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171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

  翌日,张梓若套上马车,带着顾云淮前往县城。皇上给题的那三个字,她要找专门的匠人给刻出来。刻在巨石上,以后就放在村口。

  同时,她也送父母家人回县城。在河湾村住了一段时间,她爹娘充分见识到了她在村中的地位,如今对她是再无担心。

  反倒担心她哪一日不谨慎,胡乱说了话,也会被村民们盲目的执行,最终害人害己。

  张梓若听了他们的忧虑,哈哈大笑,让他们放一百二十个心。村民们还不至于这么傻,有疑问他们会提出的。

  他们到县城,走的是大路。路上再无收取路费的差役,一路畅通无阻。守在城门口的两个差役,看见她来了,向她抱拳打招呼,也不收进城费。

  她父母亲人皆感叹,如今的县城让人觉得天地间的气息都更清新了些。

  城中的街道上货郎的叫卖声,酒楼迎来送往的热闹声,行人们热热闹闹的搞价声,骡马牛车行走间的铃铛声,此起彼伏。

  张梓若送父母亲人回了家,拒绝了兄长的护送,让他们好好安置。自己则带着顾云淮买东西找人。

  途经聚宝酒楼,当初红红火火的酒楼,如今已关门大吉。门板上还挂着残破的鸡蛋壳和烂菜叶。

  许多百姓对着这里指指点点。张梓若好奇瞅了一眼,赶着马车缓缓经过。

  “张夫子!”一辆马车与之并行。于县丞撩开马车上的帘子,同她说话。

  “于县丞,您这是到哪里忙去?天使已经回去了吗?”

  “已经走了。新的县令这两天就到。您这是去干嘛?”

  张梓若笑道:“村里不是得了武德乡这个称号和题字吗?我想着找个匠人刻在石头上,以后立在村口。”

  “这个啊,我知道一个手艺精湛的匠人。他家就在这条街街头右拐的位置。我带您去吧,刚好顺路。”

  “不用不用,您忙您的。”

  “县里最繁忙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这会儿我也不忙什么,正准备去博雅书斋给我夫人和小女买书。”

  一起去河湾村跑过几趟后,县丞和夫人及子女的关系渐渐回温,倒越发有了正常人家的和睦模样。

  张梓若问他,“买什么书?”

  “这不是书斋里新出的话本吗?与以往那些秀才小姐的俗套话本大为不同,写得新奇有趣,内容跌宕起伏。时而惊险刺激,时而逗得人哈哈大笑。

  此前出了第一部 之后,一直不出第二本,让人急得抓心挠肺。我女儿是天天去催。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第二部 。第三部也不知道又要等到猴年马月!

  你说说这写书的秀才,怎么如此不勤快?写个书让人等得都着急死了!每次还都断在要紧的地方!太过分了!要让我知道是谁写的,我非要去催催他不可!”

  “咳咳。”张梓若咳嗽两声,一本正经道,“是太慢了!”

  但沈明珠写的慢,关我张梓若什么事?

第206章 一定要叫上我啊

  张梓若找到于县丞推荐的匠人,商定刻字的事情。另外买了许多吃的用的,途经书斋门口时,见其生意兴隆,来者络绎不绝。她笑了笑,赶车回家。

  道路两旁的野花野草,在夏日的暖风里微微摇曳。

  顾云淮戴着小草帽,和张梓若一起坐在马车外沿,晃着小腿儿,唱着跑调的歌曲回家。

  没两日,县里又来了人,说是来了新的县令老爷。他们是奉命来督促教导农桑的。

  如此关注民生,看来新县令果真和剧情中的一样,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啊!

  张梓若心中高兴。她又跑了一趟县城。这回除了顾云淮,把沈明珠和沈照也带上了。刚好让沈明珠看一看她续写的话本在县城卖得有多火爆,也趁机鼓励她自己单写一本。

  女人有了事业,整个人都会变得不一样的!

  沈照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出来玩,即使车程漫漫也满是兴奋,欢快地拉着顾云淮看这儿,看那儿。看天上一群麻雀飞过,都高兴地咯咯直笑。

  到了县城,张梓若领他们去书斋。买书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外面。

  尚未进门就听到了里面此起彼伏的询问声。

  “掌柜的,《寻仙》第二部 还有没有?给我来两本!”

  “你怎么能买两本?我们都还没买呢!”后面的人不愿意。

  “就是啊!你有一本看就行了,我们都还没看过呢!”

  前面的人也很有理由:“我还要给朋友带呢!他早就心心念念要看第2部 ,加钱也要买!掌柜的,快点儿啊!”

  余掌柜拿书,“客官,不巧,只剩一本了!”

  “一本?”那人一听,毫不犹豫,“这一本我要了!”

  后面排队的人皆不满,“掌柜的,你们好不容易才出第2部 ,怎么这么快就卖完了?就不能多印点吗?”

  掌柜的无奈,“客官,客官,大家不要急,我们也想多印,已经在加急印了!不仅咱们这里要看书的人多,京城也有很多人在等着啊!大家稍安勿躁,下一批印出来大家都能买到!”

