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水蔚蓝天
“别人怎么知道外面的圈儿是光?”
大家争论不休。
里正作为村里少有的有学问的人,捻着胡子沉吟道:“光,乃日之精华。在外,不如在内。”
“好。我们都画出来看看。”
张梓若在墙上分别画出两个圆圈,一个再套一个大圈,一个在圆圈内点上一个大黑点。
桑石头忽然指着第二个,惊喜地大声叫道:“我认识它!我认识它!这是我们学的日字!日头的日!”
张梓若朗声笑道:“不错!石头很聪明,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就是象形文字,早期的‘日’字!”
“所谓象形文字,顾名思义就是,描摹实物形状的文字,看上去很形象。就像这个字,大家一看,就觉得哎呀,是太阳!”
顾安蹙着小眉头,指着墙壁,大声提出意见,“这个字,和夫子教过的不一样!夫子说,要横平竖直!”
张梓若笑道:“安安说的很对。我们写字要求端正。那为什么我们造出来的,这么形象的字和现在的写法不一样呢?”
大家纷纷摇头。
为啥呀?用这个圆圈圈的多好记啊!一看就明白了!干嘛要变?
张梓若讲道:“因为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没有纸笔,用什么呢?用龟甲和牛骨。
他们用锲刀往骨头上刻字。骨头多硬实啊!他们用的工具又不好使,往上面刻道道都不容易,更别说刻圆了!所以,他们刻在骨头上的文字是比较方的。”
她在墙上写下四角发圆的方形“日”字。
“这就是甲骨文的日字!”
乡亲们咂摸着嘴,“还是圆圈圈嘛!就是给画瘪了!”
张梓若笑道:“没错,万变不离其宗。后来,时代发展,人们有了青铜器,把文字刻在钟或者鼎上面······”
张梓若从“日”字的甲骨文写法一路讲到楷书的演变。言语通俗易懂,老少咸宜。
待她在墙上写出方方正正的楷体“日”字,大家不约而同地大声跟念:“日!日!日!”
一念完,大伙儿就叽叽喳喳地、迫不及待地互相炫耀开来了。
“哎,我看这个板正的日字和刻在骨头上的差别不大嘛!我一眼就晓得它是个啥字了!”
“嘿!我一眼都不用,闭着眼就知道它是个啥字!还能写出来呢!”
边说边在空中写写画画。
大牛爹也用手指在空中描摹了一遍,画完后,喜不自禁地拉起媳妇儿的手,兴奋道:“他娘,我识字啦!我识字啦!”
大牛娘高兴得见牙不见眼,“知道!知道!我也识字了!我也知道日头的日字怎么写了!”
顾八爷搂着虎子,满脸的皱纹都笑成了花。
“虎子,以后跟着夫子好好学,我这个老头子都能听懂,你一定能够学得更好!”
“没错!听这一节课就知道,秀才媳妇儿是个有大才的!哎呀,没想到我老婆子临老了,老了,还能识字呢!”
顾八奶奶喜气洋洋。
虎子的爹娘也都笑开了怀。
王大力几家主动提出不退束脩的人更是喜笑颜开,眉飞色舞。
“一点也不难,感觉轻轻松松就学会了!”
“碰着好夫子了!”
200文能有一位这么好的夫子,实在是撞大运了!
里正捋着胡子,笑容满面,不无得意的同老婆子说道:“看看,我就说不急。别处哪有这样的好夫子?讲得连田间老汉都能听懂!”
陈花笑盈盈地拍他一下,“何止你这个田间老汉,我这个老婆子还能听懂呢!”
领着孩子来蹭课的人无不觉得好。
娃娃们都听懂了!他们也听懂了!来着了!
刚识了字的人更是盯着墙上的字,怎么也看不够。
张梓若看大家欣喜不已,欢快兴奋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就满足了?课程还没结束呢!更多、更好的内容在后面呢!
第15章 别说话了,夫子开始讲课了
容大家发泄了一番心中的喜悦之情后,张梓若拍拍手,唤回大家的注意力。
“好,我们继续往后讲课!”
