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灾难,囤货求生 第104章

作者:苓冬 标签: 重生 末世 系统 轻松 穿越重生

  没人能回答。

  邵过了会儿,邵林举起酒杯说:“咱们几家人这阵子守望相助,也算是共患难过了。这顿就当散伙饭,过两天我们走了,家里很多东西带不走,你们用得上的尽管开口,不管以后能不能再见面,我都希望大家好好活下去。”

  林静仪和家里人商量了几句,终于下定决心:“我们想和你们一起走,可以吗?”

  唐黎隔着人群朝她投去视线,唇角不经意地勾起。

  之所以要过几天才走,自然是给这几家人考虑的时间,留在小区这边资源肯定会越来越少,而她找的地方能可持续发展。

  用脚趾头都该知道怎么选。

  果然,三天后,剩下四家人无一例外地打算一起搬离,并且十分积极表示会自力更生,绝不会给唐黎和邵林等带来额外的麻烦。

  唐黎开着自己那辆面包车,后面跟着他们几家人合力开的两辆车,离开了住了小半年的小区。

  新的驻扎地就在县城和市区之间的某座山下。

  和其他地方一样,这个度假酒店也没有人烟,灾难前应该还在装修,酒店大楼前的空地上摆了不少的建材。

  而这些建材,唐黎打算利用起来对征用为庇护所的酒店进行改造。

  如无意外,这里就是她接下来几年安身立命的地方。

第75章

  新住处的环境让本来有些忐忑的众人暗自松了口气。

  这个酒店还没正式开业, 但基本设施都已经置办齐全,剩下的就是酒店内部的一些装饰和外面的绿化带还没完全打理好。

  唐黎之前来看时就对环境非常满意。

  酒店依山傍水,距离主路大概几分钟车程,位置隐蔽却又不算隔绝,围墙是大块石头垒砌的,坚固又结实,也方便后期改造。

  到达酒店后第一件事就是选定住处。

  酒店三栋楼,一栋是各式房型的主体楼,共九层, 有电梯,但没电暂时没法用;一栋是宴会厅以及酒店管理方的办公地点,共三层;还有一栋主体是仓库。

  唐黎带着那五家人,加起来二十人左右,都在主体楼二楼挨着选了房间住下。

  中午大家张罗着吃了顿简单的饭,下午便聚集到一起开会。地点就在主体楼的一楼大堂。

  唐黎顶着阮玉梅的身份,不是在场人中年纪最大的,但却是威望最高,能力最强的。

  他们一路从小区磕磕绊绊地过来,车子没油, 故障, 找不到路,身体不适等等全都是唐黎帮忙解决的,无形之中就成了领头人。

  现在既然来到了她一手扒拉起来的庇护所,自然要按她的规矩来。

  唐黎视线扫过底下不约而同注视她的众人,清了清嗓子:“大家认识都不是一两天了,我就不绕弯子了,这个地方的环境大家也看到了,安顿下来,往后的日子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这里每个人都要出一份力,不管以后有没有新的人加入,规定都是一样的。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那就大家都好,要是有谁不守规矩损坏大家的利益,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

  虽不是第一次弄庇护所,但之前唐黎都是甩手掌柜,只负责到处搜集物资,根本没管庇护所后勤管理之类的事务。

  她也确实不怎么擅长这些事情。

  因此唐黎非常果断地给自己找了帮手,只要她把庇护所资源攥在手里,地位就不会受到威胁。

  毕竟除了开挂的她,其他人做不到像她那样有能力找到足够物资养活这么多人。

  大家当然没有意见。

  初来乍到,身上除了从家里离开时带的那点家当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有人站出来告诉他们该怎么生活他们求之不得。

  酒店配备了静音发电机组,只要有燃料,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照明和部分基础电器的使用所需。

  夏天已经快要过去,天气也没有之前那么炎热。

  加上酒店所在的地方依山傍水,温度相对适宜,为了节省燃料,唐黎和选出来的两个助手,邵林跟林静仪,商议后决定先严格限制电器使用。

  除照明外,只有大厨房可以使用冰箱冰柜以及空调等大型电器。

  房间内部只留下照明系统电源供应。

  很快就开始分工。

  唐黎负责带两到三人的小队外出继续收集物资,而邵林和林静仪协作。

  邵林负责庇护所基础设施完善,林静仪则安排人员管理。

  休整一夜后,就开始了庇护所改造计划。

  隔天上午,唐黎,邵林和林静仪就分成三组分别行动。

  邵林负责带领男人们利用现有建材加固加高酒店原有的围墙,水泥河沙都是现成的,只是量相对这个工程来说可能不够。

  唐黎自然将收集建筑材料纳入外出物资清单范围。

  此外,他们还打算将绿化带整理出来,把那些观赏性植物花卉等都移栽到角落或者花盆里装点环境,大片大片的绿化带则空出来准备种植蔬果。

  种子,农药,化肥还有农用工具机器等等也需要收集。

  由于酒店位置接近郊区,附近其实也有不少田地可以用于种植,唐黎抽空在附近转了一圈,意外发现附近有些房子貌似还有人居住。

  只不过那些人似乎很警惕,几乎看不见活动的踪迹。

  唐黎也不在意。

  反正能种就种,不能种还能组织大家开荒,庇护所要长期稳定存在下去,开源节流都是必要的,哪怕土地和水源都面临着被污染的危险,也可以尽量想办法净化使用。

  她自制了一份地图,把周遭环境和可利用的资源都标记下来。

  另一边,林静仪则带着女人和孩子们开始开荒,把移走了观赏花卉的绿化带分成不同的区域,除草翻土,顺便给做围墙加固工程的大家准备三餐。

  人手虽然有点不够,氛围却比较轻松,还在坐月子的卢悦本来都想帮忙的,被大家劝住了。

  她只好边带自己的孩子边帮其他几家照顾小孩,闲时带着几个半大小孩读书写字,不让他们乱跑,顺便也做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打扫卫生什么的。

