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206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于县丞恼羞成怒,“瞎说什么!一点都不成大器!哭成这样,成何体统!你不在县学好好读书,过来干什么?别哭了!再哭就让张夫子再给你出一摞卷子拿回去!”

  正看得入神的宁韶小身子一抖,望向眼睛湿润、满面担忧关怀的父亲,张开手臂,投入他的怀抱,“爹!”

  还是自己爹好!

  于越被于县丞给训斥了,心中是难受和叛逆加倍,“我就是要哭!你嫌丢人,我不嫌丢人!反正你也不当我是儿子……”

  在另一边帮忙照顾小孩子的于嫣过来,笑嘻嘻道:“哥,你再哭,爹就真的要把你逐出家门了!”

  于越这会儿看自己妹妹也有点来气,“我被劫持时,你们一个个就没有真心关心我的!冷血!冷酷!无情!笑!你还敢笑?你怎么笑得出来?!”

  于嫣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淡不下去,“你要是再多哭一会儿,再多感慨一会儿自己的悲惨,方远他们这一年的笑料都有了!”

  “什么!笑料?!”于越大惊,在于嫣的提醒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人群中间,劫持他的匪徒正跟村民们一起在狂殴另一波匪徒。

  “匪徒还有内奸?”于越恍恍惚惚,一时理解无能。

  于嫣掩面而笑,“他们都是村中巡逻队的人。村子里会不定期举行模拟匪徒袭击的比赛,他们应当是这回比试里担任匪徒的人。”

  于越:“……”

  他愤愤地擦去眼泪,想起自己在匪徒手下,在那么多人面前,惊恐求救,嚎啕大哭,瞬间脸色黑如锅底。

  “为什么不提醒我一下?”

  于嫣:“那种情形没法说,很容易暴露曹开他们的真实身份。而且你最真实的表现才是最自然的,才能迷惑敌人啊!”

  于越幽幽问道:“你们就没想过,要是我表现不佳,出了极大的丑,该怎么办吗?”

  于嫣安慰他,“多做点卷子,考到京城去?”

  于越:“……张夫子呢?我得找她问问,一个人怎么能在教学之余,还出那么多卷子?有那么多精力,多给你们出几套卷子多好!”

  考试考到头大的于嫣:“……”

  她在人群中搜寻张梓若的身影,跑过去挽住她的手臂,亲昵道:“夫子,我哥说您给他出的卷子太少了!他想要科举,想要加倍用功,拜托您给他多出点!”

  张梓若欣然应下,“没问题!等事情忙完就给他多出几套!”

  眼下,她紧张地盯着何大夫给宁韶把脉。她觉得宁韶是受了她的牵连,才遭此大难,因此心中极为不安。

  何大夫慈和道:“娃娃受了惊,心神不安,我给他开副安神汤。至于脖子上的伤痕,娃娃皮肤嫩,看上去触目惊心,抹抹药膏,过一段时间就下了。”

  他掏出一个不及巴掌大的扁平小竹筒,递给宁旭,“这里面是我自己配制的药膏,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辛苦老丈。”宁旭将药膏递给妻子,他的随从上前付诊金。

  宁夫人小心翼翼地给宁韶抹药膏。

  张梓若请何大夫也给余华瞧瞧。

  宁小姐站在知府夫人旁边,一边温声细语地安慰着宁韶,一边担忧地往余华这边瞅,生怕余华有个三长两短。

  何大夫仔细诊治过后,说,“这年轻人的伤口,再晚一会儿就自己长住了。”

  张梓若:“……那他怎么晕过去?这么久没醒来?”

  何大夫瞅瞅余华肩上,被划破的衣服,衣服下浅浅的一道小伤口。就这么一道小伤口,但凡衣服再厚一层,伤口都无法存在!

