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女作家 第58章

作者:冻京橙 标签: 情有独钟 西方罗曼 日常 穿越重生

  玛格丽特看他们的稿件长度,有短篇也有长篇,有的拿了个大纲,有的拿了厚厚的一沓纸。

  等人进去之后,她半眯着眼听门里的动静。

  里面似乎不止一位编辑在工作,隐约传来对话声,数棒接球的声音,有人在使用尖锐的羽毛笔,有一位中年编辑在评价刚进去那人的小说。

  她听了一会儿,那人迅速地被赶了出来,后面排队的又一位接一位的进去。

  玛格丽特靠窗外天色判断,花了五分钟就打发出来的多半没有被录用,长达十分钟以上的人出来时脸上带着笑意。

  大约十一点的钟声响起,后面又有几位年轻或老迈的人过来这里坐下,其中还有一位同样是年轻女人的,不过她有仆人陪同,穿着丧服,打扮很体面。

  下一位就是玛格丽特,她莫名也稍微有一点紧张。

  不知道过去多久,金属门扣终于“啪”一声被打开,玛格丽特立刻带着所有东西起身,扶着门走了进去。

  进门是一间憋闷着书纸味和油墨味儿,面积稍大的编辑室,玛格丽特脚下的石砖地面铺着地毯。

  她抬起头,打眼瞧见最中间摆一张宽大的实木长桌,桌面上堆着杂志,书册,废稿,各种杂物。

  桌边的左右坐着两三位不知什么职称的人,有男有女,一概穿着简朴。

  他们正尽心工作,有的看起来在校对每篇稿件上的错误单词,调整排。

  有的又大笔划掉一段描写,估摸着要重新起草润色。

  屋内的左右角落宽敞的地方,各有两张单独办公桌,就在壁炉的两边。

  左边那桌后坐着一个正在玩棒接球的老头,看起来很悠闲。

  右边桌后坐着一个戴金边眼镜,穿深绿色外套配黑色领结的中年人。

  他办公桌后摆着书架,塞的满满登登,办公桌靠着小窗户,墙上贴了许多的便条,桌上堆着小山一样冒尖的稿件。

  他正在分门别类的用别针夹这这些纸,看起来表情十分木然,耷拉着眼睛,好像随时都要睡着了。

  玛格丽特确认自己应该去他面前,便走了过去,拉开椅子坐下。

  她发现桌上还有几张送货单,签收人是普森先生。

  “普森先生,我有一篇开头想请您过目,看看有没有价值继续写。”

  玛格丽特说着,将便条递上桌面,她不确定这是否合乎市场环境。

  但稍显恭敬的态度让那穿着绿色天鹅绒的中年人抬头看了她一眼。

  他拾取两张质感厚重的便条,知道这兴许又是哪个大户人家的仆人,但十分面生。

  普森没什么心情的问了句。

  “第一次投稿?”

  伦敦每个第一次写作的人都会来这条街,然后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最后走进他们这家没什么人光顾的落寞出版社。

  但凡第二次来这条街的人都能知道,他们这儿稿酬少的可怜。

  玛格丽特点头算作答复,普森先生毫不在意地开始翻看,他不抱有任何期待。

  一个第一次投稿的女仆还是做什么的人,或许因为幸运能读会写,但通常只抱着做白日梦赚钱的想法,可写出来的东西比青苹果还稚嫩……

  普森感到唏嘘地扫了两行,翻页忽然手一顿,他扶了扶快要从鼻尖滑落的眼镜框,目光重新落回第一行。

  开始认真的读起来。

  玛格丽特四处张望这编辑室里充满老电影感的物件,现在反倒不紧张了。

  而普森一行一行的接着往下看,哗啦一声翻了页,看到末尾,沉着脸将稿件放下。

  忽然,他将玛格丽特的思绪叫了回来。

  “姑娘,做人得诚实,你确定这不是你家先生或者夫人写的?”

  他斜着眼,皱着眉,想让自己看起来更严肃一点。

  打量一眼玛格丽特,又认真仔细读起来。

  开头第几行利落干脆,三两句就介绍清楚了主角面临的局面,以及人物性格。

  再往下的剧情,引人心绪跟随着节奏牵动。

  技巧感很强烈,这不是坏事。

  看这草稿的笔触,就知道早已跨过了驯服文字为己所用的初始阶段,十分老练。

  作者一定十分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这种感觉尤其立体。

  也舍得塑造人物。

  用老编辑的视角来看,结构布局合理,细节真实值得推敲。

  作者应是个老文手,没有三五年的锻炼到不了这个程度。

  玛格丽特疑惑地“啊”了一声,她茫然地摇头:“这当然是我自己写的了。”

  普森眯表示质疑地继续皱眉,但从她脸上看不出一点撒谎的痕迹。

  “你做什么工作的?以前写过什么?”

