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271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街道两侧,各种招牌幌子,不断的在空中飞扬。各种好闻的诱人的味道萦绕在身旁。

  很快,皇帝的亲随,太监李吉和几名御前侍卫,都成了不同摊位前排队的一员。

  皇帝背着手,目光深沉的眺望远方。

  很快,太监买来了美食,太监开始试吃。

  皇帝:“……”这个规矩,有时候挺烦人的。

  美食,让人心情愉悦。体会过美食街的诱人之处后,皇帝改变了主意。暂时不去知行学院,先去河湾村赫赫有名的图书馆去看看。

  众人在图书馆游览一番。

  一大群人把书抽出来看看,又随手放下,去拿另外一本书。来来回回换了许多本,动作也随意,看起来一点都不珍爱书籍,不免招来了百姓的不满。

  读书人更是生气的小声告诫他们,要珍爱书籍,每一本书都可能是别人求之不得的存在。若实在无心在此读书,就到外面去,不要扰了大家读书的清静。

  有官员被捧惯了,猛然被一个平头百姓指责,脸上有些挂不住,神色不大好看。

  也有官员行礼表示,是自己行为不周,拿书动作太过粗鲁,以后一定注意,并对提醒他们的读书人表示感谢。

  皇帝把一切看在眼里,抽了一本故事书,坐在一位奋笔疾书抄写的读书人对面。

  看对方揉揉手腕歇息,他小声和对方聊天,询问对方在此抄书,是否要掏钱?

  读书人摇头笑道:“不收,只要抄写两本,有一本你还可以自己带走。笔墨纸钱,图书馆都帮你付了。我们不仅能在此读书学习,还能拥有一本书。这样的好事,世间也仅此一家!

  要不然,此地怎么会有这么多读书人呢?还有许多人是特意从外地赶来的。你应当是新来的吧?若是不了解规章制度,可以到柜台去问问。”

  皇帝谢过对方,望着图书馆站在书架前读书,或者趴在桌子上看书的孩童百姓,或坐在窗子旁边,认真抄写书籍的读书人,心中有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阳光透过窗子倾泻在桌子上,皇帝打开书本,看着手中的故事书,一不小心就入了神。

  官员们等半天不见他动静,也各自拿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皇帝读故事读得兴起,津津有味的往后翻,不知不觉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没了?”他起身去书架上寻找第二部 ,边走边捏不舒服的脖子。

  随行的太监赶快轻轻地给他捶背揉肩。旁边的读书人奇怪的瞅他们一眼。

  皇帝制止太监的动作,从书架中挑出自己看的故事后续。再看看架子上,许多自己未曾读过的故事书,恨不得让人把这一整个书架全部带走!

  要不是身后还跟着一大票人,他真想直接坐在这里好好读上一下午。

  不过,一想到河湾村还有个只闻其名,而未曾见过的乐园,他瞬间又有了外出的力量。

  他去柜台,亲自向工作人员询问,图书馆读书借书的具体规章制度,以及运行的相关事宜。

  了解到只有书籍外带,办理会员卡才需要掏钱,而且办理会员卡也是根据自愿原则。

  图书馆所收的钱,还要用来维持图书馆的运转,比如不断的增印新书,给抄写的读书人提供笔墨纸砚,给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发工钱等等。

  皇帝点点头,在心中将颍州通判奏折中所说的危害言论重重划去!

  图书馆的兴建,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事!身为官员不说表扬推广此举,反而进行污蔑,实在是德行有亏!把他贬官还是贬的太轻了!

  皇帝让下人掏钱办了张会员卡,自己去书架前挑挑拣拣,好不容易挑出自己最想看的三本书,让人放到他住的地方。

  他则带着人直奔乐园。河湾村的美食街,河湾村的图书馆都名不虚传,河湾村的乐园,他一定要去看看!

  好不好玩的,他倒不是很在意,他主要就是想要去看看百姓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

  这一看就直接看到了傍晚。

  早已接到暗报,知道皇帝一行人到来的张梓若,等啊等,等到晚霞漫天都没等来人。

  人呢?

第367章 什么活动

  皇帝一行人意犹未尽的从乐园出来时,天边已燃起了绚烂的晚霞。

  这么晚,定然是没时间再去知行学院了。皇帝决定等明日再去探访知行学院。

  他们一行在乐园中痛痛快快玩了一番,还品尝了不少美食,这会儿也不觉得饿,溜溜哒哒的在村中走,边走边欣赏村中的美景。

  家家户户房屋盖得漂亮,庭院和门外皆春意盎然,千朵万朵压枝低,比晚霞还要烂漫美丽,犹如世外桃源。

  干净笔直的青石板道路上,房屋的倒影和他们的身影被拉的长长的。

  几个孩子滑着滑板咕噜噜从他们面前掠过,两只大黄狗摇着尾巴,欢快的跟在后面。

  皇帝笑盈盈的望着傍晚的美景,望着美丽和乐的村庄,忽然理解了程大人为何会带着家眷在此定居。

  官员们无论是何立场,行走在夕阳下安宁美好的村庄里,无不觉得一切都变得慢慢悠悠,如同氤氲着霞光,波光粼粼的河流,不急不缓的、悠闲自得地向远方流去。

  拐过悠长漂亮的小巷,视野豁然开朗。

  皇帝一行人猛然顿住脚步。皇帝问身后之人:“河湾村晚上还有什么集市吗?或者像乐园一样有什么活动?”

