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女配才是真绝色
朱瞻基:“三寸金莲,听着就令人不适,难不成正确答案就是这个?”
朱高燧:“有可能啊!”
“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呢?”朱高炽揣着胖手,一脸不自信的说道。
姚广孝:“阿弥陀佛,几位殿下这是陷入误区了。”
朱瞻基:“啥意思?老和尚,你是觉得我们猜的不对吗?”
姚广孝:“太孙可否再看一下题目,上面问的是哪个陋习是由英宗废除的,而不是哪个陋习影响最恶劣,最令人不适。”
朱瞻基:“唉?对呀,瞧我这脑子,差点整跑题了。”
朱高炽:“我就说哪里不太对嘛,原来如此,可是依朱祁镇的愚蠢和残暴来看,他可不像是会体恤百姓的人,殉葬、缠足和贞节牌坊这些事,他怕是不会在意吧。”
姚广孝:“太子此言差矣,据我所知,英宗之前应该是娶了也先的妹妹吧。”
朱高炽:“嘿,没错,那个小兔崽子跟也先还是好朋友呢,他死后,若是那个女人无子,按祖训,是要殉葬的。”
朱瞻基:“哼!果然,不能指望那个小瘪犊子能有所悔改,真心做什么好事。”
朱高燧:“啥?朱祁镇还娶了瓦剌的女人?啥时候的事啊?”
朱高炽:“三弟有所不知,上次我们来仙境时,仙人的屏幕里曾提到过。”
“那上次我咋没来?怎么滴,我不是重要人物?所以把我落下了!”说着朱高燧一脸的不高兴。
朱瞻基:“三叔别急,上次二叔还来了呢,可这次却没来,可见谁来谁不来,不是固定的。”
“啥?上次老二也来了?那他怎么没跟我说呢?”这下朱高燧是真生气了,没爱了,二哥都跟他藏心眼了。
空间外,朱高煦:“啊欠~谁在骂我?谁那么不长眼?”
“十秒倒计时开始,请各位选手抓紧抢答!十、九、八、七……”
朱棣:“既然老和尚猜到答案了,那你就选吧。”
“还是让太子或太孙选吧。”姚广孝摇头拒绝了。
没看智空大师都没掺和吗,他一个废帝都知道避嫌,自己怎么会那么不懂事呢。
朱棣:“也好,那就老大来答吧。”
朱高炽:“是,爹,仙人,我选甲!”
“叮,回答正确!”
“选手朱高炽答对一题,奖励白糖制作法,外加最佳(最便宜)制糖原料甜菜种子五百斤。”
朱高炽:“甜菜?嘿,又是一种新作物!”
“咻!duang!”
一本小册子、一小布袋白糖出现在了朱高炽桌面上,甜菜种子太多,放在了他身后的空地上。
胡善祥:“袋子里的是白糖样品,各位选手可以尝尝看,很甜哦!”
朱高炽一向贪嘴,嗜甜,闻言立马打开袋子,捏了一点白糖放进了嘴里。
“嗯,真甜!味道还很纯净!”朱高炽只尝了一口,就惊为天人,哎呀,这白糖可比红糖甜多了,爱了爱了!
朱高炽不是吃独食的人,当然,有他爹在,他也不敢吃独食,让儿子将白糖传递给朱棣,朱高炽一脸堆笑道:“爹,您也尝尝!”
朱棣:“嗯。”
……………………
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记载,“嘉靖以前,世无白糖,闽人所熬皆黑糖也”。可见,在明代后期发现黄泥水淋法之前,是没有白糖的。
第1573章 大明风华(32)
朱棣尝过之后觉得不错,又递给了他的好太孙,虽然太孙生的某个儿子不咋样,但这并不会影响自己对太孙的感情。
“谢谢爷爷~”朱瞻基感动的差点哭了,呜呜呜,爷爷还是爱他的,不像他爹,居然恨屋及屋!哼!
