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230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怎么不是?!”闹事者气愤地抖开书籍。

  书中,每一段话下方,都有一张图,画的风格可爱又夸张,类似于现代漫画的画法。

  每幅画中,人物的对话,也都是帮助理解,通俗易懂的言语。

  闹事者指着书中,飘着两行宽面条泪,与君王激动相见的图画,愤愤道:“这不是亵渎经典是什么?对圣人经典,怎能如此不敬?!”

  “没错!此乃歪曲经典的邪典,是祸害读书人之举!”闹事者纷纷附和。

  张梓若沉稳道:“你们的意思,我知道了。这种别开生面的图书形式,冲击力确实很大。但书籍本就是让人用来读,用来增长学问的。

  我们应当看的是,一个人读这样的书,有没有学到知识,学到的知识是否正确。

  假如他读这样的书,和读常规的经典,一样能增长学问,那有何不可呢?”

  “强词夺理!”“满口胡言!”

  闹事者皆不服,对张梓若指指点点,激情相喷,唾沫星子都快要喷出来了!

  “就你们长嘴了?!”

  “欺负谁呢?”

  “来闹事还有理了?”

  巡逻队员和村民们挡在张梓若面前,将面前的闹事者扛得倒退数步。

  张梓若冷冷道:“枉你们自诩读书人!口口声声叫着为天下百姓讨公道,张嘴就要烧了图书馆和里面的书籍!

  你们知道里面都有什么书吗?你们知道这是多少人的心血和希望吗!

  读书人不是最讲究礼仪的吗?今日我可看不到一点礼仪,只看到蛮横无理的闹事者!

  更看不到任何解决事情的正确态度!我看你们讨公道是假,闹事为真!”

  “没错,吃饱了撑的,来我们这里闹事!你们这么关心天下读书人,不想法子造福他们,来我们这儿干什么?”村民们帮腔。

  闹事者丝毫不惧,“这等邪典,处理的唯一方法就是烧了!让它们再无法危害世人!”

  张梓若:“少张口闭口邪典!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事实来的清楚!

  图文兼备的书究竟是不是一本好书,对于增长学识有没有用,一试便知!”

  见闹事者犹豫,她刺激道:“怎么?口口声声说着讨公道,临到事上就不敢了?莫不是心虚?”

  “我们行的正,坐的端,有何心虚?你要如何比试?”

  张梓若:“你们选一本常规启蒙书籍,我也选一本启蒙书籍,两本书除了图文形式,内容一致。我们各拿上五到十本。

  你们拿着传统启蒙书籍,去找十名不识字的农人进行教导。我们这边也一样。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数,最后看,两者是不是有一样的效果?究竟看什么书的人记住的内容更多,更牢固?你们可敢一试?”

  闹事者瞅瞅从图书馆内出来的百姓,谨慎道:“我们如何知道,你选的人,究竟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

  张梓若:“好说,为了公平公正,我们可以一起前往其他村子,选取不识字之人进行比赛;也可以前往县城,寻找德高望重之人作为见证。”

  “行!”一群人当即前往县城,寻找掌管县学的教谕作为见证。

  挑选的二十人,也不用他们去选,而是教谕派出学生,在街上询问找人。

  被派出去找人的于越,撒欢似的拉着人询问:“兄台,你可识字?”

  “大叔,来学认字吗?”

  百姓对他避之不及,连连拒绝,唯恐他是个拍花子。

  经过一番奔波,众人终于找来二十个愿意配合的不识字的人。

  县学的读书人,来自河湾村的读书人和百姓,将张梓若他们围的水泄不通。

  “在何处进行比试?”教谕问。

  张梓若:“劳烦大人,就在县学之内吧!环境清幽,许是能多识得几个字。”

  “好!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百姓识字者最多的胜!你们可都做好准备了?”教谕问。

  “做好了。”张梓若与闹事者,各居一侧,拿着书随时准备开始。

  教谕吩咐,“来人!燃香!”

  香炉里的香升起一缕飘飘袅袅的轻烟。

  张梓若与闹事者同时开始讲学!

第301章 差距过大

  闹事者那边找来了五本一模一样的书籍,每两个人看一本书。

  为了保证公平,张梓若也拿了五本书,平均两人看一本。

  比赛一开始,闹事者那边便多人齐上阵,恨不得一对一的教导。为了防止人多口杂,他们派出五个人同时教学。

  围观的于越一看这架势,再看看只有一个人教学生的张梓若,恨不得亲自上阵,也去帮忙教学。

  河湾村的百姓们和曾经听过讲学大赛的读书人们,却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观看比赛。

  闹事者那边,所教导的百姓已经开始齐声诵读。他们反反复复的吟诵。

  张梓若这边,她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的继续讲课,争取让大家听一节课,就有一节课的收获,实实在在的理解、学会。

  围观的众人,一会儿看看这边,一会儿看看那边,小声的议论着,两边哪个赢面大一些?

