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我瞧你是心中无事一身轻,整个人高兴的很。也难怪,不用去做起的比鸡早,活得比狗累的工作,是该高兴。”
“噗!咳!咳咳!”二皇子捂着嘴不让点心渣子喷出来,整个人被呛的直咳嗽。
张梓若拍拍他的脊背,递过去一杯茶。
他喝了几口茶,擦擦手,说道:“您这话可太容易引起误会,也太惹人恨了。难怪父皇不让你接近四弟,要是你再教一段时间,指不定四弟也想做个逍遥人了。”
“逍遥有什么不好?多少人求而不得?”张梓若把手边的卷子和答案递给他,“来都来了,帮我改会儿作业。”
二皇子:“……你、这不是你做夫子的活儿吗?”
“我不是有弟子吗?你都到我眼前来了,我还能不给你个锻炼的机会?快,你都享受到逍遥快乐的生活了。我也得享受会儿。”
张梓若拈起一颗糖渍梅子吃下,酸酸甜甜的味道让她高兴的眯起了眼。
二皇子无语地接手了批改作业的任务,边改边吐槽:“早知道就不来了。”
“干嘛不来?学习就得不懂就问,精益求精。你在学习上踏实上进,认真努力,又举一反三,我不用掐指算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在喜爱的化学一道大有所为!”
二皇子脸上泛起笑容,“哼,你别以为说些好听的话,我就会帮你改作业。反正以后没事没非,我是再不会来找你。”
张梓若从抽屉里拿了一本话本看,说:“下次来,给我带点宫里的桂花乳酪包和红豆乳酪包。”
“哦。”二皇子一心二用批改着作业,“糖蒸酥酪要吗?”
……
在学生们艰苦奋斗,为科举消得人憔悴的日子里,张梓若把二皇子抓来当苦工,自己吃好喝好休息好,硬生生胖了好几斤。
有了二皇子的帮忙,她所负责的卷子或日常作业都能很快批改完成。然后,她带着二皇子做实验;或把他扔到某个低年级的班级里和同学们一起学物理;或者带着二皇子和照儿去逛街吃好吃的;甚至在钓了鱼后,乔装打扮一番,三人一起蹲在街边卖鱼。
二皇子天天乐得不想回宫,恨不得立刻在外建立府邸。
但想想宫中认认真真读书的老四,为了不让老四太过羡慕,能够一心一意的学习处理朝廷政务,他揣着自己的那一份卖鱼钱,带上张夫子做的小笼包食盒,以及托他转交的有书籍、书信和银两的包裹,伴着晚霞,带着护卫,心情惬意的回宫。
二皇子知道皇帝的顾虑,所以也没去和老四讲,自己的日子过得多么美,而是亲自领着宫人把食盒、书籍、书信等一股脑交给皇帝。
想了想,把自己挣得卖鱼钱掏了三分之一给皇帝,“这是儿臣今日钓鱼、卖鱼所得,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孝敬您的心意。”
皇帝瞅着掌中的十几枚铜板,有些无语,又有种莫名的安慰。老二虽心不在宫中,但还是孝顺的。
二皇子与皇帝叙了一番话,重温一番可贵的天家亲情,把张梓若托他转交的事情说清楚,便匆匆告退,回自己宫中写今日份的学习心得,记录灵感去了。
皇帝对小笼包不在意,主要瞧了瞧张梓若送来的书和信。
书是张梓若从市面上买来的质量上乘的话本。有了张梓若和沈明珠这种新型写手,以及潘英等利用老大人们才智,再自我发挥的野路子写手,市面上的话本是越来越卷,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大大的丰富了世人的娱乐世界。张梓若把自己看过的、好看的书送给沈明珠,另外催沈明珠赶快写新书,让沈明珠无暇沉溺在忧愁和痛苦当中。
她给沈明珠写信,详细描述了沈明珠的书在外面卖的有多火,以及读者们对书籍又哭又笑,又爱又恨的表现。
她还大大吐槽了一番,自己一个只看爽快文章的读者,要不是因为要替沈明珠过一遍稿子,她都不想看,太虐心了!
