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一宇
高馨立马笑着给了黛玉一个拥抱:“表婶您真是太好了。”
看着高馨笑容明媚,黛玉也被感染了:还真是个天真烂漫的姑娘。
这时候通传公主到了,一会儿就见嘉悦捧着几本册子进来了,作为当朝帝后的长女,嘉悦在新皇即位后,就被册封为和康公主,当时萧霆钧向黛玉道:“上下和洽,海内康平。玉儿觉得好不好?”
黛玉也觉得这个封号不错,于是嘉悦就成了和康公主。
“给母后请安。”和康公主先向黛玉行礼,见高馨表姐要行礼,赶紧免了,一面将手中花样子图册铺开到案上,“母后,这是女儿替画堂春绣画的新花样,您帮忙掌掌眼?”
黛玉和高馨都一起凑过去看,如今画堂春绣是迎春和湘云二人打理,和康公主对顾绣最感兴趣,如今正痴迷呢。
黛玉看着女儿清丽的面庞,不禁想:这孩子也都十三岁了呀,时间过的可真快。
晚上皇帝过来,黛玉将小厨房送来的冰糖百合银耳雪梨汤放在皇帝跟前,趁着皇帝喝汤的时候,把高馨的事儿说了。
“玉儿这是要做月老了?”皇帝并没有意见,“馨儿那丫头,一向古灵精怪的。”
“谁说不是呢,我最初见她,才丁点儿大。”黛玉感慨一句,“连嘉悦都十三岁了。”
皇帝瞬间明白妻子为何带了点儿愁绪:“玉儿是想着给悦悦选驸马了?还早呢,不着急。就算选驸马,朕也一定将悦悦留在京城。”
“嗯。”黛玉点了点头,其实皇上不说,她也这么想着,虽然有些私心,但他们夫妻就嘉悦一个女儿,自然心疼些。
“朕给嘉璟选了朱令朱大人做他的启蒙老师,嘉琨还小,过两年再说。”皇帝顺道告诉妻子,嘉璟是新皇即位那年冬日生的,嘉琨是两年前出生。
黛玉点了点头,琢磨着先到太后那儿,说说馨儿的事情,毕竟李科那孩子,是太后的侄儿。
第317章 番外五、金风玉露一相逢(5)
暮春三月的兴和宫后花园,垂柳将最后一缕鹅黄融进新碧里。太上皇执卷的手腕微抬,白玉扳指在日色下泛着温润的光,正压住被风掀起的《孟子》书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皇子清朗的诵读声惊起池畔两只白鹭,雪翅掠过水面时,带起一串银珠坠入莲叶,"皇祖父,孙儿不解,若君王当自轻,何以立威于朝堂?"
太上皇指尖在"诛一夫纣"四字上重重一叩,紫檀书案震得青瓷盏中春茶微漾。正要开口,忽听得牡丹丛中传来稚嫩的笑语。转头望去,太后云鬓间的累丝金凤正颤在花影里,怀里抱着个锦缎团子似的三皇子。
"飞!飞飞!"三皇子攥着半幅绣金襕袖,藕节似的小胳膊指向花间翩跹的玉带凤蝶。
太后身旁的胡嬷嬷拿了个五彩璎珞球,放到了地上,太后将三皇子放在地上。
那边紫藤花架下,太上皇已敛了肃容,执起狼毫在洒金笺上写道:"所谓自轻者,非损威也,如农人惜苗..."笔锋忽顿,原是二皇子分神望向弟弟。小皇子正跌跌撞撞追着滚动的璎珞球,绣着麒麟的虎头鞋沾了草叶,腰间长命锁在日头下晃成碎金。
太后忙将孩子揽住,牡丹红地妆花缎的裙裾扫过青砖,惊起蛰伏的春苔幽香。太上皇看着笺上洇开的墨点,忽而轻笑:"罢了,去给你皇祖母请个安再来。"话音未落,二皇子已如燕雀般掠下石阶。
黛玉进来,看到的就是祖孙其乐融融的画面。
黛玉上前给太上皇和太后请安,见了娘亲,三皇子嘉琨伸手要抱抱。
“璟儿带着弟弟玩好不好?”黛玉抱着幼子逗了会儿,摸了摸老二的头。二皇子懂事的点头,带着三皇子一起踢那璎珞球,乳娘与宫女太监们都围着。
黛玉向太后讲起高馨与李科的事儿,太后还没说话呢,倒是太上皇听了看了看皇后:“你和老三倒是有肚量。”
“昨儿陛下说,姑姑姑父一向持身中正,李大人更是一心为国的,尤其是李大人,是父皇留给他的财富。”黛玉赶紧道。
