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来花开
等苏娟从火车站下来时,苏眉依旧在上班,私企请假不方便,今年她们公司业务做得特别好,一直要忙到春节前。苏眉又没有抢到年30的火车票,只能大年初一回家。苏娟知道后,就把自己的车票退了,打算和苏眉同一个时间回家,总不能让姐姐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异乡过年吧。反正祭祖轮不到她们俩,是来宝的责任。
“你和爹娘怎么说的?他们没骂你?”苏眉一边给苏娟夹菜,一边关切地询问。
“姐,你放心。我就说春节前几天兼职能拿到三倍工资,给爸汇了一千,说是预支的工资,让他买年货。”苏娟笑着说。
苏眉点了点头,“你心里有成算就行。不过你回家一定要说,这是你所有的兼职工资了。不对,还是说手里还剩下300块吧。”
“嗯,我知道了,姐。”苏娟咽了咽口水,欲言又止。
【作者有话要说】
这礼拜三次元有点忙,更新有点少,下礼拜一定恢复正常
第49章 大二进行时(12)
苏眉看到妹妹眉头紧锁, 好像有话要说,“娟儿,怎么了, 兼职不顺利吗?”苏娟忙摇头,“姐,我现在上课越来越顺利, 家长们都很认同我, 这个寒假我就赚了六千块。你现在的房租多少钱, 你每个月还要寄钱回家, 这钱够吗?”
苏眉敲了敲对方的头,“姐现在的工作不错,房租公司能报销一部分, 我能负担。你一边读书一边打工, 生活费和学费都是你承担的,我就不用你操心了。”
“姐,你想不想继续读书?”苏娟终于还是说出了口,“我同学说现在可以报考成人大专、然后再读成人本科, 你符合这个条件。要不你去试试?”
意料之中的,苏眉拒绝了, 她觉得现在再读书没有必要, 家里和自己的条件都不允许。
苏娟想到钱一文说的话, 以后大学生、大专生越来越多, 中专的学历现在已经不够看了, 更何况以后呢。印象中姐姐苏眉喜欢上学, 成绩很不错, 只是她放弃高中读了中专。但就像钱一文说的“选择只留给有准备有资本的人。”姐姐应该有这个选择, 总不能一直做公司的前台吧。
苏娟快速把饭吃完, 从书包里将打印好的报名材料和学校专业拿出来递给苏眉。苏眉将饭菜放到厨房,拿着抹布开始擦桌子,对于苏娟递过来的材料,她拿过来就放在了茶几上。
“姐,你看看吧。”苏娟接过抹布,把她姐推到沙发前。苏眉没办法只好拿起资料看了起来。
苏娟大声说,“这个学校的专业有经济管理、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财务会计,你不是对会计很感兴趣的吗?”
觉得苏眉有些意动,苏娟又补充道,“姐,我现在兼职很稳定,每个月至少有两千块。你就去读吧,我每个月给你打1千块,你把这个钱转给爹娘,不要担心钱不够的事情。”
“交给爹娘的钱你不用操心,就算我去读书,也不用你给。”苏眉一脸笑意,觉得妹妹长大了。
“那姐你是答应了?”苏娟惊喜地问。看到她这么高兴,苏眉只好应道,“我会考虑考虑的。”
苏娟暗下决心,不管姐姐什么想法,她都会每个月给姐姐打钱,减轻她的负担。她在苏眉租的房子里待了两天,除了整理房间,就是到书店给南南和来宝买辅导书和文具。她家在一个小县城,学校老师只会讲课本上的内容,课外知识不会涉及。今年南南五年级,要考上县里最好的初中,只靠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是考不上远远不够的。苏娟在休假前问培优的小学部老师要了补习材料,再去书店买几本辅导书就可以了。
大年初一早上,两人慢吞吞地提着行李坐上了通往J省的火车,车厢里人不多。这次两人提前准备了卤味、薯片、苹果,也许是两个人一起回家,苏娟觉得回家的路程并不难熬,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她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
