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家长们在医馆已斥骂发泄了一通,又赶了一段路,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觉去了许多,说起来话,语气平和了不少。
“出了这么一遭事,即使不知道的人,也知道了。”
“上次我就跟他说,让他不要再做这起子丢人现眼的事,偏他长了一身逆骨,又惹出祸来!”宝山的父亲余怒未消。
宝山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羞的,脸庞涨得通红。他小声嘟囔了一句,在父亲的瞪视下,很快闭上了嘴巴。
其他家长们也都说:“这事确实不光彩,做的太出格了。御史都上折子弹劾他们和张夫子你了,我们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张梓若:“……”
学生们心虚地摸摸耳朵;或错开目光,不敢与张梓若对视;或悄悄地偷瞄她的神色反应。
张梓若哭笑不得,“孩子们很有创造力,只是刚开始社会实践,难免会有不周全的地方,这很正常,改进就行。
这回,他们重开许愿活动,和上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想,咱们还是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比较好。听一听他们的想法,有不足或错误之处,咱们可以再慢慢教导。”
她温和地望向学生们,鼓励学生们自己来说。
学生们乱糟糟的心逐渐平稳许多,也有了勇气为自己辩驳。
“我们这次重点并不在于挣钱,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帮到百姓。是真的许愿活动!”
“我们已经成功帮到一个人了,是有了成功的模板,总结了经验教训,才开始对外扩招的。”
“对,我们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慎重考虑?”家长们眉头一扬,眼见要炸,继续开启批评大法,学生们连忙七嘴八舌的说道:“是真的!我可以给你们看我们的方案!”
“对!我们方案做的很详细!绝不是玩闹!”
公孙朝直接说道:“你们要是不信,我们可以直接领你们去看看大川,就是第一个许愿的人!”
其他同学们眼中一亮,“对!大川!你们可以看看大川!他就是我们帮助的第一个人!”
“爹,你记得我拿回家的烤串吗?就是大川一家人做的!”
“他家靠着卖烤串改善了生活,不敢说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反正比以前好多了!”
“百姓们就是看到了大川的改变才那么激动的!”
家长们半信半疑,但在孩子们强烈的要求下,最终还是决定跟着走一趟,亲眼去看一看。
“这个时辰,大川他们还没出摊,需要等一等。”
赵祥说道,“我们可以先把大川的情况给你们讲一讲。或者咱们直接去大川他们村里看一看,你们就知道大川家原来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张梓若建议道:“咱们单是听孩子们说,到底不够放心,不如亲眼去看一看。也来个暗访,探个虚实!”
家长们略一商议,决定先去大川他们村中看一看。
路上,每个学生都在尽力给家长普及大川家原本是什么样的条件,他们废了多大劲才找到最适合的方案,除了宝山。
他一句话都不想跟他父亲多说,垂着眼,坐在马车靠门的位置,离他父亲远远的。
他父亲瞥他一眼,问:“这次重开摊子,是谁的主意?”
宝山闷声闷气道:“这是我们所有人一致的决定。”
“一致的决定?”他父亲的语气带着嘲弄与看透的轻蔑,“没有人提议,你们会一致决定?”
宝山不吭声。
他父亲沉声训道:“我再跟你说一遍,不该你出头,不该你管的事,你少掺和!”
他又讲起了他那一套随大流,少伸头、少管事的处世之道。
宝山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要人人都是这样的想法,你不做,我不做,永远都改善不了民生,永远都一起活得浑浑噩噩!”
“那是你该管的事吗?人人怎么不去做?”
“就是人人都不去做,我才要去做!总要有人去尝试,去带头!我才不要像别人一样畏畏缩缩,浑浑噩噩,一辈子都没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
“孽障!你少跟扯这一套!你真是翅膀硬了,敢跟我这样说话?!”宝山父亲怒目圆睁。
宝山气闷地闭上了嘴。他转过头,望向车外,急促地呼吸两下,心里憋着一口气,实在不想理他父亲。
他们内气氛凝滞,就这么沉闷着到了大川村中。
大川所在的村子,和大多数村落没什么两样。
低矮的茅屋,颠簸的土路,困苦瘦弱的村民,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抡着锄头在农田忙活。几个老妇坐在村口捻麻线,留着鼻涕的孩童在树下分酸枣。
他们一行人一进村子,就引来了许多人的视线。孩子们好奇的围上来,叽叽喳喳地惊呼:“好多马!”
“好高的马!”
“这些都是会分点心的哥哥吗?”孩子咽着口水,目含期冀。
村民们停了手里的活儿,不远不近地看着,神色敬畏又带着讨好,“这些都是贵人吧?”
“又是来找大川的吧?”
