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190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顾安学着他的模样,垂下眼,再漫不经心的抬起眼皮,上上下下、上上下下的打量他,还自动结合了以前李大娘的嘲讽技能,撇着嘴角,满脸的轻蔑与不屑。

  小表情格外的丰富,丰富到宁韶一看就火气与好胜心上涌。

  “我才不怕!你出多少题我都能答上来!但你出一道题,我也要给你出一道题!”

  “行!”顾安一口应下。

  宁旭背着手看两个孩子较量。

  他乐于见到自己的孩子,在这里碾压这些可笑张狂的村野小子,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狠狠碾压程大人的两个徒弟!

  以此证明,不是他家的孩子不够出色,而是程大人人老眼花,没有识人的眼光!

  宁旭扫一眼周围陆陆续续凑过来看热闹的人,只希望自家孩子能表现的好点,好点,再好点!让所有人都见证自家孩子远超对方的不凡!

  这一片租住的人居多。留宿在村中的读书人,饭后漫步消食,见孩子们排得整整齐齐,且说要出科举题,不由得兴致大增,走近观看。

  小娃娃们都给顾安助威。顾安从小马滑步车上下来,掸掸衣襟,昂起脑袋,双手背在身后,仰望天边的夕阳,踱着小步子出题。

  “给你出一道简单的经义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宁韶笑了笑,胸有成竹,极其流畅地答了上来。

  凡围观的读书人无不点头暗赞,宁韶之聪慧出众。

  顾安听他答得好,心中纳闷,自己是问了夫子才知道,宁韶竟然知道得这么多!

  他撅着小嘴夸奖,“你很聪明,回答得很好!”

  宁韶才不屑于接受他的夸奖,只说:“我给你也出一道!‘事先大功,政自小始’,这句话何解?”

  顾安傻眼。这句话他没听过呀!

  小伙伴在后面给他喊口号,顾安着急地转圈圈,想要根据表面的字义,胡乱拼凑一个答案。但想起夫子的教导,他沮丧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答不上来,你赢了!”

  宁韶微微扬唇,乘胜追击,“我再给你出个简单的!”他又出了一道题。

  顾安还是答不上来。

  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同,宁韶由祖父亲自启蒙,引经据典的教导,有父亲严厉督促,所学功课内容远远超过同龄孩子。且耳濡目染,科举所会考到的书籍都在他现在以及将来的学习范围之内。

  而顾安虽然活泼聪明,但经义学习的范围和深度并不及宁韶。

  张梓若是现代的教学思维,更倾向于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经义课的占比时间相对长,但并非全天候的。而是所有课程交替着来。

  这就导致宁韶提出的远超他学习范围的问题,顾安闻所未闻,根本答不上来。

  宁韶脸上没有得意之色,只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俯视。

  “你知道的太少,根本不是我的对手!和只知玩乐的你们比试,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他扭身同宁旭说道:“爹,我们回去吧?在这里真没意思!”

  顾安的小脸如夕阳一般苍凉,不断燃烧着炽烤着周围的皮肤,整张小脸红红的。

  “你再出一道!你再出一道,我——”顾安想说自己一定能答上来,但话到嘴边,他拐了个弯,“我答不上来,还有我们班的人!一定能答上来!”

  周围观看的读书人纷纷摇头。这两个孩子明显不是一个水平,让再出题,就是自取其辱了。

  附近的村民既心疼自己村里的孩子,又怕顾安再次被打击,纷纷开口劝顾安别比了。

  宁韶摇摇头:“你最好听他们的。给你出三道简单的题,一道比一道简单,你都答不上来。就是再给你们出100道题,你们也照样不会!何必浪费时间?有这空闲,不如回去读书。”

  他有理有据地劝说,比起不依不饶的顾安,周围的读书人们对他好感大增,纷纷夸赞他年纪小小,已十分有气度。

  宁韶谦虚得对众人作揖,笑得一团腼腆可爱,应对得体又态度谦逊。众人更是夸个不停。

  宁旭心中骄傲,面对众人对儿子的夸奖和对他的恭维,他矜持地笑着,谦词连连。

  不听村民劝说的顾安,被训了几句,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

  “你们不要吵他!”顾云淮护住顾安,递给他一张帕子,“擦擦眼泪。”

  “班长,我是不是很笨?很差劲?”顾安抽噎着抹眼泪。

  顾云淮安慰他:“你一点都不差劲!刚才你不知为不知的诚实和屡败屡战的精神很可贵。我们只是学习范围和他不一样而已。

  他学得经义多些,你以后也会学到。我们学的自然生物和物理,你问他,他也未必知道。”

  “对呀,安安,你不要伤心。等我们学了也会很厉害的!”

  “我们可以给他出物理题!”

  小朋友们都努力安慰着顾安。

  顾安吸吸鼻子,“我才不要给他出物理题。我要正大光明的战胜他!”

  另一边,饱受夸奖的宁韶唇角抿着笑,故意来安慰顾安,“你哭鼻子了?因为答不出题哭鼻子?没关系的,我出的题,对你们来说,是难了点。你们学的少,知道的少,很正常。”

  “‘事先大功,政自小始’出自《管子》。”沈照冷不丁地说道。

  宁韶:“什么?”

