最喜欢的就是聪明人。
不论是纪云本身,还是纪家这一大家子,他都觉得极好。
只是没想到,他家不贪婪到这种地步。
自己刚说没成亲,纪云的母亲却不提了,明显觉得不靠谱。
这怎么行啊!
文举人少见地有些着急。
文夫子却在思考侄子的话。
他在纪家教书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久而久之,便没有站在外面的视角去看纪家。
如今这么一提。
好像豁然开朗。
纪家,值得结亲。
这事要写信回去说说。
让侄子自己写,他心思多,肯定能说服家里。
说服家里之后,还要认真求娶,否则没有诚意。
纪家人还不知道文家关于亲事的想法。
他们只知道,文家重要人物过来,肯定是为了纪霆去哪上学的事。
事实上,不管纪霆还是纪伯章,都倾向去文家书院。
只是碍于跟知州的约定,不好直接讲,否则对知州那边就是爽约。
文夫子跟文举人明白其中的意思,倒是眼前一亮。
不过也知道,白台州州学跟他家一样,都急需纪霆这样的人才。
好学生,古今中外都是抢手的啊。
说话间,宜孟县私塾大比已经来到第三日,也就是最后一天。
文举人的书信也送回自己家中,说了自己想同纪家结亲的事,分析了其中利弊。
还说了白台州知州跟纪霆的约定,以及纪家的想法。
文举人还在信里说:“我不大相信那白台州州学真的能整顿好,打听打听那边情况,也算有个结果。”
纪霆这边,则在主彩棚里来回跑。
不知道是不是县令觉得他太好用,故而什么露脸的事,都让纪霆去做。
风头是出了,可也是忙前忙后的啊。
等到最后一日成绩出来。
这一场考的是风度,考的是胆量,以及知识储备。
那成绩更让人羡慕纪家。
最后一轮里,纪家三个孩子,全都有了名次。
也就是全都进了前十。
第十名,纪雨。
第九名,纪阳。
第一名,纪风。
再看他们的年纪,那小纪雨不仅是女子,她年纪更是只有十一啊。
十一岁的好孩子,倘若她是男子,这纪家肯定又要出一个科举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