苏眉看出了她的不安,“我节前打了2000块给家里,既然我们俩都打钱了,爹娘只有开心的份。到时我再把烟酒给爹,他不会说什么的。”
回到村里已经是将近晚上,苏家已经在吃晚饭了,苏妈妈看到两个女儿回来挺开心的,让两人去灶房拿碗出来吃饭。苏娟和苏眉坐到了苏南边上,苏来宝早就放下碗,在翻两个姐姐的行李。没有翻到礼物的他气得到向苏爸爸告状。苏建设抿了一口白酒,瞪眼看向苏娟,“二妹,你怎么回事,不是让你给来宝买礼物的吗?”“爸,我给来宝买了辅导书,还有一些学习用品,来宝好好学习,肯定能考比我好的大学。”现在的苏娟早已不是唯唯诺诺的她了,她面对过刁钻的家长、难搞的学生,自然而然锻炼出了一副好口才。
苏建设砸吧了下嘴边,“嗯,来宝,这几天你让你二姐帮你补补课。你就是太顽皮,否则肯定能考第一。”苏妈妈把苏来宝重新拖到了饭桌,又给他夹了一块红烧肉,“来宝,你先吃饭,吃好饭,娘给你十块钱,你去小卖部买点零食。”苏来宝这才安静下来。
苏南偷偷地拉了拉二姐的手,悄悄地说,“二姐,我期末考试考了班级第一。”苏娟也悄悄地回复:“我给你买了一支钢笔,别让来宝知道。”苏南捂着嘴笑了。
苏妈妈按着头,又说自己头疼,苏眉和苏娟两人识相地扒了几口饭后开始收拾灶房。苏娟的假期就这样慢慢地过去了,干活的间歇里写写教案,辅导弟弟和妹妹。
让钱一文高兴的是,李姥姥李姥爷家的年夜饭不用全家总动员了,李舅舅提前定好了紫藤大酒店的年夜饭。只是因为酒店年夜饭热门,李舅舅只订到了年二十七的包间,但能有包房已经不容易了。
这个酒店的年夜饭价格不菲,看来舅舅这一年超市生意大好,赚了不少钱。钱妈妈告诉钱一文,李舅舅家的超市最近开了新的分店,每家超市的生意都不错,听说最近在筹备开第四家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聚在包房里,钱一文都被允许喝了一点葡萄酒,只是李姥爷在吃饭的间隙有些咳嗽。
“爸,你有去医院看看吗?怎么咳得有点厉害?”听到李姥爷吃饭时干咳了好几下,李美心不由担心地问道。
李姥爷爽朗地一笑,“就你多心,去医院我都知道医生怎么说,不就是让我挂水吗。感冒挂水、发烧挂水,医生能有什么好办法?我这小毛病不打紧。”
李舅舅在一旁劝道,“爸,你看姐都这么说,要不我们明天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看,配点药也好。”李姥爷迫于压力,不甘不愿地答应。
钱一文一直记得姥爷生重病的时间是今年4月,怎么他现在就有些不舒服了吗?她努力回想姥爷生病的细节,4月初姥爷有些低烧,久久不见好,后来突然住院了。医生说是阑尾炎导致腹腔积水,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几经抢救,人才救了回来。只是后来他的身体彻底跨了,一下子瘦了十斤,整个人没有了精神。
想到这,钱一文忙跑上去叮嘱姥爷,“姥爷,明天你一定要去医院看,你可不能讳疾忌医,明天我打电话给你。”李姥爷听到外孙女这么说,当然是一口答应,保证完成任务。惹得钱妈妈和李舅舅直摇头,说早知道让钱一文劝李姥爷了,他们说得再多都比不过外孙女一句话。
隔天,钱一文打电话给姥爷,李姥爷的笑声从电话里传出来,“文文,姥爷听你的话,早就去过卫生中心了。医生给我配了点消炎药。”
钱一文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叮嘱了他几句,让他按时吃药。李姥爷的阑尾炎现在没有踪影,但她暗下决心,回到学校后要多给姥姥姥爷打个电话,时刻关注他的身体。
老钱家的年夜饭是年二十八,这次乔姑父没有饭局,准时到达。相比昨天的年夜饭,钱一文在这里要不自在多了。
钱大伯今年出租车生意大好,高兴地喝了好几杯,说到自己的工作经,可谓滔滔不绝。堂弟乔亮去年9月中考,据姑母说没有发挥好,只考到了普通高中,乔姑父最近在打算让乔亮去重点高中借读。
乔姑父缓缓地吐出一个烟圈,“我托了关系,下学期就能让亮亮去德溪高中借读。那边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可不比建文中学还有建设一中少。”
