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一个月 第2章

作者:云来花开 标签: 强强 种田文 重生 励志人生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又有撞桌子的冲动,钱一文努力克制住,再撞要变傻了。想想妈妈,她这么年轻;而且过几年等妈妈想要装修老房子时,她可以劝动她置换电梯房。通过早点“上车”来追赶后世那腾飞的房价。如此也算重生的一大好处吧?

  努力拍了拍自己的脸庞,钱一文总算稳定了心神,定下最后一个月的冲刺目标——有大学念!

  从书包里翻出重量级读本——考纲,后世辅导机构层出不穷,早就把考纲当成宝典研究讲解,每个学生都能对考点、今年考纲的变化如数家珍。

  千禧年的老师只是简单讲解,加上自己的理解给学生布置作业。最后的落脚点往往就是做题,缺乏整个系统的梳理。

  首先看的是语文考纲,语文试卷分为阅读篇和写作篇,阅读篇分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其中现代文一般是两篇,题材是议论文和记叙文或者散文;文言文分为诗词背诵、诗词理解、古文理解等三部分内容。钱一文本来想按照惯有的思路,将需要背诵的诗词一一摘录,但是发现诗词背诵只占4分,嗯,这4分不重要了。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

  在看考纲+看试卷的过程,钱一文发现议论文是多么友好的体裁,只要找出论点,再看到其论证过程,加上分析一下论据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议论文答题完全不是问题。

  记叙文、散文往往也能从文章中看到作者的观点,回答的时候往作者的观点上靠,自然而然也可以答对。

  再试着做了一下模拟试卷,准确率很高,看来大学四年的熏陶还是有点作用的,钱一文真的要被自己感动哭了。

  更让人振奋人心的是,她想起了高考的作文题目。主要原因是那几年的作文题目是同一个出卷老师,而那位出卷老师大概是哲学家,特别喜欢用一组词语作为高考作文的题目,据说主要目的是突出学生的思辨性。比如去年是忙与不忙,今年应该是光和暗。哎,大概是要让学生都变成辨证为主义者吧。

  梳理了下语文,嗯,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钱一文雄赳赳气昂昂地打开了数学,平面向量、集合、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直线与圆的方程……再打开模拟卷,知道自己大题不会做,根本不知道自己连填空题、选择题都看不懂了。

  12点,钱一文还在奋力和数学题斗争,谁料越看越糊涂,她觉得她的数学水准大概退化到初三了,还有可能是初一。

  再三听到钱妈妈的催促声,迫不得己,钱一文只好收拾作业,准备睡觉。晚上不由地向漫天神佛祈祷,让生活恢复正常吧,学习真的比上班痛苦。

  不过,大概神仙们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来满足“蝼蚁”的心愿。一睁开眼,钱一文看到的还是淡蓝色的窗帘、挤得满满当当的书桌,当然还有那蓝色的校服。

  她沮丧地穿好校服,刷牙时,突然想起,所有作业都没做!到学校抄都来不及抄啊,现在老师不会检查,应该能蒙混过关。

  无精打采地坐在餐桌边,让钱一文有点高兴的是吃到了熟悉的味道——张记饭店的小馄饨和油条。

  张记饭店是小区门口的夫妻店,开了十几年,是钱一文从小吃到大的“食堂”。早上有各式中式早点。老板有经济头脑,雇了两个人,中午和晚上又多了盖浇饭、砂锅面等品种。因为物美价廉,生意很是火爆。可惜后来因为老板生病,这家店在钱一文读大学的时候关掉了。

  “昨天你就有心事,学习压力不要太大。“钱妈妈将油条递给女儿,”你就按照以前的水准参加考试,妈妈不给你压力,你自己也放松点。”实际上,昨天李美心就觉得女儿不对劲。平常吃饭叽叽喳喳,昨天话很少。吃好晚饭本来还会磨着看看新闻,有时还要看看娱乐新闻;昨天直接回房间用功了。以前自己说她大伯母,她还觉得自己有点啰嗦,昨天竟然不反驳自己。真的是奇了个大怪了。想找女儿谈谈心,又担心自己话太多,激发她逆反心理。开家长会的时候,文文班主任特意说过要注意小孩的心理,要平常心,哎。