  众人纷纷摇头,谁也不清楚河湾村的习俗。

  皇帝不免后悔,自己不该为了防止暴露身份,就把燕飞和燕家的随从都丢在县城。

  燕飞确实把河湾村的大体情况告诉了他,但是像粮食增产,以及晚上集会的情况,燕飞从未提过。想来是在京城待的时间长了,他自己也不知道。

  想到燕飞,又不免想到定居在此的程大人,皇帝熟练的招来几名侍卫,让他们上前察看,程大人可否在此处?

  皇帝等人则站在拐角处,望着前面,聚拢热闹的人群,猜测议论着,这些人聚在一起的目的。

  侍卫很快回来禀报情况,程大人并不在此。

  皇帝放心的带着众人继续向前。

  他们走的近了,先是见一群老人和青壮男子聚在一起,围了一圈又一圈,时不时轰起一阵笑声或几句高骂声。

  皇帝心中奇怪,伸长了脖子也看不到中间到底是什么东西。他直接上前,侍卫在两侧给他开路。

  草根一把扣住侍卫的手腕,目光锐利,面带笑容道:“兄台,人多时,手可不兴这么往人身上拨。”

  “你是哪个村的?”另一边的侍卫也被村民扣了下来。

  侍卫往外抽手,下意识呵斥草根他们:“放肆!”

  这一嗓子出来,无论是左右,还是前面的村民纷纷回头,不约而同地盯向他们。

  寂静像涟漪一样,以他们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开来。人群中间的热闹说笑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在审视打量着他们。

  皇帝心中咯噔一响,立刻后退两步,生怕这是一个刺客陷阱。

  侍卫与太监们立刻冲上前护驾。官员们都紧张的围在皇帝旁边,保护皇帝,争取让自己进入侍卫的保卫圈。

  沈沙掏掏耳朵,从人与人的肩膀缝隙之间瞅见他们,说:“怎么又是你们?到哪儿都爱说放肆,是不是该多学点礼仪词语了?”

  “你认识?”旁边的乡邻纷纷问他。

  “今日上午见过。他们见王大爷家的麦子长得好,想要看看一颗麦穗上有多少粒麦子,被王大爷给说了一通。”

  王大爷从人群中心挤出来,看到皇帝他们高兴道:“是知错能改啊!”

  村民问:“什么知错能改?”

  王老爷子乐呵呵道:“他们虽然懂得不多,有些富贵人家的坏脾气,但是知错能改,性子都还是不错的。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就称呼他们为知错能改。”

  新鲜出炉的“知错能改”男团:“……”您到时问问我们的名字啊!

  明白了对方并不是敌人,凝滞的气氛瞬间解除。

  皇帝身边的太监顺着王老爷子的话,机灵的接腔:“对对,我们初来乍到,不太懂这里的规矩。刚才只是听到这里格外热闹,想要看一看,没想到引发了误会。”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村民们纷纷笑道,“想要往前看直说就行了。”

  “人多的时候,往人身上扒拉,还以为是有人手脚不干净想偷东西呢!”

  “下回可要好好说话,闷不吭声的,直接上手可不行!”草根拍拍侍卫的肩膀,调侃道,“兄台你这么闷,要是娶媳妇见岳丈怎么办?岳丈不得给你三棍子?”

  被他大力拍着肩膀的侍卫唇角抽搐,“我没媳妇。”

  草根目露同情:“我理解。”

  其他侍卫们纷纷忍笑。

  草根给“闷三棍”兄弟让条路,让他和皇帝等人到中间去看。

  皇帝如愿以偿到了最中间,这才发现中间的地上放着一个很大的木板框。

  内置泥土,泥土被分成了一块块整齐的田垄,像种稻子和麦子一样,整整齐齐地种着数颗青菜、麦子,还有他们不认识的绿苗。旁边还有水桶和挖出来的小水洼。

  皇帝不解:“这是做什么?”

  一名老者在水桶中洗洗手上的泥土,说:“我们在学习讨论更好的耕作及灌溉方法。”

  “那这些是做什么的?”皇帝指着地上的青菜、麦子、小树枝等询问,“这些菜和苗都要死了,为什么不种上去呢?”

  “那些都是用来尝试做嫁接实验的东西。”

  “什么?什么嫁接?”有官员不明白。皇帝也不解。

  知农事的官员不可思议道:“这些也能嫁接在一起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我们村里嫁接果树已经成功了,说不准麦子也能嫁接呢?要是麦子真能嫁接成功,说不定产量还能再往上提一提呢!”

  皇帝关心道:“那你们成功了吗?实验的怎么样了?”

  “没成功。”村民们神色微微沮丧,也有人扬起手中的书籍说道,“我们正在研究呢!”

  “肯定是我们看的书不够多,知道的东西太少,看的多了,肯定会有进展的!”

  “没错!我们不能像张夫子和她的学生一样研究科举的学问,难道还研究不了种地的学问吗?”

  “对!努力研究提高研究,提高产量!要是能让天下人都吃饱饭,那才是光宗耀祖,死而无憾!”

  “那肯定!每年的头柱香都是咱的!”村民们笑哈哈的互相调侃,精神奕奕的凑在一起研究去了。

  皇帝和官员们久久无言。他们不懂嫁接,但大为震撼!

第368章 不必询问了

  河湾村的村民们竟然有如此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