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灾难,囤货求生 第79章

作者:苓冬 标签: 重生 末世 系统 轻松 穿越重生

  他家的确没什么特殊的,找了一圈,也就两个月没浇水还没枯死的两盆植物有点特别。

  最后走时,几个人干脆也带走了两只小盆栽。

  没什么收获,崔简还是不死心。

  临走前他们把聂峥家里里外外重新搜了一遍,楼上楼下同层等空着的房间也都去看了,实在没什么值得注意的线索。

  崔简看聂峥的眼神仿佛恨不得自己的视线变成X光,扫一扫就能知道对方到底哪儿不对劲。

  把聂峥看得那叫一个毛骨悚然。

  这趟白来了,崔简很是滴落,独自坐在窗边,手里抱着那盆仙人球。

  聂峥则把那盆灯芯兰翻来覆去的看,奇怪地说:“队长,你那鼻子是怎么长的,我凑这么近才能闻到点香气,你刚刚在客厅你都闻到了。”

  唐黎坐在副驾驶,开车的高家兄妹里的哥哥。

  闻言她头也不回地说:“我只是对气味稍微敏感些而已。”

  聂峥摇摇头,说:“我以前没看过这玩意儿开花,也一直没注意到它开花了,真奇怪,总觉得这味道闻着挺舒服的。”

  他愣了愣想起来什么似的:“哦对了,听老家那边的长辈说,这个草的叶子可以止血消毒,我家里没有什么医药箱,有次不小心割伤了手,还真用这个揉碎了敷在伤口上试过,效果还真挺不错。”

  崔简转过头:“你用这个草敷过伤口?什么时候的事?”

  “好像就我住院前一两周的样子吧。”

  聂峥不确定地说。

  他住院的前后已经是狂化病毒爆发的高峰期了,崔简沉思,据他们的研究,在那之前,潜伏期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

  作为内部研究人员,崔简知道更多消息。

  早在国内大面积爆发前,国外有些地方两三个月前就已经有案例出现了,只是初期基本都是致死,单纯变异的是后来才有的。

  如果是这样,那聂峥应该在住院前被割伤的时候就已经感染了。

  崔简迟疑地低头,看向聂峥手里那盆杂草花。

  难道原因就是这个?

  他郑重地把自己手里的仙人球塞给聂峥,换来对方手里的灯芯兰:“这花给我吧,我研究研究。”

  聂峥耸耸肩,显然无所谓。

  高家兄妹反正就是来作陪的,免得改装车子出什么状况,完全不在意这种小插曲。

  只有唐黎察觉到什么,扫了眼那盆灯芯兰,眼中露出些许深思。

  这趟回到基地,崔简就钻进了实验室。

  他觉得灯芯兰可能有什么特殊,却又不太确定,便没有说给老师听,而是自己研究。

  凌初夏已经和官方基地搭上线了。

  基地从洛水镇种植区收回来的那批作物数量太多,很多蔬果都没办法长期保存,在留足了基地现有成员的口粮后,就把剩下的一部分给送到了官方基地去。

  与此同时,河心岛开出来的小片菜地也开始种植了。

  她和唐黎商量后,决定接受唐黎的建议,把洛水镇发现的那片种植区围起来当成基地的菜园子,收完一批后立刻栽种下一批应季的蔬果,之前的大棚也完全利用起来。

  于是河心岛开出来的菜地就成了种调料作物的地方,一片片的葱,蒜苗,香菜,辣椒等。

  唐黎干脆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了洛水镇的种植区,还有山林原野可以探索,山上各种野山货也不少,植物感染病毒的完全没有,因此完全不用担心。

  之后除了外出收集燃油物资,唐黎基本上就不再跟探险小队一起行动了。

  但这并不妨碍她一直是探险小队的灵魂人物。

  聂峥他们也担任给官方基地送物资的任务,偶尔遇到棘手的情况,都会毫不犹豫找唐黎出面。

  病毒肆掠,异化的人类和动物丧尸都很多,却没有影响到气候。

  四季变化如常,幸存者们在陆续聚集到各个避难基地后慢慢地也适应了灾难后的环境,重新过上了比较规律的生活。

  起初还有些小的基地在河心岛基地附近发展,可惜随着时日的推移,能找到的物资开始越来越少。

  时间一长,这些小基地就没办法生存了。

  两相比较之下,早有先见之明圈地自给自足的河心岛基地成员越来越多,生活水平却没有下降。

  基地里的物价几乎没有变化,食堂,医院,护卫队,探险队等全都掌握在基地高层手里,甚至还在基地稳定下来后重新把学校制度也恢复了,适龄未成年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基础教育。