  他还是不相信,伦敦已经发展到随便一个初学写作的女仆都能耳濡目染出这种水平了吗。

  那他天天都见的那群人岂不是蠢货中的痴呆儿。

  玛格丽特挠头,她在进门之前就想过会被各种方式和借口拒绝,但没想到会被问这种问题。

  她简单地平复心情,告诉对方她在书房工作,替家里的夫人写信读报。

  又说她时常写些短篇小故事,但没有发表过,这是第一次尝试长篇情节。

  “我以上帝发誓,这上面的故事要是有一个字不是我想出来的,就让我死后直接下地狱。”玛格丽特补充道。

  反正她不信上帝,这么说是最有效的。

  普森的表情复杂起来,办公室里的人听见下地狱一词时纷纷看了过来,但又收回目光继续忙着做事。

  他思考一阵,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了。

  都发了这种毒誓,万一是真的呢?即便不是她写的,问题也不算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不过,普森不愿意表露出更多的赞赏,他认为这对后面的对话没有好处,于是板起脸来。

  “如果这真是你写的,那么……故事还算不错。”

  “不过,介于你是一个新手,那么它就来的有些不合时宜了。”

  普森先生捻捻胡子,在玛格丽特不知道他接下来会说什么的时候,从桌子的夹层抽屉里拿出了一本文档。

  “我要很抱歉的告诉你,这个故事我们不能收,这个季度的版物额度都已经用完了。”

  他们出版社规模小,主编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季度二十本长篇故事的签约指标。

  超过这个指标就意味着超过出版预算,如果销量不能得到保证,也就会损失利润。

  在季度初期,他和另一个副主编就已经低声下气求着手下合作过的小有名气的,更有销量保障的作家签完了大部分合同。

  剩下四五本的额度,也早在前一个月就给了或许有潜质的长期供稿者。

  但是,好不容易碰见一个故事令人醒神的,即便暂时合作不了也没必要白白错过。

  他将文档中的文稿拿出来一些交给玛格丽特看。

  “不过,你说你以前写过短故事,如果有意向的话,我这里有一份活儿你倒是可以做。”

  玛格丽特接过纸张,这看起来是一份刊物企划案,拟定了新名为《万花筒》

  上面贴着一些便签,她还瞥见旁边有份已经签好合同的作者名录,大约七八名。

  她手上的这份纸清楚写了,初刊明年三月定稿出版,计划每期印八千册,主编不认识,副主编一栏写着普森。

  这也正是今天有这么多人拿着故事来这里投稿的原因。

  他们要签一批新的短篇故事做新刊物,这种合同通常就与帕特森爵士签的那种一样。

  一周一篇,合约通常都是十周起步,也就是总共十个短篇。

  对伦敦的小作家来说,如果被看中了,一合同期就能赚来整年的房租,所以即便机会渺茫也趋之若鹜。

  玛格丽特只要有钱赚就行。

  “我写,说说要求吧。”

  天下没有白掉的馅儿饼,她知道这机会后头还有要求。

  “当然了,当然有要求,你看过对面出版社做的‘二月花’吗?”

  普森示意窗外,对面那威严且富丽堂皇的对家,他的眼中闪烁着更为复杂的情感。

  “模仿,你要做的就是模仿他们,二月花上的什么题材的故事流行,你就模仿着写什么类型,总不会出错。”

  普森似乎道出了他们这种小出版社生存的真谛,他没注意到玛格丽特脸上闪过的错愕,从桌子上拿出来《二月花》

  翻出来几个作者,念给她听。

  “这位,帕特森爵士,还有这位,多尔博先生,他们最近的连载真得看看,这选材……啧啧啧,可成了潮流。”

  普森将故事册子展开,手指点着上面的文字,莫名恍惚,觉得她的风格与帕特森爵士的新故事有着一股同源的秾丽感。

  “就模仿他!你若是也能写出这样悬疑风格的故事,仿得三分传神,我就按二十五镑十期的价格给你。”

  玛格丽特看着他手指下自己亲手写出来的“假贵族疑案”无奈地抿起唇,犯了难。

  只要三分像吗?倒比十分像还有难度呢。

  ……

第49章 二更

  她心里算是有底了,想笑又不敢,只能同样将脸板起来。

  “噢……这个,倒是没有问题,感谢您给我这次机会。”

  二十五镑十篇是个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或者说八千册的发行量只能承担起这个价格。

  玛格丽特十分清醒,且还知道自己姓什么。

  这是现实世界,不是晋江爽文里的鬼畜桥段,并非随便写个啥都能拳打莎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