  李美心正琢磨怎么才能和女儿把话说开,就听到女儿嚎啕大哭,咧着嘴,仿佛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到嘴边的疑问立马消失了。脑海里浮现的是女儿刚出生的模样,红红的,小小的;现在一晃眼就长这么大了,而且长得那么像钱志强。

  钱一文从小就很乖,自己有时加班,她就自己到她姥姥姥爷家吃晚饭。学习方面,其他小朋友学钢琴、小提琴,她就从来不提自己想学。还好钱志强给自己留了这个房子,自己的工资才能对付,女儿的吃穿才不愁,可是她想再学点兴趣爱好也是没钱了。

  觉得自己有点丢脸,这样哭,钱一文立即用袖子擦干眼泪,对着李美心露出大大的笑脸:“我想通了,哈哈。”钱妈妈竟也没有追问,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却让钱一文松了一口气。难道要说自己已经28岁了,即将到来的高考对自己来说就是噩梦,她完全没有办法接受这个现实吗。

  哭过一场,钱一文才知道自己真正接受了重生这件事,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不再为这件事纠结,要尽自己所能走一步看一步。把高考关度过后,努力赚点钱,让李女士能够轻松一点。毕竟自己有未来十几年的记忆,肯定能找到商机。

  到了学校,钱一文镇定地和孙丹丹解释,自己忘记拿试卷了,待会儿如果老师抽到自己回答,希望她帮忙掩护一下。单纯的孙丹丹一口答应。

  记得这一年高考,孙丹丹考到了B市的大学,毕业后直接留在了那里,成为了一名律师。完全想不到现在这么软萌的孙丹丹,怎么会进化为女强人的。

  课上,钱一文拿出数学考纲,打算先通过考纲,把涉及到的公式整理一遍,把数学概念都重新学一遍。值得庆幸的是,现在钱一文的记忆能力是17岁的,而不是一团浆糊的28岁。经过一上午的总结,钱一文发现自己在集合、立体几何、数列方面理解最快。于是决定下午巩固一下这几个模块,最终目的是通过分别突破,让自己的数学达到90分(总分150分,90就是及格线)

  课间,钱一文也丝毫不放松,趴在桌上,心里默默构思那篇知道题目的作文,光与暗。思考论点和分论点如何写,才能既有思辨性,又能切合题意。

  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室里极其安静,基本都在埋头做题,钱一文的安静倒也不奇怪。

  偶尔也会听到后排几个男孩子的嘻嘻哈哈声。每个班级总会有几个“天才”,是轻松学习就能拿到高分的那种类型。28岁的钱一文知道,有的是真的聪明,有的是用努力来装聪明。比如李子凡这个数学老师的宠儿,在奥数比赛拿过奖,轻松拿到高考加分。他最后考到了B市最好的大学念数学系,还没毕业就被导师看重,年纪轻轻就进了研究所。为什么对这个事情这么清楚呢,因为没重生回来之前,孙丹丹和他正在交往,很快就会结婚的那种。

  心无旁骛地学习了一整天,钱一文虽然疲惫但是志气满满。打开家门,却听到大伯母姜春兰的柔柔的声音:“我们家一心班主任说她考大学没有问题,现在这个社会,大学生稀缺。”,“不过她数学有些题目不会,我就想一文也读高三,两人一起学,效率肯定更高。”

第4章 高三进行时(3)

  姜春兰在一家连锁商厦工作,是某少女品牌专卖店的的营业员,品牌只是本土的一个牌子,知名度不高,爱好模仿。但因衣服价格实惠,生意不错,靠提成她的工资较为可观。直到过几年淘宝、京东盛行,类似的实体店入不敷出。原本光鲜的职业没落了,姜春兰每月基本赚不到什么钱,她就顺势退休了,因刚够15年的社保,退休工资只有不到2000。而大伯钱志飞原本是修理厂的职工,后来改行做了出租车司机,赚钱没几年,就因网约车盛行,维持温饱水准。

  而早前说过李美心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她一直工作到50岁才退休,又被原来的企业返聘,最后到手近5000块,更别提那家合资企业时不时下发的福利。可以说,等钱一文大学毕业后,他们家生活条件确确实实要比大伯母家更好一些。这对于姜春兰来说,就如鲠在喉,毕竟在十几年里,她家可是比李美心那对母女过得好一些的。

