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173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张梓若看得可乐,她在窗边看了一会儿,便去楼上。

  楼上,方远等人抓耳挠腮,或全神贯注地填写试卷。

  张梓若悄悄和堂中的夫子打个招呼,接过学生们假期时的作业下楼。文章和算术交给专门的夫子批改,自己负责物理作业。

  中午,牛婶喊张梓若过去吃饭。张梓若揉揉额角,看着五花八门的作业,“吃不下。”

  牛婶劝她,“吃不下,多少也要吃点,免得把身体给熬坏了。您要是改不完,不是还有其他夫子吗?让他们也帮您改点。”

  张梓若眼前一亮,对呀!燕飞眼见就要走马上任了,不如先适应一下,先来改个作业吧!

第209章 冰山崩裂的心

  张梓若说干就干,找人把作业送给燕飞批改。

  物理作业是让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或者实验日记。

  燕飞跟着张梓若学习了一段时间物理,掺杂化学,且闲暇时读书自学,遇到问题举一反三,悟性非常。

  张梓若心中暗叹,古代文武双全的人,资质真的高到可怕!

  燕飞不仅文辞瑰丽,惊才绝艳;连理科也一点就通,其天资悟性与学习能力实在令人敬佩。

  就这么短短一段时间,他在物理方面的学习进度已经超过了她的学生,批改作业不成问题。

  刚用过午膳的燕飞细细查看学生功课。

  学生们写得五花八门。他挑出张梓若批改过的细瞧。

  哪怕学生们写得再差,张梓若都能找到优点来夸,顶多再婉言提出一点建议。

  燕飞望着飘逸的字迹和充满了温暖鼓励的批语,神色温和。他将批改过的功课放至一旁,再看未改的功课时,神色冷峻。

  面前的功课是何乐的。他的物理观察日记写得字数最多。

  “夏日炎炎,无人不用扇子。百姓多用芭蕉扇,女子用团扇,读书人多用折扇。我虽不大爱读书,但极爱折扇。折扇一合一展之间,无不透着潇洒气度。

  每当我‘唰’的一下展开扇子,我都觉得自己是县里最风流倜傥的人。

  然而,自从来了河湾村,它极大的打压甚至扼杀了我对折扇的喜爱。

  每当我‘唰’的一下展开,我们抖着扇子表演的画面,总在我脑海中徘徊。

  我已经很久不用它了,但又放不下它。

  今日我在凉亭之中,感觉燥热,扇扇子。身边多了一股风。为什么会有风?因为空气在流动。

  我扇着扇着忽然明白了,世间万物皆通,这就是风流啊!难怪我放不下,因为我喜欢的是包含了自然真理的风流啊!”

  燕飞:“……”

  他提笔写下:“少废话,多学习。逻辑不通,回去重写。”

  何乐的数篇观察日记皆是这个风格,字数最多全靠水,物理知识一句没。

  燕飞无情批下:“打回。”

  下一个是方远的。

  “春夏之际,百花盛开。有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黄色的……颜色丰富多彩,娇艳美丽。为什么它们的颜色都不一样呢?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这里面一定包含着某个我未学到的知识。”

  燕飞:“敷衍,重写。”

  ……

  学生们考试完毕,张梓若当天批改完试卷,当天进行讲解。燕飞遣人送回来的作业,她也一并抱了过来。

  学生们几乎考得都不错,除了李清柳是半途而来,底子相对弱些。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只有个别学生在应用做题方面差劲了些,需要补一补。

  她把试卷发下去。学生们看着自己的分数,几乎个个都很高兴。

  吕立兴奋道:“93分!我得了93分!没想到有一天,我还能得到这么高的分数!”

  何乐摇着折扇,悠哉悠哉,“别激动。我99分的成绩有说什么吗?高分的人生真是寂寞而枯燥啊!”

  坐在他后面的方远捧着卷子,悔恨万分,“哎呀!这道题我知道啊,就是不小心填错了!诶,这道题不应该啊!这个怎么也错了?”

  他伸头看看于小妹的试卷,惊呼:“小妹,你竟然是满分!”

  于嫣宛然一笑,“夫子出的题目不难。这次大家都考得很好啊!应该没有人分数很低吧?”她的小姐妹们分数也都很高。

  方远干巴巴笑两声,默默将试卷藏在背后,“对,题目确实不难。我也一看就会了。”

  ……

  张梓若将燕飞批改过的作业一一看过,心中的疲惫莫名被治愈了,看燕飞的批语越来越简短,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哈哈哈哈,感觉已经透过简洁的文字看到了冰山崩裂的心。

  她笑意盈盈的将作业一一发下去。敲敲讲桌,等学生们静下来后,开始点评讲解。

  首先说试卷的问题。

  “考试,说白了是你们学习成果的一种自我检验方式。咱们班同学大部分都掌握了知识点,一小部分在应用方面需要补一补。只有极个别的人,做题不认真,应得的基础分都给丢了。”

  方远缩了缩脖子,用试卷挡住自己的脸。

  张梓若没点他的名,转而说起作业的问题。

  “你们考得好不好,其实从你们平日的功课里就能看出来。功课做得又好又认真的同学,这次考试基本都是高分。

  只有个别同学,写功课极为敷衍。我让你写个观察日记,你写你不知道。这不知道,那不知道,也没见你来问。写的时候,是怎么做到理直气壮的呢,方远同学?”