“哼,倒是会说话。”太上皇如今彻底成了闲人一个,但皇帝勤政,皇后孝顺,太上皇也没什么好挑剔的,“行啦,你们自己看着办就是了。将来好不好的,还不是你们自己承担。”
这话有潜在的意思:你们同意这两家结亲,将来万一尾大不掉,那也是你们自己要想办法解决的,他这个太上皇可不管。
太后心底就感慨多了:她因为没有自己的儿子,帮了老三,如今老三夫妇对她实在很好,只怕有亲生儿子,也不一定比得过。黛玉这个儿媳妇,也是很孝顺。
于是太后当即笑道:“这事儿既然那俩孩子彼此有心,那就还要劳烦玉儿了,到底邀请了长公主进宫问问,才好呢。”
“母后放心,儿媳这就差人去公主府,请姑姑姑父都进宫来,正好一家人吃个饭呢。”黛玉见太后满心赞成,就准备起身告辞。
这厢与两家长辈全都通了气,那厢福王已经去李科面前要好处了。
“怎么样?你该谢谢我吧,我可是帮了你大忙。”福王如今管着工部,而有意思的是,李科在翰林院呆了一年后,正好去了工部,虽然还是个小小工部营缮所的所丞,也就是九品官,但凭他的出身和能力,倒是没人敢小瞧他。
“要谢,我也是谢太妃娘娘和皇后娘娘,谢你做什么。”李科玩笑一句。
“喂,你这个过河拆桥的家伙,别高兴的太早,事情还没彻底定下来呢。”福王瞪他一眼,不过没继续这个话题,反倒是说起已经离京的贾兰,“贾兰倒是运气不错,能去四川做官,我听太后总说起四川多好多好。”
“可不是,四川还是我老家呢。”李科其实也想外放,能四处走一走看一看。
“贾兰这小子,做什么都比你快,人家都有儿子了。”福王打趣一句,他和贾兰保持了书信往来。
“那还是比不过王爷您啊。”李科打趣回去,福王早就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了。
“那是,谁叫你动作不快,哼,要不是我,你小子还不是打光棍。”福王得意洋洋,“行啦,等着你大婚的时候,多敬我两杯酒也就是了,我赶着回家去了,你都不知道,我家姑娘多可爱。”
看着福王幸福都要溢出来的背影,李科也对自己很快就能成家,有了真切的感觉,不自觉轻扬嘴角。
皇帝赐婚、皇后添妆,郡主出嫁成了京城年末最为盛大的事情之一。
红绸漫卷,十里朱门皆悬彩灯;笙箫沸天,婚嫁车驾塞断长街。
轿至长公主正门,总管太监是常年伺候皇帝的赵炳信,只见他手展黄绢圣旨,朗声道:"陛下口谕,请驸马爷三箭射落门匾上的明珠!"人群霎时哗然。
只见那明珠缀在长公主府门匾上,风过珠摇。这可是一件难事,万一没射准,破坏了门匾,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吉利。
弓弦震响,三箭连破东风,细看就会发现,三箭竟是倒钩箭,李科借力腾空,亲手摘了明珠跪献,众人齐齐叫好。
赵炳信恭敬接过放在铺了鹅黄锦缎的托盘中,让送去给郡主。
第一关过了,大门才开。
郡主院子前早备下泼墨屏风,有侍女笑道:“驸马既出身翰林,总该让大家见识见识驸马的诗作,是不是?”
李科看着那点燃的心字香,看来是要自己在心字香燃尽前写出来。微微一笑,李科已经自信拿起狼毫。
“金阙晓钟动紫霞,琼楼玉女隔云纱。妆台懒画远山黛,笑问檀郎可解夸?”刷刷刷刷,七言绝句顷刻间就已经跃然屏风上,一笔章草更让人拍案叫绝,笔有方圆、法兼使转。
侍女让人将屏风抬进去给郡主看了,这才打开院门。
郡主的弟弟背着姐姐出门,新郎官嘴角都压不住了。
而帝后亲至,更是让这对新人喜出望外。
参加了婚宴的黛玉,回到宫内都有几分唏嘘。
而早早就去长公主府观礼的嘉悦,更是绘声绘色向父皇母后描述了拦新郎时候的热闹。
太子嘉琮来的时候,姐姐正和母后撒娇,见他进来,嘉悦便跟弟弟又讲起拦新郎的情形。黛玉才抽空问起萧霆钧:“四弟上书,请旨将金佳氏封为正妃,可是准了?”