待自己右边的所有人都尝过白糖后,朱棣扫了一眼左边“孤孤零零”的大侄子,心里那叫一个不得劲儿,唉,世事无常啊,大侄子小时候,自己还抱过他呢,如今他们竟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咳,你也尝尝吧。”朱棣别别扭扭的把剩下的小半袋子白糖都给了智空。
智空没想到朱棣还会把糖给他,愣了几息后,才双手合十,道了谢,不过他没喊什么施主,而是说了句“谢谢四叔!”
听到这句久违的“四叔”,朱棣心下一软,眼眶也有些湿润,大侄子竟然还肯叫他四叔。
仔细翻看了一下小册子后,朱高炽乐的直拍大腿。
朱高炽:“爹,咱们发财了!这个白糖可是好东西,现在坊间一小块红糖就卖的死贵死贵的,这白糖品质比红糖更好,不得卖的更贵啊?”
朱高炽:“还有这个甜菜,一年四季都能种植,三到四个月就能收获,亩产能有好几十石呢。关键是它还特别耐寒,在北京周边,再往北一点都能种。”
朱高炽:“咱们有了这个甜菜,这制糖的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只要工部把白糖做出来,咱们就拿出去卖,那可都是钱,好多钱!对了,咱们还可以让商贾把白糖高价卖到草原去,换成牛羊和战马,然后还能从中收税。”
该说不说,朱高炽不愧是永乐朝的常务副皇帝,监过国的实权太子,眼界就是不一样,只一会儿功夫,他就想到了白糖的价值。
“嗯,太子的想法很好!哈哈哈!”
朱棣乐了,有钱好啊,有钱了,他就能放开了打仗了,以往户部财政紧张,军资有限,所以他出征草原时,只敢打几个月,根本就打不疼那帮蛮子。
如今好了,等南瓜也种出来,过两年,大明有钱有粮了,他亲率大军出征漠北,绝对能把瓦剌和鞑靼打出屎shi来!
“老大,白糖的相关事宜就交给你了,稍后写个折子给爹,好好干!干好了,爹重重有赏!”朱棣对着胖儿子勉励道。
“是,爹。”朱高炽郑重的对着自家老爹拱了拱手。
可他脸上的表情虽然严肃,心里却不以为意,唉,老爷子又给他画饼了,这话他都说听八百遍了。
自己如今已经是太子,门生故吏遍天下,平时老爷子出去浪时,他还会奉旨监国,这权力已经封顶了,老爷子又不能退位给他,也不会给他兵权,除了给点钱外,老爷子还能给他啥?
咳,那个,其实给点钱也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今个儿山东大旱,明个儿扬州发大水,赈灾救民,哪哪都要用钱,再加上老爷子又是个闲不住的,动不动就要御驾亲征,所有人都伸手跟他要钱,他哪来的钱?
第1574章 大明风华(33)
这历朝历代的太子哪个像他这么穷?这么劳心劳力的?不过十年时间,他把东宫的家底都补贴进去了,身子也累垮了,在家挨媳妇骂不说,到老爷子那还得不着好,唉,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呀!
见老爷子把白糖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老大了,朱高燧嫉妒的眼睛都红了,凭什么呀!
瞧着自家蠢弟弟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朱高炽脸上又露出了招牌笑容,那叫一个憨态可掬,可他心里却不由自主的哼起了小曲儿,“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啥叫对手!”
[活人殉葬是一项极为残忍和野蛮的行为,商朝时盛行,秦汉以后逐渐式微,往往以木俑、陶俑代替人殉。到了辽代,人殉之风又死灰复燃,元、明初延续,直到明英宗时期,才正式结束了殉葬制度。]
[在大明初期,皇帝死后,无子的妃子要殉葬,那些女子年纪轻轻的就失去了生命,有的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她们死后,她们的家人还会得到奖励,这些人吃着女儿的血馒头,升官发财,也不嫌害臊。]
[一个合格的君主应该是体恤百姓的,可女子就不是君主治下的百姓了吗?她们就该死吗?平时不把女人当人,收税的时候倒是一个不落了,与其费心思防止女子乱政,杀了她们,还不如你们少纳几个呢,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你们真是好威武啊!好有男子气概啊!(阴阳怪气)]
“咳咳!”朱棣捂着胸口,气的呼哧呼哧的,仙人说话有必要这么带刺吗?回去朕就废除殉葬制度,还不行吗!
