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17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只要她别教得太差,能让娃娃们读书写字就行。

  其他启蒙私塾,一年何止二百文?”

  陈花沉默片刻,说道:“我还觉得,咱们不妨凑凑钱,送孩子去别的私塾。

  起码是实打实的正经夫子,教得也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里正翻个身,“明日再说,睡吧。”

  ……

  书房,一灯如豆。

  夜枭的叫声穿透黑夜,凄清绵长。

  张梓若合上书籍纸张,吹了灯,宿在书房。次日早早起来,洗漱做饭,准备教学用具。

  另托了人分别去邻近的靠山村和大桑村,告知其余九位学生的家人,前来参加试听课。

  未到中午,家门和私塾前就已经热闹起来了。

  乡邻们团团而立,兴致勃勃地说着话。

  孩子们在小板凳和大人们之间穿梭,嘻嘻哈哈地追逐打闹。

  站在后面的人大声呼喊:“来了!来了!大桑村的人来了!”

  “靠山村的人也来了!”

  “咱们这边的人也都到了!人都来了!”

  孩子们高兴地从人群里伸出头,招呼小伙伴:“二蛋!二蛋!到这儿来!”

  “大牛,快来呀!”

  ……

  大家给两个村子的家长让让了地儿,让交了束脩的人家往前站。

  里正和族老们带着子孙们也都来了,在自家带来的凳子上落座。

  张梓若一一点名,确认学生家长都到来后,拎起自制的纸筒大喇叭,扬声道:“人都到齐了!那咱们开始上课!”

第13章 拿出实力来

  纸筒喇叭将张梓若的声音清晰的传了出去。

  前排的人唬了一跳,揉揉耳朵,笑嘻嘻地问道:“这个是啥?声音还挺大!”

  “纸做的喇叭,就是用来扩大声音的。开始上课了,大家都静一静!”

  前排的人刚安静了几秒钟,又开始小声议论。

  后排的人依旧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嗡嗡嘈嘈乱糟糟的。

  小孩子们跑来跑去地打闹嬉笑。

  全没有个听课的氛围,倒像是赶大集似的热闹。

  里正坐在凳子上,咂摸着豆饼,不说话。族老们也老神在在,毫不插手。

  张梓若在村子里没有威望,想要让众人服气,听她的话,就要拿出本事来。

  顾八爷家的男丁、女丁担心她维持不住秩序,上不成课,都站起身,帮忙向后传话。

  围观者众,有听话安静下来的,也有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儿的。

  “她讲呗,我这不听着呢!”

  “她说她的,我说我的,不妨碍!”

  李大娘一家和看不起张梓若的人更是加大了声音说闲话。

  见状,张梓若笑笑,让学生们和家长们到前面来,然后开始一一询问:

  “二蛋,这一段时间没来上学,还记得千字文都怎么写吗?”

  二蛋害羞地抱着母亲的腿躲在后面,不说话。

  他母亲把他拉过来,拍拍他的屁股,“这孩子,不是问你话呢?”

  二蛋脚尖在地上蹭来蹭去,勾着头不说话。

  张梓若了然,又问:“大牛呢?还记得多少?”

  大牛在她和父母的注视下,颤巍巍地伸出一个手掌,小小的手指伸直弯曲、半蜷不蜷。

  张梓若:“五百个?”

  大牛渐渐缩回四根手指,超小声:“一百多个。”

  “不错。”张梓若颔首,摸摸他的头,又问:“虎子呢?”

  虎子偎依在顾八爷身边,挠挠头,愁道:“好多字都饿跑了。”

  张梓若忍俊不禁,又把其他学生一一问过。

  年纪大些的,记得多些。年纪小的,一回家满脑子玩儿,几乎忘了个精光。

  大桑村的桑石头是最后一个,不等张梓若问,就朝她做个鬼脸,“我都忘光了!我才不喜欢背书写字!”

  他爹娘一听这话,气得不轻,当即就要打孩子。

  张梓若连忙拦住:“孩子们年纪小,单纯的死记硬背,对他们来说很枯燥,当时记住了,事后没有复习也容易忘记。

  不说孩子,就说我们大人,让你识字,可会觉得枯燥?”

  石头爹打个哈哈,“我就不是这块材料,看着书就想打瞌睡。”

  石头从他掌下钻出来,高兴道:“爹,我也这样!我也不是这块材料!”

  旁边的人哄然大笑。

  石头爹大怒,“你给我闭嘴!老子和你娘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敢打瞌睡!”

  石头娘一巴掌打到他屁股上。

  石头“哇”一声哭了起来。

  前面的热闹传到后面。

  有人伸长了脖子想凑热闹,连声发问“咋啦咋啦”。

  也有人带了孩子来蹭课,询问:“不是说要讲课吗?怎么还不开始?”

  李大娘一拍大腿,得意道:“看看,我说什么来着?顾寡妇根本就不会讲!

  磨蹭这么长时间,就会跟人闲扯,还把孩子给惹哭了!”

  想要娃娃趁机学习的乡邻们不免失望。

  压根不看好张梓若的人,则吐沫横飞,和李大娘他们说的起劲。

  前面的陈花搂着重孙,凑到里正耳边,小声嘀咕:

  “我看今儿个悬了。秀才媳妇肚子里没货。”

  里正瞧瞧胸有成竹,不急不慌的张梓若,说道:“别急,再看看。”

  不少人同他们一样泛起了嘀咕,心急的人更是扬声问道:

  “秀才家的,不是要讲课吗?咋还不开始?”

  “别急!”

  张梓若回了一嗓子,依旧不疾不徐地同孩子们说话。

  “你们是不是觉得学识字很枯燥?不容易记住?”

  “是!”

  孩子们大声回答。连家长们也不住点头。

  识字要是简单,那大家都识字了。

  张梓若笑道:“我有一个秘籍,不仅能让你们识字变得更轻松更有趣,还能听故事,想不想听?”

  桑石头眼睛一亮,匆忙擦擦眼泪,带着哭腔喊道:“我要听故事!”

  “听故事!”

  “听故事!”

  孩子们对这个最感兴趣,不顾父母们学秘籍的催促,不约而同喊着听故事。

  “好!那咱们就讲个仓颉造字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仓颉,黄帝派他管账,不仅要管圈里的牲口有多少头,还要管粮食有多少。

  可那时候没有字可以记录,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抓耳挠腮,大人们也暗自思索。

  张梓若温和地望向孩子们,鼓励他们踊跃发言。

  孩子们接触到她的目光,或小声说不知道,或将头垂得低低的。

  她将目光投向一直安安静静、端端正正坐在小板凳上的顾云淮。

  顾云淮欢快地朝她笑了笑,然后一寸一寸的扬起脸,看天上的云去了。

  张梓若:“……”

  所幸,其他的孩子都还是很认真的。

  桑石头又蹦又跳,高声喊道:“我知道,我知道,数数!记数!”

  “这不行!”

  年龄大些的学生和围观的大人们纷纷发言。

  “那时候没有字,拿什么把数记下来?”

  “大家说的没错。没有文字,自然无法进行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