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40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兼顾文化宣传、旅游、食宿、产品售卖等,地方经济支柱不就有了吗?

  若是可以,再联动附近两三个村子,不就能一起富起来了吗?

  因这些都为时尚远,张梓若没与王柯细说自己的打算,只大致解释了一下。

  然后加钱,请王柯将模型涂上她要的颜色。

  自己只拿了王柯送来的六个雕版回去。

  雕版已经有了,造纸也要搞起来!

  然而,张梓若还困在制浆这个步骤。

  她每日要讲课,即使学堂休息了,她还要讲公开课。

  再加上洗衣服,做晚饭,缝缝补补等零碎之事,每天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造纸的进度自然就比较慢。

  顾云淮提议,取消公开课。

  “娘,你别让自己这么累。何必为了不相干的人让自己这么辛苦?他们不听课,也照样活得好好的。”

  ”不!不能放弃!“

  张梓若目光坚定,“我不仅要讲课,还让整个村子的文化素质提起来!”

  剧情里,主角自小在县城读书,后拜大儒为师。

  而小反派在顾秀才死后,常受原主磋磨,更没得书读。

  只好来回翻顾秀才留下的书,厚着脸皮去问主角沈照。

  沈明珠以耽误孩子学习为由,拒绝沈照与小反派来往。

  小反派不甘心,跟着村民穿越野地,到达县城门。又使计混入城中,想要偷听私塾的课,或者像沈照一样拜大儒为师。后来,他想法设法让沈照带他去拜师。

  大儒评价其为:

  ”小小年纪,心思深沉奸诈,诡计多端!人品不端,不可授之学识!“

  后,差点被卖的小反派在庙会上救了女主——大儒的孙女。

  大儒虽讨厌小反派,但并不拒绝女主拿书给小反派读。小反派厚颜旁听,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小反派半是自学,半是旁听,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成了一位如琢如玉、风致翩翩的小公子。

  然而,等他真实身份揭露,被认回皇家后,皇帝和沈明珠并不喜欢他。

  觉得他长在愚昧不堪、粗俗刁蛮的低贱乡野之地,尽学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阴郁偏激,心胸狭隘,不登大雅之堂!

  反派的政敌也常常以此攻讦诋毁他。

  想到这里,张梓若微微眯眼,抚摸着小反派的脑袋,气势沉沉道:

  “云淮,目前的我没能力让你去拜名师,也没武力领你跋山涉水去名书院旁定居。

  但是,我可以让我们生活的地方变成桃花源!

  变成人人识文断字的桃花源!

  变成天下人皆羡,往来无白丁之地!

  有朝一日,你从这里走出去,人人都会羡慕你来自这里!

  会敬佩你自小学得满腹经纶、君子端方、品格贵重,得人尊崇仰望!”

  顾云淮手里的捣杵早已不知不觉地停滞了。

  他定定地望着夕阳下的张梓若,清冷的丹凤眼中涌出越来越多的水雾,在眼眶中来回打转。

  他垂首,抱着捣杵一下又一下地捶打煮过的构树皮。

  “娘,你不用这么累,我就是长在平凡的乡野又有什么?

  我有娘教导,一样可以成为让他们敬佩仰望的读书人!”

  他鼻音浓重。

  张梓若轻柔地给他擦擦泪。

  “我不累。我觉得打造这么一个天下闻名的、让读书人向往的地方,很有成就感!

  我们一起打造读书圣地,好不好?”

  “好!”

  顾云淮投入她的怀抱,紧紧搂住她的脖颈。

  “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目标,张梓若花了些钱粮,把造纸后续的事情交给顾八爷一家。

  自己则带上抄写和默写好的数本书,同顾云淮往县城书斋去。

  先搞一波钱!经济扎实,好发展!

第36章 是哪位大儒

  书斋

  张梓若把顾秀才遗留的、抄写的书和从书斋借的书交给掌柜。

  掌柜分别翻看一遍。

  本店的书完整无损。

  他把书交给店内的伙计,让伙计把书籍放回书架。

  掌柜拿起抄写的书籍细看。

  “纸张干净无损,内容也无错漏之处,但是这里——”

  他指指张梓若开始抄写的地方,说道:“明显是换了一个人抄写。”

  “一本书,两个字样,观感不大好。按说是要扣除一大笔钱的。

  但看在后者的字别有一番风骨的份上,便少扣一些。

  原本说定的342文,扣去42文,给你300文。”

  张梓若没有异议。

  这个结果比她预想的扣除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要好多了。

  掌柜的从柜台里掏出半贯钱,数了300个铜板给张梓若。

  张梓若收下后,问:“掌柜的,不知你这里是否收书稿,印书发行?”

  掌柜淡淡道:“收。我们东家有专门印书的铺子。

  但想让我们印书,发售,文章要吸引人才行。”

  张梓若掏出一沓整齐的纸张。

  纸张最外层用一张未裁的纸包裹了,上面写着龙飞凤舞的书名。

  “掌柜的,您先看看这些书稿。”

  “《三字经》?”

  掌柜的嘀咕一句,不明其意的翻看。

  越看,翻的动作越慢。

  态度也由原来的漫不经心变得慎重,脸上也渐渐的洋溢出越来越多的喜色。

  “张娘子,”经过上一次在书斋里舌战群儒,书斋掌柜对张梓若记忆深刻,客气地问道:

  “张娘子,不知这位写出《三字经》的王应麟是哪位大儒?”

  张梓若暗道,王应麟是南宋的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这个时空可未闻其名。

  她只好为其编个身份。

  “他是我老师的老师之一,是一位隐士。”

  掌柜的肃然起敬。

  “能写出如此朗朗上口,又深含大义的启蒙读物,必是一位大儒!”

  “等等!”

  “你说,你老师的老师不止一位?”

  掌柜的满面惊愕,又期待不已。

  顾云淮也满怀探究的望向张梓若。

  张梓若笑道:“我的老师说,他曾经到过一个地方,繁华,富足,安宁。

  在那里,人人知书达理,丰衣足食,十分好客。且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他以为自己到了桃花源。

  但那个地方比书中描写的桃花源还要美,风土人情文化,无不令人惊赞!

  且有学识者众多。

  他便在那里求学。

  学到了不同人教授的学问。

  可有一天他去河边打鱼,不小心掉入水中,游上来后,便再也找不着那个地方了。

  他终其一生都想要回到那个地方,四处游历,只为寻找。

  只可惜,直到去世也未找到。

  我只是侥幸救过他,他便将自己所学教授于我。

  这《三字经》正是他教我的启蒙读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