还能听课?众人既是惊喜,又是雀跃,立刻收声,目光灼灼的盯着她。
偌大的地方,百多号的人,不过几息之间,就安静得只能听见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人家的狗吠声。
张梓若指指墙上的字,“学习一个字,不仅要知道怎么写,还要知道它的意思。大家可以先说说自己的理解——‘日’字都有什么含义。”
“这我知道,日头的意思!”丁招娣踊跃发言。
乡邻们不服气道:“这谁不知道?就是被你抢先说了!”
丁招娣得意道:“谁让你们慢?有本事你们想个别的!”
“是不是有一天的意思?”顾八爷扬高了声音问道,“不都说过了一日又一日吗?”
“还有好日子!”石头爹也跟着吼了一嗓子。
旁人问他:“这里面的‘日’字儿是啥含义?”
石头爹理直气壮:“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知道这么个词儿!”
石头自觉自己挣来的小荣耀,都要被爹给败坏了,嫌弃道:“爹,夫子问的是含义,你怎么这么笨!”
石头爹这会儿心情好,也懒得跟他计较,“你聪明,你来说一个。”
石头:“日你先人!”
石头爹惊怒,不等他说含义,蒲扇大的巴掌,便“啪”一声甩到了石头的屁股蛋上。
踊跃热闹的答题声中响起了委屈的哭声。
石头抹着眼泪,离开亲爹,找小伙伴去了。
……
张梓若笑盈盈的听大家发言,听到对的便颔首表示认可。
看到石头一家,她忍不住唇角微抽。实在不好把脏话拿出来讲,只好当没听见石头的话。
所幸孩子心大,转眼就和小伙伴们玩到了一块,蹦蹦跳跳地喊着,说着自己的理解。
“往日!往日!是以前的意思!”
石头小嗓音扯得高高的,边喊边得意洋洋的、骄傲地睥睨他爹。
……
“好,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理解。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讲解,大家可以对照自己说的,看对不对。”
“首先,就是招娣说的基本含义,日头、太阳。这个大伙儿都说对了。”
张梓若在墙上写板书:“日的含义:1,太阳。”
“《诗经·卫风·伯兮》中有这么一句话:“杲杲出日。”
她在“太阳”后面写下“杲杲出日”四个字,一一划线讲解。
“杲(gao)”就是明亮的意思。出,就是出来的意思。日,大家都知道了,是太阳。
那谁能说说‘杲杲出日’的意思?”
乡邻们伸着脖子一看,四个字就认识一个日字。
上了学的孩子还比他们多认识一个“出”字,但这不影响他们的自信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明亮出来的太阳!”
“这听起来不太对劲儿啊!”
“我知道了!明亮的、出来!太阳!”
“不是!不是!”顾安迫不及待地纠正道:“是明亮的太阳出来了!”
说完,他眼睛亮晶晶的望着张梓若。
张梓若揉揉他的脑袋,夸奖道:“安安说的很好,翻译得非常通顺。”
顾安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回到小伙伴中,小脑袋骄傲的扬得高高的。
顾云淮站在离张梓若最近的角落,抱着手臂,瞅瞅头发凌乱,脑袋恨不得仰到天上去的顾安,再瞧瞧对谁都一副夸奖模样的张梓若,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毫无表情。
对顾安的炫耀更是不屑一顾。
其他人却极为在乎。他们这么多人,回答问题,还不如一个小娃娃?
有已经想到,但羞于出口的人,不免悔恨。
“我刚才就这么想,只是不好意思说。”
“这有啥不好意思说的?”
“那可是诗经啥啥啥,一听这名头,再一看夫子写在墙上的字,我心里就怵了。咱大字不识一个,只不过今日侥幸认识了一个字儿,哪敢在外现眼?”
“也是。那咱如今不但认识了一个字,还知道了一句诗经上的话。我得赶紧再念两遍,那个字咋读来着?啥啥出日?”
“杲,杲杲出日。”
“对对对,就是这个!杲杲出日,明亮的太阳出来了,嘿嘿!”
……
陈花扒拉下里正的胳膊,问:“老头子,这个《诗经》是不是就是给安安新买的那本书?”
里正笑道:“正是。这是读书人都必读的一本书。考科举少不了。”
他瞧着墙壁上行云流水、苍劲有力的字迹,捋胡子的动作格外轻快。
上一篇:侄媳妇变媳妇,年代大佬心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