  钱一文至今还记得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过年,吃年夜饭,饭桌上“和乐融融”,有爷爷奶奶、大伯钱志飞一家、小姑钱小丽一家、还有钱一文。从钱一文有记忆的时候,李美心没有和钱家一起吃过年夜饭。

  小时候,李美心会把钱一文送过来,然后等吃好年夜饭再接走。等钱一文上了高中,她就自己坐车到钱大伯家,自己坐出租车回家。李美心直言不讳地对钱一文说过,自己不会阻拦钱一文亲近他们,但是自己肯定不会再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钱一文当时没觉得,后来想想,这其中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内幕。

  那天饭桌上,大伯母知道钱一文的工作,她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是没有编制的吧?”理所当然的语句让钱一文很是不爽,她直接反驳“我是通过考试考进去的,姐姐现在在哪里上班呀?”大伯母尴尬的笑容至今让人回味。

  不过今天大伯母怎么到家里了?她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文,我在和你妈妈说呀,最后一个月,你和你姐一起学习,那话怎么说的,对对,就是查缺补漏,一起提高分数。”

  “两个学校进度不一样,没法一起学。”李美心直接拒绝道。“而且以前不是说,你们家一心一直年级前三吗。我们家一文不行,排名就在年级50。”“哈哈,妈妈还真是幽默,不看学校只谈排名真是耍流 氓。”钱一文想,“一心姐读的高中只有年级前十才有大学念吧。唔,上一次她高考没考好,如果答应了,大伯母这么难缠,以后肯定怪我。”

  “都最后总结了,进度有什么不一样,美心,你怎么能直接代替一文做决定呢?他们都要成年了,要尊重她们的决定呀。”大伯母把头转向钱一文,温柔地看着她。

  有一个阶段,大伯母每次见到钱一文,都会夸她,而钱妈妈因其脾气性格,对钱一文诸多要求,显得不那么让人亲近。在青春期,钱一文也算是小小地叛逆过的。上大学以前,钱一文和大伯一家关系不差;直到大学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她彻底认清了大伯母家的真面目,才渐渐地和他们疏远了。

  “大伯母,我学化学,一心姐学的文科,我们考的数学题目不一样的。”还好想起钱一心学的是地理,钱一文笑着回应。

  “是吗?考点应该差不多吧,一文你不是骗我?”姜春兰半信半疑。

  “要么大伯母你拿我的试卷给姐姐看看。”钱一文马上从自己的房间里掏出今天没做的试卷递给大伯母,她打赌钱一心肯定不想一起读书,她自有话术对付。原因嘛,据她所知,钱一心正在和她的初恋男友热恋,每天晚上都要用手机聊天。等她只考上了专科,大伯母才发现她的“早恋”,在这个暑假更是大闹一场。

  “那我先回家了,你大伯应该在楼下等我了,本来想接一文回家吃饭的,你爷奶都说想你呢。不过看你背的书包这么重,哎呀,肯定还要写很多试卷吧,这次就算了。高考结束一定要来玩哦。”姜春兰讲完一堆话,施施然起身离开。

  门一关,钱妈妈就一脸嫌弃,“本来要打电话再拒绝她的,呵,下班就看到她来。害我都没来得及烧晚饭,文文,你先回房间,冰箱里有半个西瓜,你拿勺子挖着吃。”然后又开始奔向厨房,热火朝天地开始做饭。

  “上一次高考前应该没发生这件事,妈妈应该早就拒绝大伯母了,不知道怎什么原因,今天大伯母就亲自上门。不过,这个变化是好事,让我知道和上一世不一样是完全可行的。”钱一文有点高兴地想。

  晚上,钱一文在复习数学、化学的时候,还陆续想起了几道大题的题型,想起具体的题目是不可能的,有题型已经是老天帮忙了。把高一到高三的数学课本都找出来,然后根据考纲看例题和解析,顺便把相关的课后题目做一遍。

  说实话,这个过程太痛苦了,28岁的钱一文理解题目没有问题,但是思路不太灵活。而且作为手机上瘾的成年人,连看电视剧都是2倍速、3倍速,很难集中精神看题目。要不是有高考这个巨石压在心里,而且自己没有手机,说不得钱一文心思会散到外太空哪里。