“那要不少钱吧。本来学费就不便宜,还要交借读费。”大伯母咋咋呼呼地问。
乔姑父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乔亮一眼,“那有什么办法!七中师资不行,亮亮在那边就是耽误他。我拖了不少关系才有这个借读名额。德溪借读名额太紧张了,听说有人出10万都进不去。”乔亮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们亮亮中考没考好,不是还有高考吗?进了德溪,肯定比他两个姐姐考得好。”大伯母笑着说。
钱小姑点头,“那是肯定的,总不会比两个姐姐差的。”钱一文和钱一心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只好尴尬地笑了笑。
“妹夫来,我们干一杯!”钱大伯和乔姑父两人又喝起来了。钱爷爷在席上,叮嘱钱一文在大学里要好好学习,对于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的远景表达忧心,另外对钱一心的专业学前管理表示非常满意。当然,这不能怪他们,在老一辈人心里,除了公务人员、老师、医生等稳定的职业,其他职业那就是不稳定的、不太好的。
“文文,你们家买新的房子了?”大伯母又转头对钱爷爷钱奶奶解释了一下,“我同事阿霞和李美心的同事是亲戚,她前几天问我春申的房子怎么样这我怎么知道,她就说李美心在那边订购了一套房子。”
“胡闹!”钱爷爷听到这件事,不由吹胡子瞪眼。
第50章 大二进行时(13)
钱爷爷重重地把筷子放下, 冷哼一生,“电视上的那些专家都说现在买房就是在炒房,以后房价肯定会跌。你妈妈瞎折腾什么!她哪来的钱, 是不是把志强的房子给卖了?”钱奶奶听到这在一旁急了眼,“文文,这房子可是留给你的, 新房子写的谁名字, 李美心不会想把房子给她娘家吧?她娘家有个弟弟呢。”大伯母在旁补充了一句, “妈, 春申小区的房子可不便宜,要1万多一平呢。不知道文文妈妈买了多大的房子,真看不出来她这么有钱。”
“那肯定是志强留给她的。”钱奶奶嘀咕了一句。
“这么贵!”饭桌上此起彼伏地响起了惊叹声。乔姑父不由咂舌, 突然觉得钱一文家虽然没了男主人, 但还是有点经济实力。“文文,你妈买了多少平的?春申的房子是期房吧。”
“好像是60平,是期房。我妈妈向我舅舅和姥姥借了不少钱才够付首付,我家现在一点存款都没了。每个月要还贷款3000多块, 还好我妈妈前段时间升了职,否则都付不起房贷。”钱一文简单说了几句。
“李鑫是开超市的吧, 哟, 看来是发大财了。”姜春兰有些酸溜溜地说。她知道李美心的娘家条件好, 但没想到连嫁出去的女儿买房子都肯出钱。姜春兰选择性地遗忘了“借”这个字。
当得知新房子有写钱一文的名字, 老房子又没有卖掉的事实, 钱爷爷钱奶奶两口子安静下来了。只是钱爷爷时不时嘀嘀咕咕, “每个月要还这么多钱, 女人就是没有见识, 文文后面要嫁人的, 要什么房子。”
钱大伯酒喝得有点多,脸色通红,对着大伯母说,“春兰,过年后咱家也去买一套,每个月还3000对我们来说可没有压力。等心心毕业了,到时有钱的话,再买一套。这房子算什么!”
大伯母抢过钱大伯的酒杯,白了他一眼,“你喝多了,净说胡话,你要买几套啊,我们家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造。何况我们家有这个钱吗,你开出租车赚的多,花的更多。你前几天不是说要把房子装修装修吗,怎么今天又变成买房子了。”
乔姑父适时打了个圆场,“现在买房不合算,房子都是期房,要过两年才能拿到,房价到时跌的厉害的话就不妙了,啧啧。装修的话,大哥还是等心心毕业吧,到时索性装修的好一点。”对于乔姑父的话,大家都是信服的。关于房子的话题这才止住,大人们开始聊起其他国家大事。