[不过大家也不要觉得朱祁镇是什么体恤百姓的好君主,他是废除了后宫殉葬制度,然而他废除之前,还特意让弟弟的后妃们都殉葬了,什么东西!朱祁镇若不是做了这件好事,哪里能得到英宗这个庙号?怕是妥妥的第二个隋炀帝。]
朱棣:“老大,记下,以后大明不可再用活人殉葬。”
朱高炽:“是,爹。”
[缠足是古代一种非常残忍的陋习,是用布将女性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一般在女子四五岁时便开始缠足,硬生生的将脚骨折断,行走间鲜血淋漓,伤口感染后致死率极高。]
[就算活下来了,那些女子走路也十分困难,需要靠人扶着,一辈子都被困在后院里,她们表面看着光鲜,可脱下袜子的脚,却是丑陋不堪,还会散发着恶臭。]
[在这里我就要问了,那些士大夫们喜欢小脚,咋不把自己脚丫子裹小了呢?残害女性是怎么回事?不说了,上图。(假装有图)]
“呕~”×6
朱棣:“缠足,绝对要禁止!谁敢反对,就把他的脚也裹上!”
朱高炽:“是,爹,呕~”
朱高燧:“我就说那些腐儒恶心吧!什么玩意儿!呕~”
[最早的贞洁牌坊其实多以“节”字为主,多以古代士子为褒扬母亲养育之恩为名建立,理学之风兴盛,贞洁牌坊就逐渐以“贞”字为主,成为了又一座压迫女性的大山,甚至被人曲解利用,以此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1575章 大明风华(34)
[例子一:一个妙龄女子,未婚夫死了,被家人强迫抬进夫家,守活寡,两家人靠着她的贞节牌坊,过得顺风顺水,而女子一辈子在婆家当牛做马,等年纪大了,却被夫家撵出去,死在了破庙里。]
[例子二:一位仅有双十年华的女子,丈夫死了,一双儿女尚且年幼,夫家亲族为了霸占她家的田产,勒死了她,制造成了殉情的假象,还从官府替她申请了块贞节牌坊,领了奖励银子。]
[随后夫家亲族顺理成章的霸占了她家的田地,花着她的钱,还把她的两个孩子都卖给了人贩子,最后男孩被送进宫做了太监,女孩沦落风尘。]
朱瞻基:“……呸,不要脸!这不是吃绝户吗?”
朱棣:“老大!”
朱高炽:“爹,我记下了。”
朱棣:“嗯。”
[近亲成婚,顾名思义就是血缘相近的两人成婚,包括表兄妹,堂兄妹,三代或五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的人,科学证明,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习俗。诸位若是有所怀疑,可以去调查一下,他们的后代有问题的绝对可达七成以上,没问题的,那是踩了狗屎运了。口说无凭,上例子!]
[例子一:一对表兄妹成婚后,十年没有孩子,迫于压力,双方和离,各自婚假后,他们却都有了三四个孩子。]
[例子二:同样是表兄妹成婚,孩子生一个死一个,就算勉强活下来了,不是残疾就是智障,要么就是白皮肤白毛发的孩子,这不是诅咒,这是病。]
[顺便说一句,男女成婚、生育的年龄越小,生出的孩子越容易夭折。还有,生男生女其实是由男子决定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话糙理不糙,所以别总说女子是不生蛋的母鸡了,公鸡也可能有毛病,有病就治,不要讳疾忌医哦!]
“……”×6
朱棣:“老大,记下,回去调查一下,皇家绝对不可以出现这种丑闻。”
假如皇室出现了残疾或“怪胎”,世人无知,不知缘由,只会觉得是老朱家人做错了事,受了天罚,这是会动摇国本的。
当然,若近亲成婚的危害是真的,百姓间也要禁止,国家想要发展,人口是重中之重,容不得一点马虎。
朱瞻基:“震惊!涨知识了!”
朱高炽:“仙人,这个科学是什么学说?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胡善祥:“科学的概念很复杂,简单来说吧,像研究人从哪里来,火炮的制作,算数,医学等,这些对人类有用的东西,都叫科学。”
朱高炽:“不明觉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