  不过也让钱一文发现了复习的弊端,缺乏计划,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何才能更好利用这段时间,走捷径,成功渡劫呢?记得老师说过,高考八成以上都是基础题目,拿高分的关键是这些基础题不失分,难题不漏点。现在嘛,就是基础题都作对,难题看运气,自己能记得多少吧。

  语文,果断放弃古诗词背诵(凭借大学所学应该能答对一半吧),作文周末开始写初稿,每天上课时把文言文的句式和实词虚词都看一遍;晚上做一篇议论文、记叙文、散文。英语,白天看单词、语法;晚上做一套英语试卷。数学,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点,每天解决至少1个知识点,晚上根据考纲看课本,做类似的题目。周末练习一套试卷(数学现在没有办法做到每天完成一套,第一个礼拜只能周日试试水)。化学和数学类似,也是根据考纲看课本,白天认真背诵化学方程式、还有几本公式,化学也是需要计算的;晚上继续背诵(化学很多需要背诵的内容)。至于理综,放弃,包含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功课的理综,救命,根本来不及看。还好化学是其中之一,还是可以拿点分数的。

  连续三天的苦功,终于迎来了周末,虽然这个周末注定还是要看书的,但是总是能让人放松一点点的。谁料班主任宣布这个周六各个任课老师都会来学校,帮助同学解疑。如果没有突发情况,每个学生要来学校自习。上班族最可怜的是996,学生族怕是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钱一文心里明白,老师们都是义务劳动,为学生着想,但是不妨碍她心里哭成狗。

  周六的早饭是可爱的生煎包,剥好壳的鸡蛋、还有豆浆。钱妈妈一大早买的,这家生煎包也很好吃,吃的时候先咬一口,里面有汤汁,然后先把肉吃掉,再吃外面焦焦的皮,觉得干了,就喝一口豆浆,也是完美搭配。实际上妈妈更辛苦,你看,她又忙开了,打扫卫生、洗衣服……

  敲门声响起,钱一文透过猫眼看到了可爱的姥爷,立即开门,“姥爷!”

  “哎,乖孙女。”李姥爷一来就给钱一文塞零花钱,“拿钱买点好吃的,乖。”早就知道这个套路的钱一文立即把钱塞回姥爷的手上,“姥爷,我有好多压岁钱,够用啦,你不用再给我啦,嘿嘿。”

  “爸,你又给文文钱,你自己退休工资又没多少,她都多大了。”李美心女士及时出现。

  "好好,我知道了,就你话多,"姥爷又向钱一文眨了一下眼,悄悄地说,“你高考结束,姥爷给你奖励,到时你和同学出去玩。”

  钱一文上前挽住姥爷的胳膊,“等我考完,我自己勤工俭学,不用你给。”

  “哟,我们家文文长大了,不过这个是奖励,不一样。”姥爷哈哈大笑。

  “爸,不是和你说我们家附近有菜市场嘛,你干嘛还拿菜来,这么重!”钱妈妈拿起几个塑料袋,不由地埋怨起来。

  李姥姥和李姥爷早年从农村出来,生活简朴,嫌弃城里菜贵,就到处找可以种菜的地方。别说,还真被他们找到了,那块地是属于部分拆迁但是还没有开始盖楼的地方。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张,不少农村都被圈进了拆迁的范围。很多地产商秉着先占地再说的念头广撒网,导致部分土地开发没有跟上去,闲置好几年。李姥爷他们就去那里种菜,别说,一小块地能收获很多,除了给小儿子家里,日常惦念的就是女儿家了。

  “我们现在走得动,你担心什么,文文要高考了,吃点自己种的蔬菜,接地气。”李姥爷一挥手,截断了自己女儿的唠叨。

  “好了,我走了,家里还有一堆活呢。”李姥爷送完蔬菜,打算直接走了,临走还嘱咐钱一文认真学习,多吃点好吃的。

  看到这么健康的姥爷,钱一文想,真好。后面要时常关心姥爷的身体,叮嘱他生病了就要早点去医院,不能拖着,否则很容易拖成大病。上一世就是如此,一场大病让他的身体整个都垮了,人一下子瘦了十几斤,精神也不好了。