钱一心扯了扯钱一文的袖口,“所以你在学校兼职是为了挣生活费?”面对她一脸好意,钱一文只好说,“一半一半吧,有这个因素在。”投桃报李,她又关心地问了钱一心的近况,“你最近如何?是不是在考教师资格证?”得到了她满腹心事的回答“还好”。
难道她最近和那个未来姐夫重新联系上了?怎么心事重重的。钱一文心里有疑问,却没有多问。从小她们在同一个年级,一直被比来比去。两人感情算不上多好,甚至有时比普通朋友都不如。
有些无趣的钱一文开始埋头吃菜,耳边传来大伯母的声音,“爸妈,志飞一喝酒就乱七八糟地说,你们也知道他的脾气。他的心是好的,本来考虑装修房子,但是想到你们俩年纪大了,一直爬楼梯太辛苦了,他就觉得可以再买间电梯房。”
钱爷爷怎肯打自己的脸,直接拒绝,“我们不需要,身体好着呢。”钱奶奶倒是有些心动,瞪了钱爷爷一眼,“你这个老头子,每天就只会喝喝茶打打牌,万事不干。我每天都要爬楼买菜,有个电梯方便很多。一直爬楼梯,是想累死我啊。”“你懂什么,后面房价会跌,现在买就是吃亏。”钱爷爷有些暴躁。
眼看两老夫妻就快要吵起来了,大伯母忙劝道,“爸,我不是说现在买,妹夫不是说今年房价会跌下来嘛,我们明年买个电梯房。有了电梯,你们能轻松点。”钱爷爷钱奶奶暂时答应下来。
本来姜春兰对于要不要买电梯房是没有执念的,她现在住的可是三室一厅,比李美心家的房子大多了。谁知道她春节前听说李美心这个早年丧夫的女人买了春申的期房,这可是1万多一平的新房啊。
她想,李美心都买得起新房,她凭什么不能买。她家心心怎么能比不上钱一文呢?她手上有存款,但让姜春兰全掏出来又有些不甘心。早知道她家现在的钱拖熟人放出去借贷,每个月的利息不少。
姜春兰就想到老两口退休工资应该攒了不少,放银行不如拿出来,反正他们的钱不就是要留给大儿子的吗,如今只是提早拿出来而已。
钱一文大致能猜到大伯母打的什么算盘,只是觉得她的算盘怕是要落空了。现在快要进入房价飞速上涨的阶段,如果现在不上车以后更难赶上房价。按照她对于钱爷爷的了解,让他把钱拿出来买越来越贵的房子,他不会舍得的。
吃完老钱家的年夜饭,钱一文整个身心舒畅了,觉得自己的假期才算真正开始。她兴高采烈地推开家门,钱妈妈看她这么开心,“今天饭菜这么好吃?”
钱一文摊在沙发上,摇了摇头,“我是为完成任务而开心。妈,我爷奶知道家里买了新房,就问了好多问题,我好不容易回答完问题才回家的。”
“呵,他们怎么知道的?肯定是你大伯母说的吧。前几天就打电话给我,神神秘秘的问买房的事情,我就没正面回答。嘿,今天肯定忍不住了。”钱妈妈一说起大伯母,那真是有无数的话想要吐槽。钱一文觉得两人关系挺妙的,互相看不惯对方,但时不时会电话联系。每次打完电话两人心情都不会太妙,但下一次依旧会联系。
“是的,我妈妈果然是这里的第一聪明人。”钱一文给妈妈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自己的钦佩之情。
“就姜春兰最关心我的一举一动,我还猜不到是谁啊。嘿,她肯定很难受。我打赌她最近想买房,不过她又舍不得自己出钱,百分百会套路你爷爷奶奶,问他们要钱吧。”所谓最了解你的人肯定是你的“敌人”,钱妈妈一说一个准。
对于这个问题,钱一文不知道怎么回答,担心钱妈妈难受。从记事起,钱爷爷钱奶奶就没贴补过钱一文家,就算她家十几年前过的非常辛苦;就算他们老两口不缺钱。
钱大伯家现在住的房子不是自己出钱买的,是钱爷爷把老房子卖了,贴补了他们钱。当然大伯母矢口否认,说是大伯有孝心,特意买了大房子,让老人一起住。但老房子没了,谁能不知道真相呢。
钱妈妈看女儿不发一言,冷笑一声,“你不说话我也知道怎么回事。我和你爷爷奶奶合不来,不关你的事。而且这是他们的钱,和我们都没有关系。以前我不贪图,现在更不会拿他们的钱说事。”
“妈——我们家肯定会越过越好,管他们呢。我们越幸福,大伯母肯定会更难受。”钱一文挽着钱妈妈的胳膊撒娇。
钱妈妈拍了拍女儿的手,“你现在越来越会说话了,懂事不少。”不想再说钱家的事,让女儿不开心,想起她说过的网店,“你和苏娟、陆青青一起开了家网上的店,这网上会有人买东西吗?你们不会被骗吧?”