没想到有一批读者就是爱这种文风爱的深沉!还专门写了信送到了卖书的书斋。
因为信件太多,也不方便往宫里带。作为全权代理的张梓若就看了一部分,简略的总结一下,写给沈明珠看。
读者们的信,综合起来就是:作者你怎么那么狠心,你怎么能把里面的人写的那么惨?你有没有心?你怎么这么无情,这么冷酷?
当女主抱着奄奄一息的灵兽崽崽在雨中哭泣的时候,我也要哭死了。我的内心,我的天空,下了三天三夜的雨。
张梓若在此处附了一首抄录的读者的诗。
然后,就是读者的另外一种反馈:女主和男主天生一对,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一举一动都甜得人心中激动,笑意连连。
他们在结局处回头相望,一定是舍不得彼此!一想到他们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心特别激动且甜蜜。
下次,请直接点让他们在一起,让他们在天直作比翼鸟,在地直为连理枝,让他们三生三世不分离。
……
张梓若除了写关于话本的事情,还鼓励沈明珠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找找灵感。
“若是灵感缺乏,可以找其他的娘娘们说说话。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群娘娘们怎么也能够共同编写几本书了。就像潘英他们,在老大人提供的灵感下,所创作的剧本,在剧院硬生生演了三个月不重样!”
“作为回馈,我给你出一个特别实惠的方法,你可以教娘娘们知识或游戏,或者大家互相教书,就像过家家一样玩,不也很有意思吗?”
张梓若暗搓搓的鼓励沈明珠在宫中教书,最好把宫中的娘娘和小公主们都教得支楞起来!
第518章 科举开始
说是暗搓搓,其实也不大对。因为信并未封口,只是简单的折了一下——张梓若已经做好了信件进宫被检查的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梓若可谓明晃晃地鼓励沈明珠在宫中“建女校”,正大光明的摆给皇帝看。
她甚至在同一个信封里还塞了一封给皇帝的信。
在信中,她公事公办的汇报了一番学院的情况;活灵活现的描述了百姓在指导下,使用鱼塘养鸭,鱼鸭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的进展,并提出,鱼鸭结合,以及稻田鱼鸭共同养殖的生态模式可以在南方推广。
皇帝看得暗暗点头,这种有利于民生,一举多得的模式,确实应该进行推广。他继续往下读。
张梓若写信的内容陡然一变,说起百姓养的鱼有多么大,鸭子有多大多肥,说她亲自烤了一只鸭子,但因为当时材料不全,烤出来的味道也不好吃。
二皇子也亲手烤了一只鸭子,想孝敬皇帝,但是手生给烤焦了,没好意思往宫里带。
他们只好和百姓一起消灭了这两只烤鸭。张梓若恳求皇帝,让二皇子出宫时,带一点宫廷御膳坊的调料,以及适合搭配的食材。
她保证,下次一定教二皇子烤一只色香味俱全的烤鸭,献给皇帝。让皇帝在品鉴百姓致富成果的时候,享受天伦之乐。
皇帝:“……”
他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一目十行的把后面的内容看完,至于什么处理公务和学习都要劳逸结合的事情,他也就看看。
反正那些休闲的书籍是不可能给老四看的,他当爹的倒是可以先瞧一瞧,为老四把把关。
他让宫人把书信、部分书籍和全部的银两——就是沈明珠的稿酬,一并拿给沈明珠。
……
科举开始,学院中陡然冷清了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们在学院中跑动嬉闹,无忧无虑的玩耍。随着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参考的学子们有回来发奋苦读的,有心态越来越稳,继续努力的。
科举考试从县试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二月,各地举子纷纷赴京参加会试。
张梓若在河湾村教导的何乐、吕立等人,还有原河湾村的夫子,带着大包小包的特产来到了京城,将他们和乡亲们的心意一并送给张梓若。
张梓若见他们来高兴不已,大家伙儿和食堂的大厨们聚在一起,好好的吃了一顿,热火朝天的叙旧!
张梓若问何乐,“方远等人哪里去了?可是这次没考好?”