  想到这样那样的遗憾,钱一文想,能够改变一些事真的太棒了,而自己重生在这个时间段,是不是也是代价呢。

第5章 高三进行时(4)

  礼拜天,本来想多睡1小时的钱一文,悲哀地发现自己青春的生物钟太强大,准时6点醒来。

  悄悄地刷好牙,发现妈妈没有起床。毕竟难得的休息天,她大概也睡过头了。

  于是钱一文打算从玄关的抽屉里拿些零钱,去买早餐。对于没有移动支付,真的有点不习惯。现在付钱可麻烦了,每家每户基本都会有一把零钱。

  钱一文家专门放零钱的抽屉里不仅有50元,有5角钱这黄灿灿的硬币,还有很久没见的1角钱,轻飘飘的。抓了一把零钱装在零钱包,钱一文决定去买小馄饨吃,自己想吃,妈妈也很爱吃这个。

  钱一文家现在的房子是她爸爸钱志强买的,作为老钱家唯一的大专生,他很有头脑。结婚后就用自己的积蓄定购了一套70平的房子,每年还钱给单位。谁料没几年就出了交通事故去世,但因和工作有关,可以被认定为因公牺牲,这个房子就当成抚恤金赔给了李美心。单位考虑到她有女儿要抚养,每月还会定期打一笔钱。而也是因为这套房子,李美心只需要负担女儿的学习和生活,再加上娘家不时贴补,母女两生活得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走过一排排停车棚,因为有门,可以作为小仓库。钱一文家的车棚子里有李女士的自行车,还有钱一文的课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李女士总是舍不得扔掉这些,直到过几年物业把车棚推倒,划了停车位,这些书本才被卖给了垃圾站。

  现在每家每户的车棚就是一个个杂物间,各种舍不得扔的东西被寄存。谁能想到不到10年,自行车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些车棚也随之消失呢。

  而小区里熟悉的邻居们也一个个搬离,或置换房子,或买了新房,将老房子租了出去。就像钱一文家,隔壁邻居,楼上楼下几乎都换了人。钱一文家的邻居甚至把房子租了出去,租客来来往往,碰到好性子的罢了,最怕遇上年轻情侣。两人嘻嘻哈哈,大半夜回来后,关门声,冲马桶的声音,各种声音轮番上阵。

  老小区的隔音真的让人深恶痛绝,物业更是形同虚设。钱一文因为年轻倒也可以忍受,钱妈妈本来睡眠质量一般,深受其害,及其影响生活。想到这,更坚定了钱一文换小区的决心。

  小区门口,张记早餐店热火朝天,让人无比怀念的油烟味,“阿姨,我要二两锅贴,两碗小馄饨,一根油条,打包。”

  “哟,怎么是妹妹来买早饭呀,真乖。今年要高考了?高材生肯定没有问题,你妈妈也可以松快松快。”老板娘一边熟练地打包锅贴,油条,一边拉家常。老一辈做小生意的,讲究的就是嘴皮子,不得罪人,和每个客人都能欢天喜地地聊天。

  钱一文低下了头,装不好意思,果然老板娘放过了她,又和其他客人聊起来了,说孩子,说学习,就连天气都能聊很久,很有生活气息。

  等了10分钟,小馄饨就好了,钱一文感觉嘴里在分泌口水。这家的小馄饨百吃不厌,十几只小馄饨浸泡在猪油,紫菜,蛋皮,虾米等组成的骨头汤里,鲜美极了。钱一文最喜欢一口吃一个,再喝点汤,很是过瘾。

  等李美心起床,发现女儿正拎着几样早点进门。不由感叹,女儿真的长大了,平时让她干家务要三催四请。这几天倒是体贴的很,吃好饭还说要帮忙洗碗。哎,本来想和她说,你专心学习就是可以了,算了算了,现在她开心最重要。

  “文文,今天你怎么起这么早,难得一天休息,你多睡一会儿呀。吃好早饭,你再回去睡个回笼觉。醒来吃一根可爱多,妈妈昨天给你买了一箱。”李美心一脸心疼,“现在外面很热吧。”

  “不热的。我戴了帽子,妈妈,吃小馄饨啦。”钱一文忙接话,阻拦她的长篇大论。

  终于吃上小馄饨了,钱一文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了,特别还吃到了锅贴,脆脆的底,肉的味道调的也不错。想到待会儿再来根可爱多,唔,夏天就应该这样,感动。

