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第106章

作者:山水蔚蓝天 标签: 穿越重生

  他的好大儿于越,正一手奶茶,一手零食,吃得香甜!

  他一等奖有三份奖励,他的好大儿分给他娘,他妹妹,就没给他爹留一片!

  于越被他爹灼然气恼的目光盯了半晌,终于团团油纸包走来,“爹,你可是饿了?我已经让仆从去买饭了。”

  县丞气不顺道:“我奖品呢?”

  “不是在你随从的手里吗?”纸笔证书什么的,都在呀!

  “我是说吃的和喝的呢?”

  于越义正言辞道:“爹,稀巴烂贱的东西,吃了容易肠胃不适。儿子绝不能让您受此之痛,已经替您吃了。”

  县丞:孽障!

  他们一圈人热热闹闹,得了奖的百姓们更是欢欢喜喜。

  即使午饭的点早已过去,也不觉得饿。谁要看证书,得奖的村民便倍感光荣地掏出自己的荣誉证书让人看,只是少不得要叮嘱一句“小心”。

  听着周围人的夸奖,得奖者怀里兜着两捧麦,笑得比天上的太阳都要灿烂。和人说话时,嗓门都不自觉亮了许多。

  “张夫子讲的公开课我可是一节没落,小夫子讲得我也都听了!连下地的时候,都在用功。

  你比如看见地里的草,唉,那就想想草字是怎么写的。再背上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你别说,这诗真是越背越好用!林夫子说得对,诗真是有感而发!

  我一看见地里的草,就特别想吟诵:青青田中草,一岁一枯荣。拔也拔不尽,春来又一层……”

  大家都笑:“你如今可不得了了,拔个草还念起诗来了!”

  “嘿嘿,这不是那啥,学以致用!”

  ……

  众人说说笑笑,迟迟不舍得散去。货郎们或挑着担子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之间,或停驻在人群前,扬高了嗓门叫卖。

  “烧饼、烧饼,香喷喷的烧饼!”

  “卖馒头喽,带着甜味的馒头!个大量足,一个顶俩!”

  “瞧一瞧,看一看,上好的农具!一个能用好多年。老哥,你尽管看,咱这实打实的手艺……”

  “头花头花,小姑娘带着俊,小伙子看了不舍得回家……买一个吧,姑娘?”

  “糖葫芦~冰糖葫芦~”

  ……

  凡是说话声音小点,几乎都会被热闹的说笑和叫卖声淹没。

  讲学台旁,张梓若谢过各位评委,请他们去用饭。赞助商们早已备好了饭菜。书斋掌柜此次也来了,格外积极地前来引领大家去用膳。

  “张夫子。”书斋掌柜邀她前去。

  张梓若叫小反派跟着程明达他们先去,自己等会儿过去。

  小反派摇摇头,“我吃了零食,不是太饿。娘,你先垫垫。”

  他踮起脚尖,把点心举高高,喂给张梓若吃。

  张梓若摸摸他的头,谢过书斋掌柜,“忙了这么久,你们先去用饭。不用管我,我自有吃的。”

  她目送掌柜和程明达他们远去,吃了小反派喂的点心,和传话队人员留在现场看护。让大家离开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拥挤,有序撤离。

  想过来商量孩子读书事宜的县尉干脆带着自己的随从一起帮忙。

  缓缓蠕动的人群里,孙明怀揣证书,摸摸洁白的纸张和崭新的铅笔,眼睛湿润,脸庞到现在依旧激动得发红发热。

  他的孙儿抱着奶茶,从父亲的怀抱里向他身边倾斜,“爷爷,喝奶茶。”

  “好好!”孙明喝了一口,眉眼舒展,常年愁苦的脸上透着前所未有的笑意,“甜!甜得很!乖乖喝。”

  他让儿子帮忙拿证书和奖品,自己同张梓若道谢道别后,才与家人离开。

  人群里,荷花领着孩子超过沈明珠母子,欢欢喜喜地回家。

第106章 竖起大拇指

  一回家,就见沈沙编着箩筐,沉着脸坐在院子里等他们。

  “做什么去了?中午不知道做饭,也不说回来吃饭?”

  荷花心虚地笑笑:“这不是领孩子参加比赛去了吗?想着快去快回,哪想就耽误到现在?”

  “她让你们参加?会给孩子一个好分?”

  沈沙怀疑自己孩子参加不了比赛,即使参加比赛了,也可能像顾有财一样得不了好。

  “你这是什么话!看看孩子怀里兜的是什么?麦子!”

  孩子自觉到厨房,小心翼翼地将麦子倒进放粮的翁中。

  不小心掉落一两颗,赶忙捡起来,吹去上面的尘土,再放入翁中。

  荷花匆匆给孩子舀了饭,自己也端着碗从厨房里出来,同沈沙说话,“你呀,这就是、是——”

  荷花思索着那句很有文化的话,“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领着孩子们去参加比赛,再顺利不过!”

