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女配才是真绝色
第2651章 如懿传(68)
皇阿玛是天子,有太多的无奈,不可能护得了她一辈子,日后若是皇阿玛也不在了,她想要过的体面,必然需要有兄弟扶持,五弟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五弟虽然年纪尚小,但聪明伶俐,平日里对待几个弟兄姐妹也很和善,贵额娘也不是个跋扈的性子,与他们母子走的近些,总归是不会出大错的。
“公主客气了。”海兰站起来侧身不受此礼,始终表现的大方得体。
这些年乾隆对和敬公主的宠爱是不假的,前有和敬公主以退为进,在乾隆面前撒娇卖惨,后有海兰搬出孝贤皇后,在乾隆耳旁吹枕头风,乾隆果然做出了与历史上一模一样的决定。
听说乾隆答应让和敬公主大婚后,与额驸住在京城,还要给她修一座公主府,和敬公主开心了,科尔沁那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欣然接受。
科尔沁之所以求娶嫡公主,不过是为了加强跟大清皇室的关系,乾隆宠爱和敬公主,愿意让额驸留在京城任职,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高兴还来不及的。
整件事要说有谁是不开心的,那一定是太后母女了,没想到她们千般嫌弃,万般推脱的婚事,最后竟成全了和敬公主。
果然,不是亲母子/兄妹,就是隔着一层,皇上把最好的都给了亲女儿,是她们不配了。
嫡公主出嫁,内务府要准备嫁妆,工匠还要修建公主府,这些事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乾隆让钦天监测算了几个宜嫁娶的良辰吉日,最后,他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开春。
和敬公主得偿所愿,投桃报李,故而经常来海兰这里,找海兰聊天,还时常送好东西给永琪,平日里更是不动声色地在乾隆耳边说永琪的好话。
几个儿子里,乾隆本就更喜欢永琪多些,如今他最宠爱的女儿也喜欢永琪,他只觉得欣慰,果然女儿效父,他们父女的眼光如出一辙的好。
……东巡……
“这几日的餐后水果怎么不是苹果就是橘子啊?永琪不喜欢苹果,你们不知道吗?”海兰扫了一眼桌上摆放精致的果盘,问叶心。
叶心闻言连忙行礼请罪道:“娘娘息怒,不是奴婢们不精心,实在是下面送来的水果翻来覆去就这几样。”
叶心:“奴婢瞧着不像话,今儿早上还特意找采买太监问了,可他们说现在是在船上,供给不足也是有的。”
一旁的香云闻言忍不住插嘴道:“娘娘,他们那是糊弄叶心姐姐呢,奴婢昨个儿还看到纯贵妃娘娘身边的人往外扔西瓜皮,这西瓜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怎的纯贵妃娘娘那边就有,咱们这儿却没有呢。”
海兰:“这一路上的采买事宜都由纯贵妃负责的,下面的人巴结她,什么好东西都紧着纯贵妃那边也正常。”
可是怎么办呢,她这人吧,什么都吃,就是不爱吃亏,他们惹到我,算是踢到棉花,呸,划掉,铁板了。
海兰剥了一个小贡桔,几口消灭掉后,这才缓缓道:“最近船上不是有流言,说皇上可能会册封纯贵妃为皇贵妃,甚至是皇后吗?让人把流言传到嘉妃耳边去,她这个人最喜欢热闹了。
第2652章 如懿传(69)
“是,娘娘。”叶心等人抿嘴轻笑。
果然,跟着娘娘的日子过得就是痛快,娘娘有仇必报,从来不会让自己母子和他们这些伺候的下人受委屈,忍气吞声?不存在的。
嘉妃这人实诚,有事儿她是真上啊,流言刚发酵三天不到,她就给乾隆吹了枕头风,让乾隆在心里对纯贵妃生出了芥蒂。
……
途中船只靠岸,乾隆带着一众人等换乘马车,很快便到了泰山脚下。
乾隆带着太后,几个儿子,还有朝中重臣去爬泰山了,像海兰这样的嫔妃是没资格同行的。
当然,海兰也不羡慕就是了,就算主子们是能骑马,能乘肩舆,那也累人啊。
乾隆一行人至泰山极顶驻跸行宫,次日祭祀完碧霞元君,又下山至岱庙,等他们忙活完这些官方活动,回到[行宫]时,海兰感觉太后都累瘦了。
纯贵妃此人不甚聪明,目光短浅,不过听了几句流言,被下人们吹捧、恭维了几句,心思就飘地找不找北了。
这么多年来她虽然一直表现的胆小怕事,安分守拙,但她也不是没有野心的人。
想要成为后宫之主,自然要有母仪天下的能力,为了让皇上看到她的[能力],在行宫里,纯贵妃事事出头。
众妃嫔对她的讨好巴结她照单全收,就连与她平分宫权的海兰,她也能毫不客气的支使,一点没有低调的意思,行为举止越发拿捏得像个皇后的样子。
一日,乾隆去纯贵妃那用膳,正巧赶上花房来钟粹宫送花。
托嘉妃和和敬公主等人的福,如今的乾隆对纯贵妃近期觊觎后位的行为早有不满,本就是来钟粹宫[例行公事]的乾隆在看到小太监们怀里抱着的那几盆姚黄牡丹时,直接就气炸了。
“放肆!”