  仿佛想到什么,钱妈妈把空调遥控器找出来,“今天天气预报说要三十几度,你待会儿把房间门打开,妈妈先把空调打起来;要么你待会儿到客厅做作业。”

  为了省钱,钱一文家的空调是在客厅,如果太热的话,晚上钱一文就直接和她妈妈铺席子睡客厅。

  钱一文立即摇头,“还要把房间里书都搬出来,好烦的,妈妈,我就在自己房间写吧。”

  想到妈妈在客厅要看电视的,李美心女士可是新时代追剧狂人。记得高中,为了女儿,她已经连续几年看了哑巴电视剧。如果在客厅写作业,那妈妈会很无聊,而且她的压力也太大了吧,毕竟现在她的作业经不起推敲。钱一文努力打消钱妈妈的主意儿。

  想想这些生活的细节,钱一文有些惭愧,自己到28岁还是啃老族,妈妈基本承包了她的生活起居。刚毕业那年,她提出要给家用,被钱妈妈一口拒绝,说自己又不差钱用,让她自己好好存钱。提出要帮忙付水电煤,也被说了一顿,说你才用多少水电。大学毕业后自己开始做点家务——洗碗,还是自己再三要求才被分配到的任务。

  钱妈妈几乎一辈子都在做奉献,当时钱一文买车,还被贴补了5w块。钱一文唯一一次花大数额的钱,就是和妈妈一起去泰国,她包了机酒。对这次旅行,就她知道的,钱妈妈不知道和多少人夸赞过了。

  用力把这些思绪都抛之脑后,钱一文想,自己还是要立足现在,先把“眼前关”度过再说,重新打起精神。再三拒绝妈妈“再多睡一会儿”的提议,她全身心投入题海。

  这天,钱一文完成了作文初稿,光与暗为话题的作文,辩证类的作文,论点要涉及两方面,中间部分可以从“A是B的。。。B是A的。。。,没有A,B怎么样;没有B,A怎么样”来思考。最后标题决定是“战胜黑暗,向光而行”,扣紧话题,而且也基本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体裁就是议论文,这种最好写。只要把论点论据列好提纲,文章就能基本成型。钱一文首段就点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都会有至暗时刻,我们要战胜黑暗,向光而行。”中间分论点是“不畏黑暗,心中有光”、“直面黑暗,拥抱希望”、“战胜黑暗,向光而行”。至于论据,用的是丘吉尔,贝多芬,左宗棠,李白等事例。在使用论据时,又重新编织了一下,文章成型,完美。

  完成了一份数学试卷,根据答案,得分65分,连一半的分数都没拿到,很好打击了早上的膨胀心。

  完成了一份英语试卷,除了作文,听力,错了20道题,认真分析了下,错题还是会做的,就是粗心。

  接到了闺蜜陈陈的电话。应该说这时还不是闺蜜,两人是高一高二的同桌,是谈得来的好朋友。这时的友谊既真诚又浅薄,很容易因为距离等原因一拍两散,还没有经过时间的锤炼。只有真正相处几年,你才知道三观一致的才能做朋友。爱情勉强不了,友情也是如此。而钱一文和陈陈的友情小船也是在几年后才变成“大船”。

  不过真怀念这时的陈陈,天真可爱,对父母,对朋友充满信任,是一看就是没有受过苦的女孩。

  陈陈大名陈思雨,长得非常可爱,还有天然卷的头发,据说是隔代遗传。因为她爸爸妈妈都姓陈,所以就给她取了小名”陈陈”,而她也喜欢别人这么称呼她。陈陈是每个人都愿意做朋友的那类人。而钱一文很幸运,因为同桌,“近水楼台先得月”。

  克制地和陈陈聊了让人窒息的试卷,陈陈还抱怨,她背历史背的昏天黑地。钱一文抱怨,化学背的内容也很多,它是理科的叛徒。

  两人哈哈大笑,最后陈陈可怜巴巴得提出,”我们考完一起出去玩两天吧,在考试成绩出来前?这段时间太苦了,5555”

  钱一文默默地也想哭了,但想打打鸡血也许有奇迹呢,决定先答应了再说吧,船到桥头自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