  这边还没安抚完,那边又有人高声询问:“第3部 什么时候出来啊?第2部我已经看完了,写的更加细腻好看了!但看到要紧处,正在兴头,忽然就没了!这算怎么回事?”

  “就是啊,写的好看是好看,就是太慢了!啥时候能看下一部啊?”

  “这书究竟是谁在写?你要是催不动就告诉我们,我们帮你去催催!”

  张梓若和沈明珠一人牵一个孩子,靠墙站在最边上。

  她小声对沈明珠说:“听见了吗?都夸你写得好呢!”

  “主要是你的故事好。”

  “故事再好,写得不行,也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张梓若鼓励了两句,转而说道,“写的好是好,就是太慢了。”

  沈明珠:“我已尽量快了。”白日一起学习,尝试着讲学,晚上回去点灯熬油地写。早上又要早起,跟着一起锻炼。

  一天的时间安排地满满当当。真的已经尽力了。

  “我这一段时间,天天晚睡早起,往凳子上一坐都想犯困。”

  张梓若摸摸鼻子,“那你注意休息,稿子也不是那么急。第三部 写完,这个故事就彻底完结了。到时候你教学之余,可以写点自己喜欢的、想写的东西。”

  沈明珠点点头,领着孩子跟随她进入书斋。

  被围在人群中,解答各种问题的余掌柜一见她来,眼前一亮,匆匆安抚买书人几句,让小二顶在这里,他亲自来接待张梓若。

  书斋中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随着他的动作,瞧向张梓若他们。

  “原来是张夫子。”这里有一部分读书人是曾经去过河湾村的,欣然同张梓若见礼。

  其他读书人纳闷不解。为何友人要对一女子如此行礼,还叫夫子。

  等张梓若寒暄两句,和余掌柜离开店中,他们纷纷问友人,这是何人?

  那些读书人笑言,“枉你们还说张夫子高义才华过人,想要听其一课,如今是正主在眼前却不识得。”

  “她便是河湾村那位张夫子?”

  “正是。我还记得她曾来书斋买书,说过要教孩子们读书。当时不少人抨击她,说她荒谬。哪想张夫子不仅说到做到,还将一个村子都教得知书达理,实乃大功德也!”

  “惭愧!惭愧!我等说要读书报家国,倒不如一位女子有魄力、有能力。下次去河湾村,且带我一个!”

  “还有我!”

  “同去同去!”

  “宋兄,一定要叫上我啊!”

  “哈哈,好说好说!不过我也得问问张夫子,他们何时再讲学?毕竟农忙时节,前段时间又逢动乱,这讲学之盛事也不知道推到何时才能重开?”

  一群人即使挑好了书,或买好了纸笔,也不离开,在外面等待。

  屋内,余掌柜正和张梓若哭诉,自己被催得有多惨,变着花样地催稿子。

  店里的伙计送来了点心和果盘,还有茶水。张梓若把茶推到余掌柜面前,“您先喝口茶,不要急。第二部 已经来了,第三部还会远吗?”

  两人寒暄几句后,张梓若询问要放在图书馆的那一批书印的如何了?

  余掌柜细细交代了情况,又亲自取了银两过来,付给她写话本的酬劳,并表示有什么需要的,可以派人告诉他,他找人代买。

  “如此一来,张夫子就不用来回跑,可以将时间用在写话本上。”

  张梓若:“……尽量尽量。”

  为了防止再被换着花样的催稿,张梓若领人告辞。出门碰见等在外面的读书人,告知他们恢复讲学的时间,寒暄一番才乘马车离开。

  沈明珠回头望了一眼送行的读书人,书斋内拿了书出来便迫不及待翻看的人,眸中异彩连连。

  她想,她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了!

  她也要做一个掌控自己人生的人!要做一个受人崇敬的,有所成就的人!

  张梓若赶着马车到人少的街道上,车停在边上,自己也进了马车,掏出一部分银钱给沈明珠。

  “给,你的稿费,继续努力!”

  “多谢。”沈明珠接过银两,剪水秋瞳中漾着美丽的波光,“你能帮我看一下孩子吗?我想去买点其他话本。学习写话本的技巧,亲自写上一本!”

第207章 推心置腹

  她愿意发展事业,张梓若很高兴,“等什么等?我赶着马车,直接回书斋!”

  张梓若掉头回返。

  沈照兴奋道:“娘,你也要写像西游记一样的话本吗?”

  沈明珠笑容温柔:“我可做不到,起码目前做不到。但娘会努力写的。”

  沈明珠返回书斋挑书。

  张梓若在车上陪两个孩子玩。过了好大一会儿,沈明珠才抱着几本书出来。她姣好的面庞上溢出层层细汗,她却不觉得热似的,脚步轻快的抱着书向她走来。

  “我买到了!”

  张梓若点点头,“上车。”

  她赶着马车,去布庄买布。布庄曾是讲学大赛的赞助商之一。掌柜的见了张梓若便笑,说有了大赛的推荐,城中的夫人小姐们都乐意到她家布庄买布。下次再需要赞助,尽管来找她!

  知是张梓若要买布,掌柜的不仅价格给的低低的,对一些不怎么值钱的碎布头还半买半送。

  张梓若购置齐自己要买的东西,问沈明珠是否要再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