  县学的学生们都跟随于越去过河湾村的图书馆,知道那里藏书众多,部分书籍形式别具一格。

  但对于张梓若的讲学方式却不大了解。

  现今,他们看着两边的比赛,觉得拿传统书籍的这边,赢面更大。

  他们自己读书学习,也是如此,跟着夫子念句子,反复吟诵。

  吟诵数遍以后,夫子大概讲一下,这两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大家继续吟诵,把刚刚学习的内容给背下来。

  这是他们常见的,也常用的学习方式,自然觉得这种方法更为靠谱。

  于越却不这么认为。他曾经多次去观看河湾村的讲学大赛,单看那些能上台讲学的村人,便知道张夫子这种教学方法是多么的有效!

  闹事者那边,讲过句子的释义后,又让百姓齐齐诵读。

  领头的人扭头望一眼张梓若,看她还在和那些百姓说一些不知所谓的废话,矜傲的回过头来,觉得自己这一方赢定了!

  香炉里的香一点点的燃烧。

  双方都加快了进度。

  “时间到!”

  伴随着一声大喝,双方都停止了讲学。所有人又汇聚一处。

  教谕让二十位百姓站到前面来。

  “刚才你们都已经学习了一炷香的时间,接下来我会对你们进行提问。无论结果好与坏,皆不需紧张,只不过是一次寻常的提问罢了。”

  二十位百姓拘谨的连连点头。

  教谕:“此次教学以识字为主,那我便考考你们字都记得怎么样。”

  他先是让人拿纸笔来,写了二十个不同的启蒙常用字,分别交于这二十人。然后让他们一一念出,纸张上的字怎么读?

  闹事者那边,第一位百姓,拿着纸张,毫不犹豫的念道:“天!”

  “很好!”教谕点点头,示意第二个人读。

  第二个人拿着纸张,已经在口中默念数遍,此时毫不犹豫地念道:“子,这个字念作子!”

  负责教导他们的读书人,皆满意的点点头,一同瞧向下一个百姓。

  第三位拿着纸张,将纸抖的哗哗作响,急得鼻尖上都快冒汗了,他磕磕巴巴道:“这个字念、念……已?不对,不对!应该是己?”

  他边说,边偷瞄教他识字的读书人的脸色。看对方脸色不大好,连忙换个说法,说:“这个字应当念已!”

  教谕大人问:“确定吗?确定不改答案了吗?”

  回答者再偷瞧一眼教他的读书人的脸色,见对方神情舒展,他连连点头说道:“确定!确定!就这个答案,不改了!”

  教谕点点头,让下一个人认字。

  自从有第三位答题者的示范,其他百姓回答时,也都悄悄的瞄那些读书人的脸色。

  自河湾村来的人一看,这不是作弊吗?

  村民们和吴攀等读书人,二话不说,挡在那些闹事者面前,看他们还怎么作弊!

  被挡住的闹事者们不服,想要往前站。

  吴攀问:“你们不是最讲究公平公正,还要为人讨个公道吗?难道要上前作弊不成?”

  一句话把那些人都给问倒了。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吴攀等人身后。

  剩下的七位答题者,见再也看不到答案提示,只能硬着头皮答题。

  十人答题结束,有五个人是干脆利落直接答对了的,一位是摇摆不定,根据答案提示回答正确。

  最后,十人当中,有六人皆答对。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教导的还是毫无基础、一字不识的百姓,能有这个成果,闹事者一方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们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瞧着张梓若那一组的百姓,浑不在意。

  在他们的精心教导之下,十位百姓尚且只能做到这个地步。把经典书籍进行歪曲的一区区女子,又能做到什么地步?能对十之三四吗?

  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张梓若这一组的百姓身上。

  教谕大人示意他们,从第一个人开始读纸张上的字。

  第一位百姓胸有成竹的念道:“君!这是君子的君!”

  第二位百姓:“青!这是青色的青!”

  第三位百姓回答也极其流畅:“用!”

  第四位百姓……

  随着他们一个个流畅的回答,闹事者那一方,淡然的神情破裂,脸色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