  方远在大家的哄笑声中站起身,讪讪地笑笑,“这不是觉得没必要写功课吗?感觉听懂了就行,我、我就写的潦草了一点。”

  “哦,你对功课潦草,成绩对你也潦草。读书学习,一定要端正态度。”

  “你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是吧?”张梓若朝后面的立式手动风扇指指,“站过去。这三日你就站在后面拉风扇,给同学们扇风吧。”

  正因为作业被打回而感觉沮丧的何乐等人来了精神,欢快地大力鼓掌,“谢谢方兄!”

  “夫子,再加一台风扇吧!他两个胳膊,只拉一台风扇有点浪费。”

  “对,我们主要是考虑到他练得一只胳膊粗,一只胳膊细,太不好看。两台才能达到平衡。都是他的好兄弟,不能看他长歪!”

  方远:“……你们都是什么邪门兄弟?”

  “风扇转动有风也是物理的一部分。兄弟们帮你补补课。”何乐他们得了张梓若的允许,兴冲冲的从楼下又扛了一台风扇上来。

  然后,把硝石制冰的冰盆架在风扇前面。

  “方兄,转起来吧!”

  方远:“……”

  “呼噜噜!呼噜噜!”方远一手扯一个,风扇呼呼呼转了起来。冰盆里的凉气渐渐在教室里扩散。

  不大一会儿,方远胳膊就开始发酸。他望着神情惬意的同学们,尤其是还悄悄回头朝他挤眉弄眼贱兮兮的兄弟,他喷出一口热气,举起酸疼的胳膊。

  “夫子,他上课不认真,总是回头看风扇!您就成全他,让他来拉风扇吧!”

第210章 很有创造性

  方远身边多了一个拉风扇的人。他望着生无可恋,半死不活拽风扇的兄弟,张着嘴无声大笑。

  是兄弟就有福同享!

  兄弟:“……”何德何能何福气?

  两人拉了一节的风扇。一下课都抱着自己的手臂,边揉边感叹扇风不易,捶拱火的何乐都没力气。

  “夫子!”李清柳追上张梓若询问问题,“夫子,我想改进一下武器。有些问题想要请教您。”

  张梓若已听村民提过一耳朵李清柳研发厉害武器的传闻,笑道:“什么武器?沈河他们听说后,都跑来问我。我还想着等散学后再问问你。”

  李清柳不好意思,“我那是唬他们的。眼下我只有个简单的设想,但还没做出来。”

  听到“武器”两个字,方远也顾不得和兄弟们打闹了,悄悄竖直了耳朵。

  张梓若问李清柳有什么问题。

  李清柳取出弓箭,说:“您看,想要用箭,需要有一定的力气拉弓。有很多人都没用过弓箭,买回去后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还不一定能射中靶子。”

  站在她身边的方羽深有体会:“使用弓箭确实不方便,我的力气就没有兄长大。射箭总是半途就掉了下来。所以,我用鞭子。”

  其他女郎娇声附和,“我连弓都拉不开。”“太难了!”

  张梓若问李清柳:“所以你想要把弓箭变得更加轻便?”

  李清柳点点头,目光清亮,“您给我们讲诸葛亮的事迹时,曾经提到他发明了一种武器叫做诸葛连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比起每次都要重新张弓搭箭,更节约时间,也更方便。”

  张梓若:“连弩和弓箭各有利弊。连弩快捷,但射程和力道未必比得上弓箭。”

  “我明白。我去书斋和乐园的藏宝阁专门找了相关的书。《吴越春秋》里面记载,‘(楚)琴氏乃横弓著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还有参连弩的解释。《汉书·艺文志》里面,有连弩射法十五篇。

  还有其他一些书。我知道弩有很多种。我说的是那种、那种相对轻便的,一个人就能手持的连弩。”

  李清柳挥舞着手臂,激动地比划着。她谈起自己的设想时,整个人仿佛都在发着光。

  “那种轻便的连弩,便是没经过长期训练的女子也可以使用。”

  方羽担忧道:“清柳,你想要做连弩?这恐怕不行。我们可以用弓箭和刀剑,但即便是打造出来的刀剑,也要标上工匠的名字。

  但弩,不一样。私自制造兵器甲弩是要除以刑罚的。”

  “你说的弩是那种射程远威力大的弩。我说的是轻便的弩,轻便的连弩也不行吗?”李清柳不甘心。

  在这事上,方远兄妹更为了解。

  方远一反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模样,沉稳道:“你制作弓箭,可以卖给村民。但制作连弩,不行!虽然不是军中用的床弩和重弩,但一样不能在民间流传。否则,你就要被投入大牢了。”

  “清柳,要不算了吧?”

  “太危险了,反正弓箭就够用了,何必管那么多?”

  同班的同学们都劝李清柳不要考虑武器的事情了,制作弓箭养家糊口就挺好。以后学的多了,还能用别的知识挣钱,何必要一条路走到死,自己走到大牢里去呢?

  李清柳摇摇头,握着自己的弓箭,抿着唇不大甘心。

  张梓若问她:“清柳,你是想要做连弩,还是想要改进弓箭?”

  李清柳抬头:“我想把二者结合起来。让弓箭具备连弩的发射速度,也可能没有连弩那么快,但起码能提高它自身的速度。而且它还能够具备弓箭的远距离射程,以及强大的攻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