何乐摇头笑道:“不是没考好,方远他媳妇于嫣生了一对儿双胞胎,方远整天照顾于嫣,逗孩子,根本就没心思学习。我们好不容易见面,他三句不离他怀里的孩子。他还让王承帮忙画了一幅画像,托我带给您。我一并放在书箱里,您回去后可以看看。”
说起王承,其他学生、夫子们都笑言,“王承现在可不得了了!请他画一幅画要排许久的队!”
“他收了不少徒弟,一般的画作请求都直接推给了徒弟。他现在可逍遥了!每日摸着智慧的脑门在外闲逛赏景,兴致来了,就带上画具,在街边,或者田野,或河边画画。”
“对啊!对啊!人人都以能入他的画为荣!”
“您还记得顾有财吗?以前和安安比试那个的孩子,现在画画也是一绝,备受推崇。李大娘一家为了不给有财丢面子,现在也个个读书识字呢!”
“如今人人都学王老六,趁着学徒们还没出师,争着抢着购买学徒们的画作!”
张梓若笑盈盈地听着,颇觉可乐。她时不时问其他学生们和村民们的状况。
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云县已经成了读书人游学必去的地方,还是大江南北许多商队中转的地方,他乡人到了云县觉得开眼界,他们见到了那么多外地人,听说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风俗传闻,也觉得开眼界。
如今河湾村、大桑村等村子的百姓常常被新来的读书人认作来桃花源隐居的高人,追着求教。
百姓们既不好意思,又高兴,回去后学习的劲头甚至比学子们还高昂!
学生们在这几年里,也成长许多。安安、石头、猴娃、大宝等当年调皮捣蛋的孩子,如今辅导师弟师妹们,也都有模有样。
“对了!书箱里还有一幅特别长的画像,上面是王承和他的徒弟们一起画的,有学院的夫子学生们的集体画像,有村庄讲学大赛的情景,村中街道的情景,田边或河边村民们的画像。”
“大家知道王承他们要做这么一件大事,画这么了不起的画像,个个都穿上了新衣服,就跟过年一样喜庆!”
张梓若听得,都恨不得立刻回去看画了!
第519章 学子状况
除了村民的状况,大家还说了许多同学们的现状。
比如,他们同班同学陈泽在上学的同时,挣了许多钱,此次未曾参加科举,而是雇了镖局的人乘船南下。想要看看外邦的货物,看一看南方能够出海的大船。
比如,总是偏科,喜欢玩游戏的李茂,因为发明的卡牌游戏风靡大江南北,和木匠、王承等人的合作,使他家变得越来越富裕,家人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李茂备受鼓励,一心一意的投入到游戏研发当中。
平日,除了上课,就去图书馆转一转,或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耍,或回去捣鼓研究新游戏,是学院里特别受孩子们喜爱的存在。
事业有成的不仅有他们,还有诸多女学生们,比如李清柳因为研究武器有成,不仅得到许多官府的奖励,还被授了一个编外职位。李清柳立起来后,并未出嫁,而是在当地招婿。
想要上门的人诸多,在一众人中,李清柳最后选择了同在学院上学的曹开的二儿子。
曹开因为姜恩的推荐,从府城镖局前往河湾村,早携家带口在河湾村定居。
他本不愿意儿子入赘,但儿子一颗心吊在李清柳身上,犹如泼出去的水,收都收不回来。少年怀春的模样,看得人眼疼!
他为了避免眼睛受到荼毒,将外向的儿子打包“嫁”到了李清柳家。
“这可是一桩美谈!”
“往常,人人都看不起入赘的人。但现在若是有人入赘到河湾村,哪怕只是入赘到云县,别人都要夸一句运气好!”
“哈哈哈,县令每天都要愁死了,总有人想方设法的要加入河湾村,在河湾村落户。可河湾村哪有那么多地方可住?一个村子的人口几乎是寻常村子的两三倍了!”
“如今他们对河湾村的户籍抓的特别严!”
“不止河湾村,连周边的大山村,靠山村的户籍,也都管得严着呢!”
……
众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何乐他们被张梓若安排在学校空余的宿舍内,两地的学子们也能进行互相交流。
她领着照儿回家后,洗了洗手,擦干净,郑重的打开书箱,找到画卷。
她和照儿各执一端,缓缓伸展画卷,入目就是村口的花树和大石碑。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