乾隆一脚踹翻其中一个小太监,小太监怀里的花盆瞬间摔在地上,花朵都摔烂了。
“姚黄牡丹只有中宫皇后才能用,纯贵妃不过是贵妃,却敢在钟粹宫摆放此花,乃是僭越!怎么?纯贵妃这是不满意朕给你的位份吗?”
乾隆指着纯贵妃的鼻子破口大骂,把纯贵妃都骂懵了,不是,皇上这是没有想立她为后的意思吗?
还有,花房送来的花,她提前又不知道他们送来的是什么,这僭越之罪怎么能怪到她头上呢?
“皇上,臣妾绝无此心!臣妾冤枉啊!”
纯贵妃被乾隆暴怒的样子吓到了,连忙跪地求饶。
可乾隆才不听纯贵妃的申辩呢,骂上头的时候,乾隆一个劲儿地戳纯贵妃的心窝子,骂她心术不正,惹是生非。
但这一次,乾隆没舍得骂永璋,他的孩子能有什么错呢,就算永璋有哪里做的不好,也一定是孩子的额娘不会教孩子。
好在乾隆此时还有一丝理智,为了永璋的面子,他没有动纯贵妃的位份,只是罚她闭门思过,抄写佛经。
纯贵妃胆小,经这一事竟给吓得一病不起了,众妃嫔对钟粹宫避之不及,太医们也不敢去给她瞧病。
人在阿哥所的永璋担心纯贵妃的身子,偏乾隆又不让他去看望纯贵妃,无奈之下,永璋让人找到了海兰。
最后,还是海兰派江太医去了一趟钟粹宫,给纯贵妃把脉、开药,这才捡回来她一条性命。
第2653章 如懿传(70)
“朕惟乾行翼赞。必资内职之良坤教弼成。式重淑媛之选。爰彰彝典特沛隆恩。咨尔珂里叶特氏、敏慧夙成……兹仰承懿命立尔为皇贵妃。锡之册宝……钦哉。”
“臣妾领旨!”海兰行礼叩拜,随后接过了李玉手里的圣旨。
“恭喜皇贵妃!”李玉、叶心等人对着海兰道喜。
乾隆十三年夏,海兰被正式册封为皇贵妃,正使节是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富察傅恒。
由于宫中没有皇后,海兰这个[副后]被乾隆赐予代掌凤印,统摄六宫之权,成了名副其实的后宫第一人。
不过对于乾隆这种吃不了细糠的山猪来说,就算他再宠爱海兰母子,他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算计也是不会消失的,他依然平等地猜忌每一个给他打理后宫的女人。
为了所谓的平衡,第二天,乾隆便晋舒妃为舒贵妃,让她跟嘉妃,玫嫔一起协助海兰管理后宫。
海兰成了皇贵妃,她跟五阿哥母子在宫里一时风头无两,之前那些奉承纯贵妃母子的人又转头来巴结她们母子了。
不过海兰对此始终都表现的不骄不躁,一如往昔那般友爱后宫妃嫔,善待乾隆的几个阿哥和公主,五阿哥也依然端方知礼,友爱兄弟姐妹。
太后是见不得乾隆后宫安稳的,海兰不亲近她,她自然要培植自己的人手,在她的鼓动下,朝中立后的呼声渐起。
后宫几位高位妃嫔几乎都有人推举,其中属舒贵妃的支持者最多。
乾隆知道舒贵妃是太后的人,自然不可能立她为后,不过这不并不妨碍乾隆去试探一番。
一日,乾隆去舒贵妃那用膳,状似无意间提起了前朝立后的事儿。
知道自己的支持者最多,舒贵妃又惊又喜,她是真心爱慕皇上的,这辈子若是能做皇上的妻子,哪怕是继室,她死也甘愿了。
“臣妾全听皇上的。”舒贵妃含羞带怯道。
见她居然没有推脱,一副理所当然接受的样子,乾隆眼神一冷,好个太后,好个叶赫那拉氏。
第二日,乾隆当朝训斥了几位推举舒贵妃的臣子,表示他目前不打算册立新后。
朝臣们见乾隆态度坚决,以为乾隆是不满意他后宫的几位妃嫔,又纷纷上书请求他下旨选秀,择一位出身高贵的满洲贵女入主中宫,若是将来新后能生下嫡子,大清江山也算后继有人。
[嫡子]二字一下子就戳到了乾隆的肺管子,乾隆恼羞成怒,却又不敢公然表现出来,怕引人怀疑,只能在背地里乱砸东西泄愤。
这帮大臣们嘴里整天念叨着让他立后,立后!是他不想吗?他是不能!
