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灾世界建设魔法学园 第130章

作者:我说万一呢 标签: 末世 系统 升级流 基建 穿越重生

  【凤城到崎县约60公里,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等你们抵达这里时,或许温度已经非常低了,你们将面临的挑战更大。好消息是,我们两座城市之间有地下铁。这段路我们建议从地下走,但由于地下很多设施无法使用,这很可能成为一段充满“气味”的路,希望你们不要介意……凤城人留。 】

  【崎县到陵城约50公里,这是最后一段路了,我们有着充裕的迁徙时间,因此将尽可能的多给你们留一些基础物资,我们陵城见……崎县人留。 】

  至此,五座城市以各自的方式,对望北城表示了支援。

  有很多人在这份计划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就在相应的城市后面。因为能登陆梦网的人不多,每一份名单都显得很短,看起来就像是同意参与的人少得可怜。

  可黄婉桃还是忍不住有点感动。

  原来望北城并不是一座孤城。

  不管这计划的可行性有多少,但在绝望之时,发现自己并没有被遗忘、被抛弃,有人愿意帮助自己,真的太好了。

  只有望北城,是绝对无法完成迁徙计划的,可实际上东洲并不是只有望北城。

  1号魔法避难所,是一个区域,在这里所有城市都是命运的共同体,当看到这一点时,就看到了希望。

  黄婉桃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如此短的时间,在她完全不知道的时候,这么多人对望北城伸出了援手。

  “其实这也是学园的提议。”身旁有人咳了一声,说道。

  那是个不认识的,凤城的幸存者。

  “大厅的公告栏你看了没?那边有任务,在集思广益寻找完成迁徙的办法。这只是初步的计划,但学园说,这既是一场迁徙,也是一次接力。”

  “有点太疯狂了,但好像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每一座城市都为上一座城市开辟着通往希望的路,这样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离得越近的城市,可以做的事情也越多吧,我们会争取让这条路越来越好走。”

  “当然这只是非常理想化的想法,实际能否完成很难说,可我真心希望,它能让你活下来,望北城的同胞……时间不多了,祝你好运。”

  对方说完,似乎是有点不好意思,挥挥手就告别了。

  黄婉桃重新望向那条线路,深吸了一口气后,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尝试记住更多的细节。

  计划的内容并不单单只有这些,还有许多诸如用什么方式指引方向的琐碎细节,这只是很初步的讨论。

  她还在公告栏上看到望北城居民的留言。

  是她昨晚见到的那个中年男人,对方表示,他已经组织了一支先锋队,明天就会出发。

  【没有时间犹豫了,望北城养活不了这么多幸存者,必须有人尝试开辟一条生路。我们会在沿途留下记号,虽然我们无需为上一座城市做出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人指引方向。 】

  【如果此计划不可行……或许,剩下的人还来得及退回去。 】

  她将对方标注的路线和记号,也牢牢记在了脑子里。

  最后,黄婉桃回到大厅。

  她在全网的公告栏处看到了大迁徙的任务板块,里面果然还有许多相应的讨论。

  面临着距离难题的显然不是只有望北城,表示将参与“接力”计划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城市,大家激烈讨论着各自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她站在这里阅读,直至倒计时结束。

  *

  望北城如今的管理者姓颜。

  实际上,他甚至参加了齐市长主持的那次选址会议。

  颜市长竭尽所能试图说服大家将魔法庇护所设在望北城,可最终还是落选了。

  他非常失望。

  理智上,他知道望北城并非合适的位置,可情感上,他认为这就是抛弃。

  颜市长觉得陵城实在太远了,而学园的迁徙接力计划,和儿童的胡言乱语差不多。

  这可是末世,光是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迁徙,就已经是天方夜谭,还要在这个过程中给别的城市提供帮助?

  要不要看看你们在说什么?

  当然,让他如此排斥这次计划的原因还有,他觉得望北城过的还不错。

  虽然临近洲际线导致他其实多少受到了一些制约,那些科研人员还有讨厌的媒体,总是试图拍摄这边的画面,都末世了,他却不得不顾及城市形象,至少在表面听从更上层领导的建议。

  这让人很窝火。

  但顶尖专家是很有用的,至少望北城的生产线建立的挺顺利,物资每天是在减少,但只要人不继续增多,还是可以活下去的。

  所以……

  望北城其实,没必要参加大迁徙,对吧?