  而这时候,距离灾难大面积爆发也不过才过去了半年而已。

  秋日的冷风中,河心岛基地仅剩的几棵高大的绿植也黄了叶,领了清洁工活计的基地成员拿着扫帚勤勤恳恳地扫到一边。

  得益于聂峥的提议,他们早在夏天就把太阳能板安装覆盖了整个基地,连唐黎所在的洛水镇种植区小屋都没落下,一整个夏天,尽管电力不高,还是能勉强维持基地的空调运行。

  冬天来临,太阳能板的效率就不那么高了。

  探险小队搜索到一批小型的火炉子,放在基地的杂货店,供成员们用贡献积分购买。

  这炉子不论是烧柴还是烧煤都可以。

  探险小队能运回基地的煤到底不算多,因此基地又多了些营生。

  有些手里没活儿的人会趁着唐黎的种植区招募人手时报名,干完农活儿的自由时间上山捡柴砍树,然后弄到那些厂房里避雨风干。

  攒下来的柴火无论是自己用还是卖给别人都不亏。

  唐黎对此睁只眼闭只眼。

  只要招募来的人不偷懒不耍滑把该干的活儿干完,他们自己做点别的改善生活,她不会说什么。

  大家都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叫日子过得好些,这无可指摘。

  刚入冬,第一场雪就落了下来。

  河心岛基地的人这时也突破了六百大关,凌初夏觉得剩下几年达到一千人毫不费力,也没开始那些日子那么关注人数了。

  注意力都放在如何继续改善基地居住环境上。

  海城附近最大的官方基地的人数都已经突破五十万,人多事儿也多,大环境自然比不上河心岛基地。

  凌初夏觉得这次自己只是要弄个小型避难所,以后说不定会升级。

  她也很关注其他基地,看看能不能取点经。

  初雪落了四天,并没有积雪,但路况不是很好,唐黎估摸着基地的存粮差不多了,加入了这一次的送菜队伍,准备回河心岛基地看看。

  她照旧准备了一堆丰厚的物资,准备偷偷塞给教授专家组开小灶。

  这次她得到个好的消息。

  科研小队真的从灯芯兰植物里提取到一种特殊元素,而这种元素对于狂化病毒的抗体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黎知道血清的诞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

  但能意外从一株谁也没看在眼里的杂草植物上取得突破,她还是觉得很神奇。

  好在这样的机缘下,血清大概真的迎来了问世的曙光。

第56章

  丧尸爆发的第四年, 夏。

  全世界建起的人类基地如星星之火,在年复一年地艰难求存中渐渐发展起来,并重新恢复了相当一部分末日前的社会功能。

  Z国境内最大的官方基地共有11个, 收留了灾难末日后八成的幸存者。

  海城基地是全国发展得最好,也是幸存者最多的基地之一。

  从各大基地重新修复的高速公路和高速列车两旁都竖立起高耸的围墙, 防止丧尸误入和别有用心的流窜盗匪搞破坏。

  数辆高速列车从全国各地奔向海城基地, 再转道高速公路前往桔子洲基地。

  这里是名气最大,福利最好,设施最完备的民间基地。

  过去的四年多时间,凌初夏没有在一千人数量达到后就摆烂对待,而是继续兢兢业业地将基地扩大,内外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也从当初的一言堂逐渐进化成民意表决的模式。

  及至如今,桔子洲基地的常驻人口已突破十万。

  比某些官方基地人口都多。

  就河心岛这么点地盘肯定是早就不够用了的,基地势力以河心岛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扩张,原有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等,全部整修过。

  那些经历四年风霜的建筑物容纳了绝大部分基地的成员。

  而能在河心岛住的基本都是基地核心高层。

  这一次数辆列车载来的是全国各地的医学,药物研究,植物学等等方面的专家,前来探讨桔子洲基地孙教授团队宣布攻克的狂化病毒特制抗病毒血清推广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早在丧尸爆发的第一年,崔简就从灯芯兰中提取到了可以抗衡狂化病毒的特殊物质。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种物质的提取和保存条件都相当苛刻,当时技术设备有限,通讯又不发达,他们只能关起门来自己搞。

  最大的问题是, 这种植物一向被视为野草,想要大量提取该物质,就得大量培育灯芯兰。

  河心岛基地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此后几年,他们一边尝试着和外界交流,一边在周遭山林原野到处寻找野生的灯芯兰,探索可以批量培育的方法。

  这个困境一直到第三年初河心岛基地跟官方合作,迎来了植物学家团队的帮助。

  此后才有了人工培育,且花期更长的灯芯兰。

  据孙教授团队研究,处于花期的灯芯兰叶片内的特殊物质浓度最高,可以最大限度地供应研究所需。

  现在,经过数次成分调整,实验,最终版本的抗病毒血清终于问世。

  孙教授和他的团队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幸存者们的关注。

  其实孙教授年纪已经很大了,在参加狂化病毒研讨会之前,他甚至才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没多久。

  灾难来临后,他带领团队栖身河心岛基地,从没有懈怠,几乎是废寝忘食地研究,进度一度陷入瓶颈,他整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太好了。

  崔简选择将灯芯兰的作用告知孙教授,是因为某次孙教授不小心被钝器擦伤。

  谁都知道受伤是一件多危险的事。

  孙教授几乎要选择放弃生命时,崔简用提取的灯芯兰溶液替他清理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