第237章 你别走

  沈照站在顾安旁边,静静地盯着宁韶,“你出的第一道题,事先大功,政自小始,是先秦《管子·问第二十四》里面的句子。意思是问事应先从大事开始,治理则要由小处入手。理解这句话,最好结合上下文……”

  他条理清晰,言语简单,无论是周围的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听得明白。

  刚才夸赞宁韶的人,又夸起沈照来,称赞他不愧是程夫子的徒弟,确实聪慧不凡。

  宁韶脸上的温和与关怀消散一空,他听着沈照的答案和周围人小声的夸赞议论,抿着嘴,小脸渐渐绷起。

  宁旭目光一凝,看沈照不急不缓,丝毫不怵,条理清晰地讲述,如心中坠了块儿石头似的。

  沈照举例讲得越生动明白,他心中的石头往下坠得越厉害。

  石头狠狠砸下,瞬间被妒忌和愤懑腐蚀。若不是拜了程大人为师,一个乡野间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有如此的造化?!

  沈照讲完一题,继续说道:“你读的书是暂时比我们多些,但那又怎么样?只读书,将来也容易读死书。只会死读书的人才考不上科举呢!”

  周围的读书人顿觉扎心。

  宁韶扬起脑袋,“谁说我是死读书?我读过的都知道!”

  沈照趁机抛出一个案例,让他逆向分析答题。

  宁韶从没做过这样的题,嘴上却不输阵,“我知道!”他眼睛一转,诌了个答案。

  沈照:“你果然只会死读书!云淮,安安,我们回去吧?和他说话,好没意思哦!”

  小朋友们跨上自己的小马车,调转方向。

  宁韶不服,“你别走!你凭什么说我死读书?!我明明回答上了!”

  沈照回头:“你只会背字面意思,根本不懂应用,也不知道如何践行。学了和没学一样,好浪费时间哦!”

  他划着小马车车就要走。

  宁韶追上前,他的奶娘丫鬟们赶紧追在后面,不住地喊着:“小少爷小心!”

  宁旭不愉地叫道:“韶儿!”

  宁韶在沈照旁边顿住脚步,“你凭什么说我只知道字面意思?我懂很多!”

  沈照:“你不要拉我的小马车车!”

  顾云淮挡开宁韶的手,说:“你要是懂,就应该无论形式怎么变,都懂得它的内核。但你只是知道一种固定形式,而非真的理解。这样的知道,只要别人稍提出疑惑或质疑,你就会答不上来。”

  宁韶挣脱奶娘的怀抱,堵着一口气,说:“你们问!你们质疑!”

  顾云淮:“我们已经学会的东西,没什么要问你的。你要真想证明自己,明日可以去讲学大赛上证明。有很多人会向你提出疑问,就怕你答不上来。”

  “不可能!我一定会答上来!”宁韶拔高了嗓门。

  顾云淮:“话别说太早,你究竟能不能答上来,明日自然会知晓。”

  宁韶的好胜心被激了上来,“你们也参加吗?有本事就比一比!”

  顾云淮:“我们已经参加过了,平日的比赛不能再参加,只能到年底参加总决赛。”

  沈照眉眼弯弯:“对啊!我们都是要参加总决赛的人!你要是能赢得比赛,就能到年底参加总决赛和我们比试了!”

  “我不要到年底,我就要现在和你们比!”

  沈照望向顾云淮。

  顾云淮:“行,明日午间,选手停赛的时候,我们加赛!”

  他们三人约好比试的时间。宁韶的奶娘抱着他离开。顾云淮和沈照同小伙伴们回家。

  刚出人群,便见到了站在最外围的张梓若。

  “娘!”“夫子!”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告状,说着刚才所发生的事情。

  张梓若认真地听着,先是安慰了顾安,然后夸奖沈照和顾云淮。最后,给个群体夸夸,夸大家互帮互助很团结。

  小家伙们这才高兴,七嘴八舌地说着明日他们不睡了,要去看班长和沈照与那个小少爷的比赛。

  张梓若温柔地听着答着,也时不时回应打招呼的村民。她将孩子们一一送回家。

  顾安被送回去的最晚。周围只剩下云宝和安安,张梓若才温声说道:“安安,你能牢记知识,并践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我很高兴,为你感到自豪。”

  “真的吗,夫子?”顾安犹不自信。

  宁韶的打击和沈照的优秀,让他开始怀疑自己。

  张梓若揉揉他的小脑袋,肯定地告诉他,“真的,安安做得很好。而且,安安虽然不服输,却没有被情绪冲昏脑袋,到最后也没有逞强,做得很棒!这点连大人都不一定能做到呢!”

  顾安顶着红红的眼圈,瘪着嘴露出一个既想哭又想笑的笑容。

  “可我都比不过他,他出的题我都不会。”

  “哪有人什么都会的?就是孔夫子还有不会的事情呢!只要像孔夫子一样谦虚好学,安安也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张梓若温声安慰他,并给他细细讲述双方学习内容的差别。

  顾安心中的忧伤渐渐的像被风吹跑了一般消散了。他的小郁闷,也渐渐变成了对宁韶的同情。

  “那样一直读书、一直读书,好无聊、好可怜啊!我以前跟顾夫子读书的时候,也天天学、天天学,上课的时候就会跑神,总往窗子外面看。夫子,我特别喜欢我们现在的课!最喜欢我们班的益智游戏了!”

  顾安欢快地和张梓若说着话。

  顾云淮抱着小手臂,站在一旁。自己明明安慰过了,竟然还让他娘再安慰一遍。张梓若揽过他,和两个小可爱一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