  如果终极大降温是真的,剩下的时间与其用来赌运气,还不如用来囤物资。

  先从所有人口粮再次减半开始,大家会理解的,现在挨饿,是为了三周后的暴风雪里,大家能一起活下去。

  同时,那些不是很关键的工作都停下,接下来要全力收集取暖物资,用专家指导的办法,将木材变成木炭等,然后所有人再挤一挤,咬咬牙,也能撑过去。

  说的再明白点,就算物资不够所有人熬过那一个月,至少作为领导的他,以及他的家人,不会是熬不过去的那批人。

  他是全城,最无需离开的那批人。

  不过他依然将魔法学园的事情,和大降温的事情汇报给上面了,包括那玩笑似的大迁徙计划。

  专家们评估过后,给出了一份物资清单,如果事情是真的,他需要囤够相应的物资才能养活目前在望北城的所有人。

  那是个目前的望北城无法完成的数字。

  尤其是取暖物,远远不够。

  至于是否参与大迁徙,上面表示由他灵活决定,组织相信他。

  这其实多少有点打太极的意味,外界的媒体似乎也听到了风声,正在关注这件事情。

  这牵涉到很多条人命,望北城有近400万人口,其实不管怎么选都会死人,死人就会需要人背锅,显然,外界不打算背这个锅。

  这个指示是在今早下达的。

  颜市长看到后,都气笑了。

  笑过后,他也冷静下来,然后向所有庇护所下达了相同的指令。

  公布终极大降温的事及迁徙计划。

  并且,由居民们自由选择要不要离开。

  *

  于是,黄婉桃带来的消息,和庇护所公布的信息,是前后脚传入叶家等人耳朵里的。

  庇护所整个沸腾了。

  就算是已经听到了风声的人,也颇有种被打的措手不及的感觉。

  紧随而来的,就是饮食减半,及工作时间与内容的调整。颜市长将物资任务分摊给了每一个庇护所,由他们自己筹措所有东西。

  庇护所也没有隐瞒,将现有物资量和目标量,如实公告。

  稍微一计算,大家就明白,事态其实很严峻。

  如果所有人都留在庇护所,结果很可能是所有人一起冻死。

  离开,尝试迁徙,或许才有活路。

  ……但如果离开的人足够多,炭火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留下来的人活下来的几率就会变大。

  这又让留下成为了一个可以被选择的选项。

  到处都在讨论这件事,认识的、不认识的,全都在发表各自的想法,至少这个上午,大家都有点无心工作。

  可别看讨论的这么激烈,真正行动起来的人几乎没有。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要迁徙,早一点出发,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可能。

  黄婉桃舅舅舅妈一家挤了过来,询问叶家人:“怎么样,你们离开吗?”

  曾经因为黄婉桃的事情闹得有些不愉快,可现在却像是没那回事一般,舅妈一副热切样子打听。

  “还没决定,你们呢?”

  “我们也没决定呢,我看这架势,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留下吧。感觉还是离开更安全。要做决定,就得早点,最晚明天就得走吧?”

  舅妈说:“你们不是有车吗,其实有优势的,能开多远开多远,剩下的路再用走的,这样能比别人快许多呢!”

  这也是叶家在讨论的事情。

  如果五城接力真的能够实现,他们最大的困难就变成了去安市这条路,共80公里。

  有车的话,或许能减少至少一半的路程。

  那么,迁徙可能真的可以尝试。

  可风险还是太大了,叶家人不敢赌。

  “所以你们也倾向于离开?”叶家人问。

  “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是想离开。”舅妈说,“你看看这么多人做不了决定,留下来和等死没区别吧。”

  听起来很有道理。

  最终,叶家人又聚集在一起讨论了许久,由叶父拍板——迁徙!

  “先到安市看看,如果……如果真的存在'接力',我们就继续。不行的话,掉头回来也来得及!”

  “时间不多了,明天早上就出发。你们赶紧看看,还能不能弄到几辆车和油。”

  于是所有人分开,开始准备路上要用的物品。

  他们的行动自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随着不同的人前来攀谈,最后,竟然还有十几人表示愿意同行。

  而黄婉桃的舅舅舅妈,最终拒绝了一起离开。

  “我们也想走,但是我爹妈熬不住啊,”舅妈叹着气,一副孝顺女儿的样子,“老人要怎么迁徙呢,想来想去,我们还是只能留下。”

  这也是大实话。

  黄婉桃虽然对舅舅很失望,但这依然是她唯一的亲人了,最终,她和舅舅一家最后拥抱了一下,然后转过头,离开。

  自此,踏上两条分岔的命运之路。

  不仅仅是黄婉桃和叶家人,这一天,还有许多城市上演了同样的抉择。

  偏远的城市时间窗口实在短暂,无论人们有没有意识到,今天、最迟明天,就是最后的选择了。

  由东洲人自己作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