  余华好歹也是村里的常客,性子也好,为了他的颜面,何大夫没说他是被吓晕的,只说:“他忧思过重,又急火攻心,惊险之下,厥过去了。等会儿我也给他开副汤药,喝上几日便好。”

  张梓若连忙向何大夫道谢,宁小姐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

  另一边,贼人或死,或伤。死得连投胎都不具备资格——村里的人派李大娘上场,发挥压箱底的骂人绝技,诅咒他们下18层地狱,永远不得超生。沈河念念叨叨,说自己在尝试创一个反向超度经,让恶人有恶鬼磨。

  活着的贼人被揍得没个人样,勉强吊着半条命,被捆得像只死猪一样,条条排列在广场上。

  村民们熟练地清理场地。外村的人们噤若寒蝉,满怀敬畏。河湾村的巡逻人员安排他们有序离开时,无论外村的亦或县中的人皆配合无比。

  抹了药的宁韶都哭睡着了,余华还没醒。宁小姐提议,不如速回府城,找个有名的大夫给他们都看看。

  知府夫人也担心自己女儿刚定亲的夫婿出事。目光更是悄悄往张梓若身上瞥,怀疑余华这小子心思不纯,竟然愿意为了另外一个女人送命,肯定是有些什么!

  张梓若绝不背这黑锅,她叫来大牛,让大牛掐余华的人中,并呼唤余华:“话说清楚再死,这样的死毫无意义!”

  人中巨疼的余华缓缓睁开眼。刚睁开眼就听到张梓若冷酷无情的说道:“别急着晕,把道歉和舍命救人的原因说清楚再晕。”

第262章 告辞

  想起自己晕过去的原因,余华神色羞愧。看见宁家人也都在此,他张张嘴有些说不出口。但留意到众人脸上的神色,为了避免引起误会,他羞惭地小声道来。

  “因为我口无遮拦,泄露了云淮和沈照被程夫子收为徒弟的消息。宁兄特意带着孩子前来比试,孩子们之间还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他将宁韶诬陷顾云淮他们的事情含糊带过,说道:“我心里极为不安,也不好意思见您。”

  除了为宁家人介绍河湾村讲学大赛和乐园之外,他几乎都躲着张梓若走。

  知晓宁韶输了比赛,刻意诬陷顾云淮他们,想要将他们都抓起来,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余华心中极为煎熬,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带来的灾祸。

  “我窝在宅院里,思索良久,觉得躲避不是法子,我应该站出来解决问题。我本想趁讲学大赛结束后,进行说和。

  见匪徒劫人,我就抽了我家护院的刀,上来帮忙。谁知道,一支箭直接射穿了贼人!那支粘满了血的箭头就在我眼前晃啊晃,我就不知不觉晕了过去。”

  那句道歉的话,可是全靠他最后的意志力才说出来的!

  听了他的解释,众人默然无语。

  大牛:“要不是我们及时把你拉出来,你可能就要被踩死了!”

  “多谢!多谢诸位相助!”余华晃晃悠悠的站起来道谢,讲学广场上尚未冲洗干净的鲜血映入眼帘,他转瞬又晕了过去,直往地上栽。

  大家七手八脚的拉住他。

  大牛犹豫:“要不,我再掐掐他的人中?”

  宁小姐瞅瞅余华红肿的人中,有些心疼,又不好意思在这么多人面前表现出来。

  知府夫人听了解释,对余华的品行再满意不过,不忍自家女婿受罪,说道:“既是受了惊吓,就让他好好休息吧!让人把他送回去便是。”

  她当即点了几个家仆。余华的随从护卫见自家公子心结已解,事情也说明白了,连忙上前将自家公子抬走。

  方县尉、姜恩他们将活着的贼人分开讯问,问出了他们的来历和目的。

  “倭人?”宁旭皱起眉头。

  张梓若心中有着天然的厌恶,听姜恩说那些人为了留声机而要掳走自己,且他们来来往往的一路上,没少打劫杀害势力单薄的人家,更是糟蹋害死了不少姑娘,张梓若心中越发憎恶。

  她问县令、方县尉他们:“不知这些人会怎么处置?”

  “他们所犯的罪,千刀万剐死不足惜!”方县尉对外邦人在自家地盘上作恶,万分痛恨!

  县令同样如此,神色沉沉的说道:“我们回县城会把这些人都带上,投入大牢,然后上报朝廷处以死刑!”