他不能再生育了,膝下阿哥就那么仨瓜俩枣,万一他新娶的皇后是个心黑的,为了给她以后的‘嫡子’开路,把他这几颗独苗铲除了怎么办?那他不绝后了吗?
让他纳妃嫔,他勉强可以接受,大不了选几个老实本分的充充数,但选一位新皇后,绝对不行!
除了怕绝后外,乾隆心里还有一个想头,万一,他是说万一啊,万一五阿哥长大后是个可塑之才,为了名分,他倒是可以考虑考虑立海兰为后。
第2654章 如懿传(71)
为了避免朝臣[催婚],乾隆更加卖力地稳固人设,每天都拿着孝贤皇后的遗物发呆,哭泣,茶不思,饭不想,后宫也不去了。
乾隆这波骚操作直接把朝臣们气个仰倒,可孝贤皇后已死,他们除了在心里暗骂孝贤皇后是红颜祸水外,就只能对着富察家发火了,最后,只有富察家受伤的局面达成了。
…启祥宫…
“贞淑,你说皇上整这一出儿,究竟是真是假?”
嘉妃眉头微皱,笑得一脸讽刺:“孝贤皇后在世时,不见他们有多恩爱,如今孝贤皇后人没了,皇上反倒深情起来了!”
贞淑一边给嘉妃梳头,一边笑着回道:“奴婢也不太懂,不过汉家不是有句老话嘛,失去才懂得珍惜,许是皇上到现在才发觉孝贤皇后的好吧。”
“噗~”
嘉妃嗤笑出声:“讽刺的很好,会说以后就多说点儿,本宫爱听。”
贞淑莞尔:“是,娘娘!”
“对了,本宫让你配的药和香,你配了吗?”嘉妃突然回头问贞淑。
“配了,不过……”
贞淑表情有些犹豫:“娘娘,您真要用那药吗?那药虽然有用,但药效实在过于霸道,若是用了,不止对您的身子有损,对皇上的身子也……”
“这些本宫都知道,可本宫也是没法子了。”
嘉妃看着镜子里依旧貌美如花的自己,无奈地叹了口气:“皇上也不知中了什么邪,久不进后宫,就算偶尔招人侍寝,也只招那些个低贱的侍寝宫女,旁人是半点儿都沾不到边儿,就连盛宠如皇贵妃都许久不曾见驾了。”
“这皇上不来启祥宫,本宫怎么怀孕?”嘉妃摸了摸自己肚子,眼里闪过一丝坚定,无论如何她都得再生一个皇子。
其实这些年她早看出来了,皇上根本就瞧不上她的出身,也绝不可能封她做皇后,就算日后她生了皇子,对方也绝不可能继承大统。
可尽管如此,她还是必须得生个皇子,等她的皇子长大了,被封为亲王或郡王,在朝中有了说话的份量,也是能帮衬到王爷(世子爹死了,他继承王位了)的。
当晚,紫禁城内大部分人都睡了,四岁的七公主突然发热,小脸烧的通红,嘉妃心急如焚,赶紧让人去请了乾隆过来,是的,请的是乾隆,不是太医。
乾隆如今儿女不多,每个都是宝贝,所以在听到七公主病了时,他第一时间便起身穿衣,赶去了启祥宫。
“臣妾参见皇上!”嘉妃夹着嗓子,风情万种地给乾隆福了一礼。
瞧着嘉妃浓妆艳抹,珠光宝气的样子,乾隆下意识地皱眉,七公主病了,嘉妃作为额娘居然还有心思打扮?实在是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