  “以往我领着孩子们去听公开课,张夫子也从来都没摆过脸色。但凡我和孩子有什么不懂,人家也都耐心地回答。”

  “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不信?别因为水车那点破事儿,整天胡思乱想!整日里死要面子,不说出去看看,就蹲在地里忙活,一个人瞎琢磨,越想越阴暗。”

  “顾有财得的分数还低吗?九十多分呢!要不是李大娘他们一家瞎闹腾,也不会落得那么个下场。”

  “再说了,顾有财他娘、他婶子在村里接活,不还是从张夫子徒弟手里流出来的?要是张夫子计较,只需一句话,保准让她们在村里一文挣不到!”

  沈沙埋头编箩筐,一声不吭。

  荷花最不喜欢他这副茅坑里臭石头又拧又臭的脾气。

  筷子别在手里,饭也不吃了。

  “我跟你说话,你听了没?就那么点破事,你至于吗?总是怕别人笑你,一个人死拧着。

  你看看谁在乎?谁有时间想起那点小事嘲笑你!村里人都忙着挣钱读书,有笑你的那点时间,还不如人家下地拔一会儿草呢!

  别人早就不记得了,也就你一个人越想越在乎,越想越拧巴!你听见没?”

  荷花伸手在箩筐上拍了一下。

  沈沙粗声粗气道:“听了!”

  荷花这才气顺,扒了一口饭,感叹道:“你真该去看看的!今日来了好多人,许多从县城来的贵人,都还带着丫鬟随从,那排场,啧啧……真气派!

  读书人多,外村的人也多,比赶大集还要热闹!咱村参加比赛的人还特意换了衣服。

  大嫂前年买布,扯了一身衣裳,除了过年穿过一次,再没舍得穿过。说是要等儿子结婚了再穿,结果今日就给换上了。领奖的时候那叫一个喜气!

  我在人群里还见着了有财,有财看上去瘦了一些,但更精神,也更沉稳了。我听王婆婆说,有财最近跟着王承学画画呢!

  王承现在到处找人想要收徒。年纪轻轻的,那脑门儿亮的!”

  闲话一说起来,就没了边。沈沙打断她的话,问:“孩子去讲了啥?成绩咋样?”

  害怕他发火,一直小心翼翼蹲在墙根吃饭的孩子,见他没生气,还关心他们比赛的事情,顿时松了一口气,心情都变得轻快。

  最小的孩子欢快道:“爹,我讲了一段《三字经》!举人老爷还指点我了!”

  另两个孩子也眉飞色舞地说起自己讲学的内容。说到兴起处,放下碗筷,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自己的荣誉证书。

  “爹,你看!我的荣誉证书!上面有我的名字!”

  “我也有!我也有!爹,你看,这是我的证书!”

  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和沈沙分享荣誉和快乐。

  沈沙伸出手来,伸到半途,看到手上的尘土与污渍,又缩了回去。

  他坐在板凳上,瞅瞅孩子们的荣誉证书,点点头,“好。你们自己收好。”

  自己继续埋头编箩筐。

  荷花去刷锅刷碗,从窗子里看见沈沙把编好的箩筐放在屋檐下,拍拍衣服上的藤条碎屑,洗过手就往外走。

  “做什么去?”她探头问道。

  沈沙背着手,不紧不慢地往外走。

  “去跟人学两招!报名参加安保队!”

  荷花“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扬声叮嘱:“你这硬胳膊硬腿儿,去了可慢点!别心急!”

  “知道了!”

  坐在家门口匆匆吃饭的邻居,听到荷花的喊话,打趣沈沙,“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沈沙朝他摆手:“吃你的热饭去!”

  ……

  县丞等人看天色已是下午,想送孩子明日上午过来,正式交束脩。

  得知张梓若明日有事要忙——她的孩子被程大人收为关门弟子,明日正式拜师。

  众人对张梓若和顾云淮好一番夸奖和恭维,暗暗决定回去后,将束脩再加重两成。

  明日没空,那就后日带孩子过来求学。就是砸钱也要把孩子给塞进来!

  其态度转变之快,之坚决,看得方远等少年郎和少女们一愣一愣的。

  求学的事情解决了,他们如愿以偿,心情轻松,欲领父母去乐园游玩。

  家长们却连连摆手,玩什么玩?不抓紧机会在夫子面前表现,在程大人面前表现,是不是傻?

  家长们将儿女们抛给张梓若,自己则乐颠颠地以谢指导的名义,去拜访程明达。

  张梓若瞧瞧一众茫然望着她的学生,挥手道:“咱们去乐园!乐园里边学边教!”

  方远等人欢呼一声,迫不及待地往乐园跑。

  学习的同时,被褥了一把力气做功,为乐园的建设增砖添瓦。然后,拿着记有物理题目的纸张,慢吞吞地前往学习室做题。

  一进门和家长们面面相对,你们怎么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