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张梓若一回到府中,脸上的郁闷之色消散一空,泛起淡淡的笑来。
她检查了一遍从河湾村调来的,各个班级要使用的教材,把要做的事都仔细回想了一下,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她唤来护卫,询问自己趁邻国使者来访时,问皇帝要来的那一批人手,去做的实验准备工作如何了?
“已经有些眉目了。”
“很好。”
第二日,她带着两个皇上派来的侍卫,抱着一个匣子,神色郑重的再次请求进宫面圣。
皇帝一见她就笑呵呵的让她免礼,问她带了什么来?
张梓若献上匣子,太监抱过去,皇帝打开一瞧。
“玻璃杯?你拿朕给你的东西,再给朕送回来,当做兑现承诺的宝贝?”
你转了一圈,白得一个占地广阔又精美的书院?
张梓若正色道:“皇上,臣是那样的人吗?”
“你是。”
张梓若:“……皇上对微臣误解颇多。这玻璃杯,价格极为昂贵。此前邻国使者前来我国,为表示双方交好之意,皇上特赐对方玻璃盏。我瞧邻国使者非常高兴。若是我们生产玻璃器皿,出口各个国家,您觉得如何?”
皇帝合上盖子,说:“你去找孟家人进行合作?”
张梓若迷茫:“孟家?哪个孟家?”
皇帝意味不明的打量着她,“你既然要造玻璃,难道不知道玻璃杯是孟家献上来的吗?孟家是世家之一,也是掌控玻璃杯制造手艺的家族。”
张梓若笑道:“一项技术,难道只能有一家人知道吗?微臣所教的知识,就能创造出许多别的物质。玻璃也是其中之一。”
“邻国使者来访时,微臣出于安全考虑,请求您拨一批人手。这批人来了,微臣的安全水平确实提高了,但后来用不着这么多人手,臣就让他们去做了点别的事情。”
皇帝:“……用不上,你可以把人给朕送回来。朕掏着俸禄银子,你倒是用的顺手。”
“皇上,您一片爱才之心,微臣绝不让它浪费!人来都来了,难道不为您做点贡献?”
“你确定是为朕做的贡献?”
“确定!皇上,您瞧——”张梓若示意他瞅自己带来的玻璃杯,“您仔细瞧,这上面的花纹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皇帝仔细一瞧,发现了端倪。他猛然抬首,眸中透着精光,“这是你让人制造的?”
张梓若笑道:“皇上慷慨,予我玻璃杯。我便还皇上一个生产玻璃器皿,充盈国库的法子!
您拨给我的人手,已经学会了法子,这正是他们制作的玻璃杯。今日进宫面圣,我只带了两个人过来,其余人在生产的地方守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皇帝爆出一阵舒畅爽朗的笑声,他从座椅上站起身,一挥袖子笑道,“朕宫里,还有什么你想要的,尽管说!尽管像拿玻璃杯一样拿去!”
张梓若:“……臣,想出这一个法子,已经极为不易!”
“无碍、无碍,你尽管慢慢想!”皇帝对如此有才华,如此有实干精神和造金能力的臣子极为宽容。
“其他东西真的不用吗?你以往不是最喜欢要赏赐吗?”
张梓若:“赏赐归赏赐,您这……您这哪是给我一样东西?你这是想要一个聚宝盆!”
皇帝哈哈大笑,“赏!是真的赏!你有何要求,尽管提!”
张梓若眼睛弯起,笑盈盈道:“其实这个制作玻璃的方法,不仅仅可以制作玻璃器皿,还可以制作玻璃窗户。安上玻璃以后,屋内不仅更加亮堂,避风性也更好!
除了这些,还可以制作玻璃工艺品,比如把玻璃吹成晶莹剔透的动物式样、花朵式样,或其他精巧新奇的模样。
总体而言制造的成本并不高,甚至堪称低廉,但这种工艺品只要控制着量,对外输出,就是大笔的源源不断的财富!
皇上,这个方子,就是个源源不断产金子的聚宝盆。微臣——”
“想要分子?”皇帝意味不明的询问。
“不。”张梓若很清楚,这种涉及到巨大利益的事情,多么容易引发戒心,生出事端。一个搞不好,就要翻车。她并不想沾手,但该收的利益也绝不能少。
“微臣正是需要大批招收夫子的时候,这么多人的吃住与薪酬,微臣银钱有限,实在是吃不消啊!”
皇帝会意,轻松的笑道:“这有何难?那些夫子们每月的薪酬,朕给出了!”
“还有逢年过节的福利!”
“朕也出了!”
张梓若这才满意,喊候在门外的侍卫进来,把他们制作出来的,小巧的玻璃工艺品展示给皇帝看。
皇帝见到进来的两名侍卫,险些没认出来,一段时间没见,感觉他们沧桑了许多。
第449章 开学
“怎么就成这样了?”皇帝问。
两位侍卫抱着盒子,见到皇帝简直跟见到亲人一般,泪都差点掉下来了!
宫中的侍卫许多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出生富贵,除了在宫中当值,平日极少吃苦。
他们往日在宫中当值,辛苦也不过是站的时间长些。但自从被皇上调给张夫子,他们就再没过上什么好日子。
张夫子给他们布置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任务,让他们找东西,找匠人,还要把匠人的家人都给安置妥当。
让他们买地,建房子——哦,对了,这个记得还是皇上的账,张夫子说,皇上会结账的。
他们各处跑,找材料找人手,一天天风尘仆仆的。回到新建设的地方,还要保持警戒,管理匠人,维护安全。
后来,张夫子说挑两个人,和匠人一起忙活,给匠人打下手。他们两个倒霉蛋抓阄失败,被派去打下手。
从粉碎原料到窑中烧烤,到最后定型,每一步他们都有所参与,人也从白面小生变成了历经风霜与火的模样。
当见到成品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被张夫子选中,心中无比感激。但同时看着自己沧桑粗糙的手,又忍不住暗自泪流,张夫子好是好,就是用人像是用拉磨的驴一样,赶的也太紧了些!