这话问到了钱一文的心头上,她将这几个月淘宝店怎么上货、第一个顾客、第一笔款项等诸多故事都告诉了钱妈妈。
“妈妈明白了,这不就像是电视购物嘛,只不过方式不一样,你们是在电脑上买东西。不过电脑上没有人试穿,这个不好,我怎么知道穿上去效果如何。”钱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明白女儿的意思,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姜果然是老的辣,您这随便一句话就点醒了我,网店是需要模特的。不过我们现在小规模,请不起模特,唉。”钱一文装模装样地叹了一口气。
钱妈妈又随口问了几句网店的收入,原本以为只是女儿和室友们的小打小闹,最多就一千多的流水。
当钱一文轻描淡写地说出8000块这个数字,还不停地说网店生意一般,和预想中差距较大时,钱妈妈真是惊呆了。8000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因为升职她每个月的工资刚涨到4000块。这个“生意不好的网店”已经达到了她的两倍工资。再看看女儿,每次回家都有不小的惊喜给她。她不仅不用给生活费,女儿反而要给她钱,果然是老了吗,跟不上女儿的脚步。
钱妈妈的心理活动钱一文不知道,只是她明显感觉妈妈的态度变了,不再把她当小孩,很多事情都和她有商有量,认真征求她的意见。以前是听取意见,但还是不够相信,但现在是完全给予了信任。比如当她得知钱一文有了要好的男同学(也就是男朋友)后,她没有一味地反对,只是让她懂得保护自己。
她试探性地在钱妈妈面前接听郑龙乐电话,边应付手机另一头郑同学的问题,边瞄了瞄钱妈妈的脸色。钱妈妈淡定地在看电视,仿佛没有听到她柔软的语言和甜蜜的应答。
挂断电话,钱一文小心翼翼地说,“妈,我明天和朋友出去玩。” 钱妈妈嗑着瓜子,点头表示知道了,没有问和谁,也没有问去哪里。钱一文不敢多说,偷偷地溜回了房间。
第51章 大二进行时(14)
隔天, 钱一文出门时,钱妈妈还在睡觉,春节是钱妈妈难得放松的时间, 不用早起做家务。钱一文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敲开了她的房门,“妈, 我和郑龙乐去丰溪那边, 不回来吃晚饭了。”钱妈妈翻了个身, 不耐烦地回了一句, “昨天不是说过了吗,你快走吧,早去早回。”钱一文轻轻地关上房门, 声音不大, 但钱妈妈还是被搅得睡不着了。看了下时间,才8点半,不由叹气,这么早出门就为了去丰溪, 往返4小时这是图什么,文文那个男同学看来不是个机灵的。
郑龙乐早早地等在楼下, 看到钱一文下楼走过来, 立即走上前把手上的牛肉锅贴递给她。
“现在有早点店开业了?”今天是初六, 钱一文家附近的张记早餐店到现在都没有开业, 春节是周围商业最萧条的时候, 还好家里提前买了不少存货。
“这些是赵阿姨过年前提前做好的, 早上我爸爸重新加工了一下。你尝尝看, 味道很不错。”听到郑龙乐这么说, 钱一文立即往嘴里塞了一个, 嗯,虽然冷掉了,但是馅料调的不错。看郑同学开心的表情,她不由把想说的话咽下去了,比如下次可以带面包,大冬天的给她带锅贴,冷风一吹锅贴早就冷掉了。又往嘴里塞了一个,还好这是牛肉口味的锅贴,不像猪肉冷掉了会漂白花,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看钱一文吃的“眉开眼笑”,郑龙乐觉得早上被爸爸揶揄一番是值得的了,暗想下次可以带小笼,赵阿姨也包了不少,这个只要蒸一下就可以了,自己就可以操作。
在车上,郑龙乐从书包里拿出保温瓶,这是郑爸爸出门前提醒他带的。将它递给钱一文,让她喝点白开水暖暖身子,得到了钱一文的表扬,钱一文则把自己保温瓶里的柠檬水让郑龙乐尝尝味道。
每个地区总有这样那样的古镇,从后来者的眼光来看,很多都是大同小异的,但对小情侣来说,打卡各个古镇是不小的乐趣。
今天两人的目的地是丰溪,这既是地名,也是那边一个小镇的名字,这是郑同学绞尽脑汁想到的地方。钱一文想,每次都让郑同学决定去哪里玩真是难为他这个小宅男了。据说丰溪那边的建筑很有特色,美食多多。
两人坐在公交车的后排,说着前几天过年琐碎的事情。郑龙乐家的过年同样是清清淡淡的,郑爸爸那边没有什么亲戚,郑妈妈没有兄弟姐妹,郑家过年是和龙姥姥龙姥爷一起过。又因为郑妈妈不会做饭,郑爸爸厨艺有限,他们一家人时不时就会去龙姥姥龙姥爷家蹭饭。“我姥姥做的饭很好吃,你肯定喜欢。”郑龙乐认真的推荐。
钱一文第一次和他说家里的事情,她的爸爸、她的妈妈、钱爷爷钱奶奶从小的漠视、李姥姥李姥爷的慈祥可爱,还有从小一直照顾她家的舅舅。看郑龙乐有些难受的表情,她轻轻拍了他一下,“快停止你的脑补,我又不是小白菜。从小到大我得到的已经够多了。至于我爸爸,他不是故意的,他肯定想陪着我和妈妈,只是世事不能尽如意,我和妈妈当然只能原谅他啊。”
上一篇:主母爱谁当!纨绔夫君为我挣诰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