“大川一家真是祖坟冒青烟,走了运了!竟然碰到这么多好心的贵人!”
“他家祖坟何止冒青烟啊,那冒的简直是狼烟!”村民们语气发酸,“大川在贵人的提携下不仅发了财,如今连带着家里人,都读书识字了!”
前来此处的家长们在村口下了马车,把孩子们留在车上,自己前去查看情况。
他们时刻留意着村民们的反应,竖直了耳朵,听村民们的话。
他们假装自己是喜爱烤串的客人,来寻大川。问路过去,时不时地与人攀谈。
得了领路赏钱的村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大川的情况与变化说得清清楚楚。
第503章 探查
“大川家,也就比村西头儿孩子都饿死的二愣家好上一点。谁知道,自从有一群少爷们来过后,就把大川一家子提拔起来了!不仅教他们烧烤的秘方,还教他们读书识字哩!”
村民语气泛酸。
大川家凭着烧烤赚钱后,他们许多人家也都动了心思,模仿着烤些菜、馒头什么的去卖。
然而,即使他们卖的价格低,也没能拉来多少顾客。
客人买过后,就抛下一句,“难怪便宜,就是没人家好吃。”然后,就再不来了。
他们就只能看着大川一家赚钱。
张梓若留意到领路人的语气,再看看附和说“大川一家走狗屎运”的村民们,淡然不语。
她一路留意着村中各户人家的情况。
村民们说:“大川家有钱了,都像员外老爷一样雇起人了。”
张梓若问:“是从村里雇了人吗?”
“这种好事自然是紧着自家亲戚来。如今,大川家可成香饽饽了!”
……
一行人问着说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大川家。
大川家院子里摆了几个大盆,有人在摘菜,有人在洗菜,有人在刮鱼鳞,有人在串串。屋里还能听笃笃笃切菜的声音。
“大川!有贵人来找你!”
院子里忙活的人都立刻站起身来,一个脸庞黝黑的汉子,身上戴着围裙,擦着手,忙不迭地跑出来。
“来了!来了!”
他跑出来,见到张梓若等人,愣了愣,把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行礼问道:“不知贵人到寒舍来有何贵干?”
领着他们来的村民小声嘀咕:“看看,说话都酸溜溜的,跟个酸秀才似的!”
张梓若和一众家长们把假身份贯彻到底,说他们听闻大川家的烤串好吃,刚好到附近游玩,就来买些烤串。
大川不好意思道:“现在正在筹备,诸位要是想要吃烤串的话,怕是要等上一会儿,不如先进来喝杯茶。我现在就开始烤串儿!”
家长们鱼贯而入。他们目光淡淡一扫,就将院中情景和所有人的装束、言行举止收入眼底。
比起同村的村民,大川身上穿的衣服虽不是多好的料子,但明显是一件没穿多少天的新衣服。
他的家人也收拾的干干净净,衣服上没多少补丁。大川的妻子出来倒茶,头上别了一只精致的木簪。
他家的条件确实比同村人要好上许多。
张梓若更关注的是筹备食材的人,看大川及其家人,包括在院中帮工的人,指甲修剪整齐,双手干净,摘完的菜反复洗了两三遍,确保洗得干净,才往另一个大木盆里放。
张梓若心中高兴。卫生守则他们遵循的很好!这样做出来的菜,大家吃着才放心。
众人买了烤串,尝过味道后,有心生讶然,继续品尝美食的;有矜持的夸赞大川手艺不错的;也有让大川再考上二三十串,打算带走的。
大川一家人高兴的眉开眼笑,高声应和着,连忙烤他们点的各种串串。
张梓若也点了几串,大川的手艺确实不错,已经掌握了烧烤和酱料的精髓,烤鸡翅考得尤其好吃!她和一众家长们拿着烤串,兴尽而归。
等回到学院,看过孩子们做的会议记录和帮百姓发家致富的方案,家长们神色欣慰,笑容洋溢。
“不错,总算做些实事了!”
“儿子,有心思让别人家发财,也多想想咱自己家!咱也不是多富有!”
“想法不错,但还是欠考虑了些,以后做事不可过于鲁莽。”
“勉强可行,以后要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少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事情!”
……
张梓若听的额角抽抽,这都算哪门子的夸奖啊?
“诸位,夸就夸,你们这样,是不是过于含蓄了?”
第504章 多了一个孙子
“快把你们敏捷的才思用起来,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孩子们志存高远,造福百姓,是多么让人高兴骄傲的事情!”
“你们就那么半句夸奖,就跟喝美酒喝了一滴似的,也太不尽兴了!别让你们的才华发霉,也别一个人偷乐,夸夸孩子,大家一起乐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