第318章 番外六、归心归望积风烟(1)
萧霆锋的王妃葛夕佳,在新帝即位后就一病不起。
多年来算计落了一场空,葛夕佳如今更是被萧霆锋完全冷落。看着侧妃金佳氏从高丽嫁过来,一步步得宠,又生了儿子,葛夕佳是越发嫉妒。
但金佳氏可不是春梅,那不过是徐淑妃赏赐的宫女,金佳氏可是代表了两国邦交和睦的公主。
更别提金佳氏还异常聪明,起初见着金佳氏处处讨好太子妃,葛夕佳还多次出言讽刺。
不过金佳珠一向坐的住,对于葛夕佳的讽刺,她全都当作耳旁风——从她选定了理郡王开始,她就知道自己大概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
虽然是公主,甚至还是嫡出,可金佳珠很清楚,一个小国的公主,也没有任性的权力。很小金佳珠和姐姐就看到,父王为了他们的国家,除了向中原王朝称臣进贡外,还得与国内那些部族首领们争斗,打打杀杀才是常态。
最终父亲征服了所有人,并且有了中原王朝的认可,才能坐稳王位。
他们的王,一定要得到中原朝廷的认可,接受中原朝廷的册封,否则,就得罪了中原朝廷。
虽然中原朝廷一向不干预,但前提是,他们懂规矩,主动上报该向中原朝廷上报的一切。
父王带着她们姐妹来参加中原王朝皇帝的春猎时候,就已经给她们说的很明白:争取能有一个被看重,嫁到中原去。
父王年事已高,大哥无论是经验还是威望都还不足,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那么其他部族就算有心,也不敢和中原王朝硬碰硬。
金佳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理郡王。毕竟对于她这样一个异族公主来说,成为皇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而且通过短短两日的观察,她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太子和太子妃之间的感情深厚无比,他们夫妻恩爱,根本就没有自己能够插足的余地。
再看看其他几位王爷,瑞郡王野心勃勃,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诚郡王的妻子不仅出身将门,而且与太子妃关系亲密,这无疑会让自己在王府中的地位更加尴尬。
相比之下,理郡王虽然看起来有些愚笨,但至少没有那么多的心机和算计。
更重要的是,理郡王妃似乎是个自以为是的人,总是处处想要与太子妃一较高下。这样一来,自己如果能够进入理郡王府,说不定还有机会当上王妃呢。想到这里,金佳珠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
所以顺利成为理郡王侧妃后,对王妃葛夕佳的挑衅也好、讽刺也好,金佳珠的态度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正自己不放在心上,那么葛夕佳的语言就不能伤害到子。
金佳珠目标明确,对于现在的她而言,说服理郡王别再想着皇位,才是最重要的。
就目前几个皇子的形式分析,也不难得出结论——理郡王和皇位绝对是无缘的。
首先,太子已经顺利坐上了太子之位,按照中原王朝天时地利的说法,那就是太子爷占了地利。
其次,太子有一个聪明的妻子,宫中还有一个很有智慧的皇后娘娘帮着他,也就是人和,太子爷也占据了。
最后就剩下天时。天时这个东西,实在不好推测。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此三者太子已然占据其二,单从目前的局势来观察,皇帝对于太子的表现亦是颇为满意。如此一来,太子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虽不敢断言有十足的把握,但至少也有八成的可能性。既然事已至此,那么理郡王又何必苦苦相争呢?
然而,这其中的道理虽浅显易懂,但却不能过于直白地向理郡王阐明。毕竟,人皆有自尊心,若言辞过于直接,恐怕非但无法说服理郡王,反而会招致他的反感与厌恶,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
循序渐进,在日常生活中见机行事,才是金佳珠选定的上策。
正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这个枕头还是王妃葛夕佳亲手递上来的——她乱说话让皇帝都不满意了,直接将杨嬷嬷派到了理郡王府,来指导王妃学习规矩。
金佳珠当然要赶紧表示自己这个异族来的侧妃,也想跟着学学规矩。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己的认真和用心,对比葛夕佳的敷衍和反抗,那自然而然,就会让萧霆锋更讨厌葛夕佳了。
果然,萧霆锋觉得,侧妃真的比王妃懂事太多了。
“旁的妾身不好说什么,但王妃可不单单代表她自己,还代表了整个王府。”金佳珠趁机在萧霆锋面前,一副完完全全替王府和王爷考虑的样子,“如今您瞧,太子和太子妃,夫妻一体,多么收到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喜欢,要是王妃继续这样下去,对王爷您,真是百害而无一利。”
金佳珠不仅仅在萧霆锋身上下功夫,但凡有机会进宫,她还会去陪着徐淑妃说说话,她那个婆婆和葛夕佳之间,可谓是互相看不顺眼。
这也是她的好机会。
扮演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其实不难,因为徐淑妃平日都在宫中,自己每次进宫,不管是吃的用的穿的玩的,绝对不能空手而去。
面对徐淑妃的抱怨,该劝就劝,该附和还可以附和几句,一个深宫中闲的发慌的妇人,有人陪她说说话,甚至听她说说话,她就会挺开心的。
得到了徐淑妃的喜欢,金佳珠想,徐淑妃的帮忙,也很必要。