  阮文静也跟着卢悦做事。

  她虽不会说话,但在唐黎的鼓励下已经十分愿意和大家交流,对小孩子们温柔细心,又有唐黎这个自带物资的外挂在,身上永远不缺好吃的,自然很容易赢得小孩子们的欢心。

  而唐黎便对照着地图,打算先把花县全部搜一遍,然后再前往更远的另一个市区收集物资。

  即便她要找的这些物资空间里都有大量存货,她外出也不仅是为了装样子而偷懒把这些物资拿出来过个明路就拿来用。

  能不动用空间物资的情况下,她就算辛苦点,也宁愿先消耗额外收集的部分。

  毕竟她空间里的物资更多是为主世界自己一家三口准备的。

  下午,唐黎便带着两个驾驶经验丰富驾龄也长的老司机出发了,为了方便收集物资,他们开的是唐黎特地找回来的一辆小型厢货车。

  时隔多日,进入县城,味道难以言喻。

  唐黎三人都穿了防护服,车子开得并不快,一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影。

  沉闷的空气中发酵的味道无孔不入地钻进鼻孔,两个老司机面如菜色,忍不住下车吐了两回。

  而唐黎脸色虽不好,忍耐力倒是更强一些。

  那两人都吐得脸色发白了,她还稳如泰山,始终端坐在驾驶座上,看他们俩脸色实在不太好,从背包里拿了水递过去。

  等他们恢复好了,唐黎也把车停在建材批发市场附近。

  他们分批搬了些水泥河沙玻璃不锈钢架等等到车上,然后再在附近转悠,什么便利店副食店杂货店超市等等,都进去看看,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地但凡包装完好能用的都一股脑儿收走。

  反正人多,也打算好了要在酒店庇护所长期驻扎,不管什么都先带回去再说。

  总会有派得上用场的地方。

  其中食物和纯净水是最为重要的物资,就算他们开垦好了土地准备耕种自给自足,从播种到长成也还是需要时间的。

  其次便是各种各样的种子肥料以及工具之类的。

  厢货车塞了个满满当当,唐黎还特地路过一个加油站,利用备用发电机将燃油都抽走,桶装的也没放过,还打包了一批修车工具等。

  第一次出行满载而归,自然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几家人在原小区憋屈了几个月,如今到了新的地方扎根,衣食住行都有了看得见的保障,精神面貌自然而然就好了起来。

  干活的效率成倍提升。

  没两天,酒店庇护所围墙加高加固,最上面还用玻璃碎片,建材残渣等尖锐的东西固定在水泥封好的围墙顶上,可以威慑想要翻墙进入的潜在威胁。

  此时已经进入十月份,天气开始转凉。

  蔬果之类的还能种点应季的存起来,但是到了冬天可能就没办法保证稳定供应,唐黎他们外出的大部分空间都给了各式各样的粮食物资。

  仓库肉眼可见地充实起来,大家的心便也渐渐安定。

  节省一点,这个冬天不会太难过的。

  出了月子,卢悦用上了唐黎他们外出给她带回来的婴儿车,也能够腾出手来做点事了。

  唐黎决定搞个食堂,让固定的人负责,一日三餐大家也方便些。

  卢悦入选,烧着锅炉时有了点想法,趁唐黎没外出的时候找到她:“梅姐,我们一日三餐都要开火,就算你们找回来的煤挺多,但我觉得总烧煤也不是个办法,趁这段时间天气不错,我们是不是多弄点柴火回来,能省点是点。”

  “围墙弄得差不多了,等绿化带都整理出来,你和邵林说一声叫他安排吧。”

  唐黎当然知道燃料资源有限,广阔山林就是后备能源。

  她干脆点头:“仓库那边有个地方遮风避雨还通风很好,到时候把柴都砍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块,放在那边晾干,冬天的时候大家凑在一起烧个篝火取暖也是很不错的。”

  卢悦点头,想起些往事来:“我记得小时候家里长辈砍柴,树根都会拖回家的,稍微晒干,一根树桩子都能烧很久,我们往里面埋点土豆红薯,熟了扒拉出来吃着可香了。”

  可惜那样看似不起眼的寻常景象,如今也成了奢望。

  唐黎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不提还好,一提她都有点想爸妈了,五年的副本时间对她来说是实打实地一天一天过的,回去主世界也不过几秒而已。

  好在爸妈倒也不用太担心自己。

  邵林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把围墙弄得差不多了,又把有隐患的地方都排查了一遍之后,他带的工程组顺带也加入了开垦种植地的行列。

  不到一个星期,酒店庇护所便焕然一新。

  经过大家齐心协力整理出来的可以用于种植的土地面积将近三亩,除了少部分还空着在养地之外,肥力不错的几处都整理出来直接撒了应季蔬果的种子。

  唐黎趁着自己外出的机会,把巨兽世界收在空间里的变异苹果树苗拿了出来。

  她带着阮文静把树种在了她们俩房间正对出去的一块地边上。

  这棵树苗有两米多高,是那个世界被专门研究变异植物的研究员特别培育的品种,生长速度和果实都优越于一般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