连他们的父母都说,他们稳重了许多。在张夫子手底下干活,人都沧桑了,能不稳重吗?
皇帝听了他们的经历,笑着拍拍他们的肩膀,“辛苦了,你们做的不错。以后,玻璃制造这一块,专门交给你们两个来负责。”
皇帝当场让人拟旨,给他们两个升职,发赏赐。其他参与玻璃制造的人也有所赏赐。
对张梓若的赏赐,更是如流水一般,被宫人一样一样的送到她府中。
那两位升职的侍卫也特意携重礼前来拜访道谢。
张梓若让他们不必客气。造玻璃一事,肯定会与孟家起冲突,即使没有孟家,这种巨大的收益,也很容易招来其他人的眼红,没有足够的权势也难以保住。
直接用皇上的人手,让皇上出原料,造出成品。反正好与坏都由皇上担着。
她就从中源源不断的抽夫子们的薪酬与福利,哎嘿嘿,轻松无忧,以后几十年,这些巨大的支出都由皇家接管!
这种另类的分红方式,既不惹上位者忌讳,又有人帮忙背书,为学院造势,挺好挺好!再说她自己也是学院夫子的一份子,唉呀,得想想为自己开多少工资合适?
至于其他夫子们,也不用担心了。只要皇上来学院讲课,其他官员还担心什么呢?
正式开学的这一天,学院内外热闹无比。许多家长领着学生们,在广阔的学院,一栋又一栋的教学楼之间,寻找找对应的班级。
一些京中的少爷们,并不愿意来学院上学。他们或是听西席讲课,或是在族学玩闹,总体轻松自在。还有的权贵子弟,甚至干脆西席也不要,常常呼朋唤友,在外吃酒看戏玩乐。
他们肆意又快活,日子过得再美不过,怎么会愿意去听知乎者也的教学,给自己套个紧箍咒?
去知行学院上学,被不能反抗的人压制约束着,一天到晚都要学习,想想就觉得无趣又烦闷。
然而,他们的父母催着赶着,让他们赶快坐马车去学院。
“莫要迟了。今日是开学的第一天,不许掉链子!速速收拾上学去!”
“看看潘英他们,跟着张夫子学习,变化多么大!一个个都有了俊才的模样!你们也去好好学着些,不要整日的游手好闲!”
“我跟他们不一样!潘英他们坐得住,我可坐不住!我最不耐烦听人讲学,嗡嗡嗡的,比夏日的蚊蝇还要烦人!再说咱家家大业大,有兄长支撑家业,我学不学的又有什么关系?”
“净说浑话!你兄长还能养你一辈子?坐吃山空,知不知道?!上学去!”
……
被家长催着赶着前来上学的人,有睡懒觉被临时从床上催起来的;有无所谓学与不学,反正顺着父母的意,做个混油子的;也有趾高气扬,被父母送来,但又全不当一回事儿的宗室子弟与外戚权贵子弟。
他们彼此属于不同的圈子,与潘英等人也很少玩到一处去。
虽然同是京城权贵人家的子弟,但家世身份不同,家族阵营不同,品行爱好不同,彼此打交道的圈子也不一样。
这个圈子也分了三六九等。潘英他们属于身份背景比较高,但一事无成的人。所以,他们既和优秀的贺承等人玩不到一起去,也和身份更加高贵的宗室子弟等,也玩不到一起去。
面对身份背景错综复杂的学生们,一些出身普通的夫子们有点底气不足,说话都不敢太大声,生怕惹恼对方,自己落个没脸,还要倒被罚。
张夫子怕的就是这点,当一个夫子心态不够端正,把自己摆的比那些权贵子弟低的时候,以后更难教导他们了。
所幸,她做了准备。
她要让知行学院所有的学生,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的学生都明白一点,来了学院,就是学生!
身份,在这里,不好使!
学生到校以后,家长出校,随从出校,不准留随从伺候!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许多富贵人家的孩子,甚至家长都叫嚷起来,“没人伺候怎么行?”
“至少留两个书童给提书箱、研墨!”
张梓若态度强硬:“各位,我们要培养的是能独当一面,顶天立地的人,而不是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一点小事都不会做的婴孩!”
“谁要是无法接受,可以现在离开!”
家长们面面相觑。骄纵的少爷们想走,却被家长拉住。
走什么走?张夫子的能力是满朝都认可的,邻国使者想跟着学都没机会!今日出了学院,以后就未必有机会再来了!
在张梓若的劝说之下,权贵人家的家长们终于带着仆从退出学院。
学生到齐以后,由各个班级的夫子领着,前往操场汇合。
众人汇聚在操场上,巨大的嗡嗡声,吵得人脑袋发胀。
权贵子弟不耐烦站在操场上等待,不客气的说道:“让我们都聚在这儿干什么?不知道爷的时间宝贵的很吗!”
“你!”他随意指了一个看起来没有丝毫气势的夫子,“你去给我搬把椅子来!”
“你父母就是教你这么尊师重道的吗?”一道声音忽然从楼阁上响起。
“皇、皇上?!”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