  张梓若:“只是死刑,实在便宜了他们!”

  宁夫人对此非常赞同,对那些恶贼就该千刀万剐才对!

  但因自家儿子是受张梓若的牵连,而遭此大难,她看张梓若也不大顺眼,阴阳怪气地责备张梓若引来祸患。

  张梓若赔礼道歉,“此事是我牵连了孩子,还请给我个机会,让我进行弥补。”

  “不必如此,罪在贼人,而不在你。”宁旭神色严峻,“此事我会让我父亲上报朝廷。一个倭人商队尚且知道为本国发展而尽力……”

  想想听父亲所言,邸报上记载的事件,朝廷因为边境战争,究竟要战要和,吵得不可开交。主和派觉得能用银钱解决的事,没必要大动干戈,能和睦相处,还能稳定民生。

  和睦相处?稳定民生?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看看区区一个倭人商队尚且有狼子野心!在暗中加强自己的实力!更何况与他们边境相邻的敌国?

  只怕养虎为患,有朝一日,终成大祸!

  宁旭不知朝中是否已做了决策,但他想为国之长远而尽微薄之力,因此,他当即向张梓若、县令等人告辞。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我等将会启程离开,特此告辞。这两日多谢大家的款待,以后有缘再会!若去府城,尽管去宁府找我,定尽地主之宜!”

  众人互相道别。宁旭领着家人匆匆回去收拾行李。

  县令他们将奄奄一息的贼人和贼人的尸首皆带回县城。

  村民们将讲学广场打扫干净,对曹开他们大为称赞!他们勾肩搭背,三五成群地说笑着回家。

  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恶贼劫持事件,巡逻人员们越发警惕,拎着武器,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和角落!

  张梓若回到家中,把村民交还给她的匕首放到桌上,掏出顾云淮悄悄给她的暗器细瞧。

  看上去就是一个小小的,两三毫米高的扁扁小盒子,但只要推动开关,盒盖就会掀开,与盒子底部成一条直线。在垂直于这条直线的位置,是几根银光闪闪的针!

  她问顾云淮:“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个暗器?”

  顾云淮:“上次动乱之后,你买了匕首防身,我买了几根针,找木匠爷爷做的这个暗器。现在我力气小,拿其他的不方便,只能暂时用这个,隐蔽又有效。”

  张梓若合上盖子,收起暗器还给他,“确实是个好东西。你知道暴雨梨花针吗?”

  “就是你刚来时,扎娃娃的那一招吗?”

  张梓若神色微窘:“不是那个,我当时是逗你玩的。暴雨梨花针是小说和游戏里的一种暗器,不知道现实中存不存在?”

  她大致给顾云淮解释了一遍什么叫做暴雨梨花针。

  顾云淮摇头,“未曾见过。你想要防身的武器,除了匕首之外,还有一样适合你。”

  “什么?像燕飞他们一样随身携带剑吗?”

  “不是,剑还不够方便,最适合你的是——”顾云淮轻轻笑了笑,吐出两个字,“火器!”

  “火器?”张梓若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激动道,“现在已经有火枪了吗?”

  顾云淮抿唇笑笑,“应该有人研制出来了,但可能不大好用。”

  他是继位后,拿私库给研发火器的匠人,让他们不断研发改善,才给一部分军队配上了好用的火器。

  张梓若好奇地询问他,匠人都研发出了什么样的火器,好用程度如何?

第263章 挑灯夜战

  顾云淮给她讲射程能达150米的突火枪,讲名为“猛火油柜”的火焰喷射器,还有内部填充火药,留有小口连接信,圆球形的铁壳雷,以及他们在此基础之上,做的各种改进武器。

  张梓若听得叹为观止。算算时间,在她原时空的宋代,同样出现了火器。

  我国最早发现火药之后,就制造了装填火药的箭矢。而到了宋代,更是有进一步的发展。

  《宋史·卷一百九十七·志第一百五十·兵十一·器甲之制》曾记载:“开庆元年,造突火枪,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